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R语言与正交试验分析,优化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以黄芪多糖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料比)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法分组提取。通过经典正交分析法、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进一步目标寻优法优化黄芪多糖提取工艺,将两种优化工艺进行对比验证,得到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正交分析法得到黄芪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提取2 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40∶1,此条件下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平均提取量为14.03 mg/g。R语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提取3 h,提取1次,液料比20∶1,此条件下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量为18.68 mg/g。最佳工艺验证得出,正交分析优化法RSD为2.27%,R语言处理优化法RSD为1.51%,与预测结果相对误差仅有0.631%。结论 R语言环境下,BP神经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的结合对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为中药材提取及相关制剂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R语言与正交试验分析,优化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醇提法,以黄芪甲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法分组提取。分别采用经典正交分析法、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进一步目标寻优法优化黄芪甲苷提取工艺,并进行优化工艺对比验证。结果正交分析法所得黄芪中黄芪甲苷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液料比12∶1,提取3 h,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每3克黄芪中黄芪甲苷提取量为73.935 mg。R语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与药材比例12∶1,提取3 h,提取3次,此条件下每3克黄芪中黄芪甲苷提取量为74.057 mg。工艺验证表明,正交分析优化方法RSD为1.37%,R语言处理优化方法RSD为0.944%,与预测结果相对误差仅有0.146%。结论 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为中药材提取及相关制剂工艺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丹参酮Ⅱ_A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先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再通过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目标寻优。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8∶1,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3.13 mg/g,与网络预测值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正交试验法、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益气活血方药组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提取考察。应用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目标寻优,从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体积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提取液加乙醇使醇沉浓度达70%。网络预测值为110.52 mg/g,验证试验平均值为116.174 mg/g,相对误差为4.87%,具有良好的网络预测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数学模型可用于丹酚酸B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同时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目标寻优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结合R语言探究丹参中丹酚酸B的最优提取工艺,利用方差分析研究丹酚酸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丹酚酸B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结合R语言,利用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进行目标寻优,得到最优提取工艺;通过DPPH法考察丹酚酸B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丹酚酸B的最优提取工艺的条件是提取1.5 h,提取3次,料液比为1∶8,网络预测值为95.22 mg/g,验证试验平均值为99.66 mg/g,相对误差为4.45%,具有较好的网络预测性;不同工艺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结论 本实验使用的丹酚酸B提取优化工艺的数学方法为制药工业中丹参提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丹参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以R语言为基础结合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与响应面分析2种方法,优化补阳还五汤(BHD)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利用HPLC法检测提取得到的BHD中主要有效成分,计算其提取率。提取率结果进行熵权法赋值,得到综合评价值。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其最佳提取工艺和综合评价预测值。再通过另一种优化分析方法:R语言环境下的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分别进行网络模型优化和目标寻优,以期得到另一组BHD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综合评价预测值。结果响应面处理方法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8 h、乙醇体积分数51%、提取温度91℃、液料比14∶1,该方法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908.45,验证试验平均值为897.58,相对误差为1.20%;R语言环境下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处理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100℃、液料比14∶1,该模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907.71,验证试验平均值为905.33,相对误差为0.26%。结论对比2种分析方法发现,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相对误差较小,与验证试验拟合度较高,即R语言环境下的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数学模型可用来对BHD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优于响应面分析,为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目标寻优以及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华明  付廷明  郭立玮  刘峰  张伟 《中草药》2013,44(15):2079-2084
目的 优选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水蛭的最佳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温度和粉碎时间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抗凝血酶活性为响应值,对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水蛭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2,浸泡时间为4.9h,提取温度为6.5℃,粉碎时间为12 min,其抗凝血酶活性达到20.13 U/g.结论 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技术适用于水蛭的提取,本实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超  韩丽  杨秀梅  张喻娟  张芳  杨明 《中成药》2015,37(1):70-74
目的使用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参方(苦参和荆芥)中荆芥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对提取的影响,筛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实验数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输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2倍量水,浸泡1 h,水蒸汽蒸馏提取6 h,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 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不需要增加试验次数,就能分析苦参方中荆芥挥发油提取因素变化规律和寻找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结合信息熵理论优化凉粉草煎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咖啡酸、紫云英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4种指标成分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干膏收率为综合评分指标,采用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实现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以正交试验结果作为初始种群,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提取次数为输入值,提取综合得分作为其函数的输出值,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煎煮提取工艺进行全局寻优。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综合评分均值为92.08;建立结构为3-7-1的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确定最优提取方案为加17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综合评分均值为92.55,优于正交试验,3批验证结果与预测值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 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结合信息熵理论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凉粉草提取工艺的预测和优选。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9)
