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立文  韦金儒  李醒三 《广西医学》2004,26(11):1597-1600
目的 研究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拮抗剂 (AR1B)对心肌梗死 (MI)后心肌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心梗后随机分组用valsartan治疗 (V组 )或不治疗 (C组 ) ,并设假手术组 (S组 )。治疗 10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胶原含量。结果 MI后 10周C组梗死区和非梗死区胶原含量明显高于S组 ;V组中上述指标显著下降 ,但仍高于S组。非梗死区胶原含量与左室舒张末压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1)在家兔心梗后早期应用Valsartan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纤维化 ;(2 )非梗死区胶原沉积是降低心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非梗死区胶原含量与左室舒张末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心肌梗死(MX)大鼠心肌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将MI术后24h存活的Wistar大鼠随机分配至梗死组(MI组)、西拉普利组(ACEI组)、缬沙坦组(ARB组)和螺内酯组(SPI组),假手术组(SHAM)作为对照。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心脏重量指数(H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醛固酮(Ald)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测定心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I组HW、HWI,血浆AngⅡ、Ald含量,心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②与MI组比较,除ARB组血浆AngⅡ、SPI组血浆Ald含量显著升高外(P〈0.01),各治疗组HW、HWI、血浆AngⅡ、Ald含量、心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③除ARB组血浆AngⅡ、SPI组血浆Ald含量显著升高,SPI组梗塞区心肌Ⅲ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下降外(P〈0.01),各治疗组其余各指标均无差异(P〉0.05);④MI组及各治疗组内梗塞区心肌胶原mRNA表达均较非梗塞区显著增加(P〈0.05)。结论MI后AngⅡ、Ald激活共同促进胶原合成,西拉普利、缬沙坦、螺内酯从不同部位阻断RAAS均可抑制梗塞后胶原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髂动脉内皮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饲组、高脂饮食喂饲 动脉内皮损伤组和高脂饮食喂饲 动脉内皮损伤 缬沙坦治疗组,观察3组兔髂动脉壁的TGF-β1、Ⅰ型胶原表达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组2、组3TGF-β1、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组1,而组3TGF-β1,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组2。此外,TGF-β1的表达与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两者成正相关,还观察到TGF-β1、Ⅰ型胶原表达水平与内膜/中膜比值成正相关。结论:缬沙坦对内皮损伤后的血管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减轻血管损伤后Ⅰ型胶原沉积及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模型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介导心室重塑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ASK1蛋白含量并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缬沙坦组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ASK1表达均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ASK1的激活参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缬沙坦能干预ASK1介导通路并改善心肌胶原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受体拮抗剂(AT1RA)组和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拮抗剂(AngⅡ 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 AT1RA组分别为(6.301±0.432)ng/ml、(7.356±0.237)ng/ml和(6.263±0.236)ng/ml,AngⅡ组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 AT1RA组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 AT1RA组分别为2.317±0.015、2.643±0.057和2.330±0.036,AngⅡ组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 AT1RA组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Ang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A组与AngⅡ+AT1RA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AT1RA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问世和发展,为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寻找到了一类新型药物。它是继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的又一新的突破,并拓展了抗高血压药的作用途径。其代表药物缬沙坦疗效显著,对AT1受体具高度选择,药效或持续24小时,不良反应极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开博通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104例CHF患者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A组)采用开博通治疗,治疗组(B组)采用缬沙坦与开博通治疗,均治疗4-6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69%,B组为96.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与开博通联合治疗CHF比单独使用开博通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构 (leftventricularremodel ing ,LVRM)是梗死后心组织结构和心室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包括梗死和非梗死节段的左室大小、形态和厚度发生了改变 ,其影响着心室功能和预后[1,2 ] 。近年来 ,已有血管紧张素 (Ang)Ⅱ受体拮抗剂逐渐应用于临床 ,其与高血压和AMI等疾病关系的观察时有报道[3 ] ,但有关此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尚未进行 ,其对AMI后LVRM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以下就其影响机制做一探讨。1 AMI后LVRM1.1 AMI后LVRM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常规用药。多个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ACEI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理论上说,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s)可以更直接、有效地抑制体内各种途径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其临床效果应强于ACEI。但是,最近的临床试验结果并没有显示出ARB的优越性,相反,有研究报道ARB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该发现引起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否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的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50例C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5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患者另口服缬沙坦(80mg/次,1次/d),疗程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NS、HOMA-IR明显降低,而ISI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FINS、HOMA-IR下降幅度及ISI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分别为(39.5±3.6)%、(41.3±3.5)%,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36.1±3.2)%、(35.9±3.1)%](P<0.05),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F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的LVEF升高幅度(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且两药联合应用效果大于单用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左心室胶原改建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 1(n=5)和Sham 4(n=5),合称Sham组,开胸打开心包后立即缝合,用生理盐水1.5 mL灌胃(每日1次),分别常规饲养1和4周;②对照组AMI 1(n=10)和AMI 4(n=10),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后立即用生理盐水1.5 mL灌胃(每日1次),分别常规饲养1和4周;③缬沙坦1周组VAS 1(n=10)及4周组VAS 4(n=10),心肌梗塞造模后立即用缬沙坦10 mg•kg-1•d-1加生理盐水1.5 mL灌胃1或4周(每日1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量非梗塞区左室心肌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的比值;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TXA2及PGI2。 