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Q波性心肌梗塞: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 Q 波心肌梗塞(MI)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当好,其住院死亡率约2%。然而,晚近报告无 Q 波 MI 患者与有 Q 波 MI 患者相比,远期并发症导致死亡、再梗塞及心绞痛的危险性更高。本研究对无 Q 波 MI 和 Q 波性MI 两组患者,就其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进行比较。病人和方法研究对象为339例确诊 MI 的患者,年龄34~70岁,所有患者均无接受过溶栓治疗。于出院前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后所有患者服用β阻滞剂至少1年。结果 339例 MI 患者中无 Q 波者87例(26%),Q 波性 MI 者252例(74%)。两组年龄相似,但无 Q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非梗塞性Q波存在的规律,本文统计了我院心电图室存档23016份,并复习有关临床资料,对其中出现异常Q 波者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如下:一、非梗塞性Q 波的出现率统计我院自1963年3月至1979年5月止心电图室存档心电图共23016份,其中有明显异常Q 波者为506例(占2.2%),其中可确定为心肌梗塞引起的347例(占1.5%),无心肌梗塞根据的非梗塞Q 波159例(占0.7%),异常Q波中非梗塞Q 波约占31%。  相似文献   

3.
既往曾研究有Q波与无Q波心肌梗塞(穿壁性及非穿壁性)的临床过程,发现住院期间两者的死亡率及病残率并无差别,出院后长期观察两组的死亡率亦相似。亦曾报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6个月内的死亡率很高。但从无前瞻性研究比较有Q波与无Q波心肌梗塞组6个月的预后。本文为208例急  相似文献   

4.
无 Q 波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梗塞发生后在心电图上不能记录到病理性 Q 波的一种心肌梗塞类型。它既可发生于非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中,亦可作为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现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与有病理性 Q 波的急性心肌梗塞不尽相同.本文概述此型心肌梗塞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临床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和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后者又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EMI)。70年代以来,此传统概念受到挑战。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与心肌梗塞病理之间并无密切联系,早先认为SEMI不致影响左室除极化综合波,仅有ST段改变。Durrer在结扎犬的冠状动脉时发现,最小的SEMI也可引起异常Q波。一些实验和临床病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心肌梗塞占左室壁内层1/5至1/4也可出现Q波。Raunio的80例尸检结果表明,53%的NTMI有Q波,35%的TMI无Q波。可见心电图Q波的有无,不能用以判别心肌  相似文献   

6.
过去临床上一直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心肌梗塞分为两种类型,即“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然而,这种分类并不能确切表达病理学的含义。某些无病理性Q波者实际上已发生了透壁梗塞,而某些有病理性Q波者则系非透壁性梗塞。因此,许多人建议抛弃该诊断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心肌梗塞预后与梗塞部位无关.最近有报告在相同梗塞面积,前壁梗塞较下壁预后差.本文研究初发透壁梗塞的住院病残率及死亡率,按酶浓度分组以评价梗塞部位本身对梗塞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105例初发透壁心肌梗塞.前壁梗塞包括前间隔、前壁及侧壁梗塞,下壁梗塞包括下壁及后壁梗塞.根据SGOT浓度,每一梗塞部位再划分为三个亚组:<120(低)、120~240(中等)、>240(高).比较两大组(前壁及下壁)及各亚组间的住院死亡率及病残率,并分析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史、心律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21例无Q波心肌梗塞(NQMI)的临床表现及2年预后分析,并与同期Q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做了比较。结果显示,NQMI多发生在前壁。其急性期症状较轻,短期预后较好,这与梗塞面积较小有关。2年累积死亡率也叫显低于对照组,考虑前者存在有良好的侧枝循环,从而再梗塞率不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根据病理解剖心室壁受累坏死程度分透壁性心肌梗塞(TMI),非透壁性心肌梗塞(NTMI)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把体表心电图(ECG)的病理性Q波作为TMI的同位语,以此区别以ST—T波异常为特征的NTMI心梗或心内膜下心梗。近年来,临床病理学者研究证明,ECG上有无病理Q波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上的TMI和NTMI,TMI和NTMI均可见到病理性Q波,也均可无病理性Q波.Raunio等在80例尸检中发现50%的NTMI有Q波而一半的TMI无病理Q波。所以,近年来。将ECG上有无Q波而分为Q波性心肌梗塞(QWMI)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NQWMI)。我院自1989年3月~1993年6月收治非Q性心肌梗塞21例,现做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从四十年代以来,传统上从心电图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穿壁性心肌梗塞和非穿壁性心肌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又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心电图上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为依据的:即在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和T波的改变,但是没有Q波的形成。病理学上,透壁性心肌梗塞是指全层的梗塞,非穿壁性心肌梗塞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是指梗塞范围在室壁的2/3以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证明,病理性Q波并不足以鉴别心内膜下或透壁心肌梗塞。Raunio等在80例尸检资料中发现,半数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病例生前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而半数透壁性心肌梗塞病例却无Q波。临床和病理相关研究证明,心内膜下与透壁心肌梗塞产生的病理性Q波,在心电图上无法鉴别;因而,目前主张采用“Q波型”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分类法。习称的“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一词,应改称为“非Q波型”心肌梗塞。一般来说,非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组,平均血清肌酸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及时而精确地发现梗塞性Q波。 一、梗塞性Q波 早在1920年,Pardee就提出在标准心电图中如发现异常Q波可作为冠状动脉闭塞征象。1935年Wilson认为异常Q波是通过死亡心肌的“窗”,把左心室的负电势传出而产生。1971年Horan通过1184例尸检发现在416例心肌梗塞的病例中,253例有异常Q波,灵敏度为61%;768例无梗塞的病  相似文献   

