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FTCS)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将123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 FTCS组(41例)、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41例).比较患者手术效果指标,康复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腹腔镜+FTCS组与单独腔镜组或开腹组比较,其失血量、手术时间、排便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FTCS组较腔镜组或开腹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流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腹腔镜+ FTCS组:12.2%(5/41);腹腔镜组:34.1%(14/41);开腹组:68.3%(28/41).腹腔镜+FTC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x2 =5.549,P=0.018;x2 =28.826,P<0.01),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x2 =9.567,P=0.002). 结论 腹腔镜联合FTCS治疗方法在老年结直肠癌治疗中安全有效,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2~2015-10该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9)和开腹组(n=37)。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或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开腹组为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miles)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研究组淋巴结清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显著增加淋巴结清扫量,遏制复发、转移隐患,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预后。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330例,其中有中转开腹者29例(研究组),对照组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数据和短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中转开腹的原因有瘤体过大(31.03%)、过度粘连(41.38%)、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出血过多和位置难以处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恢复饮食所需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行腹腔镜微创术中转开腹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主要原因为瘤体过大和过度粘连,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近期疗效更差,因此术前做好准确的评估,再来实施更具体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1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开始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切口裂开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χ~2=5.238,P=0.022)。腹腔镜组尿潴留、淋巴囊肿、阴道断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72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6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6例,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观察两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亦比开腹组短(P<0.05),术后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94.4%)高于开腹组的总有效率(77.8%)(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微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1)。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和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术后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研究组:t=12.835、9.680、6.145,对照组:t=22.453、12.644、16.101,均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IL-8、CRP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4.484、6.704、10.765,均P0.05)。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t=5.995、5.614,对照组:t=15.586、12.548,均P0.05);研究组术后血浆Cor和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9.860、8.512,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5%)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且引起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12日-2019年1月1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40例)和研究组(腹腔镜根治术;40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手术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观察指标上,研究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可有效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成余 《山东医药》2011,51(43):92-9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5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7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手术情况、近远期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固体饮食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均〈0.05);两组清除淋巴结个数及5年累计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切口疝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获得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似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06~2018-06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37例,依据所采取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20例,开腹手术组17例。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行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开腹手术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比开腹手术组延长(P 0. 05),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手术组(P 0. 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00%和29. 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微创优势,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相当,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4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76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结石清除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2.63%,远低于对照组的12.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孔、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还可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老年SAP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开腹组(38例)和腹腔镜组(38例),分别施行开腹手术、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对比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降钙素原(PCT)、生活质量(SF-36)。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切口疝、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7.89%较开腹组26.31%低(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血清IL-6、HMGB1、PCT水平较低(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评分较高(P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用于老年SAP患者,在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IL-6、HMGB1、PCT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暖脐散应用于老年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9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下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中接受传统的加速康复外科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同时,使用了暖脐散敷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的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暖脐散敷脐疗法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老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中心在ERAS理念指导下的25例行NOSES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OSES-ERAS组),选取同期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手术时长、失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切口并发症和下肢静脉栓塞和坠积性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数字分级法NRS方法评价术后疼痛感,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差异。 结果实施NOSES直肠癌根治术的ERAS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长、失血量、术后吻合口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SES-ERAS组切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发生率(χ2=4.101,P<0.05);NOSES-ERAS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χ2=-11.179,-3.434,P<0.05);NOSES-ERAS组切口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t=-42.798,P<0.01),NOSES-ERAS组术后疼痛感NRS评分轻于对照组(t=-26.5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ERAS理念指导下的NOSES直肠癌根治术进一步优化了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微创化、美容化、功能化、个体化治疗的效果,NOSES直肠癌根治术与ERAS相结合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开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TEM术,对照组则行开腹TME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性功能及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保肛率、肿瘤转移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可在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取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失血量、中转开腹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疼痛(VAS)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相关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两组胆囊三角无粘连者手术用时、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P 0. 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中转开腹发生率(0. 0%)低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9. 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胆囊三角无粘连者术后VAS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 5%)较对照组(12. 5%)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 h,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优化胆囊三角粘连者手术情况,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还可减轻炎性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同期拟行手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及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等。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为采用FTS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各31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出血量(84.77±12.06)mL、住院时间(10.20±1.40)d、并发症发生率(22.58%)、肠鸣音恢复时间(2.76±0.05)d、排气时间(2.51±1.03)d、进食时间(53.20±20.04)h等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且对胃肠功能造成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及应激反应。方法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对比两组手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应激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患者出现的应激反应情况比较少,有助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