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7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予以认知训练、运动及药物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情况较治疗前高,且评分(103±1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评分(244±3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患者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应广泛用于临床推广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0 min,观察组20min常规治疗结合20 min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治疗周期均为4周,5 d/周,1次/d,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3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钙调素(CAM)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风病症状和体征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MGB1、CTRP9、CAM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针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集合功能训练方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7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利用FMA、MBI和IEMG三项评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肌肉系统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后的FMA和MB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MBI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IEGM评分显著的优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治疗后的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IEGM评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神经生长因子集合功能训练治疗能够加快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速度,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脱水及防治并发症药物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方法,对照组同时服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方法,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MMSE及LOTCA量表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MMSE及LOT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LOT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较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芪通络方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残疾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确诊的206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结合Brunnstorm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通络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医证候评分及残疾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FMA与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FMA、M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小板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平均血小板体积较对照组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通络方联合Brunnstorm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和神经功能,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残疾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均有所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shworth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联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脑部病灶区域内血液运行,挽救缺血半暗带,协调患侧肢体平衡性,促进病后治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eurone specific enolase,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应用针刺治疗,研究组54例应用化瘀通脉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rating scale,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和Hcy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总评分、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脉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NSE、Hcy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醒脑开窍针刺运动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压氧及常规神经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运动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简易Fug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平衡功能(BB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醒脑开窍针刺运动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可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PBMCs相关miRNA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数字OT和言语认知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潜伏期电位及PBMCs相关miRN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电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iRNA-124、miRNA-132、miRNA-134及miRNA-138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燥湿化痰饮合针刺辅助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潜伏期电位,并有助于调节PBMCs相关miRNA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用药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分别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简式Fugl-M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量表评价患者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01),且观察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够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C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被动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期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36例脑卒中后认知期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吞咽治疗及认知相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Ⅰ、Ⅱ级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Ⅲ、Ⅳ、Ⅴ级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Ⅰ、Ⅱ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Ⅲ、Ⅳ、Ⅴ级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膈肌松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通过住院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单数列入对照组,将双数列入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吸气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六字诀联合膈肌松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吸气肌功能指标以及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EV1%以及FEV1/FVC、MVV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IF、MIP水平及MBI、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F、MIP水平及MBI、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六字诀联合膈肌松解技术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与单独的吸气肌训练相比,该联合治疗方案可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吸气肌功能,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考虑普及。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5):572-57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同时进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对应的康复训练,治疗完成后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LOTCA)检测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LOT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P<0.05),治疗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康复治疗能够较好的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功能性电刺激(FES)在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参照组(19例)和研究组(2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参照组给予下肢踏车训练,研究组给予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AC分级、CSS、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S评分有所降低,FMA和MBI评分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CSS评分低于参照组,FMA和MBI评分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踏车训练结合循环性FES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通络益脑方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通络益脑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MV)、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版巴塞尔指数(MBI)]。结果 治疗前,两组MV、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M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I、PI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CA、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MoCA、MB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络益脑方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脑血流,且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通元针法结合认知功能训练与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元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及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并具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节律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偏瘫痉挛控制率;治疗前后功能独立FIM评估值;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偏瘫痉挛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独立FIM评估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活动功能FMA评分、痉挛(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康复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痉挛和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96-99+102
目的探讨运动表象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给予药物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表象训练,患者均进行3个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和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TXA2、TXA2/PGI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GI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运动表象训练结合作业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有助于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上肢、手功能及生化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