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南疆地区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加予传统针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对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2.50%(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BI评分均有所上升(P 0.01),观察组两项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南疆地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QL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加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运动疗法组与醒脑开窍针刺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加运动疗法组在针刺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肢体运动疗法康复。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价法(FMA)评分。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有改善,但针刺加运动疗法组明显优于醒脑开窍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加运动疗法是治疗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Fug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arth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需要进行溶栓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指南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差异明显(P 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在NIHS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在远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上优于单用阿替普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娟  石倩  王雷 《光明中医》2022,(20):3730-3733
目的 观察院内自制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徐州中医院并收治入院且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2组经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试验组更明显(P <0.05); MMSE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均较前提升,试验组更明显(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合剂联合醒脑开窍针发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证属肝阳上亢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常规口服硝苯地平的基础上,观察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对80岁以上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神经肢体功能、血压负荷及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为水沟,配以内关、三阴交穴,留针20 min,患侧上极泉、尺泽、委中穴,不留针。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口服30 mg,每日1次,共治疗6周。观察组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以人迎为主穴,配以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穴,采用严格的手法量学针刺,留针20 min。两种针刺方法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后,间隔2 d继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即6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血压、24 h血压负荷,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I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醒脑开窍针刺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基础上,"活血散风针刺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神经及肢体功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清晨血压水平,特别是舒张压,明显改善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醒脑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组118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斯堪的纳维亚量表(SSS)、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的改善醒脑组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短期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1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短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BI指数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短期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参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短期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和血小板参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韩振强 《国医论坛》2019,34(3):32-3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Fugl-Meryer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可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针冰组及针刺组。针刺组接受基础神经内科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针冰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冰刺激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吞咽等级评分。结果:针冰组总有效率93.3%,针刺组总有效率67.7%,针冰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针冰组SS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等级评分均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确有疗效,吞咽功能可得到显著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玉郎通络方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郎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玉郎通络方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MAS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 (P< 0.05);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 评分、MAS评估,治疗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并能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及五子衍宗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4.87%、对照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L、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中元 《天津中医药》2010,27(4):348-35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确诊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和传统针刺法组,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评定缺血性脑病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间CSS评分比较,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比传统针刺法组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4周后,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比传统针刺法组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对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治疗意义,并且提示此针法对患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与传统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神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醒神开窍针刺方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屏气指数(BHI)。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CVR、BHI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醒神开窍针刺法可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