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类可溶性小分子胞浆蛋白,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脂肪酸代谢和堆持细胞脂质稳态。它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FABPs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早期内监测心肌损伤状况,评估梗死面积和再灌注疗效。与传统的生化指标相比较,其诊断时效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在AMI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定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行开发的H FAB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对 12 6名健康体检者和 5 3例AMI患者血清H FABP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肌红蛋白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I(cTnI) ,并对AMI进行动态观察 ,对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时效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 H FABP在AMI后 (1 84± 0 6 4 )h血浆浓度即开始升高 ,比CK MB、cTnI早 (P <0 0 1) ;时间浓度动态曲线与MYO相似 ,与CK MB、cTnI相比曲线前移。AMI后 2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6 4 7%、80 4 1% ;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9 16 %、91 2 6 %。 结论 AMI后 2、4hH FABP检测对AMI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望成为重要的早期和排除诊断的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187例,其中确诊为AMI患者83例(AMI组),非AMI患者104例(非AMI组),入院即刻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H-FABP水平。结果:AMI组患者cTnI、CK-MB水平及H-FABP阳性率分别为5.64(0.43,12.66)μg/L、7.22(5.01,16.55)μg/L和84.34%,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84.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而特异度为79.81%,明显低于cTnI和CK-MB(P0.05);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时,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为83.61%,明显低于CK-MB(P0.05),而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nI和CK-MB,H-FABP在早期诊断AMI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胸痛发作到检测时间6h内的患者,其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5.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目前新发现的在心脏中含量丰富的胞质蛋白,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在心肌缺血的患者中,胸痛发生后血中H—FABP浓度1-3h升高,6~8h达峰,24-30h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心梗患者出现症状24h内检测H—FABP有益于:①更早对患者行再灌注治疗;②检测围手术期心梗:③溶栓治疗30min后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④症状发生10h判定是否发生再梗;⑤大体评价心梗面积。作为一种反映心肌损伤的生化标记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H—FABP在诊断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因急性胸痛住院的患者,按胸痛发作时间到就诊时间先后分为<3 h、3~6 h和>6 h三组,检测各组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6h时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选病例最终确诊为AMI 62例,非AMI 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非心源性胸痛10例).<3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7.5%、9.1%、45.8%;特异性分别为83.3%、91.6%、91.6%;3~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4.5%、63.6%;特异性分别为94.4%、88.9%、93.7%;>6 h组H-FABP、CK-MB、cTnI水平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1.3%、93.7%、75.0%;特异性分别为83.3%、94.4%、100%;3种检测指标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4%,cTnI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7.5%.结论:H-FABP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诊断AMI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指标CK-MB、cTnI,但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K-MB、cTnI相当.胸痛发作≤6h时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cTnI与CK-MB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7.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较特异存在于心胍细胞胞质内的小分子蛋白,研究发现 H-FABP 可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本文就 H-FABP 的结构功能、检测方法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姜玉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3):2335-2337
目前临床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异构酶(CK-MB)、肌钙蛋白I(TroponinI)、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肌红蛋白(Myoglobin)等。但CK-MB、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缺乏敏感性,它们在胸痛后6~8h浓度才上升;肌红蛋白则缺乏特异性,虽然在胸痛后2~3h浓度上升,但其不能区分骨骼肌和心肌损伤。近来Alhadi等〔1,2〕报道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胸痛后2~3h后浓度开始上升,在4~8h内达到最高值,在12~24h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且h-FABP的免疫性不同于其他类型的FABP,具有特异性,不会发生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心肌梗死(AMI)自胸痛发作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对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要求发病早期迅速确诊.既往一般多检测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或cTnT)和肌红蛋白(MYO),但CK-MB和cTnI(T)在心肌缺血时出现较晚,缺乏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心肌细胞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含量较骨骼肌高,与MYO相比具有更好的心肌特异性[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性修饰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因急性胸痛6 h内入院、并最终明确诊断的患者92例,其中AMI患者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7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0例作为对照。于入院第一时间采集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T(cTnT)、H-FABP及IMA。测定结果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获得区分AMI与非AMI的最适界值点(Cut-off)值。结果 AMI组血清H-FABP和IMA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UAP组、SAP组血清H-FABP和IMA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和IM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和0.904,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2.6%和96.3%,显著高于cTnT的83.3 %和CK-MB的79.6%。