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年龄13~18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对照180例,完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评定。分别对AHRBI量表各因子分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维度危险行为的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AHRBI总分和健康妥协行为、破坏纪律行为、无保护性行为、自杀自伤行为、吸烟饮酒行为5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51.5(0,130)vs.47(38,7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健康妥协行为因子、破坏纪律行为因子、无保护性行为因子、自杀自伤行为因子关联(均P0.05);破坏纪律行为是攻击与暴力行为(OR=1.57,95%CI:1.13~2.19)、无保护性行为(OR=1.32,95%CI:1.08~1.61)的危险因素,吸烟与饮酒行为是健康妥协行为(OR=2.79,95%CI:1.01~8.33)、无保护性行为(OR=1.83,95%CI:1.29~2.58)的危险因素,攻击与暴力行为是自杀自伤行为(OR=1.39,95%CI:1.15~1.68)的危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是自杀自伤行为(OR=0.12,95%CI:0.14~0.95)的保护因素,急性发病次数是吸烟饮酒行为(OR=0.95,95%CI:0.90~0.99)的保护因素,无保护性行为是吸烟饮酒行为(OR=2.38,95%CI:1.11~5.13)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多于正常青少年,各危险行为间有一定关联。抗精神病药物是自杀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急性发病次数是吸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早发型双相障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双相障碍标准的起病年龄18岁的患者78例(抑郁发作38例,躁狂发作28例,混合状态2例,缓解期10例)及正常对照100例,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自评问卷(AHRBI)评估双相障碍患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从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总病程、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史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双相障碍组AHRBI总分与攻击暴力、健康妥协、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自杀自伤及吸烟饮酒等6项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如总分,55(38,119)vs.46(38,65),P0.05]。有自杀自伤行为患者与无自杀自伤行为患者相比,起病年龄较大[14.0(10.0,17.0)vs.14.0(9.0,16.0)],总病程较短[12.0(1.0,65.0)vs.26.0(1.0,103.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自伤与起病年龄(OR=1.92,95%CI:1.20~3.02)、性别(OR=5.92,95%CI:1.48~23.52)、抗精神病药治疗史(OR=0.14,95%CI:0.02~0.66)、吸烟饮酒(OR=3.88,95%CI:1.40~10.84)、破坏纪律(OR=4.16,95%CI:1.08~16.08)等因素关联;破坏纪律与攻击暴力(OR=26.74,95%CI:4.16~171.68)、健康妥协(OR=6.66,95%CI:1.08~41.10)关联(均P0.05)。结论: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总体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多于正常对照,患者在6个维度均存在明显增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起病晚、女性、吸烟喝酒、破坏纪律是自杀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是保护性因素。健康妥协和攻击暴力是破坏纪律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军队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医院的628名护士进行测查。按照SCL-90测查结果将被试分为心理筛查阳性组和心理健康筛查阴性组,比较其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不同。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筛选相关因素。结果①心理健康筛查阳性组的职业压力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心理健康筛查阴性组;除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积极应对方式外,心理健康筛查阳性组的其他应对方式分明显高于心理健康筛查阴性组;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保护因素为护龄(OR=0.87,95%CI 0.77~0.99)、解决问题(OR=0.10,95%CI 0.03~0.37)、求助(OR=0.04,95%CI 0.35~0.13);危险因素为合理化(OR=5.59,95%CI1.43~21.91)、自责(OR=7.55,95%CI2.95~19.35)、幻想(OR=3.14,95%CI1.10~8.95)。