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对以“头部不自主抖动”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家系内ATP7B致病基因特点及候选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探讨错义和同义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第二代DNA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其他成员ATP7B基因序列。结果 先证者ATP7B基因存在Exon8 c.2333G>T p.(Arg778Leu)错义杂合突变、Exon14 c.3243G>A p.(Glu1081=)同义杂合突变(参考序列NM_000053.3),其小妹存在相同突变;先证者女儿基因检测提示:Exon14 c.3243G>A p.(Glu1081=)同义杂合突变(参考序列NM_000053.3),其儿子及大妹存在相同突变位点;患者母亲基因检测提示:Exon8 c.2333G>T p.(Arg778Leu)错义杂合突变,与患者弟弟存在相同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位点c.2333G>T p.(Arg778Leu)致病,并同时存在c.3243G>A p.(Glu1081=)同义突变。结论 c.3243G>A同义突变影响mRNA的剪接,导致外...  相似文献   

2.
肾素基因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肾素基因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确定外显子9上的引起氨基酸置换的突变(错义突变)G10 5 1A的基因型;在日本人2 12例原发性高血压(EH)者和2 0 9例正常血压(NT)者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PCR- RFLP确定基因型后结果显示G10 5 1A的G等位基因频率原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 <0 .0 5 )。基因型G/G的血浆肾素活性明显高于A/A和G/A。结论 外显子9上错义突变G10 5 1A可能影响肾素的酶活性,从而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是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的一类心肌病,文章通过对1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筛查,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详细询问先证者及其家属成员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指标、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先证者候选致病基因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发现先证者(Ⅲ1)、父亲(Ⅱ2)和母亲(Ⅱ3)携带NEBL基因c.1286C>T(p.Ser429Leu)错义突变。先证者临床症状为心功能不全,而其父母无明显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NEBL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密切相关,对于筛查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KCNE基因家族是一组基因结构上相似,编码产物结构功能相近的一组基因,它们的蛋白产物被称作Mink相关肽(mink-related peptides MiRPs),是构成电压门控钾通道的辅助亚单位-β亚单位,与相应的钾通道的α亚单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体-完整的钾通道。这些MiRPs各自  相似文献   

5.
逾越型和进育型掌跖角化病,即Greither综合征,最早于1952年报道。该病以掌跖弥漫性皮肤角化、蔓延至背部(逾越现象)及侵犯跟腱表面皮肤为特征。此外,双胫部、膝部、肘部、有时皮肤皱褶部位也会出现斑片状角化过度。作者报道2个无联系的Greither综合征家系,均为K1中的显性错义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Wolfram综合征WFS1基因的新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 QC  Jia WP  Zhang R  Li Q  Hu C  Shao XY  Chai HQ  Lu HJ  Xiang K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5):2468-2471
目的研究一个中国人Wolfram综合征患者家系中的WFS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PCR-DNA直接测序对一个Wolfram综合征患者及家系成员的WFS1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进行突变筛查;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突变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估测。结果发现外显子8第417位密码子发生缺失突变,即F417del。先证者为突变纯合子,其父母为姑表亲近亲结婚,均为突变杂合子。F417del突变位于跨膜区,失去了一个非极性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突变可引起跨膜区二级结构改变并使突变蛋白疏水性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的F417del突变是一个尚未报道过的Wolfram综合征新突变。  相似文献   

7.
胃癌家系人群hMLH1基因点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胃癌高发人群hMLH1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取 4个胃癌家系非肿瘤人群 94份和对照人群的 10 0份外周血 ,提取DNA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MLH1基因的第 8和第 12外显子 ,用毛细管电泳测定外显子的单链构象多态性 ,进而对电泳峰形异常者进行测序。 [结果 ]胃癌家系非肿瘤人群 94例标本中 ,hMLH1基因突变 2 2例 ,突变率 2 3% ,其中第 8外显子突变12例 ,第 12外显子突变 10例 ;10 0例对照标本突变 4例 ,突变率 4 % ,其中第 8外显子突变 2例 ,第12外显子突变 2例。胃癌家系人群hMLH1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且突变的碱基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发生突变的碱基位置相同。[结论 ]我国北方地区胃癌高发人群可能有着与HNPCC相似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视网膜色素变性1(RP1)基因中已经确认20个以上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P)相关的突变,均可导致1个缺少50%~70%RP1蛋白C末端的截短蛋白产生。近来发现RP1是1种微管相关蛋白(M AP)并负责光感受器外节的组装。RP1N末端的双凸(DCX)结构域是其功能所必需的。然而对该蛋白C末端如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近亲结婚Leber先天性黑矇(LCA)家系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选择近亲结婚Leber先天性黑矇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家系成员眼科检查资料和病史,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先证者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筛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到候选致病突变位点。运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及家系共分离分析,确定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 基因检测在先证者TULP1基因(MIM#602280)第11号外显子检测到新的纯和错义突变c.C1024G(p.R342G),编码区第1024位的核苷酸C(胞嘧啶)变异为G(鸟嘌呤),变异导致编码蛋白序列内的氨基酸改变p.R342G,第342号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异为甘氨酸(Gly)。342号氨基酸位点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生物学信息预测提示为致病性。结论 TULP1基因纯和错义突变c.C1024G:p.R342G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该纯合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是一种新发现的LCA致病基因突变。本研究扩大了LCA基因突变谱,为LCA基因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些外胚叶发育异常综合征被证明是由编码转录因子p63的基因突变导致的。作者报道了1例父母无临床表现的11岁男性,具有类似EEC(先天性缺指(趾)、外胚叶发育异常-唇腭裂综合征(O M IM604292)的发育障碍。该患者表现为先天性缺指(趾)畸形,双侧中指缺失、甲发育不良、牙发育不良伴牙齿缺失、少汗症及泪管闭塞。D NA测序显示位于893核苷酸发生G→A杂合置换,使1个精氨酸(CG A)残基变为谷氨酰胺(CA A),该突变被定为R298Q。此突变发生在p63的DN A结合域内,与许多已发表的EEC综合征突变距离很近。然而,文献曾报道1个德国大家系中的R298Q…  相似文献   

