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前C(Pre 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与其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和HBe Ag定性检测,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比较,分析Pre C区l896、BCP区1762/1764变异在HBV携带者(As C)、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LC)患者中的分布。结果:血清生化指标在慢性HBV感染者病程发展中呈现相关性。与As C组比较:CHB组、CHB-LC组患者血清ALT、AST、AFP、TBA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TP、Alb、A/G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负相关。HBe Ag(+)、HBe Ag(-)的标本中,BCP的突变率高于前C区突变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BCP区1762/1764双突变的突变率高于Pre C1896突变率。As C、CHB、CHB-LC 3组患者Pre C A1896、BCP区1762/1764变异率依次升高,与As C组比较,CH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HB-LC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观察,HBe Ag(+)/HBe Ag(-)患者及其病程不同发展阶段,Pre C/BCP出现相关联的突变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HBe Ag(-)的慢性HBV感染者BCP区的突变率高于Pre C区的突变率,需要慎防HBV复制的危害性。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可以预测到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程度,对临床此类患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7,(11)
目的研究HBV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与HBV自然史、血清HBsAg水平间的相关性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各选取40例HBV野生株、前C区G1896A或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以及两者联合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前C区G1896A位点、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及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HBsAg定量、HBeAg、HBV DNA定量、肝脏生化指标等。结果(1)HBV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患者的年龄、ALT高于野生株感染者(P0.001),Alb低于野生株感染者(P0.001)。(2)HBV自然史免疫耐受期以野生株感染为主(P0.001),免疫清除期、低(非)复制期野生株及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活动期以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为主(P0.001)。(3)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的HBsAg水平(lgIu/mL)、HBeAg阳性率较野生株组降低(P0.001),基因C型、HBV DNA水平(≥6 lg拷贝/mL)较野生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 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中肝硬化患者多于野生株(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与乙型肝炎自然史、HBsAg水平、HBeAg的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如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中HBV-X基因序列的突变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2013年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共89例,从血清中提取HBV DNA,扩增全长HBV-X基因序列,经测序后与已知HBV-X基因相应序列比较该患者体内HBV-X基因变异位点以及变异形式,并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NCBI的genotype工具测定基因型。结果所有患者均属于B/C基因型,HBeAg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46.2%,C基因型占53.8%;HBeAg阴性患性中B基因型占81.2%,C基因型占18.8%(P=0.001)。在PLC组中,启动子(BCP)区的突变显著高于CHB、LC(69.2%vs34.4%和61.3%,P0.05),且nt1821位点存在明显的T碱基的缺失(88.5%vs 53.1%和71%,P=0.014)。在CHB、LC中,C基因型BCP的双突变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61.5%vs 15.8%,P=0.007;83.3%vs 47.4%,P=0.045),HBV DNA低病毒载量(≤106拷贝/ml)中BCP的突变率较高病毒载量(106拷贝/ml)更显著(81.3%vs 47.9%,P=0.015)。结论 BCP区的双突变及nt1821位点的缺失可能与PL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肖蕾  关玉娟  李粤平  杨湛 《肝脏》2008,13(3):202-204
目的调查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前C基因区终止密码变异(A1896,P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BCP,T1762/A1764)对YMDD变异毒株复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97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耐药变异的患者进行HBV基因型、PC及BCP变异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对所有患者血清HBVDNA进行定量。结果197例YMDD变异株感染者中B基因型占51.8%,C基因型占48.2%;有61例(31.0%)发生PC变异,69例(35.0%)发生BCP变异;PC变异在B基因型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X^2=8.433,P=0.004),而BCP变异在C基因型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X^2=16.83,P〈O.001);发生PC或BCP变异的HBV感染者,其血清中HBVDNA水平与野生株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前C基因区的PC或BCP变异与基因型具有相关性,但这两种变异对YMDD变异株感染者的血清病毒水平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NA)治疗达到完全应答(CR)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AgCs)之间HBV病毒学特点的异同。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17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PC/BCP基因区变异检测,包括经NA治疗1年以上、达到CR的117例CHB患者(治疗组)和58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的IAgCs(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中1例A型、44例B型、16例C型,对照组中33例B型、10例C型、2例D型、1例基因型不明,两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BCP区A1762T/G1764A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8%vs 41.4%,P〈0.01),PC区G1896A检出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4.0%vs 72.4%,P〈0.01)。