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和学业成绩问卷对38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13,-0.28,-0.12;P0.05),亲社会行为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8,P0.01);②回归分析表明,多动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绩(β=-0.11,P0.001)。结论: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是青少年学业成绩的风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是青少年学业成绩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社会支持以及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271名北京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会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619,P<0.001)、品行问题(β=0.196,P<0.01)及多动(β=0.488,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128,P>0.05)之间不发挥中介作用;人际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573,P<0.001)、品行问题(β=0.247,P<0.01)、多动(β=0.400,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212,P<0.01)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273,P<0.001)、多动(β=0.266,P<0.001)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品行问题(β=0.045,P>0.05)、同伴交往问题(β=0.068,P>0.05)中间不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之间发挥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社会支持以及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271名北京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619,P<0.001)、品行问题(β=0.196,P<0.01)及多动(β=0.488,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128,P>0.05)之间不发挥中介作用;人际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573,P<0.001)、品行问题(β=0.247,P<0.01)、多动(β=0.400,P<0.001)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同伴交往问题(β=0.212,P<0.01)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情绪症状(β=0.273,P<0.001)、多动(β=0.266,P<0.001)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社会支持与品行问题(β=0.045,P>0.05)、同伴交往问题(β=0.068,P>0.05)中间不发挥中介作用。结论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在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之间发挥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对475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本研究样本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流行率为6.78%;(2)男生在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t=3.70,7.13;P0.001)。父母专制教养、同伴侵害、教育未来取向和非适应性认知与网络游戏成瘾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r=-0.203~3.51,P0.05);(3)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前提下,性别、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非适应性认知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而教育未来取向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F=12.33,P0.05)。结论:性别、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非适应性认知等都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青春发动时相对男生的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湖南地区431名11~17岁的男生,并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男生的青春期开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较少部分的男生属于青春期开始时间提前(13.92%)和延迟(22.74%),大部分属于适时(63.33%);2抑郁得分在青春期开始时间提前、适时与延迟的3种类型上(F=1.61,P0.05)无显著性差异;3焦虑总得分(F=8.02,P0.001)及其状态(F=5.95,P0.01)和特质(F=9.27,P0.001)两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前组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4学习适应不良(F=5.31,P0.01)、攻击行为(F=3.58,P0.05)、违纪行为(F=9.29,P0.001)等在青春期开始时间上差异显著,提前组的学习适应不良和攻击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和延迟组的得分差异不显著。提前组的违纪行为显著高于适时组和延迟组,适时组显著高于延迟组。结论:青春期发动时相能够影响男生的焦虑、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而对抑郁、退缩、神经质和考试焦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青少年交往不良同伴对自身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评问卷对1302对双生子的不良同伴交往和自身问题行为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行为与性别、年龄及不良同伴交往均显著相关。②在交往不良同伴对自身问题行为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交往不良同伴更易出现问题行为。③年龄对交往不良同伴与自身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年龄小的青少年交往不良同伴更易产生问题行为。结论:交往不良同伴对青少年自身问题行为的影响因性别和年龄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初中生的自尊、人际关系和网络攻击行为,并分析人际关系在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同伴提名、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江苏省连云港市2所普通中学共601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网络攻击行为在性别(t=3.154~4.544,P0.01)、是否参与过网络游戏(t=2.095~2.517,P0.05)、年级(F=4.002,P0.05)和同伴关系类型(F=6.158~13.035,P0.001)上都存在显著差异;2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r=-0.242~-0.294,P0.001)、自尊与人际关系(r=-0.084~-0.153,P0.05)、人际关系与网络攻击行为都显著相关(r=0.112~0.188,P0.05;人际交往中的异性交往维度和网络攻击中的反应性攻击维度相关不显著);3人际关系在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效应量为7.33%。结论:自尊既直接影响初中生的网络攻击行为,又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网络攻击行为。对初中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干预可从提高自尊水平和改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其分离经历的关系,为流动青少年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珠江角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六至八年级的16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父母有分离经历达6个月及以上的学生纳入分离组(n=821),与父母无分离经历的纳入非分离组(n=781)。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测量流动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分离情况、安全感水平和情绪行为特点。结果:分离组的SDQ困难总分[(13.8±5.2)vs.(12.3±4.9),P0.001]和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得分(均P0.05)高于非分离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与非分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组的SQ总分[(53.1±11.8)vs.