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吉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吉林省选取蛟河市、通化县、汪清县、伊通县、东丰县、靖宇县6个病区县开展此次病情监测,对全部监测对象进行临床检查和描记心电图,对疑似病人及历史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此次监测共检诊4974人,检出慢型克山病4例(含2例新检出患者),潜在型克山病47例(含3例新检出患者)。监测点现有慢型及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分别为22例、73例。3个病区县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没有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吉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状态,但仍有新病例检出,说明该病依然是应该高度重视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还应继续加强对克山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四平市克山病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未来区域性可持续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汇总2014-2017年伊通、梨树2个病区县克山病病情监测点病人检出结果、随访结果和三间分布情况等资料。结果 4年累计病区病情调查4 089人,检出克山病病人22例,其中21例为老患,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数占心电图异常人数的2.05%(22/1 071),伊通与梨树人群心电图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2017年病人182例(潜在型150例、慢型32例),较2014年257例(潜在型208例、慢型49例)减少了75例;梨树达到克山病消除标准,伊通达到克山病控制标准。结论四平市克山病病人以潜在型为主,2015年后无新发病人,病情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在11个县(市、区)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由各监测县专业人员搜索县级医疗机构内科、儿科、急诊科近3年登记在册的全部心肌疾病病例,确定疑似克山病病例,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核实;每个监测县根据病例搜索结果,选取病例较多的2个病区乡(镇),在每个选中病区乡(镇)选取病例较多的1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克山病患者拍摄胸部正位X线片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在11个县(市、区)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共搜获心肌疾病病例8972例,疑似克山病35例,诊断慢型克山病5例。在搜索出的5例慢型克山病病例中,女性(4例)多于男性(1例),慢型克山病病人集中在55~64岁年龄段(3/5)。在11个县(市、区)22个村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共监测9077人,检出克山病34人,总检出率为0.37%,其中检出慢型克山病3例,检出率0.03%,检出潜在型克山病31例,检出率0.34%,急型和亚急型未检出。在重点监测检出的34例克山病病例中,女性(22例)多于男性(12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9/31)及3~14岁年龄段(8/31),慢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35~44岁年龄段(1/3)、45~54岁年龄段(1/3)及55~64岁年龄段(1/3)。共检查心电图9077人,心电图异常1527人,异常率为16.8%。拍摄了40例2m后前位X线胸部正位片,心胸比例≤0.50的23例(23/40),0.51~0.55的8例(8/40),0.56~0.60的8例(8/40),≥0.61的1例(1/40)。结论克山病病例搜索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病区仍有慢型克山病病人存在,以中老年居多;克山病重点监测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势态,克山病检出率较低,潜在型克山病主要以中年及儿童为主,慢型克山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3~14岁年龄段占25.81%(8/31),说明克山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对克山病病区儿童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4.
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在12个省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和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5年问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年均检出率分别为3.8%和0.8%。各监测点区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13例.新发现慢型克山病29例。人均发硒0.305mg/kg,粮硒0.017mg/kg。结论部分克山病省区病情不清.病区粮硒仍属低硒水平,有新病例检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克山病控制的重点应包括规范监测工作.慢型克山病现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吉林省于1995年起,连续3年在桦甸市桦南乡杨树村、蛟河市前进乡二河村进行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1997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所在县(市)病情监测 随访注册慢型克山病病人,县、乡、村三级克山病防治网报告当年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发病情况。1.2 监测点区人群普查 对两个监测点区的人群进行体检,心电图描记和部分病人进行X线心脏正位拍摄胸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和评估吉林省克山病病区目前病情基本现状,为国家提供准确数据。方法随机抽取病区县,在每个选中的病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病区乡,在每个选中的病区乡中随机抽取1个调查点。结果克山病患病平均总检出率为3.1%,患病率为10.4‰,检出克山病患者286人,其中潜在型克山病人204人,慢型克山病人82人,新发现潜慢克267人,新发生7人,发病率0.75‰。结论目前全省病情相当于克山病病区的中等偏下水平,超出国家克山病病区村屯3%以下检出率控制标准,保守估计18个调查县慢克患者有5933人,克山病的防治工作还需政府高度重视努力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山西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选择石楼、交口县,2011年上半年选择吉县、永和县,2011年下半年选择蒲县、隰县,2012年选择吉县、永和、交口县为调查县;每县选择2个病区乡,每乡选择一个病区村为调查点,每村选择500人左右,开展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结果共检查7080人,检出克山病180例,总检出率2.54%;其中慢型克山病14例,检出率0.20%,潜在型克山病166例,检出率2.34%;检出异常心电图777例,异常率10.97%,克山病患者心电网异常改变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克山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84。