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依卡倍特钠联合常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6例H. pylori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以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均给予常规四联疗法,即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联合组另联合依卡倍特钠治疗。对比H. pylori根除率,治疗前后胃镜下病损面积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H. pylori根除率为97. 9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 33%(P 0. 05)。治疗后两组胃镜下病损面积均减小(P 0. 05),且治疗后联合组明显小于常规组(P 0. 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资料经对比可见显著性差异(P 0. 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 9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 42%(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P 0. 05),且治疗后联合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小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50%,与常规组的6. 25%相近(P 0. 05)。结论在H. pylori阳性慢性萎缩性为炎患者中采用依卡倍特钠联合常规四联疗法可提高H. pylori根除率,缩小病损面积,疗效理想且可显著控制炎症损伤,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证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CNAG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艾普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口服,对照组予铋剂四联口服,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2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疗效、半年后Hp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95%)高于对照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总体症状疗效及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Hp复发率,治疗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恶心2例、睡眠障碍1例。[结论]清胃祛湿颗粒联合铋剂四联用于脾胃湿热型Hp阳性CNAG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果胶铋、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四联10d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复发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慢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0例)方案为雷贝拉唑+果胶秘+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疗程10d;对照组(B组,48例),三联疗法为奥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的效果予以探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8月到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0例.甲组接受四联疗法治疗,乙组在这个基础上接受胃复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4例,其中Hp阳性90例,阴性94例.Hp阳性患者分为A组43例和B组47例.A组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后再予叶酸治疗3个月.B组和Hp阴性者均予叶酸治疗3个月.各组治疗前、口服叶酸1个月、口服叶酸3个月时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行t检验.各组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时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并就胃镜下评分、病理评分行t检验.治疗前及停药3个月时分别抽取55例Hp阴性者静脉血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胃泌素17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经叶酸治疗1个月时的临床症状评分(1.55±0.04)与治疗3个月时(1.15±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1).治疗结束时,A组临床症状评分(1.06±0.04)低于B组(1.5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胃镜下评分(1.57±0.95)与治疗后(1.00±0.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P<0.0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5.51、6.90、7.53、6.34、2.90,P值均<0.01).55例Hp阴性者治疗前血清PGⅠ水平[(1.03±0.19) nmol/L]低于治疗后[(2.24±0.33)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1).55例Hp阴性者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0.86±0.05)nmol/L]较治疗前[(0.47±0.05)nmol/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P<0.01).结论 叶酸联合Hp根除治疗对萎缩性胃炎的转归有利,可促进血清PG及胃泌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应用新序贯疗法(前5 d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后5 d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连用7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症状、病理改善情况,观察HP根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学和病理学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治率为91.67%,略高于对照组的80.5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72例共5例发生恶心、腹泻、头晕、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即恢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新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三联疗法下对症状、病理的治疗效果,提高HP根治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其病同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关,而维生素也与其发病有较密切关系。我们应用抗菌三联疗法和叶酸联合治疗感染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经目镜检查胃粘膜活俭病理组织学有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不典型增生)、同时HP检测证实有HP感染的患者共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52岁)。二、给药及观察方法口服三钾二拘檬酸络合迹(德诺)120mg、阿莫西林250mg、甲硝峻200mg,每日4次,连服2周;再口服叶酸sing,每日3次,连服12周。服药期间…  相似文献   

8.
