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8,(8)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伞形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占通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27.21%;283种药用植物对应287种中药材及饮片,来源于7类不同的药用部位,有95种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18种四川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多为野生,仅有19种栽培。结论:四川通江县的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中药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万源市的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对该地区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万源市内药用植物有93科192属231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物13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8科155属185种,单子叶植物11科22属28种;其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有7种,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有94种,川产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有17种。当地的药用植物以野生为主,仅有2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人工栽培。结论:万源市的中药资源利用率较低,中药的产业化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市的普查结果为当地加强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江西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方法,对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药用植物512种,隶属140科361属。其中,包括江西省重点调查品种的野生品种101种,基原植物87种;重点调查市场品种43种,基原植物37种;栽培品种药材9种;新发现分布品种3个。此次调查深度了解了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为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彬  刘杨  李佳  包华音 《中药材》2022,(6):1316-1321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要求,对山东省莒南县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和样线调查、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莒南县现存野生及栽培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莒南县域内41个样地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2科284属428种和栽培药用植物7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且以草本植物居多。重点调查植物类药材126味,涉及55科98属115种基原植物,尚未发现濒危物种。结论:莒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当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青秀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整理及查阅文献,对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474种,隶属121科363属,优势科为豆科、大戟科、菊科、桑科。其中,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中国特有植物45种,广西特有植物8种。按生活型统计,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种数分别占比34.81%、33.97%;从入药部位来看,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分别占26.12%、25.95%;调查到重点药材39种,涉及基原植物36种,隶属27科35属。结论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在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保护工作,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金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数据,从金台区药用植物的特性、多样性、分布型、入药部位及药食同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有120科437属747种,183种药用植物为《中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基原,43种药食同源药材基原。结论金台区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具有发展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建议加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5,(12)
目的:调查研究河北青崖寨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种类。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记录为根据,列表记述了该区域中的野生药用植物,对该区域中的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内的36、47、49、52号样地总面积13 160hm2范围内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15科416属791种。其中,与前3次中药资源普查有关文献或资料核实,发现新记录物种209种。其中,马鞭草科植物莸、石竹科植物荷兰豆草等12科14属16种填补了河北省药用植物新记录;兰科植物手参、山茱萸科植物车梁子等43科88属116种填补了邯郸市药用植物新记录;蔷薇科植物毛叶稠李、龙胆科植物扁蕾等52科142属209种填补了武安市药用植物新记录。结论:本次资源普查为当地政府加强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园内有毒中药原植物。方法依据植物标本实地调查鉴定陕西中医药大学南校区校园有毒中药原植物种类,按照中药毒性分类法对其划分,对其有毒部位、毒性等级、中毒症状、安全预防措施或解毒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陕西中医药大学南校区药园有毒药用植物31种,隶属于21科18属。结论校园有毒中药原植物种类的调查研究完善了《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习各学科打下一定基础,提前熟悉中药原植物的入药部位;熟悉药用植物学中各科植物的鉴别特征;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学中所需的资源观念并了解资源分布特征。同时,为标牌制作与布设提供了资料,对有效维护学校各类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校园资源类药用植物苗木管理、强化中药资源意识、丰富校园中医药文化以及推动有毒中药原植物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20,(1)
目的:摸清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家底,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通过样地调查测算重点药材的蕴藏量;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栽培中药的种类及相关信息;通过标本鉴定和药用植物信息分析对勐海县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勐海县共有药用植物902种,隶属于146科574属。包括野生药用植物839种,栽培药用植物139种(其中76种既有野生又有栽培)。重点药材有73种,涉及原植物79种。药用植物的优势科主要集中在兰科、豆科、菊科、茜草科、大戟科、姜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石斛属。勐海县药用植物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种类的49.45%;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为主,占总数的32.98%;药性以凉性类药用植物居多,占27.32%;药味以苦味类药用植物居多,占58.15%;主治疾病以治疗消化疾病的药用植物所占比例最大,达29.25%。结论: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蕴藏量不大,形成商品不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怀集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栽培基地调查以及对相关人员走访等方式,对怀集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结果:怀集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707种,隶属于139科440属,重点植物药材81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四川省小金县药用资源现状,掌握区域内野生及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数据,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方及样线调查,结合实地走访等方法,统计小金县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小金县野外普查共获取110科348属813种药用植物的基本信息和资料,其中被子植物占97.91%,菊科、蔷薇科、毛茛科类植物占比较大,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有105种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基原植物,样地中可估算蕴藏量的有68种。