结论NA治疗达到CR的HBeAg阳性CHB患者PC/BCP变异检出率低于IAgC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基因型PC区,BCP的突变位点.结果: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9例检出G1896A变异率高于对照组(33.33% vs 5.26%,P<0.05),4例检出C1856T变异(14.81%).治疗组4份治疗前标本未检出G1896A、C1856T和BCP变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G1896A)及BCP(A1762T G1764A)双变异的患者中B基因型的构成比增高,分别为75%和50%,C基因型的构成比下降,分别为25%和50%.其中在BCP(A1762T G1764A)变异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例HBV DNA反弹患者治疗前未检出有基因变异,治疗后有2例检出变异,BCP变异1例,BCP PC变异1例.27例HBV DNA反弹患者BCP变异4例,PC变异2例,BCP PC变异8例.结论:BCP(T1762/A1764)变异、PC区(G1896A)变异可能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反弹有关.病毒变异导致的HBV DNA反弹可以是单基因变异引起,也可以是多个基因联合变异引起,拉米夫定治疗后B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A1762T G1764A变异.  相似文献   

7.
黎明  吴锦瑜 《山东医药》2012,52(7):63-65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及HBV耐药变异情况。方法对应用阿德福韦酯初治的336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前行HBV基因分型检测;治疗48周和96周分别对临床疗效及HBV耐药变异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B基因型HBV感染者(B基因型)血清HBV-DNA均值较基线下降幅度及血清HBV-DNA转阴(血清HBV-DNA<1×103copies/mL)率优于C基因型HBV感染者(C基因型),P<0.05;B基因型与C基因型者血清ALT复常率及血清学应答(血清HBeAg转阴或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BV-DNA阴性者继续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至96周,B基因型与C基因型者血清学应答率和HBV耐药变异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B基因型HBV者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优于感染C基因型者;血清ALT复常率、血清学应答率及HBV耐药变异率与HBV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HBV基因类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215例分为无症状携带者36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肝炎肝硬化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15例HBV感染者中检出B基因型61例(28.0%),C基因型154例(72.0%),未检出其他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C基因型比例(79.0%、84.0%、89.0%)明显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急性乙型肝炎(25.0%、60.0%,P<0.01),在无症状携带者中,B基因型比例高于C基因型(75.0%vs 25.0%,P<0.01).HbeAg阳性组C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阴性感染组(73.0% vs 54.0%,P<0.05),HbeAg阴性组的B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阳性组(46.0% vs 27.0%,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主要为C基因型,其次为B基因型.C基因型在临床上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多见.其发生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变异情况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对631例拉米夫定治疗后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或核酸测序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观察P区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病毒载量,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BV DNA水平及HBV P区变异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6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HBV感染者272例,C基因型感染者359例,C基因型感染者患者年龄为(39.1±11.4)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感染患者的(33.7±9.7)岁(t=-6.55,P<0.01).C基因患者病毒载量为(5.96±1.22)log_(10)拷贝/ml,高于B基因型患者的(5.58±1.21)log_(10)拷贝/ml,t=-2.01,P<0.05.A181V/T变异在C基因型的发生率高于B基因型(0.4%比5.3%,χ~2=12.23,P<0.01),M204I/V,L180M、T184A/G/I/S、S202G/I和V173L变异发生率在B、C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204I在B基因型的发生率为20.6%,高于C基因型的13.9%(χ~2=4.91,P<0.05);M204V和M201Ⅳ变异在B、C基因型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0和2.21,P值均>0.05).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在B、C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 拉米夫定常见耐药位点在B、C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C基因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高于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M204I变异在B基因型中出现频率高于C基因型,拉米夫定加用或改用阿德福韦酯后可能会使A181V/T变异在C基因型出现的概率高于B基因型;年龄、免疫因素和非常见位点的变异或许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FN-α/β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BV(乙肝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转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检测80例自限性HBV感染者(SR组)和220例慢性持续性HBV感染者(PC组)[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组)88例和进展性肝病者132例(慢性乙型肝炎76例、肝硬化56例)]的IFN(干扰素)-α/β受体基因- 568G→C、- 408C→T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 568G→C位点多态性中,PC组总GG基因型频率比SR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G的频率,进展性肝病组均显著高于SR组(P<0.05).