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在15岁及以下儿童再次三尖瓣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初步探讨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的应用指征、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再次三尖瓣成形术中行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的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8.7(5~15)岁。术中使用人工心包补片扩大三尖瓣前瓣叶。术后以华法林抗凝治疗,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结果全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87~132(98.5±3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6~97(68.40±23.78)min。院内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各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5个月~10年,平均3.5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有6例患儿出现轻-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余患儿三尖瓣功能良好,无再次手术,无抗凝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行三尖瓣手术的患儿应用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围术期及术后密切治疗,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在15岁及以下儿童再次三尖瓣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初步探讨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的应用指征、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再次三尖瓣成形术中行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的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8.7(5~15)岁。术中使用人工心包补片扩大三尖瓣前瓣叶。术后以华法林抗凝治疗,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结果全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87~132(98.5±3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6~97(68.40±23.78)min。院内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各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随访5个月~10年,平均3.5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有6例患儿出现轻-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余患儿三尖瓣功能良好,无再次手术,无抗凝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行三尖瓣手术的患儿应用三尖瓣前瓣扩大技术,围术期及术后密切治疗,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三尖瓣再次手术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三尖瓣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2年至2006年,收治14例三尖瓣再次手术病人,其中三尖瓣成形术后再次出现关闭不全12例,三尖瓣置换术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2例.结果 再次实施三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置换术9例.死亡2例,余者治愈出院.10例随访2~40个月,1例心功能Ⅲ级,余者均为Ⅰ~Ⅱ级.结论 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死亡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围术期心、肾功能衰竭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次心脏手术的处理方法及手术风险,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对30例心脏病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按首次手术类型分两组:介入手术组13例均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外科手术组17例,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8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再次手术方式为: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7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二次置换术2例,二尖瓣口血栓清除术1例,单纯三尖瓣成形术2例,室缺残余漏修补4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月~15年,平均(6.8±7.9)年。结果介入手术组再次术后无严重并发征及死亡发生;外科手术组再次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4例、术后出血3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其中2例死亡。首次手术为介入组的转机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短于外科手术组(P〈0.05);而两组在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出血、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首次心脏外科手术病例,其再次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应充分认识心脏再次手术的危险性,术前应对危险因素、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分析评估,制定相应对策,运用良好心肌保护、灵活有效的技术手段及减少出血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口腔粘膜补片用于前尿道狭窄尿道成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价值,我们采用口腔黏膜补片进行尿道成形治疗29例前尿道狭窄患者,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80年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展以来 ,人们不仅从美容学角度 ,而且更从病人的快速康复、削减医疗费用等角度开始了对经内窥镜或小切口手术为主的微创手术(minimallyinvasivesurgery)的研究。在心脏外科领域 ,心跳状态 (即不使用CPB)下的冠状动脉搭桥及一些开心手术并非当今所倡导的微创手术 ,随着安全性高的CPB技术、心肌保护液的开发及改进 ,心脏停跳状态下的心脏手术变为常规术式。 1992年以来 ,先后有人报道的用较小皮肤切口加胸骨正中劈开〔1〕及右乳房下皮肤切口经第 4肋开胸〔2〕施行心内手…  相似文献   

7.
微创心脏手术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4月施行微创心脏手术 6 0例 ,现总结临床经验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病人 ,男 17例 ,女 43例 ;年龄 3~6 5岁 ,平均 (2 4 6± 14 6 )岁。先天性心脏病 46例 ,心脏瓣膜病 14例。心功能NYHAI级 36例 ,II级 9例 ,III级 1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 12例 ,中度肺动脉高压 45例。经胸骨上端部分劈开 (J形切口 )手术 16例 ,经胸骨下端部分劈开手术 36例 ,经右侧肋间切口手术 8例。行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0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5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10例 ,二尖瓣成形术 3例 ,同期三尖瓣…  相似文献   

9.
口腔黏膜补片用于前尿道狭窄尿道成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价值,我们采用口腔黏膜补片进行尿道成形治疗29例前尿道狭窄患者.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补片重建腹壁后再次手术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合成材料治疗腹股沟疝和腹壁疝已成为疝外科领域的金标准,随着补片技术的流行,接踵而来的是这类病人的再手术问题。一方面,补片修补术后可能出现需要再次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补片修补术后可能出现肠梗阻、肿瘤复发及其他腹部外科疾病,非补片因素的腹部手术也有可能进行。由于局部腹壁含有补片或者主要  相似文献   

