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暴露"技术理念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优势,评估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0例、女145例,平均年龄(54.3±7.9)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孔胸腔镜组(单孔组)153例,男67例、女86例;三孔胸腔镜(三孔组)102例,男43例、女5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与三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0±45.6)min vs.(142.0±39.5)min,P0.05];单孔组平均清扫淋巴结(6.9±1.0)组,共(14.5±3.0)枚,其中N2站淋巴结(4.1±1.7)组,共(8.0±0.9)枚,三孔组平均清扫淋巴结(7.1±1.0)组,共(15.1±1.7)枚,其中N2站淋巴结(3.9±0.8)组,共(7.8±1.1)枚,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三孔组更短[(3.5±1.8)d vs.(4.0±1.3)d,P0.05];单孔组住院时间较三孔组明显缩短[(7.2±0.9)d vs.(8.8±2.0)d,P0.05];单孔组术后皮下积气的发生率低于三孔组(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在单孔胸腔镜下运用"大暴露"技术理念,能够很好地完成肺癌根治术,达到对淋巴结的清扫要求,且在术后快速康复及减轻术后疼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3cm单孔胸腔镜下左侧肺癌根治术第7组淋巴结清扫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行3cm单孔胸腔镜下左侧肺癌根治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在术中行第7组淋巴结节清扫时采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将收缩压控制在80~90 mm Hg左右,并与同期未行控制性降压的25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组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8.3(42~69)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7(43~68)岁。两组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结果控制性降压在第7组淋巴结节清扫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清扫时间15.6~25.3(18.5±4.3)min,同期对照组清扫时间18.2~29.8(24.3±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cm单孔胸腔镜术中控制性降压有助于降低第7组淋巴结清扫难度,减少出血风险,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简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与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科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胸腔镜组)31例,选择同期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38例作对照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镜组引流时间较开胸组明显缩短[(3.7±0.9)d vs.(4.9±0.8)d,t=-5.859,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178.4±54.5)ml vs.(297.4±73.5)ml,t=-7.487,P=0.000];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开胸组[(417.0±218.9)ml vs.(520.3±235.0)ml,t=-2.295,P=0.023];胸腔镜组清扫淋巴结(16.3±9.2)枚,明显多于开胸组(12.0±6.7)枚(t=2.244,P=0.028)。2组患者围术期CRP术后12、72 h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1 d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0.8)分vs.(7.3±1.0)分,t=0.902,P=0.370],但术后3、7、30 d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5.2±1.1)分vs.(5.8±1.3)分,t=-2.041,P=0.045;(3.7±0.8)分vs.(6.2±1.1),t=-10.572,P=0.000;(1.7±0.9)分vs.(2.6±0.8)分,t=-4.394,P=0.000]。胸腔镜组患者日常活动评分术后7、30 d均明显优于开胸组[(23.2±3.4)分vs.(20.1±2.7)分,t=4.223,P=0.000;(27.3±3.1)分vs.(24.8±2.9)分,t=3.453,P=0.000]。胸腔镜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开胸组(log-rank检验,χ~2=4.042,P=0.044)。结论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围术期对患者影响小,具有安全、淋巴结清扫彻底和微创的优点,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科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行达芬奇机器人左肺上叶切除术的33例肺癌患者(达芬奇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97±9.16)岁;选取同一时期同一术者行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的41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24±8.96)岁。手术流程按照后下至前上的顺序进行,随后依次清除纵隔内第4~9组淋巴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与胸腔镜手术相比较,达芬奇组左肺上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更长[(191.21±61.77)min vs.(154.51±38.81)min,P=0.003],住院费用更多[(82 307.75±11 859.03)元vs.(58 966.57±5 640.07)元,P=0.000],术后带管时间更短[(4.58±1.77)d vs.(5.41±1.52)d,P=0.03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6.48±1.82)d vs.(7.66±2.12)d,P=0.014];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疼痛评分、胸腔引流总量、平均每天引流量、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左肺上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安全可行、更加微创,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个数、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总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2.6)个和9.1%,观察组分别为(12.4±2.2)个和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4.8)min vs(22.7±3.3)min,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6)d vs(8.4±2.8)d,P0.05]。