②- 408C→T位点多态性中,进展性肝病组总CC基因型显著高于SR组(P<0.05),而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SR组和AsC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FN-α/β受体基因- 568G→C、- 408C→T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之间有关,携带- 568G→C 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HBV感染者容易发展为慢性,G等位基因更趋向于进展性肝病,而携带- 408C→T CC基因型患者则容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分型经不同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基因型疗效差异.CHB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2a治疗,4组均治疗96 wk.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1 2 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H B V DNA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至治疗96 wk后,HBV DNA平均下降5.13拷贝/m L;至治疗96 wk后,HBV 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分别达94.17%和76.67%;84例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阳性患者H B e A g阴转率和血清H B e A g转换率分别达27.38%、22.62%;C型和B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 4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A、B和D组3组间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 Ag阴转率、血清HBe Ag转换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且不受基因型影响,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CHB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方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s 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HBV基因分型的特点。方法 对97例HBs Ag阳性的PHC患者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97例患者中,HBV基因B型患者38例(39.1%),HBV基因C型患者54例(55.7%);92例HBV基因B和C型患者中,HBe Ag阳性患者33例(35.9%)。结论 HBs 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V基因型主要为HBV基因C型,且血清HBe Ag多为阴性,多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P基因逆转录(RT)区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的6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BV P RT区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情况;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测定采用Tag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HBV P RT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检测应用克隆测序法。结果 60例患者中32例(53.3%)检测出RT区基因变异,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V RT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共发现31种变异模式。拉米夫定预存耐药8例(1.33%)、恩替卡韦预存耐药5例(0.83%),阿德福韦酯预存耐药7例(1.16%)。乙肝肝硬化组准种复杂性(38.3%)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2.83%)和乙肝病毒携带者(1.33%)。e抗原(HBe Ag)阳性组RT区变异发生率为52.6%,阴性组为5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逆转录酶区核苷(酸)预存耐药天然存在,变异模式多种多样。HBV不同感染阶段RT区各耐药位点变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肝硬化组准种复杂性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e Ag阳性和阴性HBV感染者RT区基因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流行的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在2010年12月~2014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3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直接基因测序法和平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技术检测HBV基因型、P区、S区、前C区(Pre 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序列。结果在39例患者中,成功测序35例。35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 B基因型12例(36.4%),C基因型21例(57.6%,D基因型2例(6.0%);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ASS法均检测到同1例患者存在A181S耐药变异,变异病毒占准种池比例达100%;直接测序法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S区S132F和W172C变异;1例患者存在Pre C/BCP区G1896A和T1758C变异。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基因型与文献报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基因型分布一致,以C型和B型为主,存在P区、S区和Pre C/BCP区变异可能,未见不同病毒株感染引起转归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对病毒前核心区(前C区,nt1896)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nt1762/1764)变异的影响.方法416例血清HBsAg阳性、HBV DNA定量大于1.0×104拷贝/ml的患者,采用微流基因芯片检测HBV基因型、前C区及BCP变异.结果416例HBV感染者中406例有基因分型结果:B型20.9%、C型65.9%、BC混合型10.8%,10例患者未分出基因型.302例为HBeAg(-)且HBV DNA( )患者,其中248例(82.12%)有前C区或BCP变异,41.06%为前C区变异,31.12?P变异,2种同时变异为9.94%.B型患者前C区变异率为22.9%(20/87),与C型患者前C区变异率39.4%(108/274)及B、C混合型变异率40.0%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BCP变异及双变异,C型患者变异率均大于B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混合型患者前C区及BCP变异率与C型相似.结论HBV基因型可影响病毒前C区及BCP变异,以C型为著.  相似文献   