11.
12.
微创心脏手术中排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手术中的排气技术,并评价排气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行微创心脏手术患者为微创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33~7l(57-3±7.2)岁;同期56例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心脏二尖瓣成形术患者为对照组,男27例、女29例,年龄51~69(53.7±6,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腔内残留气泡量、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思维能力及脑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微创组心腔内残留气泡量少量占69.6%、中量占30.4%,对照组少量占73.2%、中量占2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VS.26.8%,P〉0.05)。微创组术后思维能力评价好85.7%、中12.5%、差1.8%,对照组好78.6%、中19.6%、差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vs.1.8%,P〉0.05)。结论采取一系列心脏排气措施可使微创心脏手术的空气栓塞发生率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相似,在空气栓塞并发症方面无需承担更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因各种原因引起人工瓣膜功能障碍 ,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 ,必须再次手术矫正。我们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共施行此类再次手术 19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中男 8例 ,女 11例。年龄 16~ 5 1岁。其中人工瓣膜瓣周漏 7例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5例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5例 ,生物瓣衰败 2例。再次手术距第 1次手术时间为 2 5d~ 10年。术前心胸比率 0 6 2~ 0 78;心功能III级6例 ,IV级 13例。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取胸骨正中切口 ,经升主动脉插管 16例 ,经股动脉插管 3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3例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1 10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3例为复发后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5±10.8)岁,二次手术22例,四次手术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纽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补片)微创修补腹股沟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2例24侧腹股沟疝,Nyhus分型Ⅰ型4例侧、Ⅱ型16例侧、Ⅲ型4例。均应用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行微创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 每侧手术时间30~45分钟,术后6~24小时下床活动,术后4~8天恢复正常日常活动。无一例伤口感染、阴囊血肿、阴囊积液。术后随访1个月至6个月,无复发,无髂腹股沟神经综合症。结论 内存记忆弹力环补片微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微创、无张力、全腹股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正常活动早等特点,同时其学习曲线短,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6.
以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手术指征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采用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术指征是否有助于减少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术后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我科56例术前无或轻度TR的MVR患者纳入研究。以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mm/m2将患者分为三尖瓣成形组(TA组)和非三尖瓣成形组(NTA组)。TA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年龄45.0±7.7岁;三尖瓣瓣环径36.8±3.8mm,体表面积1.57±0.15m2;心功能分级(NYHA)级18例,~级4例;窦性心律2例,心房颤动20例。NTA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42.9±11.0岁;三尖瓣瓣环径28.5±4.4mm,体表面积1.58±0.13m2;心功能分级级28例,~6例;窦性心律9例,心房颤动25例。TA组患者采用Kay法施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及术后6个月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1.0±2.4个月,除2例外54例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TA组比较,术前TA组患者右房径(49.3±7.0mm)、三尖瓣瓣环径较大(36.8±3.8mm),有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较多(P〈0.05),术后TA组患者右房径(44.1±8.9mm)、三尖瓣瓣环径(28.9±6.1mm)明显缩小,三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P〈0.05)。NTA组患者术前、术后右房径、三尖瓣瓣环径和三尖瓣反流程度变化不明显(P〉0.05),有3例患者出现TR。结论对术前无或轻度TR的MVR患者,采用三尖瓣瓣环径作为三尖瓣成形手术指征可能有助于减少这些患者术后中-重度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微创大汗腺清除的手术方式因并发症少、效果较为确切而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其手术后较高的复发率是其明显的缺点。微创大汗腺清除复发后的研究和治疗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对2005年2月~2010年5月微创法治疗腋臭156例及术后复发的35例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和随访研究,认为微创大汗腺清除术组合复发后再次微创手术治疗腋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入路使用善愈D10补片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应用善愈(D10)补片,采用前入路微创化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108例次,观察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8±20.35)min,术后2d出院。全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2例术后阴囊血肿。术后随访1—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国产善愈补片前入路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针对耻骨肌孔修补的微创手术,恢复快.效果满意.特别适合腹横筋膜缺损较大的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以及复合疝、股疝的修补。  相似文献   

20.
对36例心脏瓣膜再次手术的原因与术式选择及预后进行分析。本资料表明,再手术原因依次为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生物瓣衰败、机械瓣血栓等;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术式和时机,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作者就如何保证再次手术的成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