目的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优化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皂苷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皂苷G2、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B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在R语言环境下用熵权法计算3种皂苷综合指标,再建立BP神经网络系统分析数据。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1.6 h,测得值351.844,与预测值(346.452)接近。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优化甘草皂苷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是一种青蒿素的衍生物,作为全新结构抗疟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不易产生耐受等特点,当前全球用于轻微到严重的疟疾感染的基础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显示AS与其活性代谢产物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除抗疟以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吸引研究者对其新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以期老药新用。然而对于AS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的全面了解,将有利于AS的新药理作用的深度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因此,该文综述了AS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以及目前临床应用AS经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口服以及直肠给药等不同给药途径后AS和活性代谢物DH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了AS在健康志愿者、疟疾患者、特殊人群(儿童、妇女)等不同人群中的AS和DHA的体内过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同时,也综述了AS和活性代谢物DHA在抗肿瘤、抗炎、抗脓毒症、抗血管生成、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AS及其代谢产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整治手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职业高尔夫运动者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有非特异性腰痛的非职业高尔夫运动者随机分为推拿综合组、手法综合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22例。推拿综合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手法综合组采用韦氏脊柱整治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强化训练组采用韦氏脊柱整治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和核心肌群训练;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自拟标准评价3组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1)改良ODI。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7.803,P=0.000);3组患者改良ODI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2.78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改良O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99.125,P=0.000);3组患者改良ODI随时间均呈降低趋势,但3组的降低趋势不完全一致[(69.39±7.35)%,(32.72±14.58)%,(19.80±11.43)%,F=191.759,P=0.000;(69.09±10.87)%,(44.34±11.93)%,(29.80±7.87)%,F=84.015,P=0.000;(73.13±10.73)%,(55.96±6.91)%,(37.58±6.36)%,F=187.706,P=0.000];治疗前3组患者改良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1,P=0.359);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患者改良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14,P=0.000);强化训练组改良ODI低于手法综合组和推拿综合组(P=0.001,P=0.000),手法综合组改良ODI低于推拿综合组(P=0.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3组患者改良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95,P=0.000);强化训练组改良ODI低于手法综合组和推拿综合组(P=0.000,P=0.000),手法综合组改良ODI低于推拿综合组(P=0.005)。(2)运动能力恢复效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强化训练组优4例、良8例、可8例、差2例,手法综合组优1例、良4例、可6例、差11例,推拿综合组良2例、可2例、差18例;强化训练组运动恢复效果优于手法综合组和推拿综合组(R强化训练组=19.73,R手法综合组=35.41,R推拿综合组=45.36,χ~2=20.497,P=0.000)。结论:采用韦氏脊柱整治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和核心肌群训练、韦氏脊柱整治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推拿手法联合场效应治疗,均能缓解非职业高尔夫运动者的非特异性腰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运动能力,但前者的疗效优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密脉鹅掌柴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密脉鹅掌柴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密脉鹅掌柴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亚油酸乙酯(2)、原儿茶酸(3)、邻苯二酚(4)、对羟基苯甲醛(5)、桦木酮酸(6)、28-nor-β-amyrenone(7)、nor-α-amyrenone(8)、annoionoside(9)、常春藤皂苷元(10)、白桦脂酸(11)、齐墩果酸(12)。结论:其中,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对藏药假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反相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假秦艽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到1个新苯并异呋喃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5-(3-羟丙基)-2,2-甲基-2H-呋喃[3,4-h]色烯-7(9H)-酮(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0为(58. 4±4. 2) mg·L-1,接近对照左氧氟沙星的MIC90(52. 8±4. 6) mg·L-1。  相似文献   

16.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单列叙述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逐一综述了其他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对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采用调查问卷和病例调查的方法,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实践指南》为研究对象,邀请来自全国29个地区187家医院医生评价研究《指南》的适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征集《指南》的修订意见。508位临床医生接受《指南》的适用性调查,认为《指南》结构、内容合理,比例分别高达98. 23%,98. 03%。在辨证论治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较高的为治则治法(99. 41%)、诊断要点(98. 82%)、辨证分类(98. 03%);合理性相对较低的为康复调摄(97. 05%)、并发症预防(97. 24%);98. 03%临床医生认为《指南》完全适用和基本适用,1. 97%认为修订后适用。通过观察491份病例,对《指南》进行应用性评价分析,符合度较高的为西医疾病诊断(100%)、中医疾病诊断(99. 18%);较低的为治疗措施方面,方剂成药、其他治法符合率分别为77. 18%,83. 05%;《指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分别为97. 35%,93. 89%;综合评价较好,99. 41%被调查者愿意遵从《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对于《指南》修订意见主要集中在辨证治疗、并发症预防及康复调摄部分。积极广泛征求意见修订《指南》,可以更好的提高《指南》质量,指导临床,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缩泉丸挥发油GC-MS标准指纹图谱,分析缩泉丸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对质谱数据进行解析,以32号峰为内参,线性插值法获得全局校正图谱,计算均值,生成缩泉丸挥发油标准指纹图谱,不同批次之间以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缩泉丸挥发油标准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大于0.96;从缩泉丸挥发油中共鉴别出35个成分。结论:建立的标准指纹图谱准确可靠,可为GC-MS指纹图谱建立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藏药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全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喉毛花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到1个萘甲醛类新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5-甲氧基-2-甲基-7-(2-氧代丙基)-1-萘甲醛(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相对抑制率为32.8%,接近对照宁南霉素的相对抑制率31.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韭菜子盐炙工艺。方法:以腺苷和亚油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用CRITIC法计算权重系数,以闷润时间、炒炙温度、炒炙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韭菜子盐炙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腺苷和亚油酸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8、0.52,最优炮制工艺闷润时间为10 h,炒炙时间为20 min,炒炙温度为120℃(锅底中心温度)。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优选韭菜子盐炙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