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克山病(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4)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5)克山病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正(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4)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5)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下肢浮  相似文献   

3.
克山病     
正(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4)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5)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下肢浮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     
<正>(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4)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5)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  相似文献   

5.
克山病(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  相似文献   

6.
克山病 (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5):335+352+357-335
克山病 (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3)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  相似文献   

9.
克山病 (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2)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  相似文献   

10.
在克山病病因研究中,国内学者多承认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口服亚硒酸钠对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但是硒缺乏还不能解释克山病的全部问题,如克山病有年度多发病和季节多发现象,而病区人群之发硒含量并  相似文献   

11.
1975年Awasthi证明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后,关于硒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有关硒在人体营养和健康方面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已知缺硒与心血管病、肿瘤、肝脏疾病、恶性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有关,在我国已证实和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克山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分布、季节性高发和人群多发等特点,但克山病的病因至今不明。1979年我国证实克山病病区粮中及病区人体内(血、发)硒的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用口服亚硒酸钠的方法对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明…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变化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科学的指导和评价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方法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东曹村设立监测点,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观察全县范围内急型、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发病及转归情况。对监测点人群发硒、粮硒水平进行测定,调查病区人群经济水平及膳食结构。结果①2005年监测点东曹村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79%和0.35%;监测人群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38%,人均发硒(0.579±0.012)mg/kg,粮食硒(0.089±0.082)mg/kg。②2005年旬邑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病,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病率为0.53/万,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2.86/万。结论陕西省旬邑县克山病病情总体处于平稳低发态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病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与克山病有关的一些致病因素,并对病区人群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继续加强病情监测,仍是今后陕西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克山病监测点区(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在全县范围内,采用线索调查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潜在型克山病(潜克)监测点(二道沟村)全体居民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2001年清原县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新发慢克1例,年发病率为0.03/万。潜克监测点内检出慢克1例、潜克25例,总检出率为6.1%。监测点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低下。结论 监测点区及所在县病情较稳定,但潜克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克山病患者心肌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检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感染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柯萨奇B5病毒(Coxsackie B5 virus,CVB5)VP1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龙江、山东、云南省克山病病区急型、亚急型、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死亡病例心肌标本83例,风心病10例,冠心病10例,心肌炎21例,扩张型心肌病29例,非病区非正常死亡的正常人10例,病区发病季节非克山病死亡病例13例。结果 克山病83例心肌标本中有74例VP1结构蛋白阳性,阳性率89.2%;风心病、冠心病、非正常死亡健康人VP1阳性检出率均为10%;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VP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0%;病区发病季节非克山病死亡病人VP1阳性检出率为38.5%。结论 来自3省份的各型克山病死亡病例心肌标本中均能检出肠道病毒VP1结构蛋白,克山病的发生与肠道病毒感染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楚雄克山病的致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年的楚雄克山病考察中,通过在体外对红细胞进行氧化、测定体内防御氧化酶系的活力和红细胞的电子自旋共振谱等三方面的观察,证明克山病区儿童因缺硒使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亚急型克山病患儿的抗氧化能力更低于潜在型克山病儿童和病区非病儿。并证明这种抗氧化能力的降低与红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呈正相关。病区儿童的红细胞GSH-Px活力显著低于非病区和病区职工户儿童;亚急克患儿的红细胞和组织中的GSH-Px活力均非常显著地低于非克山病区儿童,也低于克山病区的非病儿。而且发现人类心肌中可能仅有含硒的GSH-Px(Se GSH-Px),心肌中的GSH-Px活力又低于肝和肾,因此这可能是克山病区人群的心脏对硒缺乏较为敏感的原因之一。电子自旋共振谱的结果表明:病区儿童红细胞的自由基高于病区职工户儿童,亚急克患儿和肠道感染病儿的红细胞自由基又高于病区儿童,其中亚急克患儿最高。本次考察中发现多数亚急克患儿伴有腹泻或在患腹泻一段时间后发病。在楚雄州,克山病和肠道感染的高发期为同一季节。因此推测肠道感染使克山病区儿童体内的氧化因素增强,与其机体的低防御氧化能力处于不平衡状态,使组织易受氧化损害而导致发病。根据此病因观点,提出了预防克山病发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我省克山病监测点区克山病病情及消长趋势,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扩大监测点检诊人数,采用更科学的抽样方法,了解急型、亚急型及慢型克山病(慢克)的发病情况。对监测点的流行病学人口资料进行调查。对克山病监测点全体居民户进行克山病普查(同步查体、描记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必要的进行2m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结果监测点内检出慢克8例,潜克47例,总检出率6.56%。结论监测点区病情相对稳定,无急型、亚急型新发病例,但本年度监测仍然有慢型与潜在型病例检出。建议在病区进一步改善膳食模式的同时加强克山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克山病是1935年发生于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农民中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由于病因不明以发生地名命为克山病,其后在我国15个省、市及自治区的农业人口中先后发现本病。在发病上具有一定的地区、时间及人群多发的特点。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心肌的变性、坏死和修复过程,临床上以心脏的泵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根据心脏功能与经过的不同将克山病分成4个临床型:急型、亚急型、慢型、潜在型。按WHO/  相似文献   

18.
亚急型克山病是小儿发病的一种类型。近来各地克山病新发患者大多为该型,远期疗效不佳,病死率高。现将我们在病区经治的亚急型克山病195例(包括13例早期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克山病是一种病因迄今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云南省会泽县病区自开展以口服亚硒酸钠和改善膳食营养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得到了有效遏制,为进一步了解会泽县克山病的病情变化,现将1990-2004年在会泽县克山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及监测对象:1990-1999年监测点选在克山病历史病区娜姑镇,2000-2004年监测点又增加了迤车镇。监测对象为监测点内3~14岁儿童,2000年后监测对象的年龄组扩大到55岁。每年监测的人群不是固定人群,监测点的行政村不全是固定,随机选择,但都属于克山病的历史发病村。1.2…  相似文献   

20.
克山病病户大骨节病病户与对照人群膳食对比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裕县繁荣乡克山病病户、大骨节病病户、病区对照户及非病区对照户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膳食组成与疾病严重流行时期发生明显变化。当时病区主食玉米占90%。现在主食小麦占80%,副食摄入量增加,以动物性食品增加最显著。目前克山病与大骨节病病情明显下降,特别是克山病病情近年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无急型、亚急型病例发生,只存在少量慢型和潜在型病例。尽管如此,但病户与非病户,尤其是克山病病户与非病户的动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