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4例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体质量≤50公斤)或150万U(体质量>50公斤)溶于生理盐水100ml或150ml中,半小时内滴完;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并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4h、1周、3周时间点,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前、治疗后24h、1周及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剂量为100万U(体质量≤50公斤)或150万U(体质量>50公斤)较符合治疗剂量个体化原则,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和椎-基底动脉(VB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19例发病<6 h及21例发病6~9 h不同血管(ICA 12例,MCA 18例,VBA 10例)闭塞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2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 d用修正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溶栓后血管再通率:MCA组77.8%,VBA组50.0%,ICA组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6 h组和6~9 h组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两组间NIHSS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时预后良好率:MCA组77.8%,ICA组41.7%,VBA组3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发生颅内出血4例,血管再闭塞1例.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MCA闭塞的疗效最好,ICA闭塞次之,VBA闭塞较差.动脉溶栓时间窗<6 h与6~9 h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提示对PWI/DWI不匹配的患者,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放宽到9 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溶栓的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例,按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分为≤2 h、≤4 h、≤6 h组,均于30 min~1 h内静滴UK 100万~150万U。结果≤2 h溶栓治疗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溶栓治疗前(P<0.001);而≤4 h及≤6 h组直到第7天开始NIHSS评分才有显著降低(P<0.05)。30 d的总有效率70.37%;其中,≤2 h组各观察点的有效率与其他2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各组的mRS转归良好率分别为60%、0.9%、0。安全性:≤2 h组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4 h组2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6 h组3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效、安全,最佳溶栓时间窗为发病后2 h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根据所用溶栓药物分为两组:rt-Pa组患者53例。UK组患者105例,其中发病4.5 h内患者80例,构成4.5 UK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定采用NIHSS评分。分别观察溶栓后2 h、24h、7 d、10 d疗效。结果(1)rt-Pa组在2 h、24 h疗效优于UK组(P0.05),rt-Pa组和UK组在7 d和10 d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rt-Pa组在2 h、24 h疗效优于4.5 UK组(P0.05),rt-Pa组和4.5UK组在7 d和10 d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在溶栓后24 h内疗效优于尿激酶,但二者的短期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低剂量尿激酶(U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分为rt-PA(0.9mg/kg)静脉溶栓组23例,低剂量UK(50万~70万IU)静脉溶栓组19例,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24h、10d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0d的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2组溶栓后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1)rt-PA组及UK组治疗后24h、10d的NIHSS及Barthel评分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间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24h、10d的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7%,UK组为78.9%,rt-PA组总有效率较UK组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3h组总有效率92.3%,UK3~6h组总有效率50.0%,rt-PA治疗组总有效率与UK3~6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溶栓后rt-PA组脑出血2例,均为非症状性,UK组无脑出血,2组均无其他系统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3h内急性脑梗死与rt-PA相比同样有效,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扩容、扩血管及营养脑细胞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国产尿激酶(UK)10万U/支,50万~80万U加入生理盐水150ml静滴,30min滴完,连续用5d,停药24h后改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量同对照组)。治疗后第1d、7d、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GC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为85.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中等剂量UK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观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5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动脉溶栓组21例,应用尿激酶25~50万U经股动脉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2)静脉溶栓组44例,应用尿激酶150万U行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分别于溶栓前和溶栓后6 h、3 d、7 d测定凝血酶(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结果 (1)动脉溶栓组溶栓后2 h、6 h、24 h、3 d ESS评分高于静脉溶栓组(均P<0.05).(2)动脉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5.1%,残疾率为4.9%.静脉溶栓组总有效率为90.91%,残疾率为9.09%;两组1个月时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静脉溶栓组致残率(9.09%)明显高于动脉溶栓组(4.9%)(P<0.01).(3)脑血管造影结果:动脉溶栓组溶栓后完全再通61.9%,部分再通23.8%,血管总再通率为85.7%.(4)凝血指标:溶栓后6 h、3 d、7 d TT与PT静脉溶栓组较动脉溶栓组明显延长(均P<0.05);6 h、3 Dfib明显下降(P<0.05).(5)动脉溶栓组中梗死灶内出血3例,静脉溶栓组中脑实质内出血4例.结论 动、静脉溶栓治疗ACI均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动脉溶栓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早期疗效优于静脉溶栓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尿激酶(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75岁的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75岁的高龄组和<75岁的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尿激酶50万U缓慢静脉推注,并随后静滴UK25万U,总量≤150万U.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后并发症不随高龄增加而增多.结论 ≥75岁的高龄脑梗死患者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年龄不应作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3~6 h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4例发病3~4.5 h和18例发病4.5~6 h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20%,分别行静脉和动脉内超选择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血管再通率、出血率,治疗后90 d用修正Rai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溶栓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NIHSS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静脉溶栓组55.9%,动脉溶栓组61.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率:静脉溶栓组47.1%、动脉溶栓组77.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静脉溶栓组17.6%,动脉溶栓组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颅MR PWI/DWI不匹配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生3~4.5 h内静脉溶栓与4.5~6 h内动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两者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和对照组单纯用小量尿激酶(UK)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溶栓治疗后14d,发生1例再次脑梗死,占2.5%;对照组9例再次脑梗死,占2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第14d疗效评定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0%、50%,总有效率分别为85%、65%,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两者联用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