结论过高的职业压力及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军队三甲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积极应对方式、护龄可能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冲动性、攻击性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对成都市某高校1356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1.64%,女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性(χ2=4.287,P0.05);女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t=-2.796,P0.01)、行为冲动性(t=-2.670,P0.01)、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分(t=-3.179,P0.005)及愤怒分量表分(t=-2.434,P0.05)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躯体攻击分量表分高于女大学生(t=7.487,P0.001);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得分、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t=3.942,5.597,2.070,7.559,2.653,4.251,4.846,7.507,7.466;P均0.05);女性(OR=1.736)、敌意(OR=1.036)和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OR=1.038)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指向自我攻击因子得分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具有预测作用(R2=0.157)。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受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京某综合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探讨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北京某综合大学9个院系的所有一年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使用Beck抑郁问卷、Beck焦虑问卷、Beck无望问卷、青年健康危害行为问卷(YRBS)、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PDQ-4)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及相关心理行为问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一学年内自杀意念和一周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055人填写了问卷,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报告率8.1%,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有物质滥用(OR=4.37,95%CI:2.27-8.41)、一学年内有过明显抑郁情绪(OR=3.21,95%CI:2.20-4.68)、一学年内使用过远程求助(OR=1.78,95%CI:1.13-2.81)、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OR=2.14,95%CI:1.36-3.37)、分裂样人格因子分(OR=1.21,95%CI:1.07-1.37)、边缘人格因子分(OR=1.23,95%CI:1.09-1.38);一周内自杀意念的报告率5.5%,危险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为一周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OR=4.62,95%CI:2.86-7.46)、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OR=2.96,95%CI:1.34-6.56)、一学年内有过明显的抑郁情绪(OR=2.35,95%CI:1.49-3.69)、女性(OR=1.65,95%CI:1.09-2.52)、边缘人格因子分(OR=1.50,95%CI:1.30-1.72)、分裂型人格因子分(OR=1.17,95%CI:1.03-1.34).文科专业显示为一学年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OR=0.63,95%CI:0.41-0.95).大一学生一学年内寻求精神卫生服务的比例占12.5%,9.8%使用远程求助方式.在使用当面求助方式上女性多于男性(4.8%/2.9%,x2=4.42,P:0.035);报告有自杀意念者一学年内总体求助、当面求助、远程求助比例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22.5%/11.3%、7.4%/3.2%、18.2%/8.9%,x2=23.0、10.3、19.7,P<0.01).结论: 大学生自杀风险的筛查指标除自杀意念外还应考虑纳入抑郁、物质滥用、人格特点、阳性精神障碍家族史.大学生精神卫生服务宜从鼓励求助行为、主动提供延伸式服务、大力发展网络精神卫生服务三方面人手,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187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癌症患者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4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3分(P0.001,OR=5.566,95%CI=3.112~12.451)、癌症类型为肺癌(P0.01,OR=3.234,95%CI=2.342~10.642)、转移类型为骨和内脏转移(P0.01,OR=2.443,95%CI=1.965~8.963)为癌症患者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危险因子,ECOG评分为0分(P0.01,OR=0.236,95%CI=0.122~0.879)为癌症患者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保护因子。结论:睡眠质量异常在癌症患者中表现较为突出,其睡眠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ECOG评分为3分、肺癌骨和内脏转移,保护因素为ECOG评分为0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来源于2011年7月-12月进行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有11618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睡眠质量的评估,以及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是否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筛查。PSQI总分7分为低睡眠质量。