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白木香离体根培养体系。方法:考察生长素处理、MS培养基浓度以及初始接种量等因素对白木香离体根培养的影响;用GC-MS技术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白木香离体根的色酮类物质成分。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IBA 1.5 mg/L诱导7 d可生成大量生长良好的侧根;MS培养基减量浓度(1/4、1/2、3/4MS)有利于侧根诱导,正常浓度MS有利于侧根生长;每瓶接种15条根为最佳初始接种量。白木香离体根经IBA诱导6 d后开始形成侧根原基,撤去激素后侧根原基迅速增多,18 d后再无新原基生成,最终主根段上可稳定形成12~15条侧根。GC-MS检测结果表明,白木香离体根经过10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不同时间可产生2-(2-苯乙基)色酮类物质,且产生色酮类物质的种类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白木香离体根培养技术体系,为深入探讨色酮类有效物质的次生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中草药》2010,41(2):28-284
目的研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沉香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采用HPLC法进行诱导物的测定。结果从白木香离体侧根中诱导出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结论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能诱导白木香中沉香特征化合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白木香中色酮类化合物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戚树源  林立东  胡厚才 《中草药》2000,31(9):658-659
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沉香是我国、日本、印度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沉香是由于白木香木材组织受伤或感染真菌后形成的。 1 976年 ,华南植物研究所发现黄绿墨耳真菌感染白木香木材伤口后能加速沉香的形成 [1]。在沉香中存在两种主要的成分 ,倍半萜类化合物和色酮类化合物。沉香的品质主要由这两类化合物决定。本文采用 HPLC法检测色酮类化合物 ,探讨白木香受真菌感染后 ,色酮类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色酮类化合物在白木香中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评价沉香药材的品质提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3株活性真菌的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该类真菌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真菌固体培养方法,对影响真菌生长的营养和培养条件等因子进行优化,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得到了培养3株活性真菌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获得了真菌固体生长的最适温度、pH值、装料量、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结论 在实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下,能够较快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固体菌种;为3株活性真菌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生产推广提供了菌种培养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贡菊不定芽诱导与增值的培养条件,为建立和完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贡菊无菌组培苗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单因素、组合、正交试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值的影响,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适用于不定芽诱导的细胞分裂素为6-BA,本实验条件下不定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1 mg·L-1或6-BA2.0-1mg·L-1+IBA0.1 mg·L-1;不定芽增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02 mg·L-1+IBA0.1 mg·L-1;基本培养基优化结果为:大量元素MS标准浓度+铁盐1.5倍MS标准浓度+蔗糖20 g·L-1+椰子汁30 m L·L-1。结论:6-BA对不定芽诱导有显著影响,IBA、NAA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基本培养基的改良优化可增强不定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野葛毛状根的诱导及离体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野葛毛状根的诱导和无激素离体培养。 方法:用含超强毒性基因的发根农杆菌R1601与野葛离体叶片共培养。 结果:经感染的野葛叶片表面直接形成大量生长快、分枝多、负向地性的毛状根,毛状根离体培养具有抗卡那霉素特性和激素自给特征。 结论:建立了发根农杆菌诱导野葛毛状根的方法和野葛毛状根的离体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紫锥菊毛状根的诱导及活性成分的产生。方法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4,R1601,1025感染紫锥菊外植体。