四联疗法对6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莉  梁秀萍 《内科》2011,6(5):445-446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 bacter pylori,Hp)的根除效果。方法将123例Hp感染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给予口服四联疗法:奥关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甲硝唑;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两组均口服1周,观察服药后副反应。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病理学复查。结果控制症状时间:观察组为(3.6±0.5)d,对照组(6.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除率:观察组为92.06%(58/63),对照组为68.33%(4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四联疗法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治疗多种胃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随着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升高,传统三联、四联根除疗法的有效率不断下降。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黄芪颗粒根除H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395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Hp感染的患者,其中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185例,消化性溃疡组210例,将两种疾病的患者再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四联疗法+黄芪颗粒,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以评估根除疗效。结果:358例(90.6%)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中,试验组P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TT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中,试验组PP和ITT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消化性溃疡组的PP和ITT根除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P0.01)。试验组中,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与消化性溃疡组的PP和ITT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组与消化性溃疡组间以及对照组与试验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黄芪颗粒能有效提高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的Hp根除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胃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予以序贯疗法(前5d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后5 d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克拉霉素500mg,2次/d)。对照组予以标准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胶体果胶铋22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4周后的Glasgow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4周后的H.pylori根除情况(14C呼气试验)及内镜下溃疡治疗有效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腹痛、腹胀和反酸嗳气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镜下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在治疗胃溃疡中根除H.pylori,改善患者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优于标准四联疗法,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作为胃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的初治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0例,随机选出20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分别比较2组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根除率、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00%);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00%)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优势,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进行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而失败的患者,应用含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疗法和中医药联合补救治疗并观察根除疗效.方法 120例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商品名丽珠得乐)0.6g(相当于铋0.22 g),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00 mg,呋喃唑酮(商品名痢特灵,上海利生制药厂生产)100 mg,2次/d,共7d;而治疗组除应用对照组药物外,同时服用中药14 d,观察上腹痛、反酸、饱胀感、嗳气等症状缓解情况,并在补救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染色或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其根除率.结果治疗组58例完成治疗,其中53例H.pylori转阴,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分别为88.33% (53/60)和91.38%(53/58),对照组55例完成治疗,其中48例转阴,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分别为80.00%(48/60)和87.27%(48/5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83%(治疗组)和83.64%(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H.pylori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四联疗法和中医药联合补救疗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H.pylori根除率,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作用,且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将162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不同药物治疗,取得不同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162例通过胃镜检查、胃粘膜培养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龄16~72岁;对照组82例,男68例,女14例,年龄18~75岁。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德诺(次枸橼酸铋)240mg,灭滴灵400mg,均每天2次;四环素500mg,每天4次,疗程2周。观察组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雷贝拉唑组46例,第1周给予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2次,以后每日顿服雷贝拉唑10mg;法莫替丁组44例,第1周给予法莫替丁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g,每日2次,以后每日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药4周后内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疼痛消失时间1.4±0.7天,短于法莫替丁组的3.1±1.2天(P<0.05);两组治疗后2周末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4%和86%(P<0.05)。4周末两组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雷贝拉唑组的H.pylori根除率为98%,高于法莫替丁组的85%(P<0.05);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法莫替丁组为9%。结论雷贝拉唑对H.pylori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法莫替丁组。雷贝拉唑对H.pylori的根除率较法莫替丁高,且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存在一定关系,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联系[1],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措施.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增加,传统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有效率逐步下降[2].我们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9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2周,然后予以埃索美拉唑抑酸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第1~6周加用舒肝解郁胶囊2片、2次/d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胃泌素浓度(GAS)、胃动素浓度(MTL)、临床症状评分、疗效、Hp根除率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经过6周治疗,2组患者GAS浓度、MTL浓度及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GAS浓度、MTL浓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Hp根除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溃疡相对于四联疗法可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剂量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剂量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2%,对照组为70.1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仅有少量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高剂量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不同效果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经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H.pylori感染患者,根据患者服药8周后的检测效果,分为有效组60例和无效组3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诊疗信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  相似文献   

20.
改良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果胶铋、雷尼替丁、痢特灵和四环素每日服2次,2周疗法对确诊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费用分析。方法:60例农村患者随机分成四联疗法组(30例)和新三联(由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组成)疗法组(30例),服药前及停药4周行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结果:改良果胶铋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93.3%、86.7%和20.0%,而新三联组则分别为96.6%、90.0%和16.6%,2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雷尼替丁、果胶铋、痢特灵和四环素组成的每日服药2次,连服2周的四联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价格便宜,适合山区农村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