用χ2检验分析各变量组间低睡眠质量检出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11618人中低睡眠质量980人,调整后天津市低睡眠质量的检出率为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47,95%CI:1.19~1.82)、年龄越大(30~39岁OR值1.72,95%CI:1.10-2.69;40~49岁OR值2.55,95%CI:1.66-3.91;50~59岁OR值4.41,95%CI:2.85-6.83;60~69岁OR值5.34,95%CI:3.32-8.59;70岁及以上OR值5.40,95%CI:3.21-9.08)、医疗花费为自费(OR=1.52,95%CI:1.15~2.00)、职业为失业/无业(OR=1.46,95%CI:1.05~2.03)或离/病退(OR=1.45,95%CI:1.02~2.06)、吸烟(OR=1.49,95%CI:1.22~1.83)、因躯体疾病难以从事日常工作或活动(OR=2.30,95%CI:1.85~2.85)、GHQ-12得分≥4分(OR=6.51,95%CI:5.46~7.46)为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18岁以上居民低睡眠质量的检出率虽然较同类研究低,但睡眠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女性、年龄较大、医疗自费、无职业、有躯体疾病及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是低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军人自杀意念现患率及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5-8月选取军人2071名,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问卷、贝克抑郁问卷(BDI)的条目7进行调查,条目7得分≥1分者纳入自杀意念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结果:2071名军人中,条目7得分≥1分者有382人(占18.4%)。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为家族有自杀史(OR=42.97,95%CI=29.14~63.35)、周围出现过自杀事件(OR=2.46,95%CI=1.75~3.46)、饮酒(OR=1.64,95%CI=1.31~2.07)、受教育程度(OR=1.38,95%CI=1.01~1.90);保护因素为军兵种(OR=0.60,95%CI=0.50~0.72)及现驻地(OR=0.15,95%CI=0.03~0.64)。结论:在军人自杀预防中,应重视有家族自杀史、周围出现过自杀事件、饮酒、受教育程度低、空军、驻地在艰苦边远地区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AS)进行评估,依据MOAS得分≥4分,分为有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组。运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OMTval158met基因位点多态性,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两组COMT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有攻击行为、无攻击行为两组间Met/Met基因型(20%vs10%)及Met等位基因(35%vs25%)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OR=1.701,95%CI=1.027~2.396)、住院次数(OR=1.280,95%CI=1.130~1.581)、既往有攻击行为(OR=10.914,95%CI=1.564~76.171)、非自愿住院(OR=2.006,95%CI=1.348~2.765)、PANSS阳性症状分值高(OR=2.588,95%CI=1.303~5.14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无业、有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多、非自愿住院和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肺结节患者影像学信息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收集454例肺结节患者的一般个人信息和影像学信息,其中恶性312例,良性142例。校正个人信息中的混杂因素后,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根据各因素的优势比(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分析影像学中恶性肺结节的相关危险及保护因素。结果个人信息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较大(55岁及以上,OR=4.112;75岁及以上,OR=3.616)、有既往肿瘤史(OR=3.206)。校正个人信息后,恶性肺结节患者影像学信息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淋巴结肿大(OR=2.734,95%CI:1.257~5.946)、结节直径2 cm及以上(OR=10.477,95%CI:2.229~49.251)、呈现毛玻璃结节(OR=14.569,95%CI:3.320~63.928)、边缘粗糙(OR=3.113,95%CI:1.632~5.939)、有分叶(OR=4.508,95%CI:2.326~8.736)、有空泡征(OR=5.173,95%CI:1.920~13.940)、有胸膜凹陷征(OR=2.076,95%CI:1.078~3.999),保护因素为结节有钙化(OR=0.208,95%CI:0.091~0.479)。结论在关注年龄较大、有既往肿瘤史的患者同时,也要关注胸部影像中呈现淋巴结肿大、结节直径大、毛玻璃结节、边缘粗糙、有分叶、有空泡征、胸膜凹陷症、结节无钙化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盐城地区留守儿童的抑郁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及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对盐城地区3所农村中心小学35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交流频率为每半年(P0.001,OR=7.321,95%CI=2.876~15.128)、双亲缺失型留守儿童(P=0.021,OR=2.134,95%CI=1.654~6.980)、交流中谈论日常琐事(P=0.006,OR=4.321,95%CI=1.908~9.978)、家庭年收入为0~2000元(P=0.012,OR=3.223,95%CI=2.011~8.830)、5~6年级(P=0.003,OR=8.342,95%CI=2.113~19.232)、11~13岁(P=0.015,OR=5.299,95%CI=1.809~15.098)为留守儿童抑郁发生的危险因子,而交流内容为自我感受(P=0.001,OR=0.342,95%CI=0.190~0.799)、1~2年级(P0.001,OR=0.543,95%CI=0.221~0.879)、7~8岁(P0.001,OR=0.655,95%CI=0.207~0.911)为留守儿童抑郁的抗性因素。结论:盐城地区留守儿童的抑郁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和抗性因素应当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TS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市两家医院外伤住院患者426例,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社会支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问卷(BDI)评估抑郁症状,采用PTSD自评量表评定(PTSD)症状。