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分为PWV升高组(≥9m/s)和PWV正常组(9m/s)各100例。监测2组患者24h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观察并比较2组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指标。结果 PWV升高组5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156.78±10.53)ms]低于PWV正常组[(189.79±13.70)ms],低频(low frequency,LF)值[(700.72±91.41)Hz]、高频(high frequency,HF)值[(852.00±94.78)Hz]以及LF/HF比值(1.03±0.32)较PWV正常组[(350.68±78.83)Hz、(500.21±55.73)Hz、0.84±0.22]升高(P均0.05),24h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88.89±8.79)ms]与PWV正常组[(89.66±8.62)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升高组24h收缩压[(149.57±22.67)mm Hg]、脉压[(59.32±10.79)mm Hg]高于PWV正常组[(133.58±21.43)mm Hg、(47.31±9.83)mm Hg](P0.05),但24h舒张压[(82.68±15.23)mm Hg]与PWV正常组[(81.47±14.58)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V升高组日间收缩压[(151.38±11.36)mm Hg]、夜间收缩压[(137.72±12.63)mm Hg]、日间脉压[(57.82±4.67)mm Hg]、夜间脉压[(53.71±4.12)mm Hg]均高于PWV正常组[(140.25±20.79)、(124.39±10.62)mm Hg,(48.99±4.39)、(42.66±4.0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和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动脉硬化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心率变异性增加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加重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神经损害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DM患者116例,分为CAN组43例和非CAN组73例.借助24 h动态心电图,以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异程度评估CAN的神经损害特征,并对CAN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194.31±36.15)ms VS(387.69±67.51)ms]、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SDNN)[(103.91±13.64)ms VS(121.48±17.69)ms]、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 of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91.85±8.64)ms VS(103.62±11.58)ms]、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 of the RR interval,RMSSD)[(21.21±6.64)ms VS(30.56±9.8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类型(OR=3.647)、年龄(OR=2.984)、病程(OR=3.267)为DM患者出现CA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DM患者CAN神经损害以非交感神经损害为主,CAN的发生与DM类型、年龄、病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对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及动态心电图测定,分为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28例(观察组),高血压不合并抑郁患者45例(对照组),比较2组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分别为(81.06±12.62)和(120.94±15.84)、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分别为(74.67±15.08)和(105.50±16.14)、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分别为(13.64±5.59)和(21.08±9.15)、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4.25±2.50)和(7.11±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较高血压不合并抑郁者差,抑郁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力群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1):969-97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及心功能损害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的心率变异性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正常R-R间期总体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窦性心搏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总功率、低频功率和高频功率低于健康对照组,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一步减低,其中低频功率较敏感.结论检测心率变异性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同时为心力衰竭程度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璐  王勃  秦学鹏  黄新华  郝荀 《临床荟萃》2006,21(9):621-62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患者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并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重复检查,分析心率变异性,包括时域分析:24小时内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频域分析:总频谱成分(T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周HRV值较术前降低[SDNN (121.1±34.8) ms vs (96.8±40.8) ms,SDANN (105.7±38.9) ms vs (89.3±38.9) ms, SDNNI (51.0±12.6) ms vs (40.1±11.8) ms (P<0.05)],即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明显降低[TF (7.11±0.24) ms2/Hz vs (6.43±0.59) ms2/Hz,LF (5.48±0.48) ms2/Hz vs (4.68±0.65) ms2/Hz, HF (5.51±0.82) ms2/Hz vs (4.82±0.81) ms2/Hz)] (P<0.05).术后1、3个月复查,HRV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暂时性受损,术后1周内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散打运动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规律。