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热针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电针组,每组46例。选用腰椎J0A评分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腰屈曲范围(LFR)为疗效观察指标,作临床及腰椎JOA的疗效评定。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100%,优于电针组82.61%(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JOA评分、VAS、LFR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而内热针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热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腰腿部疼痛症状、临床体佂、腰部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内热针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针药联合组(予以内热针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内热针组(单独予以内热针治疗)以及中药组(单独予以复元活血汤治疗),各40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考察疗程结束后7 d、1个月以及3个月腰椎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腰屈曲范围(LFR)和疗效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其中针药联合组JOA评分升高最为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针药联合组较其他2组VAS评分更低,LFR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在3组中疗效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内热针与复元活血汤的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和腰屈曲程度,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给予内热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ODI及LFR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ODI、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与LFR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OD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JOA、LF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内热针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活动度,恢复正常功能,不失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热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内热针组、电针组治疗。结果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均优于电针组,且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结论内热针可有效改善LIDH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引导下平衡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董氏奇穴和平衡针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定法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JOA)进行指标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及JOA各项评分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内热针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屈曲范围(Lumbar flexion range,LF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LFR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的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LFR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内热针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热针在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60例纳入临床研究标准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使用内热针治疗,分别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功能障碍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Modified MacNab Criteria,Macnab)指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0天、20天、30天、90天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ODI指数、JOA评分及改良Macnab评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 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相对于温针灸其短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揿针埋针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均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较各组自身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在VAS评分、JOA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成内热针组、针刺组,分别给予内热针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JOA评分、VAS评分、腰椎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内热针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先导气行气再电针留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VAS、JOA评分及分级,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9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JOA评分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气针法联合电针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麻木、酸胀等部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予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56例予以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6.67%(P0.05)。结论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LIDH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内热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疼痛、腰椎功能及疗效评定,并随访12个月,于治疗后12个月再次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且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仍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在治疗过程及随访12个月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能有效缓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和较稳定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各60例。两组取穴相同,主穴均选取患侧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温针组针刺后于针柄上方套长约3 cm的艾段点燃,对照组针刺后加电针,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91.67%与电针组的90.00%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别不大(P0.05),同组治疗前后VAS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温针组差值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两组的VAS差值差别不大(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1次和1个疗程后,两组JOA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温针组与电针组复发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温针法和电针法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不大,但温针组起效快,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间歇牵引配合TDP、拔罐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和JOA评分,并考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治疗后VAS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2例予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视觉模糊评分法(VA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估腰痛程度及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温针灸与电温针(电针结合温针)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找治疗本病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6例确诊的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单盲随机原则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和电温针组3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电针、温针以及电针配合温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2次。治疗前后采用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指地距离(FFD)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VAS、FFD指标均降低(P 0. 05),JOA问卷记分升高(P 0. 05); 3组组间比较:在总有效率、VAS、FFD与改良JOA方面,电温针组均优于电针组和温针灸组(P 0. 05)。结论:电温针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疗效优于单纯电针和温针灸。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法评价电针结合杵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18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留针结合杵针治疗。疗程4周。对首次治疗前、第2周末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记录的JOA评分以及首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2周末次治疗前、第2周末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前、末次治疗后记录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间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末次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组别间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VAS评分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杵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时间有交互作用,即治疗时间对疗效有影响,电针结合杵针治疗疗效较单纯电针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侧卧体位与俯卧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改良侧卧位组、俯卧位组,各38例。两组治疗除体位不同外,取穴、治疗方法均相同,穴取命门、腰阳关,双侧大肠俞、小肠俞及患侧秩边、环跳等,均每周电针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0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作为疗效评判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改良侧卧位组JOA 10.60±2.60vs 18.92±3.87,VAS 8.13±0.99vs 2.34±0.81;俯卧位组JOA10.94±2.06vs 17.02±3.96,VAS 8.02±1.05vs 2.86±0.96,均P0.01),但改良侧卧位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高于俯卧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JOA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改良侧卧位组仍优于俯卧位组(均P0.05)。结论:体位影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改良侧卧位电针治疗较俯卧位电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轻度髋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行电热针治疗;对照组行普通电针配合TDP照射。分别于治疗15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骨关节炎疗效评分标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5 d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热针治疗轻度髋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