结果: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24.2%(103/426),家人关心减少(OR=2.47,95%CI:1.35~4.53)、入院时意识昏迷(OR=3.02,95%CI:1.39~6.54)、交通伤(OR=2.31,95%CI:1.31~4.05)、院内感染(OR=3.38,95%CI:1.31~8.74)、焦虑(OR=4.31,95%CI:1.11~16.74)、噩梦(OR=25.34,95%CI:5.30~121.31)、有些担心/很担心/非常担心死亡(OR=3.89/3.61/2.43,95%CI:1.59~9.53/1.32~9.92/0.86~6.84)和抑郁症状(OR=7.24,95%CI:3.38~15.49)是PTSD的危险因素。结论:家人关心减少、入院时意识昏迷、交通伤、院内感染、焦虑、噩梦、担心死亡和出现抑郁症状的外伤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PTS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伴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数据,选取其中所有有抑郁症状[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得分10分]的老年人(年龄≥60岁)2370例,其中有1335例合并躯体疼痛(DP组,主诉至少存在一个部位的躯体疼痛)、1035例未合并躯体疼痛(NDP组)。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2370例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中,合并躯体疼痛的检出率为56.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5,95%CI:1.22~1.72)、农村户口(OR=2.32,95%CI:1.83~2.95)、患慢性疾病(OR=2.35,95%CI:1.84~2.99)、健康自评越差(健康自评一般OR值为2.09,95%CI:1.69~2.60;健康自评差OR值为3.33,95%CI:2.64~4.20)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危险因素;年龄≥75岁(OR=0.72,95%CI:0.57~0.92)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症状之一。女性、年龄大、农村人口、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和健康自评状况较差是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学生父母同伴依恋、自我分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314名中学生,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R)测量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同伴依恋,自我分化量表(DSI-R)测量自我分化,攻击性问卷(AQ)测量攻击性行为。结果:IPPA-R的各因子得分与DSI-R得分均呈正相关(r=0.19~0.23,均P0.01);IPPA-R的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AQ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19;均P0.01);DSI-R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DSI-R的4个因子得分对AQ得分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6~-0.12,均P0.05);自我分化在母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29.3%,在同伴依恋与攻击性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可预测其攻击性行为;自我分化可能是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005至2015年间我国大学生攻击性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Elsevier、ProQuest、Wiley等数据库,选取以攻击性问卷(AQ)测量大学生攻击性水平的文献,采用横断历史meta分析的方法揭示大学生攻击性水平的变迁趋势,并采用meta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攻击性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共纳入文献38篇。回归分析表明,除愤怒和言语攻击因子外,AQ总分(β=-0.53,P0.01)、身体攻击(β=-0.62,P0.01)和敌意因子得分(β=-0.37,P0.01)均与年代呈负相关;男生的AQ总分(95%CI:-0.30~-0.10)和身体攻击因子得分(95%CI:-0.54~-0.36)高于女生。结论:2005-2015年的研究提示,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攻击性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离退休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供较好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128例离退休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并对心理孤独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男性(OR=2.24,95%CI:1.14~3.47)、75岁以上离退休人群(OR=2.85,95%CI:1.08~4.97)、丧偶者(OR=3.32,95%CI:1.27~5.66)、独居(OR=3.18,95%CI:1.72~7.05)、自我评价健康状况差(OR=3.36,95%CI:1.25~7.16)、子女关系差(OR=3.08,95%CI:1.35~5.06)、无兴趣爱好(OR=4.38,95%CI:1.86~6.89)的老年人在生活中孤独感高。结论: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关注,老年男性、独居者、子女关系较差、无兴趣爱好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孤独感。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及人际交往困扰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某省四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347名本科生为被试,实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倾向,采用郑日昌的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困扰和严重困扰的大学生占半数以上,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倾向基本上处于中等程度,其中冲动维度平均分较高,达到了3.1。