结论调查期间无新发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总体检出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之内;2010年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以及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应继续开展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同时加强有效防治措施的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内江市克山病病情和防控措施落实现状,评价克山病病区实现控制和消除目标的进展.方法 2010年4月~2017年6月在东兴区和威远县开展7次病例搜索,根据病例搜索结果,选取1个或1个以上病例较多的乡(镇),再从选中的乡(镇)中选定病例较多的村开展重点调查.按照国家爯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爲、爯四川省克山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实施方案爲评价各县(区)克山病病区控制和消除情况.结果病例搜索和重点调查共发现慢型克山病1例、潜在型克山病7例,慢型克山病患病率0.07‰,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1.13‰.东兴区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高于威远县,男女性别无差异.威远县镇西,东兴区双桥、新店、胜利、三烈、百合均达到消除标准.结论根据国家爯克山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内容及判定标准爲,内江市东兴区和威远县各病区乡均已达到消除标准,两县(区)亦实现消除目标.今后应加强部门协作,持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巩固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省是克山病历史重病区,病区分布范围广,历史患者多,在各级政府和防治人员60多年的共同努力下,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克山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自2001年开始全省没有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现存患者全部为潜克、慢克,虽然每年给予在册患者一定的治疗,但是对其病情变化,一直没有进行监测。通过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控制与消除县级自查,掌握了吉林省37个病区县病情变  相似文献   

10.
克山病病因不清,4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全体医务人员和广大病区群众共同努力下,采取了综合防治取得了重大成果。全国急(亚急)型克山病病情大幅度下降,尤其近10年来,农村贯彻改革开放政策,生产力普遍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许多省(区)克山病病情已全面达到基本控制指标。但从全国5年(1990~1994)克山病病情监测总结报道,各省病区监测点仍有新发病人,局部还有亚急型发生及慢型急发;现患经X线检查,病情有加重趋势。1996年10月“全国克山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学术研讨会”纪要报道,在病区的扩张型心肌病绝大部分是慢型克山病。为了对当前吉林省克山病病情作一剖析,提高今后克山病监测工作质量,对吉林省的长白、靖宇、抚松、桦甸、敦化、蛟河等县做了多方面调查,将发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掌握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 按照山东省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7个克山病县(市、区)进行了病例搜索,在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中选择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420名左右居民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头发和粮食检测内外环境硒水平,并收集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等基本情况.结果 ①共搜索医疗单位259个,心肌疾病患者1132例,确定疑似克山病638例,诊断慢型克山病142例.②6个监测点调查居民2538人,检出克山病患者91例(其中潜在型77例,慢型14例),检出率为3.58%.描记心电图2127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4.5%(521/2127),以ST-T改变、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多见.拍摄X线胸片75例,39例增大(其中轻度增大21例,中度增大13例,重度增大5例).③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406份,病区居民发硒水平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监测点人均年收入为3000~ 5900元;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结论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内环境硒水平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掌握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按照山东省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7个克山病县(市、区)进行了病例搜索,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420名居民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头发和粮食检测内外环境硒含量,并收集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等基本情况。结果共搜索医疗单位246个,心肌疾病病例831例,确定疑似克山病128例,诊断慢型克山病26例;6个监测点调查居民2 527人,检出克山病患者32例(其中潜在型21例,慢型11例),检出率为1.27%,描记心电图2 527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0.34%,以ST-T改变、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多见,拍摄X线胸片108张,16例心脏增大(其中轻度增大13例,中度增大3例),异常检出率为14.8%;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418份,病区居民发硒含量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监测点人均年收入2 400~7 200元,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结论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内环境硒含量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对向明村及所在泾川县的克山病病情进行了监测,向明点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病人47例,检出率6.34%,患病率4.88%,与1999年(6.67%和5.10%)同期相比稳中有降,19岁以下人群未检出克山病病人,20-39岁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15例,占31.9%,40岁以上检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32例,占68.1%。