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纠正低蛋白血症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作用。方法 2019 年3月~2021 年3 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56例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28例。给予两组2HRZE/4HR抗结核治疗,另给予观察组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对照组仅接受抗结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DILI发生时,给予护肝治疗。在治疗结束时,评定临床转归,进行痰培养和肺部CT检查。结果 观察组结核治愈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肺部病变吸收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DILI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6%(P<0.05);在DILI发生时,7例观察组血清ALB水平为(35.2±4.9)g/L,显著高,15例对照组【(29.6±4.9)g/L g/L,P<0.05】,而血清TBIL水平为(33.6±5.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5.7±16.6)μmol/L,P<0.05】;在护肝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ST、ALT、ALP、TBIL和TBA水平分别为(39.4±9.8)U/L、(35.1±10.8)U/L、(98.6±16.2)U/L、(17.4±4.6)μmol/L和(81.3±13.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8±9.9)U/L、(78.0±13.8)U/L、(133.7±22.9)U/L、(26.5±6.8)μmol/L和(96.9±16.4)μmol/L,P<0.05】。结论 补充人血白蛋白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于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能够提高结核治愈率,降低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胱抑素C(CysC)在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新生儿128例,根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256.5μmol/LTBIL≥221μmol/L)76例和中重度黄疸组(TBIL≥256.5μmol/L)52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 Cr)、CysC、β2-MG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儿TBIL、BUN、s Cr、CysC、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在12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肾功能损伤25例,其中中重度黄疸组20例,轻度黄疸组5例;中重度组血清BUN、s Cr、CysC、β2-MG水平分别为(5.76±1.45)mmol/L、(52.35±17.16)μmol/L、(2.68±0.45)mg/L、(4.25±1.5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1.06)mmol/L、(38.65±14.23)μmol/L、(0.92±0.25)mg/L、(2.15±1.24)mg/L,均P0.01]和轻度组的[(4.58±1.23)mmol/L、(43.76±15.75)μmol/L、(1.76±0.37)mg/L、(3.48±1.40)mg/L,均P0.01];轻度组血清CysC、β2-MG分别为(1.76±0.37)mg/L、(3.48±1.4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2±0.25)mg/L、(2.15±1.24)mg/L,均P0.01],对照组和轻度组血清BUN和s 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TBIL、BUN、s Cr、CysC、β2-MG水平分别为(182.42±45.25)μmol/L、(4.32±1.25)mmol/L、(45.24±14.35)μmol/L、(1.86±0.38)mg/L、(3.42±1.36)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78.65±68.46)μmol/L、(5.35±1.30)mmol/L、(50.56±16.25)μmol/L、(2.25±0.41)mg/L、(3.96±1.45)mg/L,均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可导致新生儿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及时治疗后可恢复。血β2-MG和CysC水平可作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星  冯丽  王晓卫  李亭 《临床血液学杂志》2022,(12):878-880+883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中高浓度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9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其中TBIL>290.7μmol/L的65例为重度组,TBIL 256.5~290.7μmol/L的52例为中度组,TBIL 205.2~256.6μmol/L的74例为轻度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49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BIL、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酶同工酶(CK-MB)、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BIL、IBIL与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CK-MB及HBDH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LDH、CK、CK-MB、HBDH分别为(492.538±117.720)μmol/L、(172.384±74.847)μmol/L、(41.769±8.556)μmol/L、(310.123±96.591)μmol/L;中度组LDH、CK、CK-MB、HBDH分别为(4...  相似文献   

4.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肝硬化病人66例,无糖尿病、肿瘤,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治疗方法为G ln制剂(丙氨酰一谷氨酰胺)20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变化。结果血清白蛋白由治疗前(25.3±3.4)g/L增加到治疗后的(32.4±3.1)g/L,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谷氨酰胺可增加白蛋白的合成,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2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其中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 mg,1次/d,2 d后减量至5 mg,1次/d,2 d,最后减量至2mg,1次/d,维持3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TBil水平(228.3±97.2)μmol/L较对照组(276.4±73.2)μmol/L降低(P=0.001),PTA(44.3±12.9)%较对照组(39.9±18.3)%提高(P=0.017),但ALB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2±2.3)g/L vs(33.9±7.8)g/L,P=0.184)];两组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救治成功率(60.4%)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在严格把握糖皮质激素适应证和治疗时机的前提下,其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观察的63例高胆新生儿分药物与光疗两组治疗.结果 3d后间接胆红素下降平均值:药物组为44μmol/L;光疗组为67μmol/L.结论光疗组疗效比药物组为佳(P<0.05),可列为治疗高胆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指标、护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先查肝功能,36例查了肝胆胰彩超,43例做了TORCH检查,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后,随机分2组.2组患儿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68例静脉点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3 ml/kg,1/d,7~10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及血生化.