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境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能够增强植物的次生代谢改变药材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0.004μmol/L、0.4μmol/L和40μmol/L Na_2S_2O_4处理五味子鲜果,研究活性氧、抗氧化酶活性及木脂素类成分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0.4μmol/L Na_2S_2O_4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0μmol/L Na_2S_2O_4显著降低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主要发生在第1~2天和5~6天,与浓度呈负相关,0.004μmol/L和0.4μmol/L Na_2S_2O_4处理组增加CAT活性,40μmol/L处理组CAT活性变化很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主要发生在5~6天,三个浓度均显著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变化不明显。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第5天和第6天显著升高,促进木脂素类成分生物合成,其中40μmol/L Na_2S_2O_4处理5 d最为显著,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比传统加工方法分别提高24.6%、21.9%、28.0%、19.3%、27.3%。结论 Na_2S_2O_4改变了五味子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次生代谢水平,提高了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药材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很多药材质量下降。提高药材质量已成为中药资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采用H_2O_2喷施黄芩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变化不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显著下降,表明黄芩抗氧化酶系统消除活性氧能力降低。同时,H_2O_2促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表达,提高了PAL活性,促进了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苷元类成分的转化。0.004μmol·L~(-1)H_2O_2处理后第2天,虽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等苷类物质略有下降,但活性最高的成分苷元类成分显著升高,黄芩素由0.094%升高到0.324%,汉黄芩素由0.060%升高到0.110%,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6%,83.3%。  相似文献   

3.
目的环境影响药材质量的本质原因是活性氧。通过·O_2的载体Na_2S_2O_4打破原有的活性氧平衡,模拟胁迫条件下生理过程,增强次生代谢,构建提高药材质量新方法。方法对中药材黄芩叶面分别喷施40、0.4和0.004μmol/L的Na_2S_2O_4,以不同程度的干旱模型为参照,分析比较Na_2S_2O_4与逆境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差异。结果干旱状态下植物相关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变化与H_2O_2作用不尽相同,但均提高了PAL的活性。结论在活性氧模拟环境胁迫的作用下,能够调节次生代谢,提高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景明  姜华  孟祥才 《中药材》2022,(5):1029-1033
目的:以O^(-)_(2)的载体Na_(2)S_(2)O_(4)模拟植物环境胁迫,通过不同时间防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H_(2)O_(2)含量及色原酮含量的变化,阐明防风次生代谢产物色原酮在抵御环境胁迫过程中的生理生态作用。方法:研究外源Na_(2)S_(2)O_(4)对防风鲜根体内抗氧化酶活性、PAL活性、H_(2)O_(2)含量及色原酮含量的影响,阐明药材质量形成机理。结果:在Na_(2)S_(2)O_(4)胁迫下防风SOD、CAT、APX活性变化不大,POD活性显著升高;Na_(2)S_(2)O_(4)使防风根内H_(2)O_(2)含量下降,15μmol/L的Na_(2)S_(2)O_(4)胁迫9天后H_(2)O_(2)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对照组的68.3%;Na_(2)S_(2)O_(4)胁迫后,3、5、7、9、12天防风色原酮含量显著提高,总色原酮含量分别提高14.17%、27.26%、19.87%、24.38%、21.94%;DPPH清除试验显示色原酮本身没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但与POD同时存在时显著提高H_(2)O_(2)的清除能力。结论:色原酮是防风抵御环境胁迫的主要物质,环境胁迫下色原酮与POD共同作用参与ROS的清除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H2O2对北苍术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0、1.0、0.2、0.04 mmol·L-1 H2O2溶液和清水处理北苍术鲜根,比较北苍术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关键酶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外源H2O2的作用下,北苍术鲜根中活性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在第4天有显著升高,并在第6~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CAT和POD的活性分别在第4、4~6、2~4天达到高峰。北苍术次生代谢产物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均有显著提升,且在不同浓度H2O2处理中,0.2 mmol·L-1 H2O2处理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关键酶活性提高幅...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3)