方法:于2004-09/2004-12随机选取山东省武术院一线优秀散打男运动员和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分别对优秀散打运动员27人、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体系学生52人、体育系学生60人、普通系学生70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采用的指标有:平均心率、平均R-R间期值、最大的R-R间期值、最小的R-R间期值、R-R间期的标准差、连续两次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值之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50)。频域分析采用的指标有:全频范围内的总功率(ms2)、低频段频峰的位置(Hz)、低频段频峰的功率谱密度(ms2/Hz)、低频段的功率(ms2)、高频段频峰的位置(Hz)、高频段频峰的功率谱密度(ms2/Hz)、高频段的功率(ms2)、低频段和中频段的功率与高频段功率的比值。结果:受试209人均完成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育系和民体系学生的平均心率显著低于普通系学生(P<0.05);但平均R-R间期值、最大的R-R间期值、最小的R-R间期值、R-R间期的标准差、连续两次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R-R间期与平均值之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全频范围内的总功率均显著高于普通系学生(P<0.05)。②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平均心率、低频和中频段的功率与高频段功率的比值显著低于普通系学生(P<0.05);而平均R-R间期值、最大的R-R间期值、最小的R-R间期值、连续两次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高频段频峰的位置均显著高于普通系学生(P<0.05);且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高频段频峰的位置也显著高于体育系及民体系学生(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安静时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优秀散打运动员具有更高的心率变异性,具有更高的迷走神经张力和更低的交感神经张力,拥有较高的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储备,是其训练水平高和机能状态好的重要表现之一。提示心率变异性指标可用作散打运动员选材、训练效果评定及机能水平评价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脓毒血症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根据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为危重组32例和非危重组36例,6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等,观察并比较各组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每5min NN间期的标准差均值(SDANN)、全部NN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占总NN间期数的比例(PNN50),以及血乳酸、皮质醇、空腹血糖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分析心率变异性与脓毒血症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脓毒血症组RMSSD[(20.19±6.03)ms]、SDANN[(76.78±18.90)ms]、SDNN[(92.32±16.45)ms]、PNN50[(9.15±2.79)%]均低于对照组[(36.87±11.43)ms、(98.57±19.43)ms、(122.56±19.36)ms、(15.46±4.64)%](P0.05),乳酸[(2.42±1.01)mmol/L]、皮质醇[(334.3±80.5)μg/L]、空腹血糖[(7.03±2.15)mmol/L]高于对照组[(1.03±0.62)mmol/L、(165.9±53.7)μg/L、(4.54±1.28)mmol/L](P0.05);脓毒血症危重组SDANN[(59.45±9.03)ms]、SDNN[(72.36±13.57)ms]、PNN50[(7.81±2.98)%]均低于非危重组[(88.24±15.36)ms、(107.46±16.49)ms、(9.92±3.04)%](P0.05),RMSSD[(19.79±6.21)ms]与非危重组[(22.01±5.64)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危重组乳酸[(3.67±1.34)mmol/L]、皮质醇[(387.8±61.3)μg/L]、空腹血糖[(10.42±2.42)mmol/L]均高于非危重组[(1.78±1.21)mmol/L、(283.7±52.5)μg/L、(6.35±1.05)mmol/L](P0.05);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SDANN、SDNN呈负相关(r=-0.476,P=0.008;r=-0.451,P=0.006),与乳酸、皮质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0;r=0.674,P=0.000;r=0.696,P=0.000);SDANN诊断脓毒血症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20、82.6%、99.8%和82.4,SDNN诊断脓毒血症预后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52、96.9%、89.2%和86.1。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有关,SDANN和SDNN在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动态血压特点,并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血压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查、测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LDL-C水平:LDL-C3.4 mmol/L;LDL-C≥3.4 mmol/L,将EH组分为血脂正常组及高血脂组。收集并计算一系列相关的动态血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血脂异常组较血脂正常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MSBP)[(149.60±5.70)mm Hg比(139.93±4.18)mm Hg],白昼平均收缩压(d MSBP)[(152.60±5.70)mm Hg比(142.86±4.41)mm Hg],夜间平均收缩压(n MSBP)[(147.52±6.05)mm Hg比(134.88±5.70)mm Hg],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 SBPV)[(12.33±0.89)mm Hg比(9.70±0.58)mm Hg],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 SBPV)[(10.72±2.24)mm Hg比(9.46±0.63)mm Hg]、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 SBPV)[(10.49±1.88)mm Hg比(9.13±0.69)mm Hg],晨峰收缩压[(35.53±2.98)mm Hg比(27.29±3.38)mm Hg]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多表现为"非杓型"血压(66.67%比28.00%)。血压变异性与LDL-C(r=0.342),三酰甘油(r=0.831)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25)呈负相关。