对照组68例静脉点滴苦黄注射液1 ml/kg,1/d,7~10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及血生化.结果 治疗组一疗程后,总胆红素、AST、GGT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愈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为肯定,新生儿期用药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白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8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 μg/min,32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 μg/min≤UAER< 200 μg/min,297例)和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60例),比较3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tepwise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胆红素对UAER的影响.结果 显性白蛋白尿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别是(8.4±3.7)μmol/L、(2.3±1.2)μmol/L和(6.1±3.0) μmol/L]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是(10.6±4.8) μmol/L、(3.1±1.7)μmol/L和(7.4±3.5) μmol/L]和正常白蛋白尿组[(11.3±6.3)μmol/L、(3.5±2.8) μmol/L和(7.8±4.3) μmol/L]显著降低(P<0.01或P<0.05).TBIL(r=-0.084,P=0.027)、DBIL(r=-0.110,P=0.005)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胆红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性因素,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胆红素(TSB)水平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的心肌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科诊治的足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6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3组,轻度黄疸组(TSB为205.2μmol/L~256.5μmol/L)55例、中度黄疸组(TSB为256.5μmol/L~290.7μmol/L)62例、重度黄疸组(TSB为290.7μmol/L)89例。另选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各组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结果黄疸各组血清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患儿血清cTnI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黄疸组与对照组中,CK-MB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两组比较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黄疸组两两比较,CK-MB、cTnI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当血清总胆红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患儿心肌标志物的升高,提示有心肌损害。cTnI更适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硬化死亡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方法]对50例肝硬化死亡患者临终前营养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分组,PTA40%(未合并肝功能衰竭)为A组,PTA≤40%(合并肝功能衰竭)为B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资料进行计量资料的t检验。[结果]A组:MELD(12.76±6.25)分、PTA(59.66±15.87)%、总胆红素(53.28±63.68)μmol/L、直接胆红素(32.66±38.70)μmol/L、白蛋白(22.87±3.84)g/L、前白蛋白(70.63±25.01)mg/L、淋巴细胞计数(0.87±0.38)×109/L;B组:MELD(27.89±9.88)分、PTA(22.71±8.20)%、总胆红素(260.25±186.36)μmol/L、直接胆红素(167.49±136.30)μmol/L、白蛋白(23.17±4.18)g/L、前白蛋白(49.39±39.87)mg/L、淋巴细胞计数(1.75±3.44)×109/L。2组MELD评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及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肝硬化死亡的患者无论PTA%大小,均存在严重白蛋白、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计数下降等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胆红素吸附治疗的11例心脏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数据。记录患者基础疾病、心脏手术名称、术后胆红素升高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红素、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 结果 患者11(男7,女4)例,年龄(45±13)岁,体外循环时间(226±104)min。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409±137)μmol/L,直接胆红素(321±100)μmol/L,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298±107)μmol/L,直接胆红素(166±111)μmol/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转氨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患者胆红素吸附共治疗22次,8例患者治疗1次,其余3例患者分别治疗2次、5次、7次。血清总胆红素下降率2.8%~47.6%。4例存活,7例死亡,生存率36%。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治疗相关副作用。 结论 胆红素吸附治疗心脏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是一种安全较为有效的降低胆红素及肝脏支持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例,按蓝光照射时间不同分为:治疗8h组(治疗组A)25例,治疗12h以上(治疗组B)25例,同时选取正常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含量和蓝光照射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双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显效28.0%,有效54.0%,无效18。0%,总有效率为82.0%;光疗后血清胆红素(190±29)μmol/L明显低于光疗前(264±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后发生皮疹16.0%、发热12.0%、腹泻8.0%、精神疲乏8.0%、哺乳能力下降8.0%、皮肤损伤12.0%;光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对甲状腺不必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血清胆红素(SB)水平超过同日龄正常标准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同时观察组行间断光疗。采用静脉血结合经皮黄疸检测仪动态监测SB水平至患者完全恢复至正常,比较两组SB峰值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SB峰值[(181±57)μmol/L]与对照组[(199±76)μmol/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SB峰值出现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5.1±0.8)、(8.5±1.2)d,后者分别为(6.4±1.5)、(15.6±3.2)d,两组比较,P<0.05或0.01。两组临床症状比较,观察组肉眼所见黄疸程度轻、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大便颜色较深、吃奶及精神状态较好。结论蓝光照射早期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有效防止早产儿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4.
