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近端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连续收治1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23 ~ 61岁,平均44岁.其中8例为马方综合征.中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顺行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术).其中单纯行孙氏手术12例;同期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3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 CABG)1例,冠状动脉吻合口漏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结果 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66±40)个月.体外循环(193±49)min,心肌阻断(90±28) min,选择性脑灌注(22±10) min.术后气管插管(17±10)h.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左下肢轻瘫1例随访期间好转;开胸止血、乳糜胸和胸骨后感染各1例,均于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前均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支架段假腔血栓形成.随访3~42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远端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6个月行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1例因胸降主动脉扩张合并内膜残余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残余夹层的患者,当主动脉弓扩张速度超过0.5 cm/年,或直径扩张至5 cm以上(或扩张至4.5 cm但合并弓部破口或马方综合征)时,应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孙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死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孙氏手术(主动脉弓部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的临床经验与随访结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73例急性A型夹层患者施行了孙氏手术,其中男6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6(26 ~79)岁.手术均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30例;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术)加孙氏手术10例,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12例,主动脉瓣成形加孙氏手术21例(同时行主动脉窦重建1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9例,术后通过CTA评价胸腹主动脉塑形及假腔愈合情况.结果 体外循环平均(248.1±69.8)min,选择性脑灌注(38.2±10.5)min.手术死亡5例(6.85%,5/73例).术后60例随访2个月~7.6年,术后3个月CTA复查显示,91.7%的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在膈肌水平形成血栓,患者术后1、5和7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7%、87%和81%.结论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孙氏手术优先或分支动脉开通优先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导致灌注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0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收集其中17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其中男16例, 女1例;平均年龄(52.6±4.2)岁。术前腔内支架开通下肢动脉3例, 术后行腔内支架开通1例, 直接行孙氏手术14例。结果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为5.6%, 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71.8±38.9min), 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86.3±31.8)min, 平均脑灌注时间(48.75±11.3)min。术后因多器官灌注不良死亡3例, 发生率为17.6%(3/17), 2例孙氏手术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1例孙氏手术前行髂动脉开通支架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因大面积脑梗塞自动出院2例, 发生率为11.7%(2/17), 因骨筋膜室切开1例, 术后使用血液灌流5例。术后随访显示术前重度下肢缺血患者有下肢皮肤神经受损表现, 表现为患侧肢体无力, 麻木, 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 肌力较前有好转;轻度下肢缺血患者患侧皮肤麻木有好转, 无遗留肌力障碍。结论对于轻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脉夹层直接行孙氏手术效果良好;对于重度下肢缺血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先行支架开通后再行孙氏手术, 术后使用血液灌流器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善损伤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头臂血管转流并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中心应用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技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4±5.5)岁。29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8例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2例行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转流+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全组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1例(2.0%),术后生存48例,随访率100.0%(48/48),术后随访6~47(26.8±11.9)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再发胸痛,急诊复查全程主动脉血管造影CT提示逆撕Stanford A1S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效果满意。全组存活患者未发生内漏。结论头臂血管转流并同期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治疗Stanford B1C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 39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部处理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包括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手术。主动脉弓部采用四分支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内置入硬象鼻支架,并行支架开窗,完成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80.49±30.46)min,平均停循环时间(27.22±10.58)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2.42±12.36)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94.84±24.83)min。升主动脉置换17例,Wheat手术10例,Bentall手术12例。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住院死亡2例,脑梗塞1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肾脏透析治疗3例。全组无出血再次开胸、声音嘶哑、左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术后复查主动脉CTA弓部分支血管血流通畅,象鼻支架无内漏。无术后死亡及二次手术者。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仍能获得满意的外科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急性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及手术适应证。方法纳入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直视支架象鼻手术的25例急性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22例、女3例,年龄30~66(46.92±9.12)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术前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主动脉弓切口放入并缝合术中支架象鼻血管。同期行解剖外旁路血管手术11例,Bentall手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术后出院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复查主动脉CTA。结果手术时间4~7(5.5±0.7)h,体外循环时间93~206(137.64±30.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8~109(57.96±21.05)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5~76(26.76±11.88)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气管内插管2例,近端吻合口漏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突发心室颤动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随访6~54(25.76±16.1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92%。