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经内镜下治疗的直径≥1.0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230例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不同的内镜技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切除率达100%,穿孔率为0%,出血率为6.9%,术后复发率低,术后12个月复发率仅1.9%。[结论]根据结直肠息肉的总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并建议术后6个月经结肠镜复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散结汤辨证施治预防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行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00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给予中药"温阳散结汤"200ml,2次/d,口服,每月服用不少于6~7剂,每年服药不少于60剂;对照组200例,未服中药及其他相关药物。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48个月,每半年或1年复查肠镜。[结果]试验组有27例复发,对照组65例复发,两组术后0~30个月、30~60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8%、76%和53%、85%,2组累积复发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4,P0.01)。[结论]温阳散结汤辨证施治可有效预防结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钛夹联合尼龙绳辅助氩气刀治疗大肠带蒂巨大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大肠带蒂巨大息肉应用钛夹联合尼龙绳辅助氩气刀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肠镜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病变残留、复发情况。[结果]52例均经内镜下钛夹联合尼龙绳辅助氩气刀治疗一次性切除息肉,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应用钛夹联合尼龙绳辅助氩气刀治疗大肠带蒂巨大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胃舒冲剂对经皮穿刺保胆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胆胃舒冲剂。1年后观察2组息肉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未发现息肉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结论]胆胃舒冲剂能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并使胆囊壁厚度变薄,可预防胆囊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内镜监测间隔时间。方法收录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再次入院行肠镜复查的患者共143例,男89例,女54例。统计分析复发息肉的累计复发率,确定影响复发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息肉总体复发率为72%,患者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息肉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中,仅CRA的大小和病理类型对复发有重要影响。初检CRA直径1 cm的患者较CRA直径≤1 cm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2)。CRA病理中含有绒毛成分的患者较仅为管状腺瘤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8)。结论建议含绒毛成分或直径1 cm的CRA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而直径≤1 cm的管状腺瘤患者可在术后2年左右复查肠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胆健脾中药胆胃舒冲剂对保胆息肉摘除术后患者息肉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摘除术治疗基础上加服利胆健脾中药胆胃舒冲剂.1年后观察2组息肉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结果]治疗组对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相对收缩率)方面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息肉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结论]胆胃舒冲剂能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及使胆囊壁厚度变薄,能预防胆囊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6):952-959
背景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CRA)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癌前病变,早期切除及预防其复发是预防结肠癌的有效措施.但腺瘤切除后容易复发,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是CRA发生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分析H.pylori感染及根除H. pylori对CRA复发的影响.目的探讨CRA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H. pylori感染对CRA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病房行肠镜检查并病理证实为CRA的病例,根据13C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A组(H. pylori阴性组)和B组(H. pylori阳性组); B组病例再随机分成两组:C组根除H. pylori, D组未根除H. pylori. 1年后复查肠镜及呼气试验,根据随访肠镜的结果,比较息肉复发病例和未复发病例的一般资料,并对CRA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733例CRA患者纳入本研究,各组中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术前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 H. pylori感染组(B组)患者息肉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23.02%vs15.79%, P 0.05);而根除H. pylori后的C组息肉复发率则显著低于未根除的D组(17.37%vs 28.36%, P0.05).在息肉复发的所有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BMI≥25kg/m2,息肉个数≥3枚、息肉大小≥20mm及H. pylori感染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 pylori感染是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56, P 0.05),而根除H. pylori与息肉的复发呈负相关性(OR=0.509, P0.05).结论H. pylori感染会增加CRA的复发,是CR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 pylori后能显著降低CRA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结肠镜二次进镜法的操作方法,探讨其安全性、时间效益及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无痛肠镜检查的84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次进镜法组和常规组,每组423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操作时间(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在二次进镜法组中发现息肉数目及特征(数目、位置、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直肠息肉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二次进镜法组和常规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进镜法的第2次进镜及退镜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进镜法对多发性息肉、小息肉、升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和无蒂息肉有更高的检出率(P<0.05),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与漏诊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息肉、小息肉、升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及无蒂息肉均是息肉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二次进镜法安全、可有效的提高息肉的检出率,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形式、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感染,血清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Ⅱ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胃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的患者190例,切除的息肉标本经病理学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另选取行胃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Hp抗体并定性分析,进一步将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分为Hp~+组(包括Hp~+CagA~+组,Hp~+CagA~-组)和Hp~-组。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ey,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G-17及PGⅡ水平,比较各组间Hp感染率,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阳性率,G-17及PGⅡ的水平。[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Hp感染率67.9%(129/190)及CagA~+阳性率72.1%(93/129)均高于对照组48.0%(48/100);52.1%(2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4,P0.01;χ~2=6.303,P0.05)。