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中不同类型的早年创伤、人格特质与临床症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适应不良的人格特质在早年创伤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47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使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测量被试的强迫症状严重度,早年创伤问卷-自评版(ETI-SF)测量其早年创伤经历,NEO大五人格量表(NEO-FFI)测量其人格特质。结果:ETI-SF中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19,P0.05),NEO-FFI中神经质人格得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01),宜人性人格得分与Y-BOCS总分呈负相关(r=-0.18,P0.05)。通径分析显示神经质人格在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为0.107(95%CI:0.04~0.19,P0.05)。结论:早年情感虐待可能与强迫症状呈正相关,而神经质人格在情感虐待与强迫症状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元认知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门诊及住院的强迫症患者55名(年龄15~46岁),另外选取医护人员及学生62名为正常对照(年龄16~45岁)。采用耶鲁布朗量表(Y-BOCS)、强迫信念问卷(OBQ)和元认知问卷(MCQ)进行测量。结果:强迫症患者Y-BOCS总分及因子分、OBQ总分及因子分、MCQ总分及因子分(除担忧的积极信念外)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1)。回归分析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对强迫症状有正向预测作用(β=0. 08、0. 37)。结论:研究提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与强迫信念、元认知密切相关,其中完美主义和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信念、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越多,强迫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强迫症状的临床差异。方法采用强迫症状评定量表(Y-B0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56例强迫症患者和49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二者的临床差异及治疗结果。结果强迫症组的Y-BOCS、HAMD、HAMA等总分明显高于的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组(P<0.O1);治疗后两组各量表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强迫症组的症状改善优于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体验、抑郁、焦虑等较明显,对治疗的反应也更好,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110例强迫症患者采用自知力评定表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其自知力及强迫症状。结果①强迫症患者中自知力不良者占31.8%(35/110),其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自知力不良(34/35);②自知力不良组患者Y-BOCS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自知力完整组(t=-2.24~-4.93,P<0.05);③自知力不良组中强迫症状为重度者比率较高(χ2=9.011,P<0.05),强迫症状具有荒谬性的比率也较高(χ2=6.174,P<0.05)。结论部分强迫症患者中存在自知力不良,但基本为轻度;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强迫思维的荒谬性对自知力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元认知、强迫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55例强迫症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7名,采用元认知问卷(MCQ-30)、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进行测量。结果:强迫症患者在除了担忧的积极信念外,元认知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耶鲁布朗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937~24.673,P0.01),而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8.774,P0.01)。强迫症患者耶鲁布朗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376,P0.05);回归分析表明,认知自信、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对生活质量有负向作用。结论:强迫症患者的元认知、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其中认知自信、不可控和危险性的消极信念对生活质量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对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OCD诊断标准的患者和48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组被试进行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色子任务(GDT)、连线任务(TMT)、Stroop色词任务(SCW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试,同时对OCD患者进行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结果:OCD组IGT净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MT、SCWT和WCS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CD组在IGT及GDT上的净得分与发病年龄、病程、Y-BOCS、HAM A、BDI得分不相关,OCD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的IGT和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CD患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受损,而在风险明确情境下决策未受损,即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出现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强迫症患者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健康对照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的差异,探讨强迫症患者EMSs的特征。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强迫症患者40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40名,社区招募健康对照40名。采用Young图式问卷(简版)(YSQ-SF)评估所有被试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估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强迫症组除自我牺牲外的14个图式因子、5个图式类别以及YSQ-SF总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强迫症组的依赖/无能力,纠结/未发展的自我图式因子分均高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组(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Y-BOCS总分与YSQ-SF依赖/无能力因子得分正向关联(β=0.65)。结论:强迫症患者较健康对照拥有更多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其中依赖/无能力图式与强迫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观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例强迫检查患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周共计24次的内观行为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测评.结果:治疗后患者的Y-BOCS得分从治疗前的34分降低到9分,患者花费在检查上的时间和遍数显著减少,主观痛苦程度明显减低.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的多项指标的得分也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内观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该强迫症个案,缓解其症状,降低其主观痛苦程度,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中文版执行功能失常问卷(Dysexecutive Questionnaire,DEX)在强迫症患者中的信度、效度。方法:145名强迫症患者完成DEX问卷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Th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其中20名患者在6个月后接受重测。结果:DEX中文版在强迫症患者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8;重测信度为0.488。量表总分与耶鲁布朗强迫总分相关显著(r=0.192,P0.05),与强迫思维相关显著(r=0.223,P0.01),与强迫行为相关不显著。对DEX五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1.508,CFI=0.901,IFI=0.905,TLI=0.879,RMSEA=0.059。结论:DEX中文版在强迫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有效评估强迫症患者的执行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抑郁症、强迫症、囤积障碍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及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结果:囤积障碍组、囤积共病抑郁症组、囤积共病强迫症组、抑郁症组、强迫症组的认知功能得分差异显著(F=8.689,P0.01);5组间抑郁、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得分差异显著(F=6.006,P0.01;F=7.786,P0.01)。结论: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较单纯囤积障碍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布朗信念评估量表(BABS)中文版在中国强迫症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4名强迫症患者完成BABS中文版、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结果:BABS中文版在强迫症患者中的α系数为0.80;评分者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3(P0.01),重测信度为0.71(P0.01);量表总分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抑郁和焦虑程度相关不显著,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辅助条目中的自知力条目得分相关显著0.70(P0.01);对BABS的单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2.195,CFI=0.970,IFI=0.971,TLI=0.956,GFI=0.960,RMSEA=0.077。结论:BABS中文版在中国强迫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合并氯米帕明组和氯米帕明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第8周末,Y-BOCS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副反应评定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性差异(P<0.01);更以合用阿立哌唑组明显.结论 小剂量阿立哌唑可作为常规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治疗强迫症.  相似文献   

13.