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可靠手段。其手术适应证为近端锚定区不足的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升主动脉病变,主动脉根部病变,近端心脏疾病如心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因为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新型弓部阻断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6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新型弓部阻断孙氏手术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早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66.66±32.8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100.49±19.96)min, 停循环时间(3.97±1.63)min, 最低鼻咽温度(25.716±1.304)℃, 最低膀胱温度(26.209±1.552)℃。全组患者住院死亡2例(2.98%), 脑梗塞3例(4.48%), 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5.97%), 截瘫1例(1.49%), 需持续透析的肾衰竭4例(5.97%)。结论新型弓部阻断技术应用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安全可靠, 是提高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疗效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急性主动脉夹层外膜破裂后, 大多数患者死亡, 无手术机会, 部分病例由于外膜破口位置特殊, 存在救治的可能。我们总结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患者救治体会以供同道参考。全组男16例, 女2例;年龄(51.2±10.7)岁。均行急诊手术治疗, 主动脉根部处理采用Bentall手术8例, 根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6例, 改良Cabrol手术2例, 升主动脉置换2例;12例处理主动脉弓部, 采用孙氏手术11例, 右半弓置换1例。手术历时(365.0±23.0)min, 体外循环(176.0±27.0)min, 下半身停循环(15.0±5.5)min, 主动脉阻断(107.0±17.0)min;术中出血(923±312)ml;患者术后ICU停留中位时间7天, 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4天。死亡3例, 严重脑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9年, 失访2例, 1例猝死原因不详, 其余患者CTA检查未见支架膨胀不全和吻合口漏。临床结果显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猝死风险高, 术前中大量血性心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特点、妊娠期管理,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5.2(21~29)岁。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为初产妇;5例在孕晚期,4例在产褥期发病,其中1例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且左右上肢血压明显异常(初始接诊时:左上肢血压90/60 mm Hg,右上肢血压150/90 mm Hg)。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剧烈胸背疼痛,伴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升高,可能与炎性反应相关;所有患者均经胸腹主动脉CTA确诊,其中5例为Stanford A型夹层,5例为Stanford B型夹层,1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拒绝手术,最终夹层破裂死亡、胎死腹中,其余9例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行Bentall术,1例行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血管置换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Bentall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Bentall+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胸腹主动脉血管置换术;其中1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因术后重症感染死亡,其余8例康复出院。9例夹层患者均为单胎分娩,9例新生儿中有5例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4例轻度窒息。最终3例新生儿因严重并发症死亡,余6例生存。结论妊娠期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Stanford A型的比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胎儿发生宫内窒息的可能性较大,但经过积极有效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有效挽救母(胎)儿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处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连续收治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2.87±12.76)岁。所有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下或经上腔静脉逆行性脑灌注下行四分支人工血管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人工血管植入术(孙氏手术),近端行Bentall手术18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6.4±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3.2±8.4)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4.8±6.3)min。住院死亡5例。术后随访3~42(24.0±13.0)个月,随访率100.0%,死亡2例。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通过孙氏手术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创伤所致主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34例创伤性主动脉损伤患者(交通肇事伤31例、坠落伤2例、物体砸伤1例)。男23例,女11例。患有高血压病10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胸主动脉离断6例,主动脉夹层共19例。开放手术5例,年龄(44.80±20.57)岁;2例A型主动脉夹层行Bentall+孙氏手术,1例B型夹层及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9例,年龄(45.93±11.01)岁。结果开放手术时间(403.20±30.30)min,患者住院(19.00±6.04)天;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105.72±27.76)min,患者住院(5.76±3.08)天。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5.09±23.10)个月,两组均无死亡,2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因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未开通而出现左上肢乏力麻木。结论创伤性主动脉损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损伤等级、损伤累及部位及解剖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远期预后仍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分析Cabrol手术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的疗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行Cabrol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例,年龄21~6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5.2±28.5)d。全组均行Cabrol手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根据主动脉弓受累情况,行右半弓置换或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行单纯Cabrol术4例,其中1例行Bentall术中转行Cabrol术,右半弓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23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2.7%),术后死亡4例(10.8%);随访1~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结论 Cabrol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良好,远期人造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无压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支架误入假腔是孙氏手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孙氏手术中出现1例术中支架进入假腔患者, 女, 54岁, 合并高血压, 经主动脉CTA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并支架象鼻术。术中发现下肢血压异常, 经食管超声确诊术中支架进入降主动脉假腔, 遂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评价"改良"次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4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改良"次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9~86(57.9±16.0)岁。