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临床研究》2016,(2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MT)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疗法(NDT),观察组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10m最大步行速度(MWS),Barthe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WS、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MWS、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有效改善患者动态、静态平衡状况,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俞旭袁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8):195-196,封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一般运动疗法)和观察组(35例,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4.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16)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等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FMA、MBI、ST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评价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康复疗效.方法:临床随机选择9例偏瘫患者使用夹板固定限制健侧手,患者手进行每日6小时康复训练,共2周,在治疗前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和wolf上肢评定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及基线相比,两种评价方法均具有显著差异(P=0.02).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腹针、腕踝针结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康复的作用,并与单纯康复治疗方案相比较,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肢体偏瘫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均经过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稳定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以腹针、腕踝针结合康复运动疗法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上述治疗方案均在经过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临床评价指标为对所有纳入患者于治疗前后均采用国际通用FMA、CSS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定法,患者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FMA评价量表评分、CSS评价量表评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定经统计学检验(P0.05),且治疗组对以上评分表的改善最大,其分别为:(83.53±10.23);(10.30±3.99);(46.80±6.01)。2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以腹针、腕踝针结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 50%、65. 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伸膝和屈膝PT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温针灸联合运动康复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通络扶正汤联合强制性运动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月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行通络扶正汤联合强制性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上肢功能评分、Fugl-Meye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综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综合组采用针刺(头皮针+体针)的同时,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针刺(头皮针+体针),但病人自行随意锻炼,用Brunnstrom 6期评定法和修定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综合组病人上下肢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下肢活动能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提示针刺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比单纯针刺治疗,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r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及步行能力[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MW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MBI评分、腓总神经、胫神经SCV及腓总神经、胫神经M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10 mMW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电针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电针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UA评分、BMI评分.结果:干...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系统评价绳带疗法对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康复疗效性。方法:全面检索CNKI、Wan Fang Data、CBM、VIP中文数据库及the Cochrane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采用绳带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0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按照Cochrane5.1手册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计5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MD=2.91,95%CI(2.17,3.66),P<0.00001];在Berg评分方面:[MD=6.03,95%CI(3.68,8.37),P<0.00001];在步行距离(6MWT)、步宽、步长及步速方面分别为:[MD=27.95,95%CI(13.58,42.33),P=0.0001]、[MD=1.09,95%CI(0.49,1.69),P=0.0004]、[MD=1.52,95%CI(0.66,2.38),P=0.0005]、[MD=2.58,95%CI(1.74,3.43),P<0.00001];在MBI评分方面:[MD=4.89,95%CI(3.84,5.94),P<0.00001]。结论:绳带疗法可显著增强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整体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柏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43-43
目的探计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观察两组共9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以及手法按摩等综合康复疗法,采用Brunnstrom6级评定法及Leveet肌力6级评定法,分别于治疗入院后,治疗后10d、治疗后30d进行评定,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Brunnstrom分级评分、Leveet肌力6级评定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以及手法按摩等综合康复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平衡能力(BBS)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