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G-17[11.18(5.29,21.03)pmol/L]及PGⅡ[17.22(9.80,27.74)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46(2.66,11.28)pmol/L,13.62(8.54,21.6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0,P0.01;Z=2.392,P0.05)。Hp~+组腺瘤性息肉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27.9%(36/129)高于Hp~-组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3,P0.05);Hp~+CagA~+组与Hp~+Cag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组Hp~+组G-17水平[12.19(7.27,20.91)pmol/L]高于Hp~-组[6.38(2.38,22.0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9,P0.05)。Hp~+CagA~+组G-17水平[13.75(8.10,21.32)pmol/L]高于Hp~+CagA~-组[9.02(4.66,17.07)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0,P0.05)。腺瘤性息肉Hp~+组PGⅡ水平与Hp~-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密切相关,G-17水平升高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PGⅡ也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特别是CagA阳性菌株可以明显上调G-17水平,从而促进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对于有Hp感染,特别是CagA阳性菌株感染的患者可考虑根除Hp治疗,从而减少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发现的45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患者,应用IT刀、Hook刀行ESD治疗。将ESD成功率、剥离病变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纳入观察范围。 结果45例结直肠病变接受ESD,其中,2例病变黏膜下注射后病变托举差,术中剥离困难且容易出血转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证实,3例癌变且基底仍有肿瘤残留,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ESD成功率88.9%(40/45)。病变直径为1.5~6.3 cm,平均3.6 cm;ESD手术时间为31~125 min,平均67 min。3例术后有便血,其中1例保守治疗失败,内镜下成功电凝止血,ESD术后出血发生率7%(3/43)。4例在ESD治疗中有小穿孔,应用软组织夹成功缝合穿孔,未转开腹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9.3%(4/43)。术后40例患者均随访,创面基本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 结论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疗效可靠,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且复发率低。出血和穿孔是其主要的短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正>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结直肠癌(CRC)发病率已跃居第3位,病死率位列第2位[1]。2020年我国CRC总发病人数为55.5万,位列我国各癌种的第2位。结直肠息肉与CRC的发生高度相关。传统的腺瘤-癌序列途径和锯齿状息肉致癌途径均参与CRC的形成[2]。肠镜检查作为临床发现结直肠息肉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可治疗肠道息肉,降低CRC发病率和病死率[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胃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188例老年胃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性胃息肉)70例和病例组(胃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118例。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病史情况,比较2组病人的发病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胃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男性,有冠心病、脂肪肝、胃肠息肉家族史的病人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年龄、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率、病灶大小、/男性(OR=3168,P=0003,95%CI:1475~6802)、胃肠息肉家族史(OR=为胃息肉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饮酒(OR=0302,P=0013,95%CI:0118~0773)结论对于存在冠心病、脂肪肝、胃肠息肉家族史的老年男性胃息肉病人,需常规进行胃肠镜筛查,并早期行内镜下治疗,是预防胃肠腺瘤进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对内镜治疗后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脾虚湿瘀型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中医药治疗组和非中医药治疗对照组。2组均经电子结肠镜下行息肉摘除术,6个月、1年、3年后复查肠镜。[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总平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6,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平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P0.01)。治疗后6个月、1年、3年,治疗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能有效改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内镜治疗后的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完善肠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2 165例,随机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413例及正常对照组1 752例。统计两组NAFLD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关系。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NAFLD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独立高危因素(OR:1.16;95%CI:1.04-1.58)。结论 NAFLD可增加患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平息汤联合益生菌预防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的140例患者,将其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西药组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中药组予中药平息汤,中西联合组同时予中药平息汤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照组不予中药和西药干预,只按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与1年复查结肠镜。[结果]中西联合组结肠息肉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结肠息肉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联合组结肠息肉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结肠息肉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西药组(P0.05)。[结论]平息汤联合益生菌可有效预防结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腺瘤性大肠息肉切除术后1年复查肠镜的必要性,分析影响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首次随访时间不同(0. 5年、1. 0年、1. 5年)分为A、B、C三个组,第二次随访的时间均为首次息肉切除术后的第3年,分析三组间首次与第二次肠镜监测下息肉复发率的差异及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首次肠镜随访,A组息肉的复发率为4. 15%,B组的息肉复发率为18. 79%,C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1. 62%,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二次肠镜随访,A组息肉的复发率为39. 9%,B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6. 11%,C组的息肉复发率为25. 41%,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建议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进行肠镜初次监测的时间为1. 0~1. 5年,随后第二次肠镜随访的时间为首次息肉切除术后的第3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类中草药配伍对结肠息肉术后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传统中药方剂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为主方,临症加减,对结肠息肉经肠镜下手术治疗后进行治疗,对照组经肠镜下手术治疗后不另做治疗,观察各组结肠息肉再发的情况。[结果]2年后息肉再发率治疗组为17.5%,对照组为65.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结肠息肉经肠镜下手术治疗后的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对大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无痛肠镜和普通肠镜对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无痛肠镜组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均高于普通肠镜组(P=0.000)。[结论]开展无痛肠镜有利于提高腺瘤检查率,从而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