结论 LDL-C升高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数值及血压昼夜的节律;血脂代谢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探讨HRV在SSS患者中特征及对SSS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7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SSS患者61例为SSS组,非心脏病患者195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及2组不同年龄段患者24 h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总心率)、HRV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所占百分比(pNN50)]及R-R间期>2 000 ms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最慢心率与HRV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S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 SSS组24 h最快心率[(95±23)次/min]、最慢心率[(38±7)次/min]、平均心率[(56±9)次/min]、总心率[(80 805±13 240)次/min]均低于对照组[(121±17)、(52±6)、(74±7)、(106 287±10 602)次/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活素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后,新活素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率(PNN50)、低频功率(频率为0.04~ 0.15 Hz,LF)、高频功率(频率为0.15 ~ 0.40 Hz,H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rhBNP加心衰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RV,从而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HRV),将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100 ms者分为正常组(n=54),SDNN<100 ms者分为异常组(n=74),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视网膜血管直径及CIMT.[结果] 异常组低频(LF)、高频(HF)、SDNN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血压变异性(BPV)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常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以及分形维数(D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常组CIM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SDNN是影响BPV、CRAE、Df以及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对高血压患者HRV以及视网膜血管直径、CIMT等血管损伤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双重特异性A型激酶锚定蛋白2功能多态性[AKAP10(A/G)I646V)]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冠脉造影证实的CA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冠脉造影阴性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AKAP10的基因分布情况及HRV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超过50 ms的NN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的异同。结果 CAS组患者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0%、39.7%、29.3%,对照组则为53.4%、32.8%、13.8%。CAS组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4%、46%,对照组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0%、30%,CAS患者携带AKAP10基因G等位基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AS患者携带AKAP10基因G等位基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HRV时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AKAP10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而影响C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研究2型糖尿病(2型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与单纯2型DM、单纯EH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DM或EH患者(其中30例2型DM合并EH,28例为单纯2型DM,28例单纯EH),进行24hHRV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20例健康成年人HRV资料比较。结果(1)单纯EH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犤(116±23)ms与(140±17)ms,P<0.05犦、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犤(110±21)ms与(131±22)ms,P<0.05犦和SDNN的均值(SDNNI)犤(46±10)ms与(60±14)ms,P<0.05犦明显下降;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犤(23±6)ms与(39±10)ms,P<0.05犦和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犤(4.4±1.9)%与(9.6±3.6)%,P<0.05犦也有下降;频域指标VLF升高犤(731±226)Hz与(440±237)Hz,P<0.05),HF犤(351±36)Hz与(744±72)Hz,P<0.05犦和LF犤(764±126)Hz与(963±156)Hz,P<0.05犦明显下降。(2)单纯D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SDNN犤(110±22)ms与(140±17)ms,P<0.05犦,SDANN犤(106±20)ms与(131±22)ms,P<0.05犦和SDNNI犤(44±11)ms与(60±14)ms,P<0.05犦明显下降;rMSSD犤(22±6)ms与(3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速(>100次/分)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期相,评价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对冠状动脉影像质鼍的影响.方法 47 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先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最佳舒张期的冠状动脉影像,再以R-R间期的5%为固定间隔行多期相重建获得多期相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使用多组等级资料的X2检验对总体及各支血管的多期相影像评分进行统计检验,并评价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7例患者平均心率(110.15±7.95)次/分.总体冠状动脉最佳期相位于自动重建所选的最佳收缩期(86%)、R-R间期的 45%(83%)和40%(83%),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冠状动脉(RCA)的最佳期相为R-R间期的45%(95%),左前降支(LAD)为35%(85%),左回旋支(LCX)为40%(77%).平均心率与总体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无相关性,与LCX影像质量呈负相关(r=-0.420,P=0.003),与RCA和IAD无相关性(P>0.05);心率变异性与总体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无相关性,与LAD影像质量呈正相关(r=0.400,P=0.005).结论 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舒张期难以获得满意的影像,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期相为R-R间期的40%~45%及自动重建所获最佳收缩期,各支冠状动脉的最佳期相不同,集中于R-R间期的35%~45%.平均心率和心牢变异性对总体冠状动脉影像无影响,平均心率仅对LCX影像质量有影响,而心率变异性仅对LAD影像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  先红  杨茗  徐峰 《临床荟萃》2004,19(5):255-257
