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术(动脉阻断组),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缩宫素组)52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形成.结果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动脉阻断组分别为(93.5±26.9)min和(50.4±23.3) ml,缩宫素组分别为(92.7±19.8) min和(132.0±43.5) ml,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阻断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缩宫素组3例术后血肿.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较,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欣母沛、10%葡萄糖酸钙和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39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缩宫素组110例,卡孕栓组138例,欣母沛联合10%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组(以下简称联合组)146例。测量各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小时内及术后2~24小时出血量,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测得剖宫产术中出血,缩宫素组(312.52±50.24)ml,卡孕栓组(270.38±72.15)ml,联合组(220.46±45.52)ml,联合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测得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缩宫素组(183.36±47.53)ml,卡孕栓组(157.24±60.43)ml,联合组(103.35±72.54)ml,联合组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测得剖宫产术后2~24小时出血量,缩宫素组(96.21±45.53)ml,卡孕栓组(75.68±60.43)ml,联合组(68.57±72.58)ml,联合组剖宫产术后2~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10%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能更好地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良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良性子宫肌瘤患者33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后叶素组182例和缩宫素组15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叶素组术中一次性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12U,缩宫素组术中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后叶素组与缩宫素组手术时间(88.0±24.2min比111.5±28.9min)、术中出血量(57.8±20.8 ml比197.3±31.0 ml)、住院时间(4.9±1.1d比8.8±1.4d)均减少(P0.05),术后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发生波动(P0.05),且用药后5min时后叶素组SBP高于缩宫素组,DBP及HR低于缩宫素组(P0.05),其余时刻两组无差异(P0.05)。后叶素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8%)低于缩宫素组(8.0%)(P0.05),两组术后血肿、发热、延迟愈合、低血压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分别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肌瘤均有确切疗效,但应用垂体后叶素在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感染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缩宫素配伍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缩宫素配伍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孕妇160例,80例术后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如止血效果不佳,采用双手按摩子宫加强子宫收缩为缩宫素组,另80例患者先应用缩宫素止血,效果不佳患者,知情同意后加用卡贝缩宫素,为缩宫素加卡贝缩宫素组,比较两组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 缩宫素组和缩宫素加卡贝缩宫素组产后120 h出血量分别为(392.6±163.8)ml和(256.5±82.1)ml,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1.3%(17/80)和8.8%(7/80),产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为(1.3±0.3)g/L和(1.8±0.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有潜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缩宫素配伍卡贝缩宫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产后24 h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用缩宫素组,且具有方便、安全、快速止血、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阳煜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31-5834
目的:比较腹腔镜或开腹下肌瘤剔除或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3~2008年收治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280例,其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组81例、腹式肌瘤剔除术(AM)组6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组70例、腹式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AUAO-M)组65例。观察4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肌瘤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闭经,检测患者月经中期血雌激素水平。结果:L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明显少于AM组;A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和LM组;L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和AUAO-M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M组。术后随访2年,LM组肌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M组;AUAO-M组和LUAO-M组子宫恢复正常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LM和AM组,而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LM和AM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月经异常、降低肌瘤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云芳  于克  张玲玲 《中国校医》2013,27(11):860-86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子宫动脉阻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采用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子宫动脉阻断组30例)和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缩宫素组30例)2种止血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子宫动脉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5.4±18.4)mL、(68.4±7.1)mL,少于缩宫素组的(79.2±22.4)mL、(86.1±10.1)mL(t=3.106,P=0.003;t=2.258,P=0.028),但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采用子宫动脉阻断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对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3月-2014年6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产妇309例,随机性分为卡贝缩宫素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观察宫缩乏力需额外宫缩剂使用率。结果:卡贝缩宫素组在500~1000ml出血量、1000ml出血量、血红蛋白降低量和额外宫缩剂的使用率等方面均低于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PPH相对发生风险均低于缩宫素组和米索前列醇组(均P0.001);米索前列醇组热感、金属味、发烧和颤抖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01);卡贝缩宫素组腹痛的发生率最高(P0.001)。结论:卡贝缩宫素组额外宫缩剂的使用率低于其它两组,预防剖宫产后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效果优于米索前列腺醇和缩宫素。  相似文献   

8.
