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及后处理图像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输尿管结石,全部经临床证实;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采用KUB、IVP、B超及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并对各种检查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结果全部30例输尿管结石均为单侧单发;30例中B超检出14例,检出率47%;KUB检出7例,可疑3例,检出率33.3%;IVP检出23例,检出率76.6%;多层螺旋泌尿系造影及MPR重建检出30例,检出率100%。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有明显优势,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能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迎光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55-155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采用16排螺旋CT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对57例泌尿系统梗阻患者实施扫描,将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果同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57例患者中,3例神经源性膀胱疾病、12例肾结石疾病、29例输尿管结石疾病、6例输尿管占位性疾病、3例单纯肾盂积水疾病、2例输尿管结核疾病、2例输尿管狭窄疾病。患者进行IVP检查后,15例显影发生延迟、11例仅有一侧显影、6例没有显影。泌尿系统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16排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IVP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疾病采用16排螺旋CT实施检查诊断,检查时间短、准确性高,可以配合常规检查方法,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实施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聂聪科  宋娟  王培 《新疆医学》2013,43(2):81-82
输尿管结石是引起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一,及时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B超、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P)是检查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手段,但对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敏感性均低于CT。而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提供了高效、便捷、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并治疗的95例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X线腹平片(KUB)及静脉肾盂造影(IVU)、超声与螺旋CT,通过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对比三组影像学表现可发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表现较X线腹平片(KUB)、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具有明显更快,更安全,更精确的优势。结论:对输尿管下段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韦学  卢忠武  韦玲群 《中外医疗》2011,30(25):176-17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输尿管结石而经常规检查(B超、KUB、IVU)未确诊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4例行碘海醇造影后增强CT延迟扫描。结果螺旋CT平扫确诊29例,可疑结石3例,其中2例经增强CT延迟扫描确诊,另1例经输尿管重建确诊。结论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优于B超、KUB、IVU等常规检查,诊断准确且无创伤,可作为经常规检查未显示结石的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覃智标  邓德茂  黄增超 《广西医学》2011,33(12):1617-1618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检查及三维重建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16例经B超、X线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P)不能确定输尿管结石及其部位,应用螺旋CT容积扫描及CTU,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CTU及三维重建图像。结果CTU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输尿管阴性结石的部位和大小,116例右侧输尿管结石6例,左侧43例,双侧12例,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U检查及三维重建对输尿管阴性结石能够准确作出诊断,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CT尿路造影(CTU)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定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0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经手术病理确诊120例。患者首先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次行CT检查并进行CTU三维重建,在CT检查完毕立即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诊断结石、梗阻积液及输尿管显影状态。结果CTU检查输尿管显影率明显低于IVP检查,差异显著(P<0.05)。CTU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90.00%,CTU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719,P<0.001);IVP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84.00%,IVP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600,P<0.00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98.00%,两种方式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940,P<0.001);两者联合诊断输尿管结石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优于单纯的CTU与IVP。结论CTU联合IVP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但CTU对输尿管显影延迟时,应进行IVP作为辅助检查,帮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结石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泌尿系统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泌尿系统阴性结石患者行CT扫描并对照其KUB、IVP表现.结果本组泌尿系统阴性结石KUB、IVP检出率低,CT对结石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并可鉴别IVP发现的充盈缺损的性质.结论CT是泌尿系统阴性结石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总结CT盆腔平扫在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IVP (静脉肾盂造影 )显示一侧输尿管末端轻度梗阻而平片及IVP均未能发现末端结石而临床高度怀疑为结石 ,且病人同意CT检查的 19例患者 ,行盆腔双侧输尿管末端区域CT平扫 ,层厚、层距 2~ 5mm ,部分病例重叠扫描。结果 :19例中CT发现 15例 16枚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 ,最大 8× 9mm ,最小仅 2mm ,结石发现率 84%。结论 :CT输尿管末端扫描对微小末端结石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弥补了常规X线检查的不足 ,避免了不必要的逆行插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提高了对输尿管末端微小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P)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与B超表现相结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的168例患者,除去肾结石29例,膀胱结石4例,就临床拟诊为输尿管结石的135例进行分析,男91例,女44例,临床均为急性中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血尿.经尿路平片(KUB)与IVP明确诊断为结石者76例,8例确认无异常征象.另51例KUB无异常,但IVP有若干X线征象提示阴性结石存在.然后对拟诊输尿管阴性结石处作B超检查.结果 2例因阴性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经B超显示者43例,检出率87.7%.IVP与阴性结石相关征象有:截断征,输尿管变窄,输尿管间嵴增宽,梗阻性肾实质像,充盈缺损,结石染色.结论 IVP的X线征象结合B超检查是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越尿系成像(spiralCTurography,SCTU)对榆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输尿管病变患者,其中结石18例,肿瘤3例、息肉1例、畸形4例、炎症4例、输尿管瘘2例、腹腔内肿瘤手术后遗症3例。