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的清扫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孔及多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进而评价单孔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同一诊疗组就诊的32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单孔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54~62(59.3±10.3)岁;多孔组(两孔、三孔)256例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获得与单孔组相同的例数,即多孔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50~66(61.5±9.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胸。单孔组、多孔组在术中出血量[(136.3±22.7)ml vs.(142.2±20.3)ml]、术中中转率(4.4%vs.7.4%)、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9.9±3.5 vs.20.0±3.0)、站数(7.9±2.3 vs.8.3±2.1)、术后胸腔引流量[(761.4±182.3)ml vs.(736.9±176.4)ml]、胸腔引流时间[(5.2±1.5)d vs.(5.8±1.8)d]、术后住院时间[(5.5±2.0)d vs.(5.0±2.5)d]及并发症(2.9%vs.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38.2±20.3)min vs.(126.4±22.4)min]、患者满意评分[8.8±1.4 vs.7.3±2.3]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变化(P=0.03)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胸腔镜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并不劣于多孔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纳米碳微粒作为淋巴结示踪剂,评价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个月内实施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将手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后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25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15例中,小弯侧淋巴结显色12例(80.00%);8a组和6组淋巴结色染各8例(53.33%);脾门和大弯侧淋巴结色染各3例(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6.90±0.28) cm vs.(6.82±0.38)cm],术中出血量[(286±168) mL vs.(235±98)mL],手术时间[(182±31)min vs.( 176±21)min],淋巴结检出数[(16.8±6.71)枚vs.( 14.9±3.90)枚],术后住院时间[( 10.1±3.8) d vs.(11.6±6.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淋巴结示踪剂的应用,对完善术中淋巴结清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更能体现出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小切口开胸与电视胸腔镜下儿童肺叶切除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新华医院行肺叶切除术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16岁,平均年龄(7.13±5.00)岁。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n=22)和小切口组(n=20),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4±4.99)岁vs.(5.68±4.69)岁,t=1.84,P=0.07;(34.18±16.52)kg vs.(25.03±18.06)kg,t=1.72,P=0.09];胸腔镜组2例(9%)因胸腔粘连中转小切口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间手术时间[(151.64±74.59)min vs.(136.40±50.36 min)min,t=0.77,P=0.45]、术中出血量[(43.41±45.91)ml vs.(79.50±131.00)ml,t=–1.21,P=0.23]、胸腔引流时间[(5.00±1.79)d vs.(4.90±2.36)d,t=0.23,P=0.82)]、术后住院时间[(8.41±3.11)d vs.(8.65±2.66)d,t=–0.27,P=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胸腔镜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顺利恢复,无肺不张、活动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开胸与电视胸腔镜下儿童肺叶切除均安全有效,短期治疗效果相近,但胸腔镜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VATS组),其中男39例、女7例,年龄42~76(60.26±4.38)岁。同期58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其中男47例、女11例,年龄44~73(61.42±3.67)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VATS组术中出血量[(126.10±48.56)ml vs.(260.84±69.70)ml、术后胸腔引流量[(230.52±50.22)ml vs.(380.16±96.24)ml、术后住院时间[(6.42±1.40)ml vs.(9.64±2.08)ml],明显优于常规开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146.25±19.68)min vs.(139.26±25.39min)]、淋巴结清扫个数(13.56±2.31 vs.14.12±3.06)、术后并发症(13.0%vs.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且能达到常规开胸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根据经济条件选择手术方式,41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为A组,41例开胸肺叶切除为B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82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07±65)min vs.(282±60)min,t=-5.429,P=0.000],出血量明显减少[(255±110)ml vs.(416±210)ml,t=-4.349,P=0.000],胸腔引流量明显少[(280.1±62.5)ml vs.(448.5±76.2)ml,t=-11.020,P=0.000],拔管时间明显缩短[(3.1±1.0)d vs.(5.2±1.5)d,t=-7.459,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9.7±2.2)d vs.(12.9±2.1)d,t=-6.737,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差异[(14.2±8.2)枚vs.(13.1±5.2)枚,t=0.725,P=0.470]。A组并发症发生率17.1%(7/41),明显低于B组36.6%(15/41)(χ~2=3.976,P=0.046)。6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A组1例Ⅲa期肺癌术后10个月出现骨转移,其余患者未出现肿瘤转移,B组术后未发现转移。