目的了解不同老年代谢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部老年科住院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不同老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1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体重指数(BMI)、血脂、糖耐量试验(OGTT)等检查,计算其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将不同代谢综合征间及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心率变异性[SDNN(128±30)ms、SDANNindex(110±44)ms、SDNNindex(52±34)ms、 rMSSD(40±13)ms、 PNN50(11±13)m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患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心率变异性已经有下降[SDNN(100±39)ms、SDANN(88±25)ms],而患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SDNN(62±26)ms、SDANNindex(76±35)ms、SDNNindex(32±17)ms、 rMSSD(22±12)ms],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中,糖代谢紊乱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较大,糖耐量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已经有一定自主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对103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反映心率总变异程度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5 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9.0±27.4)ms与(118.0±23.6)ms],(101. 0±27.0)ms与(112.0±25.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照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不同将原发性高血压组分为节律消失组、节律正常组,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节律消失组HRV各项指标下降更为显著,SDNN、SDANNI、24 h 5 min正常RR 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分别为(104.0±34.4)ms、(99.6±30.0)ms、(40.0±15.0)ms,不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8.0±23.6)ms、(112.0±25.3)ms、(45.2±9.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显著低于节律正常组[(122.2±38.6)ms、(116.5±40.2)ms、(49.2±23.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节律消失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更为严重,HRV对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减速力(DC)特点,分析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78例EH患者,作为EH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2组DC值和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依据DC值进行猝死危险分层,将EH组分为高危组(DC≤2.5 ms)和非高危组(DC≥2.6 ms)比较2组HRV时域指标差异;分析DC与HRV各时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H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4.83±1.27)ms、(109.26±21.03)ms、(38.74±9.38)ms、(5.12±0.9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9±1.42)ms、(132.07±28.54)ms、(52.65±11.32)ms、(7.83±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DC、SDNN、RMSSD、pNN50分别为(2.42±0.07)ms、(87.39±10.23)ms、(32.57±8.15)ms、(4.26±1.02)%,均明显低于非高危组的(5.27±1.26)ms、(113.24±20.15)ms、(39.86±10.47)ms、(5.28±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EH患者DC与SDNN、RMSSD、pNN50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7、0.652、0.709,P<0.05)。结论EH患者DC明显下降,且和HRV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和猝死风险的评估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两组均给予口服百忧解及针刺治疗,治疗组配合艾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及HRV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分钟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较单纯针刺能更好地调整卒中后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其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DC患者33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患者TO及TS均值,并对TO、TS与24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EV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C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8±0.12)%与(-1.88±0.13)%;t=7.38,P=0.01],TS值低于对照组[(2.02±0.82)ms/R-R与(9.72±1.18)ms/R-R;t=18.69,P=0.02];TO与SDNN及LEVDD有相关性(r=-0.35,P=0.02;r =0.68,P=0.01),TS亦与SDNN及LEVDD有相关性(r=0.45,P=0.01;r=-0.39,P=0.03).结论 DC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