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青少年强迫症(OC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青少年OC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观察组给予rTMS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Y-BOCS评定强迫症状;研究结束后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HAMA、Y-BOC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t=-5.782,-2.593;-13.596,-3.726;P0.01);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Z=-2.4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23.68%(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rTMS可显著增强青少年OCD患者的抗强迫效应,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收集1995-2014年2月关于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主要研究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幻听评分及幻听评定量表(AHRS)。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以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RCTs满足纳入标准,共包括78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PANSS的幻听评分比较,均数差为-1.10,95%CI为[-1.6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001);两组之间的AHRS比较,均数差为-3.89,95%CI为[-5.7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P0.00001]。结论低频rTMS对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有关低频rTMS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17年10月。收集2005年1月~2017年10月间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17年10月间的相关文献符合标准的有21项RCTs,1 626例PSD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与使用抗抑郁药组比较,0.5 Hz和1 Hz rTMS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降低更明显[0.5 Hz:[SMD=-0.95,95%CI(-1.19,-0.70), P0.000 01];1 Hz:[SMD=-0.44,95%CI(-0.66,-0.23), P0.000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 Hz和1 Hz rTMS组治疗后的HAMD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 Hz:[SMD=-1.35,95%CI(-1.70,-1.01),P0.000 01];1 Hz:[SMD=-1.03,95%CI(-1.39,-0.67), P0.000 01]]。②低频rTMS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Barthel指数:[SMD=1.38,95%CI(0.87, 1.89), P0.000 01];MMSE:[SMD=0.60, 95%CI(0.31, 0.90), P0.000 1]]。③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低频rTMS组会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可以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PS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而对于NIHSS评分改善证据尚不充分,并且可能会出现症状比较轻微并发症如头痛等,故需要进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药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所有关于rTMS联合抗抑郁药治疗PS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统计过程选择加权均数差(WMD)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疗效的改善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3个RCT研究,共计1033人,将所纳入的文献分为低频及高频分组分析,低频(WMD=-4.24,95%CI:-6.57~-1.92)、高频(WMD=-4.00,95%CI:-4.56~-3.65)干预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WMD=-2.21,95%CI:-3.04~-1.38)、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WMD=-7.00,95%CI:-7.64~-6.36)及Barthel指数或改良的Barthel指数(BI或MBI)(WMD=-17.49,95%CI:-21.26~-13.72)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rTMS联合抗抑郁药较单纯使用抗抑郁药可能更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认知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探讨低高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及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低频组及高频组,每组64例.3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健侧半球1 Hz低频rTMS刺激和患侧半球10 Hz高频rTMS刺激,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刺激和...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有效,但其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确切疗效仍存在争议。且经皮神经电刺激可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模式,目前关于其分别针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荟萃分析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运用Rev 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累计519例研究对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56,95%CI(-0.98,-0.15),P=0.008];与对照组相比,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并未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13,95%CI(-1.63,1.38),P=0.87];与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相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显著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MD=-0.85,95%CI(-1.32,-0.37),P=0.000 5]。提示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可一定程度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而对比高频经皮神经电刺激,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无明显作用。但由于样本量较小,纳入各研究在参数选择存在差异,存在一定局限性,此结论未来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对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31篇通过随机化对照试验法考察VRET对焦虑障碍治疗效果的文献,将这些研究报告的数据转换为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31篇研究时间跨度为1995年4月-2017年4月,样本量为1231人。结果:在结束治疗后,VRET组与症状直接相关的焦虑水平(Hedge's g=1.027,95%CI:0.75~1.30)和整体的主观痛苦程度(Hedge's g=1.018,95%CI:0.18~1.84)均低于等待组,同时在认知(Hedge's g=1.092,95%CI:0.34~1.84)、行为(Hedge's g=0.550,95%CI:0.19~0.91)和生理指标(Hedge's g=0.652,95%CI:0.11~1.42)上与等待组相比均表现出提升,治疗效果在6个月或1年后依然得以保持。VRET与传统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dge's g=-0.028,95%CI:-0.21~0.15)。结论: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对焦虑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全面收集关于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用Revman5.3软件从疗效、脱落率两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增效机制进行综合概述。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后效应量SMD=-0.54,95%CI[-0.85,-0.24];Z=3.53,P=0.0004。显示合并动机访谈组与单用认知行为治疗组在疗效上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合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组。结论:动机访谈合用认知行为疗法组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认知行为疗法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治疗。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选取77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n=38)与对照组(n=39)。在给予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高频10Hz rT 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线圈刺激。共治疗2周,每周5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减分率≥75%为治愈;减分率50%~74%为显效;减分率25%~49%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共有77例(98.7%)患者完成治疗。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2周后治疗组HAMD的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t=-7.071,P0.001)。另外,对4个重要的单一项目指标(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焦虑、性症状)的评定中,治疗组在抑郁情绪症状(t=-2.999,P0.01)、睡眠障碍症状(t=-2.147,P0.05)和性症状(t=-2.175,P0.05)的改善程度上也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例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0Hz左背外侧前额叶rTMS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出院计划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PsyARTICL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精神疾病患者出院计划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9月1日。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出院计划在降低精神疾病患者再住院率(OR=0.40,95%CI:0.29~0.55,P0.001)、改善服药依从性(OR=6.73,95%CI:3.41~13.30,P0.001)和提高社会功能(WMD=-2.27,95%CI:-2.42~-2.11,P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对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无影响(P0.05)。结论:出院计划对精神疾病患者的预后指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诊断标准,选取122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n=88)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共接受6周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临床疗效总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症状,采用UKU副作用量表评估不良反应。