②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在年级(F=6.324,P<0.01)、专业(F=5.71,P<0.01)、恋爱状况(F=5.849,P<0.01)、生源地(t=3.409,P<0.01)、父亲教养方式(F=7.832,P<0.01)、母亲教养方式(F=8.139,P<0.01)、父母间关系(F=5.294,P<0.01)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倾向在专业(F=3.347,P<0.05)、生源地(t=2.993,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71,P<0.05)、父亲教养方式(F=3.192,P<0.05)、母亲教养方式(F=5.901,P<0.01)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与异性交往能力维度和身体攻击维度、冲动维度之间,交际与交友维度与身体攻击维度之间不存在相关,除此之外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和攻击性行为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⑤待人接物、交谈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起到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20.9%。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较高;人际交往困扰和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其中,待人接物、交谈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产前抑郁、焦虑的早期筛查及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妇2112人,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孕28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前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孕28周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4%,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低年龄(OR=0.80,95%CI:0.68~0.94)、孕期非坚持工作(OR=1.18,95%CI:1.02~1.36)、对居住环境不满意(OR=1.50,95%CI:1.23~1.83)、期望生男孩(OR=0.86,95%CI:0.77~0.96)、非独子(OR=1.37,95%CI:1.06~1.76)、非计划内怀孕(OR=1.38,95%CI:1.10~1.72);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不满意居住环境(OR=1.64,95%CI:1.19~2.26)、与丈夫关系不融洽(OR=2.01,95%CI:1.20~3.37)、非计划内怀孕(OR=1.50,95%CI:1.05~2.14)。结论:本研究提示,年龄越小、孕期未坚持工作、对居住环境不满意、期望生男孩、孕妇非独子、非计划内怀孕的孕妇,越易患产前抑郁症;对居住环境不满意、与丈夫关系不融洽、非计划内怀孕的孕妇,越易患产前焦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1份。使用自编HIV阳性MSM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健康行为等,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CES-D评分≥16分者为有抑郁症状)、焦虑(SAS评分≥50分者为有焦虑症状)状况。结果: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4.7%(242/541)和25.1%(136/5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3.31,95%CI:1.73~5.34)、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男性固定性伴(OR=0.47,95%CI:0.30~0.73)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9,95%CI:1.11~1.29);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34,95%CI:0.17~0.71)。焦虑症状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2.43,95%CI:1.40~4.21)、接受抗病毒治疗(OR=1.74,95%CI:1.06~2.84)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2,95%CI:1.05~1.20);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检出焦虑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44,95%CI:0.20~0.94)。结论:本研究提示HIV阳性MSM人群抑郁或焦虑症状检出率高,需要引起重视;降低社会歧视、促进性伴交流与支持、改善经济状况可能有助于提高HIV阳性MSM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自杀热线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在2002-2008年接听全部有效来电时,询问来电者在2周内是否实施过自杀行为,使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评估其抑郁情绪,询问来电者是否有过酒精或其他物质滥用或依赖、有无常见精神症状、既往自杀未遂史、急性和慢性生活事件、希望程度等与自杀行为有关因素。结果:有22 415个来电者被纳入研究。362个(1.6%)来电者报告了2周内实施过自杀行为,女性233人,男性129人。在控制了人口学因素等变量后,既往自杀未遂史(OR=4.43,95%CI:3.37-5.83)、无望(OR=2.01,95%CI:1.52-2.67)、物质滥用(OR=1.97,95%CI:1.48-2.62)、急性生活事件(OR=1.94,95%CI:1.49-2.52)及严重抑郁情绪(OR=1.45,95%CI:1.08-1.95)与来电者实施自杀未遂行为有关联。结论: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自杀未遂行为发生率较高,对该群体的自杀干预要注重既往自杀未遂史、物质使用及生活事件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