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毓麟助孕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对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血清HGF、VEGF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50 mg/次,1次/d,口服,连续服用5 d后停药,如该周期没怀孕,下个月经周期仍是经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用5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毓麟助孕方(菟丝子、当归、熟地黄、茯苓、桂枝、鹿角霜、杜仲、川花椒、丹参、白术、白芍、川芎、泽兰、人参、炙甘草),1 d 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正常妊娠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流产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卵化细胞因子水平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毓麟助孕方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安全有效,毓麟助孕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男性肾精亏虚型不育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通络方组(中药组)、枸橼酸氯米芬组(西药组)、益肾通络方+枸橼酸氯米芬组(联合组),各60例,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中药组患者的70.2%与西药组患者的65.5%(P0.05);治疗后联合组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生殖激素和Zn的含量显著改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3.5%,2/57)联合组(13.8%,8/58)西药组(29.1%,16/55)(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男性不育症肾精亏虚证疗效优于单用益肾通络方或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且可降低枸橼酸氯米芬胶囊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加减联合西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促孕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中药组给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联合组给予以上2种方法联合治疗,比较3组有效率、子宫内膜以及排卵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6.67%、73.33%,3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治疗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P0.05)。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74.05%、49.65%、62.16%,3组排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基础体温(BBT)分布双相患者例数增加、妊娠率升高、宫颈黏液评分(CMS)提高,且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丸加减联合西药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可以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BBT分布以及CMS,并且评分疗效较单独使用中药或者单独使用西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朱氏调经促孕方对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朱氏调经促孕方)和对照组(31例,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排卵情况、临床症状疗效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结果:(1)治疗组优势卵泡排出率与对照组相当,多卵泡、卵泡黄素化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可改善月经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0.05)。(3)治疗组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RI值、增加内膜三线型阳性率(P<0.05)。结论:朱氏调经促孕方可有效治疗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型),同时可减少卵泡黄素化、优势卵泡数量过多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王璐  黄晓桃 《陕西中医》2019,(8):1059-1062
目的:观察枸橼酸氯米芬(CC)诱导排卵周期中出现子宫内膜过薄时应用脐灸联合毓麟珠对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CC与补佳乐)、B组(CC、补佳乐与脐灸)、C组(CC、补佳乐与毓麟珠)和D组(CC、补佳乐、脐灸与毓麟珠),每组40例。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雌激素使用量,比较各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内膜血流参数以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D组S/D、RI、PI低于其余三组(均P<0.05);各组HCG日血清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子宫内膜厚度和A型子宫内膜比率D组高于A、B、C组(P<0.01,P<0.05);D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而雌激素使用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均P<0.01)。结论:脐灸联合毓麟珠通过增加内膜血流灌注,优化内膜形态,从而改善促排卵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减少雌激素用量的同时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正排卵障碍是不孕症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占引起女性不孕症病因的25%~30%。枸橼酸氯米芬是治疗排卵障碍的常用西药,可降低雌激素诱导的宫颈黏液质量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高排卵率、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笔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中药温肾育卵汤、壮医针灸分组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促排卵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降钙素(C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无排卵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促排卵方案:采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成功者29例,设为A组;采用CC/HCG同时服用毓麟珠加减方促排卵成功者32例,设为B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月经周期正常妇女27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3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CT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TmRNA在3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均有表达,A组比对照组表达弱(P<0.01),B组比A组表达强(P<0.05),B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着床期血清E2,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毓麟珠加减方使着床期子宫内膜CT表达增强,提示补肾助孕中药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中西医结合促排卵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减四二五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减四二五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容受性和性激素水平,评估两组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排卵期Em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PI、RI和LH/FSH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四二五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能提高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临床妊娠率,改善机体性激素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调周法对促排卵周期宫内人工授精(IU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0例接受IUI助孕并符合小卵泡排卵诊断的不孕症患者,统一选用氯米芬促排卵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氯米芬组)34例,治疗组(补肾调周系列方联合氯米芬组)26例。观察2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的变化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A型内膜占53.85%,B型占38.46%,而对照组分别为23.53%和2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34.61%,周期妊娠率为19.56%,对照组分别为11.76%和6.0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配合氯米芬,可明显提高IUI患者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排卵障碍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对照组A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对照组B给予中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组给予中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比较3组妊娠率,成熟卵泡数目和排卵率,干预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结果:中西医联合组肾虚型排卵障碍妊娠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中西医联合组成熟卵泡数目和排卵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增加排卵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助孕汤对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助孕汤对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育龄期妇女90例,随机分为自然周期组、西药组(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药组(助孕汤)和中西药结合组.