均作螺旋CT泌尿系检查,先作平扫,然后注射对比剂后10~15min行螺旋CT吝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其中22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结果在SCTU图像上,18例,21枚结石(其中2枚阴性结石)可清晰发现结石及扩张的输尿管和肾盂;3例肿瘤可见输尿管腔突然中断及肿块;4例双肾盂并双榆尿管畸形均见两个肾盂和两条输尿管;2例输尿管瘘显示瘘口的位置及走行。结论与普通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U)相比,螺旋CT及其SCTU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高输尿管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唐卯吉 《吉林医学》2013,34(9):1605-1606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致重度肾积水静脉肾盂造影肾不显影后补充检查CT+3D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度肾积水静脉肾盂造影肾不显影后经螺旋CT联合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肾结石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1例,中下段结石10例,膀胱结石1例,尿道结石1例;与经静脉肾盂造影后螺旋CT联合三维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一致,两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病例经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或显影淡,结石部位、大小、数目均无法确定,且阴性结石无法显示;造影后加做螺旋CT联合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明确有无结石,明确结石部位、数目及梗阻部位,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锦军  王黎 《广东医学》2007,28(9):1386-138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表现为肾绞痛、肉眼或镜下血尿,B超疑似结石,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及尿路逆行插管造影(RGP)难以鉴别或失败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检查,所获图像传至工作站行3D重建并分析所得资料.结果 52例均获全程输尿管清晰重建图像,阴性结石在输尿管管腔内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结石周围软组织边缘征等清晰可见,其中右侧输尿管结石31例,左侧16例,双侧5例.结石直径0.4~1.6 cm,结石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 多层螺旋CT输尿管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快捷、准确、清晰、无创,是目前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世阳 《医学综述》2013,19(8):1501-1503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云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泌尿系统梗阻患者57例,采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果及静脉肾盂造影(IVP)的结果。结果 16排螺旋CT扫描可明确显示全部病例情况,可清晰地显示高密度致密结石影及其形态大小,占位病变清楚显示软组织肿块影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经此检查出神经源性膀胱3例,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29例,输尿管占位性病变6例,单纯肾盂积水3例,输尿管结核2例,输尿管轻度扩张后不规则狭窄2例。IVP检查中有15例患者发生延迟显影,11例患者发生一侧显影,6例患者无显影。IVP检查对泌尿系统梗阻的诊断率显著低于16排螺旋CT的诊断率(P<0.05)。结论 16排螺旋CT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图像清晰,对泌尿系统肿瘤、结石或其他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泌尿系统疾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vography,SCTU)在输尿管结石,尤其是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B超、KUB、IVU等检查未发现结石者,均行CTU检查,将资料传送至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处理后,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26例中24例得到明确诊断输尿管结石,最后经手术及药物排石证实,2例未发现异常。经过重建成像,均清楚地显示了输尿管全程,同时显示了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的范围及程度。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尤其是经B超和IVP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64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输尿管结石尤其是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输尿管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比较分析超声波检查、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及MRU的结果。结果:22例患者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均行超声检查,阳性19例;IVP检查6例,阳性4例;逆行造影5例,阳性3例;21例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扫描及2例行MRI检查,均为阳性。结论: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应及早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必要时辅助行输尿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后CT检查对肾和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IVP检查后显影不满意的患者60 min后行CT扫描检查,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上采用曲面重建(CPR)、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重建成CT尿路造影(CTU).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诊治结果分别判定其对病变的检出率、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研究中43例IVP显影不满意的肾和输尿管病变的患者,CT加CTU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其中,肾和输尿管结石28例(65.1%),肾及输尿管结核4例(9.2%),输尿管肿瘤3例(7.0%),慢性炎症2例(4.6%).输尿管破裂1例(2.3%),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2例(4.6%),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2.3%),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例(2.3%).腹膜后纤维化1例(2.3%).CT加CTU的整体诊断正确率为93%(40/43).结论:IVP后CT检查对IVP显影不佳的肾及输尿管疾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门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泌尿系B超、尿路平片(KUB)检查,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的患者应用16层多层螺旋平扫,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MIP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成像观察。结果单侧输尿管结石4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6例,10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为中段结石,21例为下段结石,合并患侧输尿管积水24例,结石直径3~11 mm,2例患侧输尿管轻度迂曲畸形;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后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为输尿管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能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泌尿系情况,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检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层螺旋 CT 检查确诊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其总检出率为96.88%。静脉尿路造影确诊肾结石患者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患者13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其总检出率为79.17%。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作为无创伤检查,操作方便、持续时间短、诊断率高,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