结论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有明显优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身麻醉下小儿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2~12月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行静脉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4例患儿作为试验组,男9例、女5例,年龄4~9岁;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常规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小儿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1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毕至拔管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无术中术后死亡。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85.7±16.9)min vs.(83.5±16.5)]及术中失血量[(90.0±55.0)ml vs.(85.0±50.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毕至拔管时间[(0.5±0.1)min vs.(8.3±1.4)min]、住院费用[(24.3±4.7)千元vs.(27.8±5.3)千元]、住院时间[(6.6±0.9)d vs.(12.7±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vs.25.0%)都显著短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腔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身麻醉下小儿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胸部疾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10例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12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随访。结果腹腔镜辅助组与手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21.0±2.1)min vs.(122.0±2.8)min]、术中出血量[(45.0±1.4)ml vs.(46.0±1.6)ml]、淋巴结清扫个数[(17.2±5.6)个vs.(16.8±6.6)个]、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2.0±5.6)h vs.(55.0±8.1)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8/120)vs.7.8%(7/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手助腹腔镜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同样有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单中心机器人辅助与胸腔镜辅助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结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实施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我中心罗清泉团队采用微创手术完成右肺上叶切除术治疗5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6例、女333例,年龄33~78岁。将579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组(283例)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组(2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以及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情况、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0 d死亡及手术费用等围术期结果。结果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术中输血及术后30 d死亡。RATS组手术时间[(90.22±12.16)min vs.(92.68±12.26)min,P=0.016]、胸腔引流时间[(3.55±1.38)d vs.(4.16±1.58)d,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4.67±1.43)d vs.(5.31±1.59)d,P0.001]均较VATS组缩短。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手术总费用更高[(93 275.46±13 276.69)元vs.(67 082.58±12 978.17)元,P0.001]。结论 RATS与VATS行右肺上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满意,两种术式的围术期结果基本相当,但RATS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109例单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组59例,双孔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57.7±21.5)min vs.(60.3±26.8)min,t=-0.562,P=0.575];单孔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明显少于双孔组(10 ml vs.20 ml,Z=-2.411,P=0.016);单孔组术后总胸腔引流量中位数明显少于双孔组(110 ml vs.312 ml,Z=-5.168,P=0.000);单孔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2.8±0.9)d vs.(4.2±2.8)d(t=-3.628,P=0.000];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孔组[(3.7±1.1)d vs.(4.7±3.0)d,t=-2.380,P=0.019];单孔组术后NRS法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双孔组[(3.3±1.5)分vs.(4.8±1.6)分,t=-5.046,P=0.000]。2组各发生肺部漏气1例。2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随访12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法与常规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单孔法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更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胸腔镜组21例,传统开胸组29例,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使用血制品的例数、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全胸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65.1±15.0)min vs.(49.0±10.7)min,t=4.435,P=0.000]和主动脉阻断时间[(47.3±12.2)min vs.(39.6±11.2)min,t=2.311,P=0.025]明显长于传统开胸组,胸腔引流量[(96.4±41.1)ml vs.(260.9±128.3)ml,t=-5.655,P=0.000]、术后使用血制品的例数[14.3%(3/21)vs.62.1%(18/29),χ~2=11.416,P=0.000]、住院时间[(5.3±1.1)d vs.