随访3个月,统计妊娠率,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逆转录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整合素β3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自然周期组比较,中西药结合组、中药组妊娠率有所上升,而西药组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周期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比较,子宫内膜厚度、ER、PR mRNA和蛋白水平在西药组显著下降而在中药组则显著上升(P<0.05).结论 助孕汤可能通过调节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ER、PR、整合素β3 mRNA和蛋白水平来改善妊娠率,并能拮抗克罗米芬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联合氯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联合氯米芬(中西医结合组) 30例,单用氯米芬(西医组) 30例,疗程均为3月,比较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子宫内膜的变化及妊娠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排卵率为68.62%,西药组排卵率为61.64%。2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妊娠率46.67%,西医组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自然流产率14.29%,西医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后睾酮(T)、雌二醇(E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2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前改善(P 0.01)。2组治疗后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全部病例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联合氯米芬能够促进排卵,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排卵后能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探讨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予氯米芬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补肾活血方加减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疗程均为3个周期,观察2组治疗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alle评分,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2~4 d的血清睾酮(T)水平及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Sall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动脉PI、RI、T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加减联合氯米芬可以明显改善肾虚血瘀型PCO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状态,降低T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填精助孕方药对肾虚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填精助孕法对肾虚胚胎着床障碍改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作肾虚胚胎着床障碍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分别予益肾填精助孕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戊酸雌二醇及生理盐水灌胃,扫描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情况。结果:中药组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小鼠子宫内膜细胞表面有大量发育中的胞饮突表达,而西药组表达胞饮突大小不一,略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益肾填精助孕中药能够改善肾虚胚胎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厚度情况以及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存在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内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卵率87.50%和妊娠率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和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排卵以及子宫内膜增厚,提高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温经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25例。西药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中药组在西药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温经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的E2,FSH,LH水平在排卵期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24/25),较西药组84.00%(21/25)高(P<0.05)。结论温经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腹针联合中药组(针药组,27例)、腹针组(27例)和克罗米芬联合绒促组(西药组,30例)。针药组采用腹针联合中药周期治疗,腹针组采用单纯腹针治疗,西药组采用克罗米芬(CC)及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妊娠除外。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统计妊娠率,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均不同程度恢复排卵,针药组排卵率59.3%(16/27),腹针组排卵率55.6%(15/27),西药组排卵率53.3%(16/30),3组间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月经情况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腹针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高于西药组(均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腹针组为92.6%(25/27),均高于西药组的56.7%(17/30,均P0.01)。针药组及腹针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月经情况及临床症状,疗效优于CC联合HCG,并能提高排卵率、改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受孕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痰活血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受孕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 23%(49/52)高于对照组80. 77%(42/52)(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卵巢体积、子宫动脉PI、子宫动脉RI小于对照组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受孕率42. 85%(21/49)高于对照组20. 83%(10/48)(P 0. 05)。结论: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雌二醇(estrogen,E2)、孕酮(progesterone,P)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PCOS肾虚血瘀证的不孕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三组,中药组:补肾活血方;西药组:克罗米芬;中西药组:补肾活血方+克罗米芬;空白对照组选取30例因男方因素就诊的不孕患者。服药方法:中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连服21天;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起每晚口服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中西药组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1天开始口服补肾活血方,第5天起每晚加克罗米芬50 mg,连服5天后停服西药,继服中药至21天;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空白对照组不服任何相关药物。以上三组均于月经第9天开始用阴道B型超声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当B型超声显示双侧卵巢内至少有一个成熟卵泡平均直径≥18~20 mm时定为排卵日,于排卵后第7~9天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和P含量。结果中药组与中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均大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A型子宫内膜百分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西药组PI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治疗组PI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西药组RI高于中药组、中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E2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西药组P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P0.05);西药组P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可以增加PCOS不孕症患者排卵后的P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肾活血中药联合氯米芬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5月期间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70例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分别为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温肾活血类中药联合氯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氯米芬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为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排卵率(54.6%),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最大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活血中药联合氯米芬治疗高龄排卵障碍性不孕有助于改善排卵情况,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妊娠,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