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芳藤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扶芳藤药材质量标准,为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采用经验、显微鉴别法对该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关方法,对该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卫矛醇和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该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在成分分布和组成分析的基础上,以苷元槲皮素和山柰素为指标,通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建立了药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51:49)为流动相,在366 nm波长下对槲皮素和山柰素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换算系数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该药材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水分平均为8.76%,总灰分平均为6.48%,酸不溶性灰分平均为0.31%,醇溶性浸出物平均为17.48%,总黄酮醇苷含量平均为0.211%。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扶芳藤药材质量标准,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扶芳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党参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华亭栽培党参与渭源野生党参的质量.方法:采用中药生药学鉴定方法分别从其性状鉴别,显微鉴定、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测定、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几方面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华亭栽培的党参水分含量6.904%,总灰分7.420%,酸不溶性灰分4.068%,醇溶性浸出物65.000%;渭源野生党参水分含量6.997%,总灰分4.90%,酸不溶性灰分1.413%,醇溶性浸出物29.500%.结论:华亭栽培党参与渭源野生党参有区别,但华亭栽培党参与渭源野生党参为同植物品种,采收时间不同对药材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藏药材松生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并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对松生等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藏药材松生等显微特征一致,薄层色谱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水份为5.05%~7.55%,总灰分为1.05%~7.77%,酸不溶性灰分为0.08%~0.61%,醇溶性浸出物的结果为5.41%~17.21%。结论:该方法可作为控制传统藏药材松生等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三叶青药材质量标准,为三叶青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2009年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等法定标准,对三叶青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制定合理的含量限度;修订了三叶青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以芦丁对照品和三叶青对照药材为对照,对三叶青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的三叶青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可用于药材的真伪鉴别;十批药材含水量为6.8%~11.7%,总灰分为4.2%~8.7%,酸不溶性灰分为0.16%~1.12%,醇溶性浸出物为14.7%~22.6%。结论:该研究拟定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应用于三叶青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海南茄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海南茄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并按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方法对海南茄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初步明确了海南茄化学成分类型并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确定海南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限量,初步拟定海南茄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海南茄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药材人血草的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为制定人血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人血草显微特征:表皮细胞为多角形,黄绿色,垂周壁呈念珠状增厚.理化鉴别结果:人血草药材醇提取物与生物碱试剂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与碘-碘化钾试剂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与硅钨酸,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水分测定结果:人血草药材水分的平均含量为7.74%;人血草药材的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2.24%,酸不溶性灰分的平均含量为0.49%;人血草药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2.88%.结论:以上人血草药材的显微特征具有显微鉴定的意义;生物碱特征显色反应可作为人血草理化鉴定指标;建议其质量标准分别控制为:水分含量≤10.00%;总灰分含量≤15.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1.00%;乙醇浸提物浓度≥11.00%.  相似文献   

7.