目的:探讨高温对甘草鲜根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35℃、45℃、55℃温度处理甘草鲜根,研究高温胁迫对代谢途径变化、抗氧化酶活性、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在高温胁迫下,各处理组甘草根中H_2O_2含量无明显变化;35℃和45℃组的SOD和P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55℃组的SOD活性总体上持续降低;CAT活性未表现明显降低;1,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显著增加。35℃条件下PAL活性较高,45℃和55℃条件下PAL活性变化不大,L-苯丙氨酸总体上维持稳定水平。不同高温条件下前3、4天均表现出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含量增加,而甘草苷、异甘草苷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结论:黄酮类成分与甘草抗氧化酶活性体系的协同作用,起到了清除活性氧保护植物的作用,前期以次生代谢产物黄酮为主,后期共同发挥作用。次生代谢产物黄酮消除活性氧主要是通过改变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来调节消除活性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测定五味子药材中 8 个木脂素类成分 (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 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 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Box-Behnken 响应面法,以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 8 个木脂素类成分总含量为考察指标来优化提取工艺,并验证此工艺。采用 Agilent ZB-Extend C18色谱柱 (250 mm×4. 6 mm,5 μm),流动相为 0. 5% 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 1 mL·min–1,检测波长为 220 nm,柱温为 35 ℃。结果:五味子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 30 min,甲醇体积分数为 100%,料液比 1∶50;不同产地五味子的 8 个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有差异,RSD 为 8. 44%~20. 02%。结论:Box-Behnken 响应面优化五味子中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科学稳定、准确可靠,建立测定 8 个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远志愈伤组织在加有不同浓度H_2O_2的MS培养基上总酚总黄酮含量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从细胞水平探讨其适应H_2O_2环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以远志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H_2O_2浓度设置为0,5,10,15,20 mmol·L~(-1)5个梯度加至MS培养基中,分别在培养5,10,15,20,25 d后取样测定愈伤组织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H_2O_2浓度在5 mmol·L~(-1)下远志愈伤组织15 d时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当远志愈伤组织培养5 d,外源H_2O_2浓度为5 mmol·L~(-1)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培养25 d,外源H_2O_2浓度为5 mmol·L~(-1)时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培养25 d,外源H_2O_2浓度为15 mmol·L~(-1)时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结论:远志愈伤组织具有适应一定浓度H_2O_2环境胁迫的能力,在其受到H_2O_2环境胁迫时,远志愈伤组织能通过调节自身的次生代谢物、保护酶系统来缓解带来的伤害。对次生代谢物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在5~10 mmol·L~(-1)时有显著促进作用;在5 d,外源H_2O_2浓度为5 mmol·L~(-1)时可显著提高SOD活性;在25 d,外源H_2O_2浓度为5 mmol·L~(-1)时可显著提高POD活性;在25 d,外源H_2O_2浓度为15 mmol·L~(-1)时可显著提高CAT活性。  相似文献   

9.
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五味子类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方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45℃,进样量1μL。以5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种类识别。结果:分析时间内,上述5种木脂素成分在10 min内分离度良好,在0.001~0.222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7%~105.1%,RSD均3.0%。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南北五味子能完全被区分为两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为五味子类药材的分类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研究其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对于今后的临床应用意义重大。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了五味子生药及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木脂素对CYP450酶活性的作用,并对其作用途径进行了初步推测。结果表明,五味子中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甲素、乙素、醇乙于3个水平影响CYP450的活性分别为诱导CYP450基因表达、诱导CYP450 mRNA翻译及直接作用于酶蛋白并抑制蛋白活性。这3个水平的作用于宏观表现为五味子对CYP450活性的双重作用。6、9位亲脂取代基或者大基团取代基是抑制CYP450活性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1.
