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本文就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闭。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菌素品种的增多,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合理、安全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临床上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肝博士》2008,(5):53-53
专家说,这种服药方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肠胃。据WHO调查表明,全球的死亡患者中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使用,从而使患者中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甚至死亡。我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十分严重,据估算,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数十万之多。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临床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多药并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亦随之出现。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有1/7病死者的死因是不合理用药所致。仅1994年《中国医学论坛报》报告的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多达273篇,收载药物160余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的病种有20余类,其中过敏性疾病37篇,包括过敏性休克3篇,过敏反应10篇,  相似文献   

8.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近年来有关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国内,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1].本文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论述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华  舒畅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4-14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尽可能少地出现不良反应(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峰  王娟  任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65-366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越来越多,社会各方面也更加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上要求在治疗疾病时药品不但对疾病有治疗的作用,而且使用的药品要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据WHO报告,全球死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约占死亡人数的1/7[1],我国统计数字显示,住院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20%,其中抗生素导致的约25%[2],合理用药始终是医院药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苗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3001-3002
近年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逐年增多,ADR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已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视。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死于不合理用药占1/7。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1/4是由滥用抗菌药物所致。为此,国家制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在全国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1/3患者的死亡不是由于所患疾病本身,而是药物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所致。用药安全始终是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甚至会导致患者因不合理用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威胁到其生命安全。为了更好地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就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的药事管理,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在总结合理用药标准、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和表现以及药事管理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究通过药事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死因分析及用药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糖尿病死亡病例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用药合理性评价。方法 对2001-2005年我院90例糖尿病住院死亡病例,根据合理用药及“ADR”判断标准确定有无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并分析它们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41.1%(37/90)的病例用药不合理,主要集中在降糖药应用不当、抗菌药的滥用等方面。44.4%(40/90)的死亡患者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占60.0%(24/40)。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严重ADR有14例,主要为降糖药应用不当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及高渗性昏迷,抗菌药不合理应用所致的不可控制的二重感染和严重的肝肾损害等。结论 目前降糖药应用不合理情况多见;2型糖尿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应用肝肾毒性大、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应加强监测,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5例,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除1例为口服给药外其余均为静脉注射给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半小时内。结论为减少氟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与其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同用,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药品种繁多,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日趋严重,甚至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控制不合理用药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减少院内感染、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保护公众健康、遏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是今后临床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WHO统计,全世界有l/3的患者死亡与用药不当有关,80年代美国因药物反应而住院者占住院总人数的30%,其中约6%死亡。国内资料表明,我国因使用抗生素造成药物反应,50年代的发生率为15.6%,6O年代为19.3%,70年代是225%,80年代已高达SO%,而且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逆的。纵观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广泛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其后果,其经验和教训告诫人们(尤其医务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抗生素的二重性(即用之合理能防病治病,反之则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高度重视合理应用问题,遏制滥用,力图…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差别很大,在不同的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使用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范围内,10%~20%的住院病人会“遭遇”药物不良反应,其中5%的患者甚至死于严重的不良反应。每天死亡的病人中,约1/3与用药不当有关。曾有报道,美国住院患者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6.7%,致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而我国每年住院的5000多万人次中,多达250多万人次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每年约有20万人因此死亡。有人认为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买到,不需医生处方“把关”,理应是安全的,但近年来多次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正是这些被患者误以为是“绝对安全”的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