(8.2±1.6)d,t=-7.161,P=0.000]明显少于/短于传统开胸组,2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节约用血,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2.1±7.8)枚,明显多于开腹组(18.6±4.3)枚(t=2.436,P=0.017),其中Ⅱ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t=0.758,P=0.454),Ⅲ期腹腔镜组明显多于开腹组[(23.0±6.0)枚vs.(18.2±5.1)枚,t=2.699,P=0.000]。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476;t=-1.547,P=0.126)。腹腔镜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9.0±1.3)d vs.(10.3±2.2)d,t=-2.950,P=0.004],术后排气时间[(3.1±1.2)vs.(4.8±1.4)d,t=-5.767,P=0.000],术后进食时间[(4.3±0.8)d vs.(6.2±1.3)d,t=-7.8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6±2.8)d vs.(15.8±4.6)d,t=-6.06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28.9%,χ2=4.504,P=0.034)均显著短于/低于开腹组。结论 CME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single utility port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采用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162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单操作孔组),用同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221例早期肺癌患者做对照(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下床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组与小切口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2.8±75.6)ml vs.(231.4±62.8)ml、术后下床时间(2.2±0.3)d vs.(3.7±0.5)d、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3.5±0.2)d vs.(4.6±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组与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3.7±22.0)min vs.(124.9±25.7)min、淋巴结清扫数(11.7±1.9)枚vs.(12.5±2.7)枚、并发症发生率7.4%vs.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靠,较VAMT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治疗的2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80例患者(机器人组)行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22例患者(胸腔镜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机器人组和胸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数[(16.93±8.00)枚vs(13.98±8.67)枚]及淋巴结清扫组数[(4.89±1.57)组vs(4.25±1.23)组]、术后2年无进展生存率(71.2%vs 57.4%),Ⅰ期淋巴结清扫数[(16.59±8.57)枚vs(11.86±6.61)枚]、术后2年无进展生存率(84.3%vs 57.8%)及生存率(96.1%vs84.4%)比较,机器人组均优于胸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和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57±49)ml vs(211±180)ml]及术后引流量[术后1 d为(255±116)ml vs(332±175)ml、术后2 d为(259±114)ml vs(321±172)ml]比较,机器人组均少于胸腔镜组(P0.05);两组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中期术后疗效上略优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48例肺隔离症资料,根据患者经济条件,行全胸腔镜手术18例,开胸手术30例。行肺叶切除或隔离肺切除术。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开胸组比较,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少[(56.1±50.4)ml vs.(120.0±54.2)ml,t=-3.813,P=0.000],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少[(160.0±56.0)ml vs.(280.0±65.0)ml,t=-6.100,P=0.000],术后镇痛时间短[(2.4±1.2)d vs.(7.6±1.9)d,t=-9.650,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2.8±1.0)d vs.(5.7±1.5)d,t=-6.755,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5±2.6)d vs.(10.1±2.8)d,t=-4.160,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全胸腔镜组分别为1、0、1例,开胸组为3、2、1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按CME原则实施的7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同一组医生按传统方式实施的62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作为对照,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CME组标本剥离平面分级,结肠系膜平面56例(78.9%),系膜内平面15例(21.1%),固有肌平面0例。CME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42.5±18.6)min vs.(133.6±15.5)min,t=2.974,P=0.003],2组术中出血量[(63.2±20.7)ml vs.(58.5±23.7)ml,t=1.218,P=0.225],术后排气时间[(2.7±1.1)d vs.(2.8±1.0)d,t=-0.369,P=0.712],术后住院时间[(8.5±3.2)d vs.(8.6±3.1)d,t=-0.162,P=0.871],术后并发症[14.1%(10/71)vs.14.5%(9/62),χ~2=0.005,P=0.943]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病理显示2组肿瘤长径[(4.3±1.1)cm vs.(4.0±1.0)cm,t=1.425,P=0.157],淋巴结转移率[47.9%(34/71)vs.53.2%(33/62),χ~2=0.377,P=0.539],肿瘤TNM分期(χ~2=0.364,P=0.834)差异均无显著性,CME组清扫淋巴结总数[(21.7±4.3)枚vs.(18.1±2.9)枚,t=5.648,P=0.000]及阳性淋巴结数[(4.3±2.5)枚vs.(3.2±1.9)枚,t=2.071,P=0.004]均多于对照组。2组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χ~2=1.895,P=0.169)。结论与传统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CME手术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