16.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HBV不同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α-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抗病毒疗效.患者的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前C区和BCP(基础核心启动子)区基因位点变异采用HBV基因多态性芯片进行检测.结果: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B型为主,未发现A、E、F基因型.HBV DNA高复制水平明显与C基因型及混合基因型有关.B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明显优于C、D型,而混合基因型对α-干扰素的应答最不敏感.仅B基因型对α-干扰素治疗产生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及无应答时HBeAg的转阴与HBV前C区nt 1 896位点变异、以及BCP区nt 1 762、nt 1 764双位点变异有关.C基因型HBV前C区及BCP区基因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B型.结论:HBV基因型与HBV DNA复制水平、HBV基因变异以及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HB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HBV病毒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X蛋白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共159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及变异位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4组肝组织中X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断。 结果  1. 在159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型为56例,占35.2%(56/159),基因型C型为103例,占64.8%(103/159),基因C型在ASC、CHB、LC、HCC四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0%(11/25),63.2%(36/57),85.7%(36/46),64.5%(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462,P=0.037)。2. 在ASC、CHB、LC、HCC四组中,基因C型HBV感染者发生BCP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4/11),75.0%(27/36),80.6%(29/36),75.0%(15/20),发生PC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5.5%(5/11),66.7%(24/36),77.8%(28/36),70.0%(14/20),两种变异均多于基因B型感染者,除ASC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X蛋白的表达,以LC组最高(阳性率71.7%),其次是HCC组(71.0%)、CHB组(59.6%)、ASC组(5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ASC组、CHB组、LC组和HCC组基因C型HBV感染者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9/11),72.2%(26/36),86.1%(31/36)和85.0%(17/20),大于基因B型感染者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即28.6%(4/14),38.1%(8/21),20.0%(2/10),45.5%(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CHB、LC和HCC组中X蛋白阳性表达的HBV感染者BCP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1.5%,73.5%,69.7%,81.8%,均高于BCP变异阴性感染者所占比例,PC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46.2%,67.6%,78.8%,63.6%,除了ASC组外均高于PC变异阴性感染者所占比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BV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X蛋白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FN-α/β受体基因多态性与HBV(乙肝病毒)感染不同临床转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检测80例自限性HBV感染者(SR组)和220例慢性持续性HBV感染者(PC组)[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组)88例和进展性肝病者132例(慢性乙型肝炎76例、肝硬化56例)]的IFN(干扰素)-α/β受体基因-568G→C、-408C→T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568G→C位点多态性中,PC组总GG基因型频率比SR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G的频率,进展性肝病组均显著高于SR组(P〈0.05)。②-408C→T位点多态性中,进展性肝病组总CC基因型显著高于SR组(P〈0.05),而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SR组和AsC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FN-α/β受体基因-568G→C、-408C→T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之间有关,携带-568G→C 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HBV感染者容易发展为慢性,G等位基因更趋向于进展性肝病,而携带-408C→T CC基因型患者则容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与基因型及疾病进展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148份,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前C区A1896及BCP区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 有128份血清能够成功分型和测序,其中B基因型60份,C基因型68份。在B基因型感染者中前C区A1896变异检出率(48.33%)明显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29.41%,X^2=4.83,P〈0.05);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却明显低于C基因型感染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0.00%:73.54%,X^2=24.25。P〈0.05)。前C区A1896变异在CHB、LC、HC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88%(15/32)、39.39%(13/33)、51.52%(17/33)。与ASC的13.33%(4/30)相比,P分别〈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P区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在HCC、LC组分别为87.88%(29/33)和72.73%(24/33).明显高于CHB组的37.50%(12/32)及ASC组10.00%(3/30)(P〈0.05)。结论 前C区A1896变异常见于B基因型感染者,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C基因型感染者多见。除ASC外.前C区A1896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不大.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与乙型肝炎进展及顶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对宿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化结局的关联。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12例乙型肝炎病毒自限性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G/A、-857C/T、-863C/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携带TNF-α-238 GA基因型、-857 CC基因型是HBV感染后宿主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因素(P0.05);3个位点组成的单体型-238G/-857C/-863A的频率在慢性乙肝组显著高于HBV自限感染组。结论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可能对宿主感染HBV慢性化结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