李海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93-3694
目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分组用子宫动脉阻断术、缩宫素,对比分析术中止血效果及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2例经腹腔镜下应用子宫动脉阻断术、缩宫素分为2组(每组61例):研究组使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应用缩宫素20 U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为40 ml,注射于子宫肌瘤与子宫交界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剔除肌瘤大小、多少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myomectomy,LA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2013年金堂纺织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LAM组80例,行腹腔镜结合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8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LAM组(82.73±15.27)min少于LM组(133.43±17.5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LAM组(95.10±30.16)mL少于LM组(137.37±28.95)mL(P0.05);两组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与LM均是成熟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但LAM可简化缝合操作,对瘤体较大缝合较多的子宫肌瘤剔除较为有利;术中触摸可最大限度发现肌瘤,降低肌瘤复发率,更适合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单用缩宫素及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及注射缩宫素10 U;缩宫素止血组予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形成情况。结果: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7±29.5)min,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相近,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3±62.5)min,明显长于前两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34.6)ml、(78.5±35.2)ml,明显少于缩宫素止血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缩宫素止血组有1例血肿形成。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的效果均优于缩宫素止血,是有效的止血方法。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操作易于掌握,而子宫动脉阻断术则相对复杂,要求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加用卡贝缩宫素的治疗效果,分析卡贝缩宫素用药时机的不同对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321例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采用3种用药方式:其一宫体注射和静脉滴入均为缩宫素;其二宫体注射采用的是缩宫素,而卡贝缩宫素静脉滴入的时间为手术中胎儿娩出时胎盘娩出前;其三缩宫素使用方法同二,但卡贝缩宫素的滴入为胎盘娩出后发生产后出血时。产妇用抽签方式选择用药方法,将321例产妇分为3组,分别为缩宫素组107例、胎盘娩出前组107例、胎盘娩出后组107例。观察指标有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及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心率、血压。结果缩宫素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明显高于胎盘娩出前组、胎盘娩出后组,差异较大;胎儿娩出时胎盘娩出前组滴入卡贝缩宫素的产妇出血量少于胎盘娩出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血红蛋白、血压等数据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产妇出血的不同原因并不会影响卡贝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无论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均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会明显上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时采用卡贝缩宫素可起到预防与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位肌瘤粉碎法在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原位粉碎组(94例)和常规剔除组(95例),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原位粉碎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剔除组[(98.20±40.70)min比(129.20±68.50)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剔除组[(113.40±38.30)ml比(168.90±61.70)ml,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发生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原位肌瘤粉碎法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吕祺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80-4181
目的:探讨经脐静脉注射混有20 U缩宫素的生理盐水60 ml处理胎盘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加60 ml生理盐水促使粘连胎盘娩出,为观察组;手取胎盘为对照组。结果: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16.89±1.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7.58±2.44)min〕,产后2 h出血量观察组〔(204.5±37.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58.1±64.9)ml〕,胎盘胎膜娩出完整率观察组(89.13%)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与生理盐水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处理胎盘粘连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晶  侯艳梅  张志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802-2803
[目的]观察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23例具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分别应用缩宫索、卡前列素、缩宫素加卡前列素,计算3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并观察3组的副反应. [结果]3组产妇术中总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625±315)ml,卡前列素组(489±289) ml,缩宫素加卡前列素组(439±225) ml,缩宫素组分别与卡前列素组、缩宫素加卡前列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缩宫素加卡前列素组与卡前列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4.9%,卡前列素组8.9%,缩宫素加卡前列素组8.1%,,以呕吐为常见,短时间好转.[结论]卡前列素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妇科收治的直径8~12cm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期30例小切口及3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延长切口或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开腹组显著短于腹腔镜组[(63.55±21.95)minvs(91.33±36.5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22±84.75)mlvs(148.9±211.2)ml],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50.0%vs13.3%)(P<0.01),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5.87±8.47)hvs(25.92±7.38)h](P>0.05),术后病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巨大子宫肌瘤小切口开腹及腹腔镜下剔除术均为微创术式,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腹腔镜手术需要医师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缝合技术,手术时间延长;合并肌壁间多个肌瘤时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行计划性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按宫缩剂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缩宫素组160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78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计算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总出血量,并观察两组的副反应。结果(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12±24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322±2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97±17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11±9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24h总出血量≥1000ml的27例,其中缩宫素组19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8例,无1例切除子宫。缩宫素组总出血量明显多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分别为(698±319)ml及(471+2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1.6%,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8.5%,后者主要以恶心、呕吐为常见症状,短时间好转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和促进子宫复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母草组、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联合组)和缩宫素组,每组60例.观察三组术中、术后各时间段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凝血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 184.6±28.5) ml比(360.3±56.3) ml和(276.8±34.7)nl,P<0.05],而益母草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缩宫素组(P<0.05);术后0~2h、3 ~ 24h、25~ 48 h、49 ~ 72 h出血量联合组[(48.4±11.5)、(60.5±41.5)、(25.3±7.6)、( 13.6±4.2) ml]和益母草组[(53.8±14.9)、(67.4±45.7)、(26.8±8.5)、(15.3±4.7) ml]均少于缩宫素组[(79.4±16.8)、(79.6±46.2)、(38.9±8.7)、(26.4±4.8) ml](P< 0.05),而联合组与益母草组术后各时间段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5d子宫下降程度联合组[(4.8±0.6)、(5.4±0.4)、(6.7±0.5)cm]和益母草组[(3.5±0.6)、(4.3±0.7)、(5.4±0.6) cm]优于缩宫素组[(2.4±0.5)、(3.7±0.6)、(4.5±0.6)cm](P<0.05),但益母草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术后24 h凝血功能各指标变化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术后止血及子宫复旧中的应用疗效显著,且益母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术中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10 ml;Ⅱ组注射缩宫素20 U+生理盐水10 ml;Ⅲ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用药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顺利,无中转开腹者。I组、Ⅱ组与Ⅲ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其中I组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手术时间最短(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晓峰  温岩  贾君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087-3088
目的:观察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妇176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n=60例)、缩宫素组(n=60例)和欣母沛+缩宫素组(n=56例),准确收集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各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①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欣母沛组及缩宫素+欣母沛组;②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组为(456.59±263.21)ml,欣母沛组为(396.67±221.48)ml,缩宫素+欣母沛组为(365.42±189.37)ml,缩宫素组分别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产后24 h出血量缩宫素组为(661.66±312.45)ml,欣母沛组为(592.43±275.67)ml,缩宫素+欣母沛组为(518.26±248.54)ml,缩宫素组分别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缩宫素组明显高于欣母沛组和缩宫素+欣母沛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可明显减少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并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沈健  黄磊  田训  李双  张庆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41-1244
目的: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145例,并选择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435例,比较其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剔除肌瘤1、2~4及多于4个情况下手术时间分别为73.89、116.70及162.41 min,开腹组分别为75.40、95.14及123.33 min。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肌瘤个数为1、2~4及多于4个情况下腹腔镜组为105.15、119.70及213.79 ml,开腹组分别为142.90、164.44及191.11 ml。对于单个肌瘤无论肌瘤部位及大小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肌壁间肌瘤及肌瘤直径<10 cm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下床活动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日等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