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LC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我们应用脑膜瘤和正常脑组织标本共50例.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5);②良性脑膜瘤组(WHO Ⅰ级,n=40);③恶性脑膜瘤组(WHO Ⅲ级,n=5).无菌取脑膜瘤及正常脑组织,应用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检测LC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脑膜瘤组中LC3-Ⅱ与LC3-Ⅰ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但是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脑膜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恶性脑膜瘤组与良性脑膜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LC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样,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脑膜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3低表达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和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WHOⅡ级脑膜瘤和WHOⅠ级脑膜瘤的影像征象,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37例WHOⅠ级脑膜瘤与32例WHOⅡ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对两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及影像征象(形态、肿瘤有无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强化均匀性、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脑膜尾征、邻近颅骨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脑膜瘤中WHOⅠ级脑膜瘤137例,WHOⅡ级脑膜瘤32例,本组WHOⅠI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相比,分叶状、肿瘤囊变、平扫信号不均、强化不均匀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模糊6项MR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颅骨改变、脑膜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OⅡ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瘤脑界面、强化均匀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这两种级别脑膜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脑膜瘤组织中崩解素和金属蛋白酶结构域样蛋白decysin-1(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s-like decysin-1,ADAMDEC1)的表达,探讨其与脑膜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诊断结果为脑膜瘤的脑膜瘤组织标本32例,设为脑膜瘤组;同期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外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标本12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AMDEC1的表达。结果 ADAMDEC1蛋白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WHO分级与ADAMDEC1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的侵袭性与ADAMDE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DEC1在脑膜瘤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高低与脑膜瘤WHO分级、脑膜瘤的侵袭性存在关联,ADAMDEC1可作为脑膜瘤恶性程度分级评判指标,ADAMDEC1蛋白检测在脑膜瘤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中具有...  相似文献   

4.
韩杨云  曾义  游潮 《四川医学》2006,27(10):1005-1006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WHOⅠ级及WHOⅡ、Ⅲ级脑膜瘤中,整合素α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28/35)及37.5%(3/8),χ2=4.133,P=0.02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2.24±0.84)%及(10.20±2.11)%,t=10.468,P=0.0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具有负相关关系,r=-0.89,P=0.000。结论整合素α3表达下调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α3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脑膜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5.
曾义  徐宏  韩杨云 《重庆医学》2006,35(8):705-707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β1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WHOⅠ级及WHOⅡ、Ⅲ级脑膜瘤中,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14/35)及87.5%(7/8),χ2=4.133,P=0.02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2.24±0.84)%及(10.20±2.11)%,t=10.468,P=0.0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β1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r=0.86,P=0.000。结论整合素β1表达上调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β1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脑膜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6.
石薇  伍龙  陈永顺 《安徽医学》2018,39(7):790-792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脑膜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6例脑膜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标本中VEGF、CD147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40例脑膜瘤患者中有30例CD147表达阳性(阳性率75.00%),28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70.00%),对照组中有7例CD147表达阳性(阳性率19.44%)、6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中,脑膜瘤II级、Ⅲ级的VEGF阳性率和CD147阳性率均高于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非参数相关检验,CD147和VEGF阳性表达率与脑膜瘤分级成正相关性(r=0.435、0.403,P<0.05).绪论VEGF、CD147在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评定脑膜瘤病理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myc、PTEN基因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胸腺瘤(胸腺瘤组)和16例非肿瘤(对照组)胸腺组织中c-myc、PTEN基因的表达。结果:胸腺瘤组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TEN基因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PTEN基因阳性表达率低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组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高于非侵袭性组,PTEN基因阳性表达率低于非侵袭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基因表达与c-myc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c-myc、PTEN共同参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与胸腺瘤的恶性程度及侵袭性呈正相关,二者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脑膜瘤组织、15例正常脑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并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脑膜组织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1.6%,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II级(76.5%)和I级(48.2%)之间、III级(93.3%)和I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p53在正常脑膜组织和脑膜瘤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0%和36.1%,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II级(52.9%)和I级(20.4%)之间、III级(73.3%)和I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Survivin与p53蛋白表达共阳性27例,共阴性29例,呈显著正相关(rs=0.687,P﹤0.01)。结论(1)Survivin和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明显相关;(2)Survivin基因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53失活在脑膜瘤的发生和恶化中起协同作用;(3)Survivin将是脑膜瘤免疫治疗理想和有效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06,P<0.05)。Ⅲ~Ⅳ级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Ⅰ~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的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9974,P<0.01)。结论 PINCH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脑膜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脑膜瘤恶变、侵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脑膜瘤蜡块标本84例,以17例正常人硬脑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TTG在不同病理级别和不同侵袭性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硬脑膜组织中未见PTTG的表达,84例脑膜瘤中PTTG的阳性表达率为86.90%。良性及非良性脑膜瘤和侵袭性及非侵袭性脑膜瘤组间的PTTG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染色阳性系数≥4分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TG在大多数的脑膜瘤中有表达,恶性、侵袭性脑膜瘤中表达显著,提示其在人脑膜瘤发生、恶变、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脑膜瘤中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的表达,计数脑膜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收集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脑膜瘤组织中MVD为6~55,平均28±11,其中非典型性、间变型、血管型与其他各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WHOⅡ及Ⅲ级脑膜瘤中MVD显著高于WHO Ⅰ级(P<0.01);非侵袭与侵袭型脑膜瘤中MVD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及Ⅲ级瘤周水肿纽MVD与0及Ⅰ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VD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膜瘤血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密切相关,MVD可能成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脑膜瘤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将可能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 (PR)、雄激素受体 (A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0例脑膜瘤PR、AR和PCNA的表达情况 ,分析它们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复发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 ,AR阳性细胞率 (AR LI)增高 ,Ⅰ级组与Ⅲ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复发组AR LI高于初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组织学分级越高 ,PR阳性细胞率 (PR LI)越低 (P <0 .0 1 ) ;复发组PR LI显著低于初发组 (P <0 .0 5 )。AR阳性组PCNA LI高于阴性组 ;PR阴性组PCNA LI高于阳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AR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组织学分级、分型及肿瘤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3.