另有国家及国际组织列入濒危受保护的物种34种。结论:小金县野生中药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资源量不稳定,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此次调查结果对小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地中药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7,(6)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路线、样带、样方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调查初步统计,右江区共有药用植物191科670属1 068种;其中蕨类30科47属75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4科611属978种;野生药用植物961种,栽培药用植物117种。结论:该文从种类、科属构成、生长型、入药部位、用途、药用民族植物6个方面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可为右江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柬埔寨传统医药历史悠久,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查阅相关民族植物学文献,整理了228种柬埔寨常用药用植物的基原、药用部位、功效主治信息。统计发现,柬埔寨常用药用植物以豆科为主,其次为夹竹桃科和姜科;药用部位多为根或根茎;功效多为治疗胃肠道疾病。比较发现,该国与我国有众多共有、共用植物,在应用方面存在差异。对柬埔寨药用植物信息的调查研究可以为中国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修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贵州药用植物的基原进行了研究,对误载的种类和不正确的拉丁学名进行考证.方法:对<贵州中药资源>等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拉丁学名进行修订.结果:发现17个科的98种4变种为误载或拉丁学名错误.结论:纠正了贵州药用植物的基原、拉丁学名等问题,为贵州药用植物标准化、科学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莫忠妹  杨传东 《中药材》2023,(3):587-591
目的:调查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记录物种信息及编目分类等方法,分析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类群、物种构成、生活型等信息。结果: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药用植物资源1 151种(含变种),隶属于184科584属,其中,菌类植物9科19种,苔藓类植物8科9种,蕨类植物21科93种,裸子植物7科14种,双子叶植物120科870种,单子叶植物19科146种。菊科、蔷薇科和百合科植物较多见,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植物占优势,占物种总数的47.44%。结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建议今后应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野生物种的抚育研究,该措施将对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整理藏医学中多种以伞形科植物为基原的药材的品种、标准,为来自该科的药材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对有关藏医药文献、药材标准等的查阅和统计,以药材“藏文名”作为药材品种划分的依据,即将各专著文献中记载的“藏文名”相同的药材归为一类,对藏医学药用伞形科植物的药材品种、基原及标准状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藏医学药材品种中,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有25种,其基原涉及27属75种(含变种)植物。其中,《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未记载的物种有33种,珍稀濒危物种8种;作为藏药特有药材的基原植物33种(占44%);与中药及其他民族药交叉使用的有42种;在中国现行各级药材标准中有收载的药用植物25种(约占33.3%)。在这些藏药材品种中,多数品种存在着“名称不规范”、“同名异物”、“同物异名”、药材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部分品种还存在着基原交叉,即“同一物种的同一部位作为功效不同的药材使用”的情况。结论:上述问题有待于结合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药效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比较评价等研究来解决,开展上述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研究,对规范临床用药、促进藏药材生产和藏药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丰富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掌握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取实地样线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文献对比等方法,对药用植物类别、生活型、科属组成、入药部位、重点药用植物及其功效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 秦都区共调查到药用植物252种,其中被子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药用植物共涉及80科205属,科的水平组成以菊科、蔷薇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5种、21种、17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秦都区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物种总数的63.89%;248种药用植物具有明确的入药部位,其中49种植物有多个入药部位;调查到重点药用植物45种,按功效可分为15大类,以清热类中药为最多;同时,调查还发现了银杏Ginkgo biloba L.、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等珍稀濒危植物。结论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栽培药用植物以景观和教学药用植物为主,未见有大面积人工种植中药材。通过全面调查并掌握秦都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能够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9,(10)
目的:澄清"金不换"的基原与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有"金不换"别名或俗名的药用植物进行梳理,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中药别名"金不换"使用混乱,其基原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防己科千金藤属部分药用植物、蓼科酸模属部分药用植物、远志科远志属部分药用植物及中药三七的部分伪品。结论:总体来看,解决"金不换"这一名称混用的问题,关键在于药用基原与药用名称的规范与统一,可从中药资源普查与品种鉴定、建立质量标准、规定官方用名以及挖掘药用价值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9,(10)
目的:基于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河池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以期探明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取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城江区境内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整理该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功效、出现频率、蕴藏量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城江区有野生重点药用植物43种,隶属31科43属,总蕴藏量14 070.82 t,包括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1种、广西道地药材8种;对重点药用植物的性状、功效、分布和蕴藏量等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该区域应被列为珍稀保护药用植物的物种。结论: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岩溶特色明显,但是部分药用植物分布区域狭窄、出现频率低、蕴藏量小,野生资源处于稀缺状态,对部分特色药用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西合山市现有中药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普查数据整理、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合山市中药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合山市现有药用维管束植物665种,隶属144科475属(包括蕨类植物18科35种,裸子植物3科3种,被子植物123科627种),国家重点药用植物89种,栽培药用植物4种。结论合山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野生资源利用程度低,过度采挖和环境变化造成野生资源锐减比较严重,亟待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