泾川县18个病区乡镇无急型、慢型克山病发生。在册慢型克山病19例,年患病率0.58/万。向明点及所在泾川县克山病病情仍在稳定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指导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克山病病区为监测点,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自2008年~2012年对监测点常住人口进行病例搜索和病情监测。包括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疑似病例心脏后前位x线摄片,同时调查经济收入和主食情况。结果5年间共搜索6个县(市),170个医疗机构,克山病受检人数5627人,检出克山病62例,总检出率1.10%。X线胸片检查281例,心电图描记5627例,检出的病人均为慢型和潜在型,未发现急型和亚急型病人。结论克山病病区居民病情处于稳定态势,在国家病区控制标准之内。居民经济收入增加膳食明显改善,内环境硒含量水平升高是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杨崇福  侯龙才 《地方病通报》2005,20(4):47-48,52
目的探索克山病病情消长态势及流行规律.方法根据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WS/T 78-1996)的要求,于2000~2004年在楚雄州的牟定、武定县克山病病区选点开展了病情监测,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人群普查.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综合诊断病例,观察人群克山病检出及病情动态.结果发现病区农业人群中仍可检出较多的潜在型、自然慢型克山病.在>15岁以上成人中,克山病检出占23.1‰,成人自然慢型病例占4.53‰,病情较重.成人克山病检出明显高于儿童(χ2=23.3, P<0.001).结论儿童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减轻,在云南楚雄病区成人中仍有较多的克山病患者,以自然慢型为多,克山病仍在严重地危害着病区农业人群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6年富裕县克山病监测点富金监测村(44号)、龙山监测村(40号)克山病患病和发病情况。方法按照"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检诊。结果2006年2个点区共检诊432人,检出克山病病例10例,总检出率2.3%,其中潜在型6例,慢型4例,检出率分别为1.4%、0.9%,富金村(44号)有2例慢型克山病病例死亡,新检出3例潜在型,1例慢型病例。结论在历史轻病区有新检出的克山病病例和病例死亡出现,说明克山病区仍有致病因子的作用,必须坚持进行克山病监测,并提高现有病人的生活质量,加强克山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态势,科学指导和评价云南省克山病防制工作。方法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W 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进行。监测内容包括临床检诊、心电图描记、可疑对象摄胸部后前位X线片。结果9个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共检出克山病病例48例(1.03%),其中潜在型克山病(简称“潜克”)39例(0.84%),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9例(0.19%)。检出率与2004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362,P>0.05)。无急型克山病(简称“急克”)和亚急型克山病病例(简称“亚急克”)检出。全年累计新发慢克62例,发病率0.14/10万。结论目前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态势。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工作重点应放在病情监测、病情调查和对慢克病人的管理治疗,以及巩固和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陕西省黄陵县1990-2004年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对黄陵县的克山病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监测对象,对全县范围内的慢型克山病(慢克)进行监测,并对监测人群的发硒、粮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1)监测点区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447例,检出率6.14%;新发潜克33例,年均新发生率34.34/万;(2)15年黄陵县慢克确诊72例,先后死亡31例,死亡率43.1%,其中20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例死于猝死;(3)监测人群发硒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粮硒仍低于非病区。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区克山病的检出呈缓慢上升趋势,潜克仍有新发,慢克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3,他引:5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克山病监测》标准(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随访2003年在册的克山病病例,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8个监测点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5%和0.7%,估计全国有491万 ̄600万克山病病例,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65万 ̄117万。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发病率分别为1.8‰和0.1‰,估计新发潜在型13万~39万例,新检出慢型病例最高可达4.3万例。人均发硒0.365mg/kg。粮硒平均0.020mg/kg。结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工作重点应放在克山病监测、患者管理和硒预防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各地区(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克山病病情监测点,对上年检出的潜在型克山病(下称潜克)患者及监测点所在县确诊的慢型克山病(下称慢克)患者,进行了第二个访视年的访视和临床、X线、心电图的全面复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