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改良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饮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并检测早期斑块中免疫清除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经典手术组、改良手术组。假手术组予普通饮食,麻醉、切皮、分离股动脉加缝合,但不行球囊损伤。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予高脂饮食1周后,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其中经典手术组单向拉动球囊3次,改良手术组反复前后拉动球囊30~40次,术后继续高脂饮食4周。术后4周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腹主动脉内膜斑块情况,取腹主动脉损伤段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术后4周,各组体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内超声显示改良手术组斑块增生显著,管腔狭窄。HE染色显示经典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造模成功率均为100%。与经典手术组相比,改良手术组最大内膜厚度[(174.69±53.76)μm vs.(481.50±81.94)μm,P <0.05]、平均内膜厚度[(77.49±18.02)μm vs.(262.63±53.04)μm,P <0.05]、内膜中膜面积比[0.39...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股动脉切开法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视下切开股动脉完成7例危重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博的方法.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9~72岁,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0%~42%,NYHA分级:Ⅱ~Ⅳ级.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过程中失血不超过5 mL,植入时间6~8 min,反搏效果满意,无切口及置入侧肢体并发症.结论 采用直视股动脉切开法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比较五指山小型猪在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前行股动脉穿刺所使用的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所花费时间,为动物实验时行股动脉穿刺提供依据。方法 拟行股动脉穿刺的五指山小型猪16头随机分为两组即切开直视穿刺组(n=8)和超声引导穿刺组(n=8),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穿刺所花费时间。结果 切开直视穿刺组的成功率及感染发生率均无差异,但出血发生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且花费时间也明显少于后者(P<0.05)。结论 切开直视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花费时间相对较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兔股动脉缩窄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探讨用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 10只 ,用细尼龙线逐渐缩窄兔右股动脉至完全闭塞 ,记录缩窄程度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继之经右股动脉置入 2 .5mm×2 0 .0mm球囊剥脱血管内皮 ,抽出球囊后监测股动脉压力变化。球囊损伤前后取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对部分动物在血栓形成前后行股动脉造影。最后取受损节段血管作病理检查。结果 :①兔右侧股动脉缩窄 90 %时 ,其收缩压、脉压显著下降 ;进一步缩窄达 10 0 %时 ,脉压降为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也显著下降。②右侧股动脉收缩压、脉压在球囊损伤后 5min即显著下降 ;至损伤后 90min ,脉压降至 0 ,同时舒张压、平均压亦显著下降。③动脉造影及病理组织检查均证实球囊损伤后股动脉血栓形成 ,管腔完全闭塞。④球囊损伤后 2h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结论 :球囊损伤可制成稳定、可靠的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这在进行各种溶栓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穿刺技术与股动脉切开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8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行腔内治疗的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共81例,对其中26例采用全穿刺技术,另55例采取股动脉切开,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造影剂用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夹层比例及高血压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造影剂使用量和手术时间上,全穿刺组显著低于股动脉切开组(P<0.05)。结论全穿刺技术治疗非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可有效减低造影剂量和手术时间,长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对高血脂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及其与血脂、血清一氧化氮、血管内膜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23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5只,球囊损伤组9只,多沙唑嗪组9只.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不予任何方式处理.另两组用1%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制造高血脂兔模型并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下肢大血管断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下肢近端大血管断裂伤患者,估计术前出血量大于2 000 ml。患者经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健侧股动脉穿刺放置动脉球囊,调整球囊于腹主动脉末端,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以控制出血。