11.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的一种新型错义突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了解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ATP7B基因)的突变情况,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TP7B基因的外显子片段,通过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寻找突变,以DNA测序予以鉴定。结果在1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发现4例脑型患者的PCR-SSCP电泳带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均显示为第662密码子(TCC)第二碱基发生由C→G的颠换,导致其编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结论在4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发现了一个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类型(Ser662Cy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方法对新突变基因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和分析突变SOD1功能以及探讨生物信息学在新突变基因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BLAST程序对SOD1的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和序列相似性搜索;进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组织结构分析;DNAstar软件进行ORFfinder和编码蛋白进行序列预测和功能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突变SOD1定位于染色体21q,其开放阅读框为108bp,编码36个氨基酸,编码氨基酸具有保守性,与人的SOD1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一胞内蛋白,突变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结论突变SOD1可能是新的SOD1成员,可能突变的SOD1酶的活性以及信号通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生物功能,生物信息学为新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Cav-3基因的突变与明显的、有时重叠的肌病表型相关。本文报道1个新发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波纹肌病意大利家族。进行肌肉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Cav-3缺失,分子遗传分析发现1种Cav-3基因的新突变。凹陷蛋白-3基因的1种新错义突变导致波纹肌肉病@Dotti M.T.$Department of Neur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iena, Policlinico Le Scotte, Viale Bracci, 2, 53100 Siena, Italy @Malandrini A. @Gambelli S. @陈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族乳腺癌家系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胚系突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Zhou YZ  Sun Q  Lin SQ  Wang J  Liu B  Li JX  Zhou YD  Ye J  Han H  Fang FD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94-298
目的 检测中国家族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的胚系突变位点。方法 对象为来自汉族的14个乳腺癌家系中的15例乳腺癌患者、散发性乳腺癌患者76例和正常对照100名,知情同意后取其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用15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2份pool DNA(每份pool DNA含50名正常对照者的等量DNA)作为样本,对BRCA1基因外显子4、8、11、18、19、20和部分内含子区域,BRCA2基因外显子1~14、外显子17~24和外显子27及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序列测定。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筛查基因突变位点及多态性位点,对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在正常对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BRCA1的外显子11上发现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2个不改变氨基酸编码,4个改变氨基酸编码。其中2个为致病性位点:一个致病位点为G 1235A(Trp 372 stop),导致蛋白质合成终止,该位点仅在1例29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另一致病位点C 1196 T(Pro 359 Leu)也只在1例37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该位点在正常对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基因分型后均为野生型,并在相关的文献和乳腺癌信息中心网站的突变数据库中均未检索到,为一新的中国家族性乳腺癌特有的致病位点。在BRCA2的外显子3、10及11中发现8个SNP位点,5个不改变氨基酸编码,3个改变氨基酸的编码,其中2个位点A 1093 C(Asn 289 His)和A 3199 G(Asn 991 Asp)在2个pool DNA样本中均为野生型。结论 在BRCA1上发现两个致病的SNP,可能与早发型乳腺癌有关,其中一个可能是中国家族性乳腺癌特有的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5.
16.
徐军  李运有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10):621-622
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错义突变的研究徐军,李运有,张寄南,马文珠,王敬良近年来,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是心肌疾病研究的焦点之一,有研究认为βMHC基因中的点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的重要发病原因[1]。本研...  相似文献   

17.
Usher综合征又称为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 ,笔者曾遇 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先征者 ,李某某 ,女 ,36岁。因自幼聋哑伴双眼视物不清 ,逐渐加重 2年收住院。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5cm)手动 ,角膜及晶状体透明 ,视盘呈蜡黄色萎缩 ,后极部青灰色 ,可见大量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视网膜血管狭细 ,黄斑区灰暗 ,中心凹反射消失。耳科检查 :外耳廓及耳道、鼓膜正常 ,电测听检查为全聋 ,听力损失平均在 1 0 0dB以上。经全身及球后注射扩血管药及神经营养剂治疗后 ,双眼视力 (1m)指数。临床诊…  相似文献   

18.
19.
<正>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又称家族性高睾酮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外周性性早熟。FMPP由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突变引起LHCGR结构性激活,不依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患儿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