对治疗组于治疗结束后在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共有108例(88.5%)患者完成治疗。两组间治疗6周末PANSS、AHRS、CG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组病程≤10年、病程10~20年的患者AHRS评分低于同病程的对照组(均P0.05),病程在20年以上的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F=0.008)。治疗组除4例患者治疗时出现头痛外,余无不适主诉。结论:1Hz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rTMS治疗能减轻病程20年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性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明确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与疗效,并提供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到2021-09-30,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研究质量评估,其中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质量,并使用stata 15.0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森林图的制作等。结果: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文献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间充质干细胞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优于对照组[WMD=-2.12(95%CI:-2.66至-1.58,Z=7.70,P<0.001),WMD=14.34(95%CI:12.99-15.68,Z=20.90,P<0.001),WMD=20.94(95%CI:9.28-22.59,Z=5.88,P<0.001)]。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改良Rankin评分两组效果接近[WMD=6.98(95%CI:-2.89-16.85,Z=1.39,P=0.166),WMD=-0.04(95%CI:-0.16-0.24,Z=0.44,P=0.663)]。其他各时点,除改良Rankin评分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情况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高频(10Hz)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接受rTMS伪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共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4周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thel指数(BI)评定神经功能。结果:经2周及4周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8.000;P0.01);两组在治疗2周及4周时HAMD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AMD分值降低较显著(t=-3.484,-5.168;P0.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分值均降低,BI分值明显升高,研究组NIHSS的减分值和BI的升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228,P0.05;t=2.815,P0.01;t=2.927,P0.01;t=5.273,P0.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rTMS对PSD患者抑郁情绪缓解及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西酞普兰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被试入组后随机分配到联合治疗组(rTMS+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和药物治疗组(西酞普兰单独治疗)。西酞普兰治疗范围为20~60mg/d,起始剂量20mg/d,在2周内渐增至40~60mg/d。联合治疗组治疗时使用rTMS真刺激,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额叶,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强度为100%运动阈值。药物治疗组治疗时使用rTMS伪刺激。观察疗效6周。采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盲法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基本痊愈5(14.71%)例,显著进步13(41.18%)例,好转7(23.53%)例,无效7(20.59%)例。药物治疗组基本痊愈2(6.45%)例,显著进步6(19.35%)例,好转11(35.48%)例,无效12(38.71%)例。两组疗效比较以联合治疗组较好(χ2=6.036,P=0.049)。两组治疗前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以合用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在治疗2、4、6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侧额叶背外侧rTMS刺激结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纯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接纳承诺疗法(ACT)对慢性疼痛患者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EMbase、PubMed、PsycINFO、CINAHL、EBSCO、Springer-Link、SinoMed、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的筛选、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合计103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ACT能有效提高疼痛接受程度(MD=11.70,95%CI:8.17~15.23,P0.001),降低疼痛强度(SMD=-0.33,95%CI:-0.47~-0.19,P0.001),降低抑郁评分(SMD=-0.37,95%CI:-0.63~-0.12,P0.01),ACT对焦虑的疗效与对照组无差异(SMD=-0.13,95%CI:-0.27~0.02,P=0.10)。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纳承诺疗法可能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接受程度、降低患者疼痛强度以及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Inter Tan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CBM等数据库,搜集关于Inter Tan和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分为PFNA组和Inter Tan组,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至2020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99例患者。与PFNA组相比,Inter Tan组手术时间更长(MD=11.93,95%CI:9.21~14.64,P 0.001),术中出血量更多(MD=36.72,95%CI:17.56~55.89,P 0.001),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RR=0.44,95%CI:0.31~0.63,P 0.001),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对于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PFNA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Inter Tan术后并发症更少,两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症状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在精神科病房首次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伪刺激组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真刺激组在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加以10HZ重复经颅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的症状,并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中BDNF的含量,运用SPSS 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治疗前HAMD总分和血清BNDF含量无明显差异,年龄、性别以及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的剂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4周后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的HAMD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22.417,19.380;P0.001),血清BND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4.612,-12.445;P0.001);真刺激组HAMD的减分值和血浆BNDF的升高值均显著大于伪刺激组(t=2.652,2.268;P0.05);3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的疗效分布有显著差异,真刺激组疗效显著高于伪刺激组(Z=-3.283,P=0.001);4HAMD的减分值和血浆BNDF的升高值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01),BDNF差值可以解释HAMD差值变异的23.2%。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BDNF分泌被激活可能是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TMS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7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在抗精神病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血清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事件相关电位P300、精神症状、强迫症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额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N1波幅、P3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t=2.436,3.201,4.774;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精神症状总分(PANSS)、强迫症状总分(DY-BOC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t=7.236,3.721;P0.01)。结论: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联合氟西汀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状与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国强迫症患者的认知相关电位P300波幅和潜伏期是否存在异常。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中关于强迫症中国患者与正常对照P300相比较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78年-2014年5月。采用Stata软件对P300波幅和潜伏期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项研究符合入组标准进行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组的P300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总效应Z=6.64,合并SMD=-0.970,95%CI(-1.264,0.676),P0.00001],而潜伏期大于正常对照组[总效应Z=2.32,合并SMD=0.467,95%CI(0.071,0.863),P=0.021]。结论:P300能够反映强迫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损害,可以作为综合评估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与伪刺激治疗(对照组)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PT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0Hz rTMS对WCST各项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CST5(完成的分类数)治疗组治疗后增加,而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215,P=0.022)。结论 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