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32例41眼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行青光眼、白内障分期手术的患者35例42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个月、6个月角膜散光轴向分布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1周角膜散光轴向分布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较好地保持了角膜原有的功能形态,降低了术后角膜散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巩膜隧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经巩膜隧道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前房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术前视力一尺指数~0.4,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在0.05~0.8。术前平均眼压23.60±3.26mmHg,术后平均眼压16.05±2.23mmHg。结论超声乳化联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良好,眼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对眼组织损伤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6例30眼,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度近视,将其分为高度近视组(14例,15眼)和对照组(12例,15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average endothelial cell size,AVG)、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角形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HEX)。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CD、AV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V显著大于对照组,HEX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AVG、CV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前(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VG、C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稳定性、耐受性差,更易受手术影响及损伤,术前评估其功能及术中注意保护是减少术后角膜内皮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凡是各种原因(如年龄增大、局部营养障碍、外伤等)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是发病率最高的致盲性眼病之一~([1])。目前,临床对白内障的治疗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目前的主流治疗手段,但会对角膜的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2—2014年所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共126眼)实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和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囊外摘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2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内皮细胞平均损失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组间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组角膜内皮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安全可靠,不断增加操作熟练度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角膜内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3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30名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及中央角膜厚度,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268.8个/mm2(10.9%),对照组减少73.58个/mm2(3.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中央角膜厚度较对照组厚,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细胞变异系数之间无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月,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非糖尿病患者严重,且恢复慢,故对于将行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应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操作技巧,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的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的相关性.方法:393例(428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术前均采用OrbscanⅡ和A超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非接触角膜内皮计进行角膜中央部位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1天测量角膜中央厚度,162眼角膜透明进行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和角膜中央内皮细胞的计数.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并且对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28眼)超声乳化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56%~59.30%,平均(18.34±11.63)%;各变量中超乳时间、晶体核分级、两种方法测量的术后第1天角膜厚度增加率与其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的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呈显著性相关,术后第1天的角膜厚度的测量可以作为对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情况的评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詹田兰  万芬 《中外医疗》2012,31(22):11-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的3~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8眼(69.20%),0.1~0.4者8眼(30.8%)。术后眼压24眼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眼在15mmHg以下,术后随访期内2眼短期使用降眼压药。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23眼(88.46%)。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反应和短暂角膜水肿。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和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常同时伴发。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6 80例 (6 80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前根据晶体核混浊的程度分为 1~ 4级 ,术后观察角膜水肿等情况。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结果 术后 0~ 1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级角膜水肿者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六边形细胞所占百分率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角膜水肿于术后 2~ 5d消退。结论 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晶体核硬度尚未达到过硬时 ,以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35例(40眼);对照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4例(60眼)。应用角膜内皮镜于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更低。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白内障患者同时存在青光眼时 ,过去由于白内障手术切口大 ,术中可能出现玻璃体溢出等并发症 ;在青光眼手术方面 ,由于切穿前房可能引起术后浅前房与眼内炎症等并发症 ,所以不少医生宁可选择分开进行手术而不选择联合手术。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上述并发症均在逐步减少。我院从去年开始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与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从 2 0 0 0年 1月开始 ,我们对 15例同时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进行联合非穿透小…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46例(5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到16个月. 结果视力达0.1及以上者47眼(85.4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0~21 mmHg)者48眼(87.2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此三联手术安全可行,能使大部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控制好并获得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2例(12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在我院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疗效。结果 术后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3.25mmHg。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在0.1~0.6之间。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39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上方隧道巩膜瓣切口行三联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范围为1.36~3.16kPa,其中小于2.13kPa者28眼(71.79%);矫正视力范围为0.02-1.0,其中大于0.3者32眼(82.05%),31眼(79.49%)均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力,有效降眼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26眼术后3月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8.25mmHg,视力≥0.4者18眼,占69.2%。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视力恢复好,降眼压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评价小梁切除术后行白内障手术的危险预测因素和超声乳化术对眼压(IOP)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138例年龄在40岁以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剥脱性青光眼(EG)连续患者的138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由1名眼科医师对其实施小梁切除术并且未使用抗代谢药物。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