(55.9±11.4),P0.001]和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P0.05)低于非分离组。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有分离经历流动青少年的安全感(β=-0.25)、母亲监护(β=-2.42)对困难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与父亲分离(β=2.38)对困难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安全感(β=0.91)、女性(β=0.02)对亲社会行为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有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流动青少年情绪行为和心理安全感发展较差。卫生措施制订应促进流动父母尽量与子女共同生活,有利于促进其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5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及行为问题得分情况,探讨识字量与其行为问题得分的的关系。方法:以佛山南海某小学2~5年级的673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小学生标准识字量测试评估小学生识字量水平,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评估行为问题。结果:不同年级、性别及父母受教育程度间的小学生识字量水平不同,女生的识字量高于男生[(2312±719)vs.(2184±734),P0.05],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组的小学生识字量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组(P0.05)。不同年级和性别间的小学生多动、不注意被动、品行问题三个行为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年级小学生的行为因子得分最高,男生的行为因子得分高于女生。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的品行问题(r=-0.31)、多动(r=-0.43)、不注意-被动(r=-0.36)三个因子和多动指数(r=-0.38)均与识字量呈负相关(P0.001)。回归分析表明,多动(β=-22.27,P0.01)及品行问题的因子得分(β=-17.69,P0.01)对识字量有负向预测作用(R2=0.81)。结论:研究提示小学生的多动行为和品行问题与小学生识字能力存在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伴交往对大学生正向和负向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65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①学生干部的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同学(F=13.970,14.988;P0.01),大二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F=4.245,P0.01);②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性情绪(r=0.323,0.380;P0.01)和自尊(r=0.273,0.351;P0.01)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β=0.319,0.377;P0.001)和自尊(β=0.254,0.345;P0.001),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在同伴交往频率与正性情绪和自尊的关系上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同伴交往频率与学业压力成弱显著负相关(r=-0.123,P0.01),与负性情绪的相关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与学业压力、负性情绪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同伴交往频率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业压力和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向心理健康(如正向情绪、自尊)相关较大,与负向心理健康(如学业压力、负向情绪)的相关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父母监管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交往不良同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双生子库中年龄9-19岁(M=13.5岁,SD=2.67)的1387对青少年双生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评问卷和父母评问卷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进行测量,采用自评问卷对青少年的不良同伴交往及其父母教养行为进行测量。结果:1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行为与母亲监管、父亲监管及结交不良同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2结交不良同伴在父母监管对青少年自身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监管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也可以间接通过结交不良同伴,进而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青少年饮食行为、身体活动状况。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中的饮食行为、身体活动相关内容对湖南省长沙、湘潭市两地的1034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样本超重/肥胖率达17.3%,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χ~2=23.847,P0.01)、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χ~2=26.027,P0.01)、城镇高于农村(χ~2=7.514,P0.05)。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每天喝1次及以上汽水饮料的比例分别为25.7%、33.7%和72.8%,每周吃4次及以上快餐的比例分别为4.7%、11.4%和18.2%,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42.8%、37.6%和0.00%,且差异显著(P0.01)。肥胖青少年的不良减肥行为发生频率更高(P0.01)。40.6%的青少年1周内每天运动1小时的天数小于1天,每天看电视、上网或玩游戏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比例分别为26.7%和29.8%,不同体重青少年在1周每天运动、课外学习时间上存在差异(χ~2=15.525,P0.01;χ~2=9.990,P0.05),在每天看电视、上网或玩游戏的时间上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饮食行为、身体活动总体情况并不乐观,超重、肥胖青少年的不良饮食行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探究青少年体质量与其抑郁和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方法:样本由北京18个区县的94所高级中学的10 773名中学生组成,年龄12~18岁。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BMI)分类标准"对青少年的体质量状况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查,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测量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和行为问题。采用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资料与青少年BMI的关系,及其对青少年体质量与抑郁症状和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1.6%(1075/9282)和6.2%(571/9282)。对于女孩,体质量指数与其抑郁症状得分和行为问题得分之间存在正向关联(β=0.27、0.37,均P0.01)。家庭经济状况对女孩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得分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家庭经济状况低下的女孩因超重肥胖更易产生抑郁症状(β=0.61,P0.001)。父亲受教育程度对男孩超重肥胖与行为问题得分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父亲受教育程度低其男孩不易因超重肥胖而发生行为问题(β=0.20,P0.05)。结论:青少年与超重肥胖相关的抑郁症状存在性别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对体质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信任与关系型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向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564份;以信任量表(TS)和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RISC)为测评工具,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与回归效应。结果:男生的同伴信任(t=-4.83,P0.01)和关系型自我构念得分低于女生(t=-4.00,P0.01),大一学生的同伴信任(t=-2.32,P0.05)和关系型自我构念得分低于大二学生(t=-2.57,P0.05);信任量表与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71,P0.001);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预测同伴信任32.6%的变异量(r=0.571,R2=0.326,R2adj=0.325,F=272.02,P0.001)。