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补肾固齿丸治疗牙齿松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15例,女性24例;年龄45~60岁。其中牙齿Ⅰ°松动者20例,Ⅱ°松动者15例,Ⅲ°松动者4例。治疗方法常规检查局部处置(如刮牙石、清除牙周袋)后,口服补肾固齿丸,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有效:松动消失;显效:松动减轻;无效:松动无明显改变。本组经治疗有效30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体会中医认为“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骨则主于肾也,故肾… 相似文献
3.
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痤疮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 相似文献
4.
四生丸出自《妇人良方》,具有凉血止血之功,近来我们以此方加减作为基础方,治疗多种证型之鼻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系门诊随诊病人。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达半年。辨证属风热犯肺者12例;胃火炽盛者18例;阴虚火旺者3例;气血亏虚者7例。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方生地10g,侧柏炭10g,荷叶10g,白茅根30g,黄芩10g,藕节炭10g,仙鹤草10g,丹皮10g,沙参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儿童酌情减量。 2.2 加减热邪犯肺者,加桑叶、菊花、鱼腥草;胃火炽盛者,加石膏、黄连;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肝火偏亢者,加山栀,柴胡、青黛;阴虚 相似文献
5.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临床治疗肾阴亏虚的常用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肯定。笔者临证以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六味地黄浓缩丸,结合耳鸣中医学病机特点,用于治疗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引发的耳鸣,均可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慢性咽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4):284-284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 ,中医学认为多以虚证为主。近年来 ,笔者应用六味地黄汤 (丸 )加减治疗慢性咽炎 45例 ,疗效显著 ,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将 77例门诊病例 ,随机分组。治疗组 45例 ,男 2 3例 ,女 2 2例 ,年龄 14~ 6 5岁 ,病程 8个月~ 2 2年 ,平均 12年 ;对照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12~ 6 3岁 ,病程 8个月~ 19年 ,平均 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经X2 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耳鼻喉诊断疗效标准》中本病的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3月~2007年11月,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带状疱疹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均参照王坤山等主编的《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8.
从清热利湿、杀虫摄带着手,采用四妙丸合化虫丸中治疗滴虫性阴道炎58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 相似文献
9.
10.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发生于青春期的常见皮肤病,多见于年青人,但在临床上,有部分年龄在3O岁至48岁的中年人患痤疮,笔者以滋阴清热法治疗,方用六味地黄九加减,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痤疮的诊断标准》。本组45例痤疮病人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且都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其中44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30岁~48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半个月至2年半。2治疗方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30g,旱莲草、云苓、泽泻、益母草、女贞子各15g,山萸肉、丹皮、桅子、石料… 相似文献
11.
<正> 青年夫妇在婚后三年从未采用避孕措施而不怀孕者,应考虑为不育症。对患有不育症者,也应给以积极治疗。多年临床实践,曾用四君六味合剂治愈数例男性精子数少、活动力弱而导致的男性不育症,收到较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祖国医学认为,治病必求其本,所谓病本,犹树之根,水之源,治疗不求病本则病源莫辨。本病中医辨症多责之于先天肾气亏虚,或后天脾气不健所致。肾主藏精,为发育生殖之源,肾气盛则所藏之精足,肾气虚则所藏之精亏虚。《灵枢·本神篇》说:“故生之来者谓之精”,精是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为生命起源的物质,万物化生必从精始,与生俱来之精称为先天之精,饮食营养之精称后天之精,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天生殖之精必赖后天饮食之精滋养才能不断滋生化育。许之可说:“补脾不若补肾”,李东垣说:“补肾不若补脾”。这两种说法揭示了先天肾气与后天脾气相互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故先天肾精赖后天饮食荣养精微而不断滋生化育,而后天脾土 相似文献
12.
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四妙散加减(苍术、白术、秦艽、薏苡仁、金银花、络石藤、忍冬藤等)联合西药(甲氨喋呤片、爱诺华片)治疗本病35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不适合手术的较小肾结石(直径<1.0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辨证分为肾阴虚组(治疗A组)、肾阳虚组(治疗B组)各50例,分别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与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排石冲剂治疗.结果 治疗A组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治疗B组治愈率为62%、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愈率为7%、总有效率为35%.两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有效.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丸是我国传统方剂,是宋朝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其组方为: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主治肾阴虚征。肾阴虚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舌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舌裂张天栋(丰润县中医院064000)裂纹舌是指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态各异的裂沟、本人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本证20余例,效果满意。1基础方生地20g,知母12g,黄柏12g,泽泻12g,木通10g,元参20g,石斛20g,...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6月 ,对无明显手术指征及部分术后复发的 6 9例患者 ,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6 9例患者中 ,男性 6 5例 ,女性 4例。年龄 35~ 6 6岁 ,平均5 5 .5岁 ,体重超出标准体重 2 0 %者 47例 ,其中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术后失败者 2 9例 ,其余为检查无明显咽腔狭窄、舌体肥大、软腭松弛、鼻腔通气障碍而不适宜手术治疗者 ,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熟地 15、山药 15、云苓 15、陈皮 12、枸杞子 15、女贞子 15、山萸肉 15、五味子 15、木通 15、泽泻 15。 10付 ,每日 1付 ,水煎…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失眠5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自 1998年以来 ,笔者利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失眠患者 5 8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以失眠为主症 ,均符合中医药管理局 1995年发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中不寐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5例 ,女 33例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案举例患者王某52岁,于2005年10月2日突感左侧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既入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经胸部CT片示胸腺腺瘤。由于该患者还患有脑血栓、糖尿病,身体极度虚弱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给予新斯的明及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并逐渐加重咳痰无力,呼吸机辅助呼吸、鼻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水肿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特发性水肿因无明确病因,西医多采用利尿剂对症处理,但疗效短暂且易引起不良反应.陈永厚主任医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作者单位: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台北分院 相似文献
20.
姚菊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15):101-101
水痘是儿科一个常见传染性疾病,是由外感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时行疾病,以发热、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自2009年11月-2011年4月,本人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水痘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