邱传珍  刘鹏  杨少春  凌峻 《中外医疗》2012,31(29):67-68,70
目的研究Ki-67的表达、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可能关系,以其为脑膜瘤的良恶性判断、复发倾向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54例,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分为良性组和非良性组,将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良恶性组进行分析;将脑膜瘤病理切片作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外伤后硬脑膜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SP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Ki-67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及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增殖活性、良恶性及侵袭性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脑膜瘤有无脑膜尾征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尾征对应组织是否肿瘤侵袭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脑膜瘤出现尾征概率大于恶性脑膜瘤;脑膜尾征是脑膜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之一,是肿瘤细胞侵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丰富的血管扩张等作用的结果;恶性脑膜瘤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大于非典型与良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WHOⅡ级脑膜瘤和WHOI级脑膜瘤的影像征象,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37例WHO I级脑膜瘤与32例WHOⅡ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对两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及影像征象(形态、肿瘤有无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强化均匀性、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脑膜尾征、邻近颅骨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脑膜瘤中WHOⅠ级脑膜瘤137例,WHOⅡ级脑膜瘤32例,本组WHO II级脑膜瘤与WHO I级脑膜瘤相比,分叶状、肿瘤囊变、平扫信号不均、强化不均匀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模糊6项MR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颅骨改变、脑膜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OⅡ级脑膜瘤与WHO I级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瘤脑界面、强化均匀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这两种级别脑膜瘤.  相似文献   

15.
孙宇  戚基萍  张振  向洪涛  姜杰  宋菡姝 《医学综述》2013,19(14):2630-2632,2689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在脑膜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同时确定其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侵脑组织脑膜瘤患者(其中WHOⅡ级56例、WHOⅠ级44例)FAS、B-FABP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脑组织脑膜瘤组中FAS、B-FABP及Ki-67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组(P<0.01)。结论脑膜瘤组织中FAS、B-FABP及Ki-67的表达随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高,三者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脑膜瘤预后、侵袭性、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各种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颅咽管瘤43例,非侵袭性垂体瘤41例,胶质瘤36例,脑膜瘤33例,侵袭型垂体瘤22例,肺癌脑转移18例.结果 非侵袭性垂体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颅咽管瘤组、脑膜瘤组患者的血清IGF-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胶质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GF-Ⅰ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IGF-1水平在不同种类的脑肿瘤中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脑膜瘤组织、15例正常脑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p53蛋白的表达,并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脑膜组织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1.6%,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II级(76.5%)和I级(48.2%)之间、III级(93.3%)和I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p53在正常脑膜组织和脑膜瘤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0%和36.1%,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II级(52.9%)和I级(20.4%)之间、III级(73.3%)和I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Survivin与p53蛋白表达共阳性27例,共阴性29例,呈显著正相关(rs=0.687,P﹤0.01)。结论(1)Survivin和p5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明显相关;(2)Survivin基因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p53失活在脑膜瘤的发生和恶化中起协同作用;(3)Survivin将是脑膜瘤免疫治疗理想和有效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生物蛋白敷料对HPV感染宫颈CINⅠ级患者HPV转阴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HPV感染宫颈CINⅠ级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物蛋白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6、12个月后HPV的转阴率,治疗前后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后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HPV转阴率为8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4)。治疗前两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正常宫颈液基细胞学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NILM明显高于对照组,ASCUS和LS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乏力、低热及阴道刺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43)。结论:抗生物蛋白敷料可明显提高HPV感染宫颈CINⅠ级患者HPV转阴率,改善宫颈液基细胞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在儿童鼻窦炎鼻负压置换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行鼻负压置换治疗的鼻窦炎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06,P=0.000)。试验组的舒适度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381,P=0.0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1,P=0.030)。结论:对行鼻负压置换治疗的鼻窦炎患儿实施沟通技巧联合多元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Ets-1(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 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6例脑膜瘤和9例正常脑膜HIF-1α和Ets-1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25例新鲜脑膜瘤和9例正常脑膜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Ets-1在正常脑膜不表达或低表达,脑膜瘤中HIF-1α阳性表达率53.6%(30/56),Ets-1呈阳性表达率48.2%(27/56);脑膜瘤恶性倾向组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脑膜瘤良性组(P〈0.05);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317、P〈0.05)。脑膜瘤中HIF-1α和Ets-1的mRNA含量高于正常脑膜组(P〈0.05),脑膜瘤恶性倾向组HIF-1α和Ets-1的表达高于脑膜瘤良性组(P〈0.05),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γ=0.532、P〈0.01)。结论 HIF-1α和Ets-1的表达与脑膜瘤恶性度有关,二者在脑膜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脑膜瘤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