结果 15例患者中,经手术探查发现股静脉断裂9例,术中出血量为200~400 ml,平均304±102 ml,输血量400~600 ml,平均400±136 ml;股动脉断裂6例,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355±134 ml,输血量800~1 200 ml,平均933±204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5例患者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个月随访15例患者均未见缺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操作简便,止血效果确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常莉  郑燕 《吉林医学》2011,32(23):4890-489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对2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成功率情况比较:桡动脉组192例,185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3%,7例因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成功,1例改为肘动脉途径。股动脉组68例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两组术中操作情况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及平均X线曝光时间比经桡动脉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较经股动脉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经股动脉组有8例患者在拔鞘时出现迷走反射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后好转。在局部血肿、瘀斑及排尿困难方面,经桡动脉组明显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既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和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佳木斯妇幼保健院产科因PPP伴胎盘植入住院分娩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中介入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组(腹主动脉组)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组(髂内动脉组),每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差异]、子宫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切口感染、失血性休克(H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情况(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及出生后5、10 min的Apgar评分)、球囊预置术相关指标(球囊预置时间、胎儿透视时间、曝光时间及辐射剂量)。结果:腹主动脉组手术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输血量均少于髂内动脉组,手术前后Hb差异低于髂内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产后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切口感染、HS和DIC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均为轻度窒息)及出生后5、10 min的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时间、曝光时间、胎儿透视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辐射剂量低于髂内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方面均优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还能显著提高止血效果,两种手术的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不大,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因此,在PPP伴胎盘植入治疗时,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较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具有更加出色的应用优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入选产妇经过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检查,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并且存在胎盘植入。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内预先置入球囊。术中实时监测腹主动脉、肾脏血流变化及球囊位置,在产科刀触及子宫时,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进行剖宫、分娩出胎儿、止血、释放腹主动脉球囊。结果 30例均顺利置入球囊,完成剖宫产。在手术过程中,术中阻断时间94~184 s,平均(138±45) s,球囊注液量5.6~7.8 ml,平均(6.7±0.8) ml,术中出血量238~822 ml,平均(406±174) ml,输血量225~653 ml,平均(165±225) ml,手术时间54~93 min,平均(60±19) min,产后住院时间2.2~5.0 d,平均(3.4±0.8) d,术中术后无发生肾功能损伤、血栓等情况,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球囊封堵术处理介入术中股动脉穿孔致腹膜后血肿(RPH )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2492例术中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发股动脉穿孔致进展型RPH 24例,13例患者采取外周球囊封堵术设为球囊封堵组,另11例患者采取了外科血管修补术处理,设为外科手术组,比较两组止血时间以及止血效果,以及术后不良事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动脉穿孔致RP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发现PCI治疗股动脉穿孔致进展型RPH发生率约为0.96%。PCI中股动脉穿孔致RPH的独立预测因素有3个,包括女性(OR=8.94,95% C I:3.75~21.98,P<0.01)、股动脉溃疡(OR=6.43,P<0.05)及多次穿刺(>3次)(OR=7.39,95% C I:2.74~13.76,P<0.01);球囊封堵组与外科手术组比较,止血抢救成功率均为100%;平均处理穿孔时间分别为(76.8±34.6)min及(88.5±37.3)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重度贫血(Hgb<60 g/L)分别为3例(23.1%)及2例(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各有1例(7.7% vs .9.1%,P>0.05);两组均无穿刺侧下肢血运障碍以及死亡患者。结论对于股动脉穿孔致进展型的RPH ,外周球囊封堵术可较快、较好封堵止血,术后不良事件少,安全性及有效性好。  相似文献   

12.