结论:大学生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显著预测同伴信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初中生同胞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共情与不良同伴交往在其中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同胞关系问卷、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不良同伴交往量表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拥有同胞的168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同胞冲突与不良同伴交往显著的正相关(r=0.211,P0.01);不良同伴交往与攻击行为显著的正相关(r=0.314,P0.01);同胞冲突与攻击行为显著的正相关(r=0.349,P0.01);不良同伴交往在同胞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胞冲突通过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个体共情水平的调节。结论:同胞冲突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对858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同伴依恋、情绪调节效能感与抑郁相关显著(P0.01);②同伴依恋(B=-0.18,P0.001)、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B=-0.04,P0.001)、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B=-0.11,P0.001)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③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在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抑郁中均发挥中介作用。结论:安全的同伴依恋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地情绪调节信念,这对降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起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伴接纳与青少年对同伴拒绝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同伴接纳程度不同的个体对负性交往事件的归因解释。方法:通过集体施测,采用纸笔作答形式。首先测量376名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类型,然后考察他们对自身和他人被同伴拒绝事件的归因和解释。结果:在解释他人被拒绝事件时,受同伴拒绝的青少年和其他个体的归因基本相似;而在解释自身被拒绝事件时与受欢迎组存有显著差异:在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上同伴接纳类型主效应显著(F(3,344)=3.212,P= 0.023;F(3.344)=4.059,P=0.007);在行为预测问题上,2(性别)×4(年龄)×4(同伴接纳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9,344)=3.447,P<0.001)。结论:被拒绝青少年对自身被同伴拒绝事件的解释与其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量表(SE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SRESE)、外化行为问题量表(EPBS)对11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青少年EPBS得分与IPPA、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0.25,-0.25;P0.001);IPPA得分与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0.40;P0.001);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01);自尊(效应值=-0.06;95%CI=[-0.09,-0.029])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效应值=-0.03;95%CI=[-0.065,-0.009])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均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0.02;95%CI=[-0.042,-0.006])。结论:安全的同伴依恋可缓解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这一效应可通过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年龄13~18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对照180例,完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评定。分别对AHRBI量表各因子分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维度危险行为的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AHRBI总分和健康妥协行为、破坏纪律行为、无保护性行为、自杀自伤行为、吸烟饮酒行为5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51.5(0,130)vs.47(38,7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健康妥协行为因子、破坏纪律行为因子、无保护性行为因子、自杀自伤行为因子关联(均P0.05);破坏纪律行为是攻击与暴力行为(OR=1.57,95%CI:1.13~2.19)、无保护性行为(OR=1.32,95%CI:1.08~1.61)的危险因素,吸烟与饮酒行为是健康妥协行为(OR=2.79,95%CI:1.01~8.33)、无保护性行为(OR=1.83,95%CI:1.29~2.58)的危险因素,攻击与暴力行为是自杀自伤行为(OR=1.39,95%CI:1.15~1.68)的危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是自杀自伤行为(OR=0.12,95%CI:0.14~0.95)的保护因素,急性发病次数是吸烟饮酒行为(OR=0.95,95%CI:0.90~0.99)的保护因素,无保护性行为是吸烟饮酒行为(OR=2.38,95%CI:1.11~5.13)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多于正常青少年,各危险行为间有一定关联。抗精神病药物是自杀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急性发病次数是吸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工作的期望及评价。方法:采用自编学校心理服务情况调查问卷对陕西省77所30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教师期望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完成的心理服务活动与对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实际完成的心理服务活动质量评价上存在差异(t=-19.756,P0.001);②有与无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的学校教师在对学校心理服务的期望值上的差异显著(t=3.215,P0.001);③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实际完成最好的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和咨询活动(满意度分别为63.2%和64.0%);④学校获得心理服务的时间与对教师个人问题的系统辅导之间相关性显著(χ~2=14.331,P0.05); ⑤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因子总分与教师的年龄(F=4.774,P0.01)、教龄(F=2.885,P0.05)、学校规模(F=3.311,P0.01)、学校位置(F=11.114,P0.001)、学校类型(F=5.399,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咨询活动因子总分与教师的年龄(F=2.938,P0.05)、学校规模(F=2.757,P0.05)、学校位置(F=6.938,P0.001)、学校类型(F=5.134,P0.01)、学校开展心理服务的年限(F=4.187,P0.05)、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聘用类型(t=3.044,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系统辅导因子总分与教师的年龄(F=3.199,P0.05)、学校规模(F=3.833,P0.01)、学校位置(F=9.145,P0.001)、学校类型(F=5.164,P0.01)、学校开展心理服务的年限(F=3.886,P0.01)、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聘用类型(t=2.979,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错误观念因子总分与教师的年龄(F=4.098,P0.01)、教龄(F=2.800,P0.05)、学校规模(F=3.889,P0.01)、学校位置(F=9.808,P0.001)、学校类型(F=4.601,P0.01)、学校开展心理服务的年限(F=5.186,P0.01)、学校心理服务提供者聘用类型(t=3.478,P0.01)之间均呈显著相关。结论:陕西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心理服务的期望与学校实际提供的心理服务存在差异,并且,其期望受年龄、教龄、学校规模、学校位置、学校类型、开展心理服务年限以及学校是否有心理服务提供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