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山茱萸炮制品特征性成分与色度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评价山茱萸炮制程度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分光测色计测定L~*、a~*、b~*值,SPSS软件对含量和色度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獐牙菜苷含量与L~*、a~*、b~*值呈显著负相关,莫诺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与L~*、a~*、b~*值呈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獐牙菜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与L~*、a~*、b~*值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差异,呈残差正态分布。结论 色度分析方法可快速客观地评价山茱萸炮制程度,可为规范相关工艺提供一种更便捷、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7,(11)
目的研究栀子炮制过程中颜色及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照相机、Adobe Photoshop软件分别用于采集炮制品图像、获取炮制品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的含有量,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考察炮制品颜色与成分含有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炮制进行,外果皮和种子团的色度值均呈降低趋势,以前者更明显;总体上,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有量降低,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Ⅲ含有量先提高后降低;外果皮和种子团的色度值均与西红花苷-Ⅰ含有量呈显著相关性。结论颜色和西红花苷-Ⅰ可考虑分别作为栀子炮制过程中的控制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建立不同采收期栀子中8个有效成分(京尼平苷酸、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对香豆酰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分析其与颜色的相关性。采用Agilent-C_(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38,320,440 nm。并应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对颜色及8个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不同采收期栀子中8个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依据栀子中8个成分含量能够通过PCA方法对成熟和未成熟栀子进行区分;西红花苷-Ⅰ与颜色中的a~*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栀子越红,a~*越大,西红花苷-Ⅰ含量越高,栀子质量越优。该方法为快速准确地判定栀子的颜色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辨色论质"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青黛粉末外观颜色及其提取液颜色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7批青黛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青黛粉末及提取液的色度值L~*,a~*,b~*。运用SPSS 20.0软件对青黛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色度值进行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感官评定青黛粉末外观颜色结果表明,随着粉末颜色加深,分光测色仪测定粉末和提取液的明亮度(L~*)降低、红-绿色度(a~*)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靛蓝含量与青黛粉末L~*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520;与a~*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567。靛玉红含量与青黛粉末、提取液的L~*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35,-0.580;与a~*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06,0.493。结论:青黛粉末外观颜色较深者,其靛蓝、靛玉红含量较高;青黛粉末L~*,a~*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相关性比提取液的相关性大;青黛粉末颜色与靛蓝、靛玉红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为青黛快速鉴别方法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青黛色度值的方法具有稳定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10)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栀子的外观颜色与其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图像技术对栀子颜色进行数字化表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栀子中总环烯醚萜、总西红花苷、总有机酸3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用相关、回归对颜色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L~*、b~*与总环烯醚萜、总有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西红花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671、-0.781;与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0.796、-0.640。a~*仅与总西红花苷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2,与总环烯醚萜、总有机酸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颜色a~*不仅能辨别栀子的成熟度,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栀子质量。该研究为中药材颜色的量化及其作为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1)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粉末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大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传统感官色度评价,收集多种色泽的大黄药材。采用分光测色仪对大黄药材粉末进行颜色值测定,并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的含量,研究其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黄的总蒽醌含量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L~*、b~*、E~*ab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游离蒽醌含量与L~*、E~*ab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大黄药材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9,(9)
目的: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大黄的贮藏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模拟加速贮藏试验,将大黄贮藏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下,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粉末的L~*、a~*、b~*,并测定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结果: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中色度值L~*、a~*、b~*、ΔE、水分含量以及水分活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值L~*、a~*、b~*、ΔE的变化趋势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而色度值b~*、总色差值ΔE与水分活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过程中颜色变化与水分活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20,(1)
目的:初步探讨三七断面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三七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应用测色仪获取三七色度值。通过SPSS 22.0、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七皂苷R_1含量与a~*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a~*越小,粉末颜色越偏绿,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5种皂苷总含量与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b~*越小,粉末颜色越偏蓝,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5种皂苷总含量与L~*呈显著负相关,表明L~*越小,粉末颜色越偏黑,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d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三七皂苷R_1外,断面为灰绿色的三七样品中皂苷的含量高于断面为黄绿色的样品。结论:色度值可用于评价三七药材的质量,该研究可为三七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栀子微波炮制过程中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及其与粉末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栀子微波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HPLC测定栀子微波炮制过程中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苷-Ⅲ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进样量5μL,柱温30℃,检测波长238,440 nm。利用紫外分光度法于760 nm处测定总鞣质的含量,分析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与颜色量化参数L,a,b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微波炮制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京尼平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逐渐降低。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和西红花苷-Ⅲ在初期略有升高,当温度200℃后基本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总鞣质含量先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并在5 min时达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京平尼苷含量与L呈正相关;西红花苷-Ⅰ含量与a,b呈正相关。结论:栀子微波炮制品粉末颜色与成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能够作为微波炮制过程中监测炮制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大黄变色机制研究及提升品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将同一批大黄药材贮藏在高温(40±5)℃,高湿RH(92. 5±5)%,强光照(4 000±500) Lx条件下加速其变色。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药材粉末颜色值,采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以及儿茶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分析大黄药材中6种药效成分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模拟加速实验过程中,肉眼观测到大黄药材的颜色明显地由浅变深,并逐渐变暗。根据色度值结果分析,色度值L~*,a~*,b~*,E~*ab变化趋势与儿茶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与游离蒽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总蒽醌及番泻苷A无相关性。色度值a~*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番泻苷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结论: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6种药效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6,(6)