吴江  马如媛  林鹏程 《中成药》2022,(9):2971-2974
目的 为斑花黄堇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性状鉴别、基原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进行定性鉴别;通过水分、灰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进行药材质量检测;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斑花黄堇显微专属特征为叶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且连珠状增厚。花粉粒类圆形。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导管主要为梯形导管和螺纹导管。薄层鉴别显示不同来源的斑花黄堇出现相同位置的斑点,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斑花黄堇水分7.38%~10.30%;总灰分9.33%~16.20%;酸不溶性灰分0.67%~3.34%;醇溶性浸出物5.73%~8.64%;水溶性浸出物17.73%~27.39%;异紫堇定碱含量0.001%~0.018%。结论 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斑花黄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提高金牛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评价和控制金牛草药材质量提供依据。修订金牛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金牛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粉背蕨素A和对照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备粉背蕨素A标准品,建立金牛草指标成分粉背蕨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样品测定结果:水分8.8%~10.9%,总灰分7.6%~11.4%,酸不溶性灰分2.5%~4.2%,醇溶性浸出物9.3%~10.2%,粉背蕨素A质量分数0.56%~0.71%。通过完善金牛草的药材质量标准,能够更有效地评价其内在质量,保证用药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制定叶下珠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302灰分测定和2201浸出物测定法对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叶下珠总灰分含量为5.62%~8.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69%~1.7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6.35%~29.55%;结论:建议叶下珠总灰分不得过8.2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2%,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5.05%,所测得结果对叶下珠质量标准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7)
目的对相思藤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TLC法进行定性鉴别,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收载的方法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检查。结果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明显;12批样品的TLC斑点清晰;水分为9.46%~11.36%,总灰分为2.83%~4.99%,酸不溶性灰分为0.12%~0.44%,醇溶性浸出物为11.35%~16.8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相思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石榴皮、石榴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鉴别石榴子药材;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方法,测定石榴子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石榴皮、石榴子的鞣花酸含量。结果:确定了石榴子药材的显微特征,建立了石榴子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了石榴皮、石榴子的鞣花酸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石榴皮、石榴子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学研究,灰分测定,水分测定,浸出物测定,薄层色谱法。结果:对无花果叶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特征进行了描述;对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论:本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鸡皮果叶药材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原植物基原鉴定、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等研究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结果鉴定了鸡皮果叶药材的基原,描述了药材性状、叶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水分测定值为8.0%~10.9%,总灰分为7.2%~13.7%,酸不溶性灰分为0.2%~0.9%,浸出物为12.0%~26.7%,挥发油含量为0.15%~0.25%(mL/g)。结论该研究为鸡皮果叶的鉴别及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黔产莪术的显微、理化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判定黔产莪术是否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从而判定其能否作为莪术原料药材使用。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有关显微、薄层鉴定及吸光度、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等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黔产莪术符合广西莪术显微结构特点,吸光度高于0.45,水分少于14.0%,总灰分低于7.0%,酸不溶性灰分低于2.0%,醇溶性浸出物高于7.0%,水溶性浸出物量较醇溶性浸出物高,挥发油含量高于1.5%,姜黄素含量高于0.15 mg·g-1。结论:黔产莪术显微、理化特性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及TLC 法鉴别西藏沙棘药材;按照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西藏沙棘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 法测定其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含量。结果:确定西藏沙棘药材显微特征,建立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3 种黄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羊耳菊的质量标准。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水分检查、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结果:15批羊耳菊药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药材水分含量为9.79%~15.76%,平均值为11.00%;总灰分含量为4.05%~6.66%,平均值为5.43%;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40%~2.76%,平均值为1.69%;浸出物含量为8.96%~14.71%,平均值为10.80%。结论:以东莨菪内酯为对照品的定性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羊耳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西藏沙棘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及TLC法鉴别西藏沙棘药材;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西藏沙棘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含量。结果:确定西藏沙棘药材显微特征,建立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升水三七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水三七药材粉末进行鉴别;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水三七总皂苷的定量方法。结果:淀粉粒、导管和草酸钙针晶为水三七粉末稳定性的显微特征; 17批样品中,水分为7.38%~8.79%,总灰分为3.26%~7.06%,酸不溶性灰分为0.45%~3.12%,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1.52%~22.32%,总皂苷含量为1.39%~4.5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水三七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新疆圆柏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测定、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等方法。结果:建立新疆圆柏叶性状和显微、薄层色谱等的鉴别方法,制定其水分不得过9.5%,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3.0%,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1.8%(mL/g)。结论:制定的新疆圆柏叶质量标准全面、可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完善香椿皮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 2015年版方法,对香椿皮粉末进行显微观察,并对香椿皮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15批香椿皮药材粉末具有共同的明显的显微特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为6.4%~12.0%、 5.5%~12.1%、 0.2%~2.0%、 19.1%~36.4%,平均值分别为10.5%、 7.9%、 0.6%、 25.2%。结论:香椿皮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可为其定性鉴别提供依据,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控制限可为其品质提供保障。因此,本研究可为香椿皮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