结果 紫锥菊外植体被3种发根农杆菌感染后,外植体伤口处均能陆续分化生长出白色的毛状根。A4菌株的诱导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种菌株,A4对紫锥菊叶片的毛状根诱导率高达66.7%。紫锥菊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发根农杆菌A4,感染时间12 min,菌液A600值 0.8,共培养温度24 ℃,共培养时间2 d,预培养时间2 d,培养基pH值6.0,此条件下紫锥菊毛状根的平均诱导率达到54%;对诱导出的毛状根进行PCR检测,证明其确为已转化的毛状根。检测得到紫锥菊毛状根中的多糖含量为15.54%,总酚的含量为2.491%。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紫锥菊毛状根培养系统,为研究紫锥菊毛状根大量培养生产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9,(4)
目的:以我国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种子为外植体,建立桃儿七种子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选取野生桃儿七植株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浸种时间、化学试剂、培养基类型处理对桃儿七种子(整粒、切种、种胚)离体培养萌发再生进行研究。结果:桃儿七种子浸泡48 h后,以种胚形式接种至1/4MS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7.73%;同时,化学试剂Na_2CO_3(0.3%)、NaHCO_3(3.0%)和NaClO(2.0%)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桃儿七种胚的萌发,其萌发率分别为95.34%、95.68%、96.15%;整粒种子在不同类型培养基中萌发率为0;种子切种后在WPM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68.00%。结论:桃儿七种子离体培养最佳外植体为种胚,在1/4MS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石斛毛状根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凤华  汤绍虎  孙敏 《中药材》2004,27(10):712-714
目的:建立石斛毛状根体系.方法: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石斛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并对毛状根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以蔗糖(3%)为碳源,添加水解乳蛋白(1g/L)的1/2MS培养基为毛状根的最佳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丹参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丹参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及液体培养体系,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15834为试验菌株分别侵染丹参无菌苗叶片,诱导丹参毛状根,PCR扩增筛选阳性株系,HPLC测定丹酚酸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毛状根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显示:3种发根农杆菌A4,LBA9402,15834均诱导出丹参毛状根,经PCR鉴定证明其Ri质粒T-DNA均已整合到丹参基因组中,其中发根农杆菌LBA9402和A4诱导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分别为(3.27±0.37)%,(3.17±0.20)%;由发根农杆菌LBA9402诱导MSOH液体培养基培养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4.56±0.36)%;由发根农杆菌LBA9402诱导,pH为4.81的MSOH液体培养基培养的丹参毛状根丹酚酸含量最高可达4.85%。因此,以发根农杆菌LBA9402和A4诱导的丹参毛状根在pH为4.81的MSOH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丹酚酸含量较高。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中药丹参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白木香离体根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白木香离体根的生长、生理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白木香耐盐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次代根的生根率、侧根条数、侧根根长和侧根直径考察盐胁迫对白木香离体根生长的影响,通过脯氨酸和抗氧化酶含量考察盐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利用GC-MS分析不同盐处理下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随NaCl浓度的增加,次代根的生根率和侧根条数下降,侧根直径和侧根根长呈增加趋势。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增后降,抗氧化酶含量在低浓度时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中高浓度时则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化学成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产生了6种新物质。结论低浓度NaCl处理能促进白木香离体根侧根的生长,使脯氨酸和抗氧化酶的含量升高并产生新的化合物;高浓度NaCl严重影响离体根的再生。  相似文献   

13.