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甲醇-0.5%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9 mL.min-1,柱温35℃,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等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均含有上述6种成分,且均以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高,五味子丙素含量最低。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测定五味子药材中的6种木脂素类成分,为五味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炮制对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炮制对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北五味子果和北五味子种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和溶出率的影响.结果:北五味子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并没有新成分的生成,只是蜜炙和酒炙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和溶出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醋五味子只有五味子乙素含量增加,其余木脂素含量均减少.结论:蜜炙和酒炙五味子能增加滋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心肌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并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诱导组、H_2O_2+低剂量(10μg/mL)五味子乙素组、H_2O_2+中剂量(50μg/mL)五味子乙素组、H_2O_2+高剂量(150μg/mL)五味子乙素组,CCK-8试剂检测H9c2细胞增殖情况,相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Jak2、p-Jak2、Stat3、p-Stat3(Tyr705、Ser727)、血红素氧合酶1(oxygenase-1,H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_2O_2诱导组相比,低、中、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匀浆氧化应激产物MDA、NO水平显著降低、SOD-1酶活性显著升高,HO-1、SOD-1、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五味子乙素对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南北、东西、斜架三种不同采光结构适应能力及药材质量的变化,从而确定适宜栽培方法。方法比较不同采光结构下五味子植物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三种采光结构中,南北架的三种酶活性略低于东西架和斜架;南北架叶绿素b含量略高于东西架和斜架,叶绿素a和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东西架和斜架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相差不大,分别高于南北架10.2%、25.3%、26.8%左右。结论斜架较强的光照不但不会对五味子造成伤害,而且可以提高五味子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五味子生品、炮制品和不同部位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差别,探讨五味子炮制机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通过外标法对五味子生品、果皮、种子及清炒、酒制、醋制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在种子中含量较高,约为生品的两倍,而果皮中含量极少。五味子生品及清炒、酒制、醋制等炮制品的木脂素成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醋制过程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醋五味子炮制过程中蒸制及烘制时间对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完善醋五味子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 min,50%A;17~25 min,50%~55%A;25~30 min,55%~75%A;30~55 min,75%A;55~65 min,75%~50%A),检测波长254 nm。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蒸制和烘干时间对醋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蒸制及烘制时间对醋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20%米醋闷润1.5 h,蒸制3 h,于50℃烘制11 h;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24%,0.151%,0.085%,0.125%,0.185%,0.046%。结论:五味子醋制后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发生了一定变化,除五味子酯甲含量略有上升外,其他5种成分含量均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五味子蒸制后不宜久烘。  相似文献   

17.
殷放宙  陆兔林  蔡宝昌 《中草药》2006,37(9):1341-1344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木脂素的差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差别。结果从薄层色谱上看,生五味子、醋五味子及酒五味子无明显的差别,而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均以酒五味子中的量稍高。结论五味子经过炮制后,能增加其中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的量。  相似文献   

18.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安伟  窦志华  罗琳  居文政 《中草药》2008,39(9):1285-1288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作进一步鉴定,并测定主要成分的量。方法HPLC-DAD和UPLC-MS/MS检测相结合进行成分鉴定,HPLC-UV法测定主要木脂素类的量。结果HPLC-DAD检测鉴定出含药血清中8个制剂原形成分中的7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5个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图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U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除存在五味子醇甲等7个木脂素类成分外,还含有五味子酯甲;含药血清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1453±1.0202)、(6.6045±1.3414)、(0.5601±0.1375)、(5.9330±0.9666)μg/mL。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有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光  高勤  翁文  罗焕敏 《中药材》2006,29(10):1096-1098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以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粉碎粒度和CO2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萃取压力和粉碎粒度对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中木脂素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成细粉,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为30 L/h。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五味子大田生产中连续两年盐胁迫对五味子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个不同采收期、5个氯化钠处理水平下共54份样品中6种木脂素含量。结果:盐胁迫在0~0.030 kg·m~(-2)范围内五味子植株能正常生长;0.012 kg·m~(-2)氯化钠处理水平胁迫有利于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积累,而0.030 kg·m~(-2)氯化钠处理水平对最佳采收期五味子果实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为研究药用植物五味子的引种和抗逆驯化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