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血管损伤后外膜反应是负性血管重塑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观察曲尼司特对损伤血管外膜反应和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管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7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曲尼司特组和安慰剂组,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曲尼司特对兔腹主动脉损伤后外膜重塑、外膜细胞增殖和细胞表型的作用。【结果】血管损伤后28d,曲尼司特组外膜厚度降低29.4%。血管损伤后14d和28d,曲尼司特组外膜面积分别降低22.6%和20.6%。血管损伤后7d和14d,曲尼司特组外膜细胞密度分别降低22.7%和38.9%。血管损伤后3d和7d,曲尼司特组外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降低31.4%和29.6%。【结论】曲尼司特在血管损伤后早期显著抑制外膜细胞增殖,通过减少外膜的细胞容积,明显降低外膜厚度和面积,抑制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2.
兔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及其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兔实验性腹主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及其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以评价血管外膜及其细胞增殖在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新西兰兔行髂动脉球囊拉伤后 ,采用血管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观察术后 1d、3d、7d、14d和 2 8d血管外膜厚度、细胞密度和增生指数的变化。【结果】球囊拉伤后 3d、7d、14d和 2 8d ,血管外膜厚度均显著增加 ,7d、14d分别为 (6 88± 32 ) μm、(6 6 7± 2 8) μm ;细胞密度在球囊拉伤后 3d开始增加至 (6 76 0± 4 76 ) /mm2 ,7d达到(72 18± 2 5 6 ) /mm2 ,14d回到基线水准 ;细胞增生指数 3d达到 4 4 2 %± 5 6 % ,7d达到 34 8%± 7 4 % ,14d回到基线水准。【结论】血管外膜在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外膜细胞增殖可能参与血管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犬颈动脉模型观察曲尼司特对颈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5)及曲尼司特干预组(50 mg/kg,BID,n=4),颈总动脉损伤前2周及术后4周进行分组干预。通过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Ang)I及AngII水平、糜酶(chymase) mRNA表达水平、颈动脉PCNA(细胞增殖核抗原)阳性率及颈动脉各层厚度观察曲尼司特对犬颈动脉损伤后狭窄的作用。结果两组血浆Ang I、Ang II水平及颈动脉外/中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曲尼司特干预组较对照组的chymase mRNA表达(A值分别为0.425±0.114比0.708±0.083)、颈动脉各层PCNA阳性率(内膜:0.45±0.05比0.57±0.12,中膜: 0.54±0.05比0.61±0.02,外膜:0.25±0.10比0.36±0.08)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518±0.044比0.576±0.028)均明显降低(P值<0.05)。结论曲尼司特通过chymase途径对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再狭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和增殖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各组P27、CDK4、PCNA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手术组(28 d)、给药组(28 d)。另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平滑肌细胞各期(G0+G1期,S期,G2+M期)百分比。结果:①假手术组无新生内膜形成,手术组内膜增生显著,曲尼司特组内膜增生减轻(P<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手术组新生内膜处P27低表达,PCNA高表达;曲尼司特组新生内膜P27表达强烈,而PCNA表达被抑制(P<0.01)。③流式细胞术显示,与手术组相比,曲尼司特组平滑肌细胞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在活体内,曲尼司特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而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曲尼司特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性,研究了曲尼司特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大鼠 ASMC 为模型,应用~3H-TdR 掺入试验观察 ASMC 增殖情况。结果:曲尼司特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基础、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 ASMC DNA 合成,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P<0.05或 P<0.01。结论:曲尼司特能明显抑制 ASMC 增殖,对防治再狭窄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曲尼司特洗脱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损伤模型的有效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以聚合物PLGA包埋曲尼司特制备曲尼司特洗脱支架,涂层包埋曲尼司特剂量为300μg或600μg。以含有聚乙二醇侧链的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PEB)包埋雷帕霉素制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载雷帕霉素剂量为200μg。将15只小型猪随机分为5组:裸支架组3只(6枚支架),聚合物涂层支架组3只(6枚支架),300μg曲尼司特洗脱支架组3只(6枚支架),600μg曲尼司特洗脱支架组3只(6枚支架)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3只(6枚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分别植入过度扩张(支架血管直径比为1.2- 1.3:1)的各组支架形成冠状动脉损伤模型。术后第30天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比较5组支架血管段的损伤积分、支架内皮化、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内膜平均厚度,同时观察支架边缘段5 mm以内组织。结果5组冠状动脉大小和血管损伤积分程度基木相同。术后30 d,300μg剂量组和600μg剂量组的内膜面积及内膜平均厚度均显著小于裸支架组和聚合物涂层支架组,600μg剂量组显著小于300μg剂量组,而600μg剂量组和雷帕霉素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尼司特洗脱支架300μg剂量组和600μg剂量组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较裸支架减少了41%和53%,新生内膜平均厚度分别减少了56%和65%。300μg剂量组曲尼司特洗脱支架组的支架内皮化较雷帕霉素组显著改善。改进涂层材料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表面被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覆盖,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和支架周围炎症反应。结论曲尼司特洗脱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植入中是安全可行的,显著减少了30 d支架内新生内膜的增殖,支架内皮化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改善;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有效抑制支架内再狭窄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在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经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各成分的变化. 结果:血管损伤后3 d血管内腔面可见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后7 d新生内膜形成并继续增厚,损伤后28 d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达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缩小(P<0.01). 损伤后各时间点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损伤后35 d的中膜面积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缩小(P<0.05). 管腔面积于损伤后前3 d略增大,损伤后7 d出现管腔面积减少,至损伤后28~35 d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未损伤侧(P<0.01).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在损伤后3~7 d略增大,损伤后14 d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明显缩小(P<0.01). 结论: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是再狭窄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是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平衡所决定的,两者共同导致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TGF-β1刺激NRK-52E,分为阴性对照组,TGF-β1诱导组和不同剂量曲尼司特干预组,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曲尼司特干预后NRK-52E的转分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1诱导NRK-52E细胞转分化过程中,曲尼司特能剂量依赖性下调α-SMA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653)。结论:提示曲尼司特在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曲尼司特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的变化。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肾组织硫氧还蛋白(Trx)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曲尼司特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减轻肾小球纤维化,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中Trx表达下降,曲尼司特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Trx的表达上升。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组织中Trx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曲尼司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水明  陈万春 《上海医学》1998,21(7):392-394