<正> 例1,女,62岁,因突发双下肢疼痛伴麻木3小时,以下肢动脉栓塞住院。既往有30年的风湿性心脏病史,伴有房颤、心衰。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股中段以下感觉明显减退,皮温变冷,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下肢活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左下肢为重,诊断腹主动脉跨栓。因严重左心衰竭,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抢救稍缓解,使手术距发病时间相差17小时。病人不能平卧,取半卧位,局部麻醉下,在两侧腹股沟韧带下方沿股动脉走行纵行切口找到股动脉,纵行切开1cm,无鲜血溢出,向上插入F08any球囊取栓导管至腹主动脉,球囊注入生理盐水后缓慢拖出,有血栓块带出,随之鲜血喷出。同样将Fogarty球囊取栓导管插入动脉远端无血凝块带出,对侧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在经股动脉穿刺治疗主动脉疾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40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全部接受经右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于股动脉穿刺处交叉预埋两套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交叉缝合穿刺点,统计缝合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缝合股动脉穿刺点,术后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其中股动脉狭窄1例,局部血肿2例。无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行经股动脉穿刺腔内修复术时,使用两套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交叉缝合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主动脉组(n=41)与髂内动脉组(n=42)。腹主动脉组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髂内动脉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两组剖宫产术后均行宫颈多重缝扎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切除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术时间短于髂内动脉组,且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髂内动脉组(P0.05)。两组动脉阻滞时间、术后24 h失血量与剖宫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透视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且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辐射剂量均低于髂内动脉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可更好地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球囊预置术与产妇和胎儿透视时间,降低产妇和胎儿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中球囊阻断腹主动脉下手术切除骶尾部巨大脊索瘤的方式、疗效及预后. 方法 采用电生理监测下经股动脉穿刺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单纯后路手术切除9例骶尾部侵袭性巨大脊索瘤.9例患者随访6月~3年. 结果 9例患者肿瘤均得到肉眼全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加重,平均8 d出院.随访期内9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且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结论 电生理监测下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手术治疗骶尾部脊索瘤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切开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远侧纵行切开腹主动脉,清除管腔内血栓内膜,在阻断钳控制下,以大弯钳或刮匙或Fogarty导管等器械逆行做腹主动脉近侧端血栓内膜切除,腹主-股总动脉Y型人工血管旁路术。结果4例手术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效果良好,其中1例行腹主动脉、股动脉、胭动脉序贯旁路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股胭动脉旁路处的人造血管血栓,行截肢术。结论手术是近肾腹主动脉闭塞的唯一合理选择,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的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是符合生理的术式,患者未出现脏器栓塞,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护理配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69例,比较二者鞘管置入时间、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及1月内心血管事件,从患者入院至手术完成后24h由护师全程护理,配合医生随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植入个数、一次手术成功率、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肌钙蛋白I恢复时间、1月内心血管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平均鞘管置入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桡动脉组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1例,股动脉组7例,桡动脉组少于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卧床时间和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有效处理各种事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汤小霞  韦静  姜海燕  王琳 《浙江医学》2020,42(2):157-160
目的探讨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与子宫切口的选择。方法选取24例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预置下剖宫产术的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择期剖宫产,术前超声及磁共振评估胎盘植入子宫肌层但未穿透浆膜层。根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与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两组,胎儿娩出前球囊阻断加子宫下段横切口组(A组)11例,子宫底部横切口娩出胎儿后球囊阻断组(B组)13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母体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A组腹壁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动脉栓塞率、子宫切除率、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广泛前壁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剖宫产时,在切开子宫前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并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评估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对减少骨盆肿瘤手术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31例骨盆肿瘤病例.在行骨盆肿瘤手术前,运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置管,在肾下腹主动脉内留置阻断球囊,肿瘤切除过程中,阻断球囊完全阻断肾动脉以下动脉血供,术后撤除球囊.统计术中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瘤灶均完整切除,并完成骨盆重建或内固定术,无手术死亡.31例骨盆肿瘤术中出血400~4 500 ml,平均1 450ml,手术时间为130~280 min,平均185min,球囊阻断时间为25~95 min,平均5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能显著减少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狭窄(CVS)后,在经过狭窄的中心静脉再次置入带cuff的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时,应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的必要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间在我院就诊的伴有右侧颈内和/或颈外静脉、右侧颈内与无名静脉交界处或无名静脉狭窄的患者40例分成2组,观察组:再次在右侧颈部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前,PTA术扩张狭窄段血管再行导管置入;对照组:穿刺静脉成功后直接放入导丝,通过狭窄段后直接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20例均采用6~8 mm直径的球囊扩张,扩张后均顺利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术中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为室上性早搏,2例为室性早搏,均在调整导丝后好转;术后出血14例,血肿2例,无血胸、气胸、中心静脉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20例,所有人穿刺颈内静脉成功后均无法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应的弯头导丝,换用带5F鞘管的直头软导丝后有18例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中11例软导丝通过狭窄段不顺利,经过多次调整方通过狭窄段),2例患者软导丝放置后cuff管仍不能通过狭窄段,经过球囊扩张后置管成功;术中2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短阵室速,均经过调整导丝减少心脏刺激后消失;术后出血11例,颈部皮下血肿1例,无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与直穿相比,球囊扩张狭窄的中心静脉段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建议在软导丝通过狭窄段中心静脉不顺利时应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