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护理观摩查房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院在护理观摩查房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更多的渗透中医的辨证理论和整体观,逐步实施了运用中医理论和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摩查房。下面就我院护理观摩查房的实践过程,谈一点粗浅的认识。1具体实施方案我院共有18个护理单元,其中门诊换药室、供应室、手术室不设病床,不在护理观摩查房范围内,其余15个临床科室均参加护理观摩查房,每月1次,每次安排1个护理单元。护理观摩查房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本科室全体护士、全院护士长及各不同知识层次的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制订“护…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全期护理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全期护理,以保证手术期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1 200例住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全期护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1 200例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9.7%。结论全期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全方位的运用,全面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由医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集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根据制定的中医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是影响因素,但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类型不是影响因素。接受中医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发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和层流室。对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应注重整体护理、辨证护理、饮食护理和作息护理,才能降低急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校玉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72-173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手术室已广泛开展。传统医学模式生物一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间单一的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工作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在需要借助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其中新的内容是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而术前访视工作是进行术中护理的纽带。因此,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理念,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我院手术室自2005以来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效果显著,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某院手术室 1997~ 1998年易感因素进行讨论分析 ,提出了控制交叉感染的相应措施 ,取得一定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采样手术室总面积 2 6 0 m2 ,属 类普通手术室 ,有无菌敷料间、器械室、污物处理室和四个手术间 ,其中第一、二手术间为无菌手术间 ,第三手术间为半污染手术间 ,第四手术间为污染手术间。 1997~19 98年该手术室手术总例数 2 6 0 0例 ,其中院内感染 2人 ,感染率为 0 .0 8%。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方法进行空气、灭菌物品、消毒液、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的染菌量测定。为控制手术室内交…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间以配合为主的的工作方法已不再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只有转变观念,一切以病人的实际利益出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自2002年起,对一类以上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手术期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1]。现将我院近年来对手术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手术期间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由于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中医护理在小儿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四肢骨折的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将中医护理融入其中,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中适应程度好于对照组,术中肌肉的紧张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术后当天、术后3d的疼痛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医护理能够提高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适应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疼痛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手术室护理专业技术的发展。近两年我院手术室实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术前访视其目的是通过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焦虑,使病人在身心俱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手术室中医护理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四肢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与术中的手术适应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当天与术后3d的疼痛敏感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医护理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对我院护理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22例紧张情绪缓解,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从2000年3月到2011年12月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有效的杜绝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减少了手术差错,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对医院手术室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评价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将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患有鼻息肉的鼻窦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手术室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对合并患有鼻息肉的鼻窦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推行"双5S"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6月在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5S"护理模式;将2018年1~6月行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双5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双5S"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手术室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组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室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中的手术适应性评分、疼痛敏感性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儿手术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对于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患儿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宝芝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51-152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全面开展,并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中,特别是我们的十二个"会"使得冠脉搭桥术的患者能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充满信任和安全感,并以平静的心接受手术,减少了由于对手术的恐惧、紧张、焦虑而带来的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方法:我们自2010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就逐渐转变了过去单纯以配合手术操作为模式的观念,全方位地为冠脉搭桥患者实施了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室、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现将具体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观察对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应用护理观察措施,观察手术环境、物品及无菌操作技术,评估每个训练周期的护理观察结果。结果:发现问题115项,优秀操作115次,修订计划48项,采取措施110项,且随训练计划推进缺陷问题、修订计划次数、采取措施数量逐渐下降,优秀操作次数逐渐上升;术室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及手术无菌操作技术评分逐渐上升。结论:护理观察应用于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效果卓越。  相似文献   

18.
葛翠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37-138
目的:了解整体护理模式是否能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方法: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形成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结果: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收到满意效果。结论:通过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增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地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有效控制产科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方法:对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实行有效的产科手术室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后,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升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做好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可使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产科手术室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或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或死亡。而手术室又是医院诊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到全院所有外科。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目前设有36个手术问,手术室护士106名,月均手术量2200例次。手术室的工作繁忙,周转快,病人病情复杂,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存在较大风险,现将手术病人安全护理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