H-FABP和IMA血清水平在Gensini积分≥40积分组明显高于20~40积分组和0~20积分组(P<0.05),H-FABP和IMA血清水平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H-FABP和IMA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H-FABP和IMA在AMI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胸痛发作6 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2016年因胸痛急性发作4 h以内,初步判断为AMI患者64例,最后经心电图及生化标志物明确诊断为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及每隔1 h采血一次,至疼痛发作6 h,观察H-FABP开始出现的时间点、变化趋势及与肌钙蛋白(c TN)、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关性。结果 H-FABP在AMI患者胸痛发作1 h即开始升高,比c TN、CK、CK-MB及LDH更早出现,胸痛发作1 h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为63.6%、85.7%,2 h为75.0%、80.0%,3 h为93.8%、75%,4 h均已达到100%。结论 H-FABP更利于AMI的超早期诊断,便于临床医生给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定量分析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120例,最后确诊 AMI患者69例,非AMI患者51例为对照组,按胸痛发作距就诊时间分为<3 h、3~6 h和>6 h以上三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各组H-FABP的浓度,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hs-cTnI),比较各指标在诊断AMI早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入院各时间段AMI组H-FABP血液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和cTnI在3 h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6 h和>6 h两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的敏感度在发病3 h内和3~6 h分别为74.1%和87.5%,高于CK-MB(18.5%、54.1%))和cTnI(14.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 h后H-FABP的敏感性为83.3%,低于CK-MB(88.9%)和cTnI(94.4%),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指标中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定量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其他高特异性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AM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3例发病6h内的胸痛患者,其中AMI组32例,非AMI组61例[含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者22例,非心源性胸痛者1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69例正常人。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检测正常人和患者发病0~3h或3~6h血浆的HFABP含量,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4种生化标志物诊断发病3h内和6h内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在0~3h、0~6h时间段,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64.29%、84.38%)显著高于cTnI(28.57%、53.13%)和CKMB(21.43%、56.25%),与MYO(71.43%、7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特异性上,4种生化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准确性上,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0.979、0.958)显著高于cTnI(0.800、0.878)、CKMB(0.575、0.782)和MYO(0.796、0.882)。结论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其诊断准确性优于cTnI、CKMB、MYO。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100例早期胸痛患者分别进行H-FABP检测和常规实验室方法检测cTnI和CK-MB,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常规的检测(P<0.05)。结论 H-FAB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性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8例老年急性发作胸痛患者,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H-FABP定性检测及肌钙蛋白(c 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MB)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FABP、c Tn I、MYO、CK-MB的阳性率均升高明显(P<0.001);对照组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FABP、MYO、c Tn I、CK-MB。H-FABP无论是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其他指标。结论急性胸痛6 h内进行H-FABP定性检测,对于进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筛查准确性较高,可较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指标,受骨骼肌损害的影响极小,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有显著的特异性;敏感性高,能灵敏的反映心肌损伤;分子量小,是目前常用心肌标志物中最小,心肌损伤后入血早;血中浓度与梗死面积相关性好,可用以估测梗死面积;发病后血中清除快(24h),比其他标志物更适合用于再梗死的诊断。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3h)的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且对再灌注的判定也有肯定的意义,是一个优秀的心肌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64例发病6h内的老年胸痛患者的血浆标本,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快速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90.48%)显著高于cTnⅠ(57.29%)和CK-MB(57.29%)(P=0.016),与MYO(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特异性(95.35%)高于MYO(60.47%)(P=0.014),与cTnⅠ(97.44%)、CK-MB(83.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检测H-FABP对于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老年早期AMI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心肌坏死标志物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 )重要的指标,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_FABP )在心脏中含量丰富,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在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胸痈发生后较早的时间里,H_FABP就能检测到,对AMI发病早期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比较 H_FABP ,肌红蛋白(MYO )、肌钙蛋白(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CK_MB )在不同时间段对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床旁快速检测(POC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急性胸痛疑似ACS的老年患者,留取血浆并测定血浆H-FABP、cTnT、CK-MB值,根据发病时间分为0~6h、6~12 h和>12 h组进行分析.结果 在AMI早期(0~6h)H-FABP诊断效率(0.913)高于cTnT(0.786)和CK-MB(0.742),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高(78.62%、85.70%),血浆H-FABP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H-FABP在AMI发生的早期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早期,特别是6h内诊断AMI的生化标记物.POCT快速检测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方法 选取疑似AMI的患者,留取血浆并测定血浆H-FABP、cTnT和CK-MB值,根据发病时间分为0~6h、6~12h两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AMI特别是在ST抬高心肌梗死(STAMI)的诊断上,H-FABP早期(0~6 h)诊断效率(0.883)明显高于cTnT(0.764)和CK-MB (0.838),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高(90.0%、74.0%);在cTnT阴性的患者特别是0~6h组中H-FABP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0.929、84.0%、93.9%).结论 H-FABP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较为理想的AMI特别是STAMI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