离体培养条件下伊犁贝母四倍体诱导及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选育四倍体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新种质,为高产、高生物碱含量的伊犁贝母育种打下基础.方法 以鳞茎诱导出的不定芽为材料,将其接入含有2%二甲基亚砜、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MS培养基诱导四倍体,利用处理后不定芽表型变化及染色体计数筛选鉴定四倍体伊犁贝母.结果 成功获得了染色体加倍的伊犁贝母新材料,其中以含秋水仙素400 mg/L浸泡24 h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33.3%,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二者在表型性状、显微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四倍体植株体型大、生长优势明显,离体条件下利用不定芽诱导多倍体是伊犁贝母倍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诱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永贤  孙利  孙金元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40-440,442
目的:研究2,4-D及BA两种植物激素相互配比以及不同的外植体在刺五加胚状体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及BA。以刺五加种胚及无菌苗的子叶、叶柄、胚轴、胚根等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定期观察记录胚状体的发生及生长情况。结果:子叶及胚轴较易产生胚状体(1~2个月)。诱导胚状体的最佳培养基为MS 2,4-D0.5mg/L。结论:不同的外植体及激素水平诱导胚状体的效果不同,2,4-D起主导作用;培养务件以黑暗比在光照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方泽蘅  李文月  马新业  詹若挺 《中草药》2019,50(10):2442-2451
目的研究3代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离体根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差异,对响应盐胁迫的各代转录因子家族差异基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以组织培养的白木香离体根为材料,采用IlluminaHiseq4000双端PE150测序方法,将所有白木香Unigene序列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PlantTFDB)进行比对,对盐胁迫组与对照组间的3代差异转录因子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3代白木香离体根转录组测序片段经de novo拼接共获得48 286条Unigene序列,含有1 156个潜在的白木香转录因子,分布于54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bHLH、ERF、NAC家族是富集最多的3个家族。在第1、2、3代盐胁迫白木香根中分别筛选出290、277、349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NAC、MYB以及WRKY家族上调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DEG)数量随胁迫代数增加而增多,而GRAS家族上调表达的DEG数量随胁迫代数增加而减少。3代共有的差异转录因子有70个,其中8个基因的下调表达倍数随盐胁迫代数增加而递增。结论盐胁迫对白木香转录因子表达影响主要以下调为主。盐胁迫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转录因子数量随着盐胁迫代数增加而增加。不同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情况不同,一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胁迫记忆的传递。该研究有助于在整体水平加深了解白木香转录因子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白木香胁迫记忆及白木香盐胁迫响应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七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七不定根的诱导与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从大田栽培三七外植体、再生苗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诱导3种途径获得不定根,考察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3-丁酸(IB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比较4种不定根与其母体分离方式对其体外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获得不定根,幼嫩花蕾愈伤组织是诱导不定根的理想材料;IBA诱导不定根的能力最强;采用将不定根连其母体组织一起在液体培养系统中连续培养后再分离的方法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结论:成功诱导三七不定根并建立了液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离体不定根的高效诱导与悬浮培养,实现何首乌资源的永续利用。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植物生长物质,筛选从幼茎有效诱导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对悬浮培养的不定根进行继代培养并测定生长曲线,同时对不定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能够从幼茎有效诱导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蔗糖 40 g·L-1+α-萘乙酸 2.0 mg·L-1+6-卞基腺嘌呤 0.2 mg·L-1;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 MS+蔗糖30 g·L-1+α-萘乙酸 2.0 mg·L-1+生根粉 0.2 mg·L-1;经过检测,发现不定根同样含有何首乌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该实验实现了何首乌不定根的高效诱导与培养,为中药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8.
蜜环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蜜环菌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蜜环菌菌丝体的适宜培养条件。方法:通过测定菌丝体生物量的方法,利用液体摇瓶培养方式,筛选适宜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的最适浓度,最终确定蜜环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碳源的最适种类为糊精,氮源最适种类为豆饼粉提取液,玉米浆、硫胺素都有促生长作用,乙醇作为小分子碳源对蜜环菌菌体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铵和硝酸钠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添加磷酸二氢钾促进菌体生长。结论:通过对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蜜环菌液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如下:25%的豆饼粉提取液,2%的玉米浆,2.5%的糊精,0.06%的硫胺素,1.0%的乙醇,0.3%的磷酸二氢钾,pH值6.0。以此培养基培养蜜环菌,最终菌丝体收率可达到1.9 g/100m l。  相似文献   

19.
20.
麻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的出口量和使用量在逐年增加,麻黄碱的提取一直以野生资源为原料,使麻黄野生资源将近枯竭,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国务院颁发了有关禁止滥挖干草和麻黄的通知,鼓励人工种植麻黄,从根本上解决麻黄资源紧缺的问题。目前人工种植麻黄的种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种子育苗,由于野生麻黄的种源是一混杂的群体,因此栽培的麻黄在形态、生长发育及其有效成分上都存在差异,影响麻黄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制约了我国麻黄企业的发展。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麻黄快速繁殖及种质保存、细胞离体培养产生代谢药用产物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麻黄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等研究状况,为麻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