目的:初步探究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测色仪所得姜黄药材粉末颜色指数L~*、a~*、b~*间的关系,为姜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并求得总姜黄素含量。测色仪测得姜黄粉末的颜色指数L~*、a~*、b~*。最后用灰色关联度法、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回归分析探求含量与颜色间的联系。结果:通过3种统计学分析法可知,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与a~*值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性,而b~*值、L~*值与姜黄成分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药材粉末颜色红的程度关系密切,即含量越高,粉末颜色越红。颜色指数a~*的大小可作为判别姜黄药材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含量为指标,对3个产地的栀子、炒栀子与焦栀子中试饮片进行比较.结果: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西红花酸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结论:加热炒制可使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显著降低,栀子经炒黄、炒焦后可产生西红花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考察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栀子苷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焦栀子的炮制工艺.通过HPLC测定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结果:焦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80℃炒30 min.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在炮制过程中逐渐降低,温度过高可致其彻底分解.结论:焦栀子的性状符合相关规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芩药材粉末颜色与五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色差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度计测量药材粉末L*、a*和b*值,用HPLC法同时测定黄芩五种有效成分含量,统计分析颜色值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颜色值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无显著相关性,与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有显著相关性,L*与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呈显著负相关,a*与黄芩素呈显著负相关,与汉黄芩素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千层纸素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黄芩有效成分含量与药材粉末明暗程度有关,其颜色越暗,黄芩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而黄颜色为黄芩颜色特征,其深浅不能说明药材质量好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知母中新芒果苷、异芒果苷、芒果苷的含量,并探讨其含量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为知母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芒果苷为指标,计算新芒果苷、异芒果苷与芒果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新芒果苷和异芒果苷的含量,另采用外标法测定知母中3种成分的含量,比较外标法与一测多评的结果,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度及可行性,进一步利用色差仪对知母粉末颜色进行测量,以3种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其与颜色值的相关性。结果应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20批知母饮片,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色度研究结果表明,芒果苷与新芒果苷的含量与L~*、a~*、b~*值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一定程度上,L~*值越小、a~*值越大、b~*值越大,知母中芒果苷、新芒果苷含量越高。结论应用一测多评法测定知母中的新芒果苷、异芒果苷与芒果苷的含量,方法准确可行,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作为一个新模式用于药材的多成分定量。芒果苷和新芒果苷与颜色指标值密切相关,表明知母颜色越偏黄,芒果苷与新芒果苷含量越高,故通过色差仪对知母色差值进行测定,快速预测知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为该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色度分析花椒黄酮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花椒黄酮类成分与外观颜色相关性,为花椒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引入色度空间系统CIE L*,a*,b*对花椒药材粉末颜色进行客观量化,以总黄酮及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橙皮苷为指标,研究其与颜色值的相关性。结果:花椒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与L*,a*显著正相关(P0.05),而总黄酮、芦丁与b*无显著相关性,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与颜色值b*显著正相关(P0.05);青椒橙皮苷的含量与L*,a*,b*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花椒颜色值与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橙皮苷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地形因子对栀子中的6种成分含量的影响与生态适宜度。方法利用HPLC/DAD测定栀子中京尼平苷酸、栀子苷、绿原酸、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应用spss19.0对6种成分的含量数据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Maxengt模型和ArcGIS软件分析地形因子的数值以及权重。结果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含量与坡向相关性最大,京尼平苷酸含量与坡向相关性最大;绿原酸含量与海拔的相关性最大;栀子苷含量与海拔相关性最大;西红花苷-Ⅰ含量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大;西红花苷-Ⅱ含量与坡度相关性最大;当海拔为0~100m时,坡向为1~8.5时,坡度为0°~1°时适宜栀子的生长。结论不同产地中栀子的6种成分含量不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含量和京尼平苷酸含量与坡向有关,绿原酸含量和栀子苷含量与海拔有关,西红花苷-Ⅰ含量和西红花苷-Ⅱ含量与坡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6,(6)
目的:探讨中药牡丹皮颜色特征与贮藏年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光密度仪对不同贮藏年限牡丹皮进行色度测定,表述L~*、a~*、b~*值,利用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对色度与贮藏年限、丹皮酚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贮藏年限与饮片颜色a*值存在显著相关性,即随着贮藏年限增加,饮片颜色逐渐向红色方向移动;随着贮藏年限增加,丹皮酚含量逐年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硫磺熏制则显著降低这一相关性;丹皮饮片断面颜色b*值与丹皮酚含量存在稳定的相关性。结论:牡丹皮色度与贮藏时间、丹皮酚含量存在直接相关性,利用药材色度鉴别牡丹皮贮藏年限可为快速评价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20,(10)
目的:分析红参的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红参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红参样品的长度、单支参重、芦头直径、主根直径、主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主根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的含量。将外观指标与皂苷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红参主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含量以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含量分别与全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主根和支根色度值L~*、a~*、b~*越大,粉末颜色越偏白、偏红、偏黄,主根中6种皂苷及支根中2种皂苷的含量越低。结论:外观性状结合内在指标可用于评价红参药材质量,后续制定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7)
目的:研究不同野生群体栀子药材质量,以及野生栀子药材主要药效成分含量与果实性状、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国9省21个野生群体栀子药材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含量,对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与果实性状、地理气候因子间进行相关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结果:栀子野生群体栀子苷、西红花苷-1含量与果实形态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栀子苷含量受年均温、7月均温及海拔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西红花苷-1含量受经度、年日照、1月均温及年降水量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对栀子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及栀子种植基地选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