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颈源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三组,每组各40例。Ⅰ组(治疗组):关节松动术加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Ⅱ组(对照组1):关节松动术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Ⅲ组(对照组2):牵引加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评。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ESCV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Ⅰ、Ⅱ组优于Ⅲ组(P0.05)。Ⅰ组未出现Ⅱ、Ⅲ组发生的治疗并发症。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超激光照射是颈源性眩晕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A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外周神经阻滞(B组),每组68例.两组均以每2天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估疼痛程度,并结合颈椎活动度(ROM)评分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估指数(PRI)、疼痛强度指数(PPI)、VAS、ROM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A组PRI、PPI、VAS、ROM评分均较B组为低.治愈率较B组为高(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联合外周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我院门诊确诊的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主症状为发作性眩晕,并且其眩晕与体位有关.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摔例等症状的患者40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SGB法3次/周,左右交替进行,每10次为1疗程,休息5d,行第2疗程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摔例等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颈源性头痛及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摔例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女性颈源性头痛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分别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与传统基础疗法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显效、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紧张型头痛病人96例,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局部阻滞+口服药物+心理疏导。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随访一年以上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  相似文献   

6.
正颈源性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及长期伏案工作者,发病前多存在慢性颈部疼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还可能伴平衡感降低、视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1]。颈源性眩晕无特效疗法,以推拿、颈伸肌功能锻炼以及关节松动等物理治疗为主,但疗效较为局限[2]。有研究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性眩晕症状的改善具有较好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每天一次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痊愈3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8%.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波  潘恩  周鑫  王志彬  高勇 《颈腰痛杂志》2021,42(2):250-252
目的 探讨红外偏振光照射C2背根神经节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4例CE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C2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估患者头痛强度、分级以及类比评分,根据VAS评分的改善率评估综合疗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PQ问卷中强度、分级以及类比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红外偏振光照射C2背根神经节治疗CEH能显著提升神经节阻滞的临床疗效,降低疼痛症状,临床运用便捷,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归脾汤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B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十一酸睾酮软胶囊,治疗A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B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归脾汤治疗。以1个月为一疗程,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LOH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80%,说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疗效显著(P0.01),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0%,说明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归脾汤治疗效果比A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LOH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B组与治疗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归脾汤治疗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3人,在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础上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6.7%)和总有效率(97.6%)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35.4%)和总有效率(77.2%),P〈0.01。结论颈椎病导致的颈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常规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太理想,而抗心律失常药物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半导体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半导体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组优良率为80.00%,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的优良率为86.0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交替应用颈椎硬模外神经阻滞,枕神经+竖脊肌阻滞交替使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6例,其中A组以每天一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交替,共12次。B组:以硬膜外神经阻滞2次,枕神经+竖脊肌阻滞2次。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与其他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硬膜外神经阻滞交替枕神经+颈部竖脊肌阻滞在治疗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中,疗效确切,但在治疗次数、并发症、费用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是一种高效率、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后颈肩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防治.方法 60例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病人按双、单侧痛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25例双侧颈肩痛采用前侧入路法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B组35例单侧颈肩痛采用痛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中加少量吗啡.结果治疗前、后A、B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14.671,P<0.001; t=24.060,P<0.001).A组21例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中20例颈肩痛镇痛有效(VAS评分<1.5分),4例行对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后颈肩痛症状消失,有效率96.0%(24/25), 1例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声音嘶哑未做特殊处理,2 h后恢复发音.B组34例颈肩痛镇痛有效(VAS评分<2分),有效率97.1%(34/35);1例颈浅丛穿刺中有回血,放弃颈浅丛阻滞.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能有效治疗腹腔镜术后颈肩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生物力学调节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等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达到交感型颈椎病评分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以生物力学调节+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治疗;对照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治疗,应用VAS、NDI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VAS、NDI及分级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力学调节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手法等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较为完善的综合疗法,生物力学调节疗法对交感型颈椎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 2 0例。Ⅰ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采用高位侧入法星状神经节阻滞 ,药物为 1%利多卡因 10ml+地塞米松 5mg +阿托品 0 .5mg ;Ⅱ组为对照组 ,采用药物治疗 ,主要药物为麦角胺咖啡因片 1~ 2片 ,灭吐灵片 10mg ,强的松 2 0mg ,头痛时立即口服。结果 :Ⅰ组 :星状神经节阻滞后 ,头痛、恶心等症状很快缓解 ,少复发 ,效果优良 ;Ⅱ组 :口服药物后头痛、恶心等症状虽可缓解 ,但易复发。Ⅰ组和Ⅱ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治疗效果明显位于Ⅱ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儿采用气管旁入路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1%利多卡因5 m L+维生素B120.5 mg+地塞米松2 mg,交换阻滞左右两侧的星状神经节,1次/2d,6次为1个疗程,1~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62例患儿中治愈59例(95.2%)。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臭氧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09-2011-09我院疼痛门诊1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了臭氧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8)和治疗组(n=90),治疗组采用臭氧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仅使用颈椎旁神经阻滞,通过对患者进行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VAS)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评分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和好转率较高,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臭氧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是临床上比较确切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吗啡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肺癌慢性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肺癌慢性癌痛患者72例,年龄49~62岁,体质量50~76 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治疗组(对照组)和吗啡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观察组),各36例.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2...  相似文献   

19.
自1987~1992年笔者对经口服血管扩张药,颈部牵引、推拿按摩、痛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38例颈性眩晕患者,采取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4月于收治的72例CEH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2背根神经节PRF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均连续治疗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周、3周、3个月的PSQI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周、3个月时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颈2背根神经节PRF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CEH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提升睡眠质量,提高近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