13.
1971年Horan通过1184例尸检分析,发现有梗塞病灶的416例中,253例有异常Q波,敏感性为61%;无梗塞病灶的768例中,682例无异常Q波,特异性为89%,故异常Q波诊断心肌梗塞的平均可靠性为75%。过去认为,异常Q波是心肌穿壁性坏死产生的永久性损伤。但是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均已观察到,异常Q波可以消失,并非一定见于穿壁性心肌梗塞。异常Q波消失的情况有两种:即短暂性Q波的消失;慢性Q波的消失。后者主要见于在某种情况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使心肌灌注重建。本文重点就短暂性异常Q波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时常出现心包摩擦音,常由穿壁性心肌梗塞引起,呈一过性。既往文献中有关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包摩擦音的发生率差异很大,梗塞部位与发生率关系亦存在争议。一些作者报道,心包摩擦音在前壁梗塞时较下壁梗塞时常见,但另一些作者认为,二者心包摩擦音发生率相同。由于听诊器接近炎性心包易于发现摩擦音,因此作者推测下壁梗塞时如果并发右室梗塞将影响心包摩擦音的发生率。本文旨在证实上述推测,并阐明其发生机理。方法首次连续发生的急性Q波型下壁心肌梗塞134例,均无陈旧梗塞病史,无室内传导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胶原病或癌肿,近半年内无心脏手术史。结果 134例中,入院后前三天听诊发现心包摩擦音者22例(16%)。心包摩擦音的出现与否与年龄、性别、心输出量、肺动脉楔压无关,但有心包  相似文献   

15.
大约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不出现穿壁性心肌坏死的特征性 Q 波。然而无 Q 波心肌梗塞(NQMI)患者再梗塞的发生率,死亡率、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有Q 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因此,对 NQMI 患者在梗塞后早期应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积极治疗实属必要。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一、定义:传统上从心电图(ECG)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①穿壁性心肌梗塞.②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体表 ECG 有无病理性 Q 波为依据的:即穿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作者赞成心电图(ECG)上Q波的有无不能区分一个患者是透壁性心肌梗塞(MI)还是非透壁性MI。而另一些人则认为Q波的有无在临床上和生理上是有差异的。本文报道114例经证实为首次急性MI的患者。所有病人均由冠心病治疗中心进行至少四天严密、持续性的监护的采用公认的治疗方法。住院天数自10—30天不等。入院后,前四天每天进行ECG检查,出院前复查。以ECG上最严重的改变作为判断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概念认为,心电图病理性Q波表示透壁性心肌梗塞;仅有ST-T改变而无Q波时,则表示心内膜下或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但近来一些尸检-心电图相关研究陆续证明,“非透壁性”心肌梗塞也可有病理性Q波,而“透壁性”心肌梗塞反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下壁心肌梗塞时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的存在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对70例(年龄25~77岁)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有 Q 波的下壁心肌梗塞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都至少有2个下壁导联Q 波超过30ms,不包括有束支和室内传导阻滞及其它梗塞区导联有诊断性 Q 波。将病人分为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PERI,23例),无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NoPERI,47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前瞻性地研究了1.50例连续的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时心电图上至少有二个相邻导联上ST段抬高1mm或以上.这些病人没有接受过溶栓治疗和冠脉成形术.在出院前(平均为梗塞后10±3天)进行了冠脉造影、核素心室造影图和~(201)铊运动试验.150例病人中依照心电图分类,77%为Q波型心肌梗塞,23%为非Q波型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复习1980年因胸痛住进Montetioru医院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电图。将根据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电图分为以下若干类型:有新近发生的特征性Q波者称为透壁性心肌梗塞(TMI),仅有ST段下移者称为ST段下移型心肌梗塞(STDI),仅有T波倒置者称为T波倒置型心肌梗塞(TII)。STDI及TII统称为非透壁性心肌梗塞。本文所述ST段下移是指缺血型ST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