患者均依据术前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成像诊断分型,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施行手术;近心端采用升主动脉置换术29例,Bentall手术11例,Wheat手术4例,David手术3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36±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7±28)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7±11)min。47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2例(4.25%,2/47),术后一过性精神障碍2例(4.25%,2/47),术后出现截瘫1例(2.12%,1/47),二次开胸止血4例。生存的45例患者均于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行主动脉3维CT血管造影(3D CTA)检查显示,降主动脉内支架血管膨胀良好,气管隆突及腹腔干平面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术后随访1~13个月,无因夹层进展需二次手术及动脉瘤破裂患者。结论 "改良"次全弓置换术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弓部三分支血管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改良之处在于简化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6年1月,我中心共收治TAAD合并ARSA患者14例。其中急性TAAD 10例,慢性TAAD 4例;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6.07±8.45)岁。所有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下进行手术。13例(13/14,92.86%)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植入术(孙氏手术),1例(1/14,7.14%)行Bentall+部分弓置换术,未行ARSA重建。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7.89±1.80)h,体外循环时间(208.43±28.8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7.64±23.30)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0.50±10.15)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2例(14.29%)。二次开胸止血1例(7.14%),一过性肾功能不全1例(7.14%),肾衰竭1例(7.14%)。平均术后随访(28.42±22.52)个月,随访率100.00%(12/12)。1例术后64个月死于心力衰竭和肾衰竭。其余患者无主动脉相关并发症。结论合并ARSA的TAAD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选择合理的动脉插管及脑灌注方法。同期行孙氏手术和ARSA重建治疗TAAD合并ARSA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术中支架系统在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术中支架系统在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1 17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含术中支架系统直视下置入的手术.Stanford A型50例中行Bentall+全弓+支架象鼻术(CRONUS术中支架系统直视下置入)28例,Wheat+全弓+支架象鼻术8例,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14例.Stanford B型67例均行支架象鼻术.结果 体外循环(159±31)min,主动脉阻断(95±23)min,脑灌注(27±8)min.住院死亡3例.发生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1例,脑血管意外6例,血管吻合口出血开胸止血5例,声音嘶哑2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CT均显示,术中支架系统位置良好,血流通畅,无内漏,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未闭的降主动脉假腔血栓形成.结论 术中支架系统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其能准确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的重建,简化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根部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62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根部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对夹层近心端采用的不同手术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5.2±15.6)岁;行主动脉瓣交界悬吊+升主动脉置换术;B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4.6±14.9)岁;行部分窦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术;C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46.2±15.6)岁;行Bentall手术。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围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为9.67%(6/62)。共随访54例,随访(27.3±15.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亡原因不明,1例死于肺癌。A组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CT显示主动脉窦部假性动脉瘤。C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A组和B组长[(274±97)min vs.(194±65)min、(210±77)min,t=22.482,30.419,P=0.002,0.122;(150±56)min vs.(97±33)min、(105±46)min,t=12.630,17.089,P=0.000,0.034]。3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t=1.352,P=0.516)及围术期二次开胸、急性肾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5,0.342,2.281;P=0.652,0.863,0.320)。结论针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根部的手术治疗可以采用主动脉瓣交界悬吊+升主动脉置换术、部分窦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术和Bentall手术等方法,并各有其优缺点。掌握每种方法的手术指征,灵活运用,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受累内脏动脉血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3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5~82(62.5±10.0)岁。35例共140支腹部主要内脏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中79支血流受影响,其中完全真腔供血但狭窄36支,真假腔供血18支,假腔供血18支,无供血7支。分析腹部主要内脏动脉供血情况的改变情况。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97.8(68~147)min,住ICU时间12~34 h,住院时间10~21 d。术后无脑梗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夹层破裂、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受累血管血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成功封堵夹层破口,改善腹部主要内脏动脉血供情况,杜绝或有效减少动脉血运减少和内脏缺血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9  
Jing ZP  Feng X  Bao JM  Zhao ZQ  Zhao J  Lu QS  Qu LF  Ye B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7):483-486
目的 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对146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术中移植物成功释放145例,1例移植物无法释放而转行开胸手术。119例仅使用移植物封闭夹层近端裂口,26例同时封闭夹层近端及远端裂口,46例远端夹层裂口旷置。围手术期死亡6例,其余病例术后无心、肺、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个月猝死1例,2例分别于术后14、24个月再发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Bentall手术),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短期的随访结果表明该技术安全、有效。内漏是该方法的主要并发症并可能导致术后患者死亡,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10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封堵夹层破口,保留主动脉弓全部分支8例,保留头臂干及颈总动脉2例.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覆膜支架开窗在术中进行.结果 患者术中造影无内漏,术后无死亡,2例左锁骨下动脉封堵的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中,开窗支架通畅,无移位,保留的主动脉弓分支动脉通畅,降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血栓化并缩小.结论 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