目的:为探讨曲尼司特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性,研究了曲尼司特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大鼠ASMC为模型,应用^3H-TdR掺入试验观察ASMC增殖情况。结果:曲尼司特呈剂量信赖性无抑制基础、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ASM DNA合成,与相应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曲尼司特能明显抑制ASMC增殖,对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While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effect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on the vascular adventitia and vessel remodeling has not been clearly demonstrate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hyperhomocysteinemia on adventitial hyperplasia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following balloon injury in rat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ethods Rats were fed with diet containing methionine for 4 weeks to increase plasma homocysteine before balloon injury. Vascular geometric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following balloon injury. The collagen depo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picrosirius red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When compared with normal diet group, moderate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methionine diet group significantly exacerbated adventitial hyperplasia at day 7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mainly in the adventitia at day 28 following balloon injury. The increase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llagen deposition in the adventitia.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0.698; P〈0.01) between the luminal area and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the adventitia on day 28 following balloon injury. In cultured adventitial fibroblasts isolated from rat aorta, 100 pmol/L L-homocysteine (L-Hcy)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ctivity by 43% as determined by in vitro gelatin zymography (P 〈0.05) 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 I by 187% (P 〈0.05) assessed by Western blotting. Conclusions Hyperhomocysteinemia exacerbated vascular constrictive remodeling by accelerated neointima formation and collagen accumulation in the adventitia. Increased collagen deposition may b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采用4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与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神经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及7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差于术前、术后1 d、3 d、10 d及14 d,P<0.05.比较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此类患者上述指标以充分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体检中心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血液,对比MMP-2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水平在发病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血清MMP-2水平在第7天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14天(P<0.05)。结论:MMP-2的表达异常与脑血管畸形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5例脊柱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3、7d及14d时和对照组的血清炎性指标与神经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3、7d时血清白介素-2(IL-2)均低于对照组,而其他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指标则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4d时血清神经功能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d时的炎性指标明显差于其他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脊柱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清炎性指标与神经功能指标呈现明显的波动,且神经功能指标异常状态持续时间相对更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高血压治疗组)37例和观察组(常规高血压治疗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37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14d的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及RAAS系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d的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RAAS系统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常规高血压治疗后的检测水平,且其治疗后的检测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及RAAS指标,因此对于疾病状态的改善具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例)和对照组(n=46例),分别给予减轻脑水肿药物和脑保护剂,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病情程度.结果 2 组患者在用药后第7、14、21和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与前一观察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早,在用药后第21、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p75NTR、炎性反应、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对糖尿病兔给予颈动脉外膜剥除建立动物模型,然后进行血管损伤处理,同时给予t-PA控释微球后,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神经重构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给予t-PA控释微球对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RT-PCR检测t-PA释控微球对局部血管组织的炎症、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采用交感神经元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之后给予乙二醛进行处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以t-PA处理组作为干预组,观察t-PA对胆碱能神经元数目,与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数目、乙酰胆碱分泌的影响.RT-PCR检测t-PA-MMP-p75NTR-NF-κB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 给予t-PA控释微球能明显增加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和神经纤维(P<0.05)而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数目和神经纤维(P>0.05),并且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增多(P<0.05),最终抑制内膜增生(P<0.05).离体交感神经元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之后给予乙二醛处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t-PA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增殖、增加乙酰胆碱的分泌和促进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数目增多(P<0.05).RT-PCR检测发现t-PA能够激活MMPs,抑制p75NTR-NF-κB信号通路(P<0.05).结论 t-PA激活MMPs反馈抑制p75NTR-NF-κB信号通路增加血管外膜自主神经重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成体干细胞上调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开胸结扎左前降支(LAD)近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8).另取2只大鼠的心脏做正常心肌组织切片对照.实验组从尾静脉注入大鼠ICAM-1单克隆抗体,对照组未注射任何试剂.两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3、7和14 d抽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4细胞阳性率,比较两组各时间点ICAM-1浓度和CD34细胞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中ICAM-1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第7天达到最低值(59.01±2.22)pg/mL;其中第7、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外周血中CD34细胞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第7天时达到最高值(12±2.11)%;其中第3、7、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初步显示ICAM-1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抑制了外周血成体干细胞的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