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生存质量量表(QL)评分情况,并作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MMSE、ADL、Q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完整的治疗,2组MMSE、ADL、Q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300潜伏期与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组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均增高,2组潜伏期、波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CI)后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及五子衍宗汤。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I后VD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银杏叶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300、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P300值、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临床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整理我院在近2年内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对比当中,显效率、有效率等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康复几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特殊针刺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星期.治疗前后运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延迟故事回忆(Delayed Story Recall,DSR)、功能活动问卷(FAQ)进行测评,对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评分与自身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采用的特殊针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治疗,观察组给予固体活血汤联合石杉碱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精神痴呆状况、血脂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TG、LDL-C、Hcy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HDL-C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脂指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符海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症状临床效果.方法 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自拟通脑汤方剂,比较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日常生活指数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在HDS和ADL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内HDS、ADL分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HDS、ADL分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陈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8):68-6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中药活血解郁汤配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氟西汀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HH)进行评分。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HAMD和NISH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疗效确切,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产生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语汤配合胞磷胆碱钠及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4例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神经细胞营养剂和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复语汤口服及三磷酸腺苷二钠+胞磷胆碱钠静脉点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语汤配合胞磷胆碱钠及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中西医方法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症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方法将108例脑梗死后遗症期伴有焦虑症患者(中医辨证均属于气阴亏虚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甘麦大枣汤加减。对照组仅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通过对比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前后的变化,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甘麦大枣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焦虑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抑郁程度改善显著,亦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罗伞复方煎剂干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水罗伞复方煎剂+常规西药+康复与认知功能训练)和对照组(常规西药+康复与认知功能训练)各60例,两组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罗伞复方煎剂干预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能力HD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时间针刺组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HD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