结果:①非梗塞区左室心肌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的比值降低;②与心肌梗塞对照组比较,缬沙坦可降低血浆ALD、ET及TXA2水平,使AngⅡ及PGI2升高。 结论:缬沙坦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胶原改建可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阻断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肾脏病中的作用及阻断RAS后对肾脏病的影响。方法 总结并分析近 1 0年相关文献。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在肾小球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拮抗剂 (AT1 RA)对肾脏有相同的保护作用。结论 ACEI和AT1 RA可阻断RAS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亲和力ACEI干预对MI后心肌胶原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对忖肌ACE亲和力较低的伊那普利及较高的培哚普利干扰探讨心肌梗塞后间质Ⅰ、Ⅲ型胶原重建同心内RAS,循环RAS的关系,并试图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结论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借助对心肌不同亲和力的ACEI药物干预观察Ⅰ、Ⅲ型胶原变化。结果 MI后两种不同ACEI对非梗塞区胶原作用不同,对心脏ACE高亲和力的培哚普利可明显抑制NIA胶原Ⅰ、Ⅲ型重建,而低亲和力的伊那普利则不能。两药对梗塞区胶原Ⅰ、Ⅲ型含量和比例均无显著作用。结论 不同亲和力的ACEI对MI后心肌胶原作用的不同可能是由二者对心肌ACE亲和力差别所致,提示MI后间质胶原重建同心脏局部RAS关系密切,而循环RAS所起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血管紧张素(AT)Ⅱ(AngⅡ)受体阻滞剂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和2型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以及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组,血管紧张素Ⅱ+AT2受体阻滞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上清中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含量,细胞ELISA法测量细胞中贮存的Ⅰ型胶原的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量Ⅰ型胶原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阻断AT1受体后,两种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较AngⅡ照组明显下降(P〈0.01);阻断AT2受体后,SHR大鼠VSMC分泌以及胞内胶原量均较Angli对照组下降(P〈0.01,后者P〈0.05),而在SD大鼠中,则无明显下降。结论在胶原合成方面,源自SHR的VSMC对于AngⅡ反应性高于源自SD大鼠的VSMC。AT1受体参与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AT2受体参与AngⅡ诱导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的过程,但是在SD大鼠的VSMC巾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梗塞区室壁变薄、伸展,心内膜和心外膜圆弧延长,即所谓梗塞区膨胀(infarctionexpansion)。非梗塞区的主要变化是心肌肥大,由此产生的左心室构型改变称之为左心室重构(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LVRM)[1,2]。左心室重构改变了正常左心室的椭圆形结构,破坏了心肌纤维的正常收缩构型,造成心功能恶化,增加死亡率[1]。LVRM是影响AMI病人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AMI后左室重构是目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MI后,肾素…  相似文献   

17.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马骥  林善锬 《上海医学》2002,25(1):39-42,I00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加以比较。方法 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 (4 0mg/kg)、福辛普利组 (4 0mg/kg)、两药合用组 (2 0 2 0mg/kg) ,糖尿病对照组。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给药 4周末观察各组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 ,并应用病理图象分析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同糖尿病对照组相比 ,伊贝沙坦组、福辛普利组及合用组的血压下降 ;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 ,下降幅度分别达 79.2 %、81.7%和 84.9%。但各用药组间血压及TGFβ1表达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别。结论  1.伊贝沙坦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 ,其效果与福辛普利相似。 2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 ,合用组与单用药组相比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无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但更多的样本数、更长的观察期以及药物剂量比例的变化也许有助于差异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口服缬沙坦治疗 32例轻、中度高血压 8周 ,观察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32例中 2 2例 (6 8.7% )口服剂量为 80mg,qd ,仅 3例 (10 % ) 4周后增加剂量至 16 0mg ,qd。所有患者 4周末血压由 (14.8 6± 8.1)mmHg/ (95.3± 8.5 )mmHg下降至 (135 1± 10 3mmHg) /(84. 1± 6. 3)mmHg ,P <0.0 1;治疗 8周末平均口服 10 0mg ,qd ,与治疗前比较 ,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2.7mmHg(8 5 % )和 10 . 4mmHg(10. 9% ) ,P <0 .0 1。总有效率 78 7% ,总显效率 5 2 3% ,服药后 3周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 5次 /min ,基本稳定。结论 :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9.
宋怀宇  朱菊人 《广西医学》2003,25(5):738-74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是机体内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内分泌网络 ,它在调节全身血压、维持电解质、体液平衡、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最主要活性生物肽是血管紧张素Ⅱ (AI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 (ACE) ,或拮抗AII受体 (ATR) ,均可以在RAS的不同水平阻断AII的作用。这两类药物已在心肾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 ,也有学者对这两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现综述如下。1 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 (ACE Ⅰ )在慢肝、肝硬化病人的药代动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本中心门诊处方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查本中心2009年9~10月门诊高血压处方中ACEI和ARB类使用情况,并结合相关指标评价是否合理用药.结果门诊高血压处方共8640张,其中ACEI类954张,占高血压处方的11.04%;ARB类3169张,占高血压总处方的36.68%.ACEI类中的赖诺普利和ARB类中的坎地沙坦使用频率最高.ARB类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坎地沙坦(DUI=1.14>1)和替米沙坦(DUI=1.02>1)属不合理使用的药物,其余DUI值均<1,属于合理使用药物.而ACEI类药物无不合理使用的药物(DUI均≤1).结论 本中心ACEI和ARB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合理,联合用药情况也较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