一例严重强迫症的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1例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为对象,进行为期3周的密集型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期和后期进行了测评,以评估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在多数指标上均有改善,其中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总分从治疗前38分降低到9分,其强迫清洗的时间和次数显著减少,主观困扰指数减少.结论:暴露与仪式阻止法能够有效治疗该强迫症个案,缓解其主观痛苦,恢复其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强迫症 (OCD)患者认知电位P3 0 0 及其在颅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对 36例OCD患者和 33例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听觉P3 0 0 及地形图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OCD患者的波形稳定性差 ,6 4% (2 3/ 36 )病人出现额叶波形变异或二侧不对称 ;N1、N2 、P3 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1~0 .0 5 ) ,波幅降低 (P <0 .0 5~ 0 .0 1) ;全部病例内源性成分在颅顶区空间失正态分布 ,顶区高功率现象消失。单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者多表现为顶叶处内源性成分能量功率低下 ;而顶叶伴额叶能量降低者 ,临床上多为一组病情较重的混合性OCD ,或伴有其他症状。结论 :OCD患者的认知电位及其在颅顶空间分布地形图可作为一项辅助生物学指标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分析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应用心理分析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间门诊并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31例强迫症(OCD)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于疗前、疗后各评定1次,通过其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6倒,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心理分析法治疗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能力、认知融合、正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最近8周未接受药物治疗)35例,同时招募正常对照35例。使用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耶鲁-布朗强迫症状维度量表(Y-BOCS)、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及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进行测评。源检测能力指标用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CSIM)。结果:强迫症患者ACSIM、MAAS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FQ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所有被试的ACSIM得分与Y-BOCS得分负向关联(β=-30.67,P<0.01),CFQ得分与Y-BOCS得分正向关联(β=0.54,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能力、认知融合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以主客观分析的方法对1例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16周13次心理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基线和治疗后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强迫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均有下降,社会功能改善。提示本案中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对强迫症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青少年强迫症(OC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青少年OC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观察组给予rTMS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Y-BOCS评定强迫症状;研究结束后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HAMA、Y-BOC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t=-5.782,-2.593;-13.596,-3.726;P0.01);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Z=-2.4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23.68%(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rTMS可显著增强青少年OCD患者的抗强迫效应,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科新生童年期创伤经历、执行功能与强迫症状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医科新生492人,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强迫症状因子进行评估,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执行功能在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男生CTQ-SF评分高于女生[(31.6±5.3)vs.(30.4±5.3),P =0.015];农村学生CTQ-SF得分[(32.2±5.6)vs.(29.9±5.0)]、BRIEF-A得分[(107.2±20.0) vs.(98.4±16.7)]、强迫症状得分[(18..8±5.9)vs.(16.9±5.3)]均高于非农村学生(均P <0.001);独生子女CTQ-SF得分[(29.8±4.9)vs.(31.8±5.6)]和BRIEF-A得分[(97.9±16.8) vs.(105.6±19.4)]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均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CTQ-SF、BRIEF-A及强迫症状评分间,控制其中1个变量后剩余2个变量均呈正相关(r=0.19 ~0.57,均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童年期创伤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并通过执行功能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的模型拟合良好(x2/df=2.572,CFI =0.979,RMSEA=0.057),且优于童年期创伤完全通过执行功能间接作用于强迫症状的模型(△x2=15.336,P<0.01).结论:医科新生经历的童年期创伤越多,执行功能就越差,强迫症状也越严重;不考虑童年期创伤,执行功能越差者强迫症状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认知电位P300及其在颅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对36例OCD患者和33例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听觉P300及地形图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CD患者的波形稳定性差,64%(23/36)病人出现额叶波形变异或二侧不称对,N1,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0.05),波幅降低(P<0.05-0.01),全部病例内源性成分在颅顶区空间失正态分布,顶区高功率现象消失,单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者多表现为顶叶处内源性成分能量功率低;下;而顶叶伴额叶能量降低者,临床上多为一组病情较重的混合性OCD,或伴有其他症状,结论:OCD患者的认知电位及其在颅顶空间分布地形图可作为一项辅助生物学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