李海永  邢莉  许天一 《山东医药》2002,42(12):70-70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采用茵栀黄辅助治疗乳儿高胆红素血症 6 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者 10 0例 ,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均在 2 16 .4μmol/ L 以上。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月龄 1~ 45 d(平均 14.1d) ,出生体重 (2 6 90± 45 0 ) g,胎龄 (38.2± 4.8)周 ,血胆红素 (2 5 2 .2± 89.2 ) μmol/ L。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 2 5例 ,围产因素 17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3例 ,新生儿溶血 5例。对照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日龄 1~ 47d(平均14.3d)。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不同血清白蛋白含量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2例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35g/L的肝硬化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含量分为3组:轻度低水平组(30.0~35.0g/L)、中度低水平组(25.0~30.0g/L)、重度低水平组(20.0~25.0g/L),每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4IU肌注,1次/2日;对照组给予20%人血白蛋白100ml静滴,1次/2日,两组疗程均为30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方案的保肝、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5d、30d、60d、90d测定相应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30d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上升,治疗组于治疗后第90d后仍维持高点水平,且肝功能好转,而对照组60d后白蛋白含量开始降低;血清白蛋白浓度大于25.0g/L时,治疗组观察指标改善尤为明显。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明显提高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中远期疗效好,并可改善肝功能;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对生长激素的疗效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胆红素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4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蒌片治疗组,各24例,常规治疗组按照现行指南用药治疗,丹蒌片治疗组在常规指南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丹蒌片1.5 g,每日3次口服,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3个月后抽血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胆红素及血尿酸。结果丹蒌片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hs-CRP[1.055(0.715,1.752)mg/L]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1.445(1.117,2.965)mg/L,P0.05];丹蒌片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血尿酸水平(321.875μmol/L±83.357μmol/L)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396.608μmol/L±80.427μmol/L,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13.991μmol/L±4.832μmol/L)明显升高,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丹蒌片可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胆红素水平及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以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为其有效改善病人心肌缺血、胸闷等症状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与人血白蛋白对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将36例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35g/L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生长激素治疗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4IU,肌注,1次/2日,疗程30天;②白蛋白治疗组:给予20%人血白蛋白100ml,静滴,1次/2日,疗程30天。两组同时给予相同方案的保肝、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15天、30天、60天、90天测定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15天血清白蛋白含量上升(P〈0.05),治疗30天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均上升(P〈0.05),60天后生长激素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至最高点,白蛋白治疗组则较前降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90天后生长激素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且肝功能好转,而白蛋白治疗组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与白蛋白制剂均可明显提高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但重组人生长激素中远期疗效更好,且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族维生素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对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 SPF级昆明雄性小鼠63只,按体质量完全随机分成6组,A、B、C、D、E和F组。A组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B组酵母膏+乙胺丁醇混合液灌胃处理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作为对照组;其余4组除建立模型外,还需在C组小鼠灌胃液中加入别嘌呤醇片,在D、E和F组中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混合溶液。3周后取血测定小鼠血尿酸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氮值。结果 3周后,6组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469,P<0.05)。与B组比较,D、E和F组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217.38±74.99)μmol/L,E组(228.19±65.25)μmol/L,F组(174.48±34.60)μmol/L比B组(302.93±56.99)μmol/L,均为P<0.05]。其中F组降低更显著,但其降低效果均低于C组[C组(105.52±49.32)μmol/L比F组(174.48±34.60)μmol/L,P<0.05]。6组小鼠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499,P<0.05)。与B组比较,E组和F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E组(16.52±10.95)μmol/L,F组(18.63±10.77)μmol/L比B组(2.51±3.89)μmol/L,P<0.05],且与C组比较,F组升高更明显[C组(9.35±5.65)μmol/L比F组(18.63±10.77)μmol/L,P<0.05]。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尿酸水平呈负直线相关(r=-0.278,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同时较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血清不同水平胆红素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B蛋白的影响,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科诊治的2d~7d日龄新生儿黄疸病人共160例。根据TSB值将病人分为4个亚组:A组(171.0μmol/LTSB205.2μmol/L)、B组(205.2μmol/LTSB256.5μmol/L)、C组(256.5μmol/LTSB290.7μmol/L)、D组(TSB290.7μmol/L),每组40例,选择正常新生儿40名作为对照组。用经典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组、C组、D组患儿NSE、S100B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A组患儿的NSE、S100B蛋白水平增高不明显(P0.05)。各亚组间NSE、S100B蛋白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NSE、S100B蛋白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NSE、S100B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就会造成一定程度在神经毒性,且TSB水平越高,神经毒性越强,临床上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并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应用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护肝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38.0±22.0μmol/L对14.0±5.0μmol/L)、ALT(358.1±101.7U/L对41.3±15.2U/L)、ALB(34.1±4.5g/L对37.0±3.3g/L)改善明显,其改善程度普遍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6.0±23.0μmol/L对29.3±11.0μmol/L、349.7±295.3U/L对121.3±41.5U/L、34.5±5.3g/L对35.8±3.9g/L)。结论硫普罗宁对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有较好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