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骨标本坏死区域的病理和显微结构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4月因ONF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标本30个,其中男22例,女8例;酒精性15例,激素性15例;两组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43,P=0.143)。取激素性与酒精性ONFH患者骨标本不同区域(坏死区、硬化区、正常区)骨组织,行大体观察、HE染色并计算空骨陷窝率。将完整股骨头标本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微结构定量分析以下参数:骨小梁相对体积(bone volume to total volume,BV/TV)、骨表面积与骨骼体积比(bone surface area to bone volume ratio,BS/BV)、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容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plate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结果大体观察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均有骨小梁连续性中断,骨小梁吸收区域有囊变被肉芽组织取代,激素性ONFH肉芽组织内有血管新生的痕迹,酒精性ONFH肉芽组织内血管新生痕迹不明显。HE染色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坏死区均有骨质结构紊乱、骨髓坏死、骨陷窝空虚,其中激素性ONFH骨小梁结构和连续性破坏更严重,酒精性ONFH骨小梁更粗,连续性较激素性ONFH好。激素性ONFH坏死区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酒精性ONFH(P<0.05),但两种ONFH硬化区和正常区空骨陷窝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性与酒精性ONFH坏死区与硬化区之间区域在Micro-CT图像中均是低密度区,但前者形态不规则,对应部位大体标本可见富含血运的肉芽组织形成,后者对应部位大体标本见无血运的纤维肉芽组织形成。骨微结构定量分析显示,激素性ONFH坏死区和硬化区BV/TV、BMD、BMC、Tb.N、Tb.Th明显低于酒精性ONFH,BS/BV、SMI、Tb.Sp显著高于酒精性ONF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ONFH正常区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标本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均破坏。但两种ONFH有不同的坏死表现形式,激素性ONFH以多发灶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特点,酒精性ONFH是以凝固性骨质坏死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自2012-12—2013-12诊治的股骨头坏死26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4例(激素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12例(酒精组),将同期行THA的6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正常)作为对照组。将26例坏死股骨头及6例正常股骨头制备成病理切片标本进行HE染色、改良Masson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和酒精组同源软骨细胞数减少、骨小梁面积减小,而空骨陷窝率、骨陷窝面积及长径、软骨成骨指数、脂肪细胞长径、血管形成量及新生骨小梁面积等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空骨陷窝率、骨小梁面积、新生骨小梁面积及脂肪细胞长径等均低于酒精组,而软骨成骨指数高于酒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骨陷窝面积及长径、有效血管及无效血管数、同源软骨细胞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在组织形态学表现上更为复杂,坏死程度更加严重,在修复过程中也不同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3.
许多需要长期大量服用激素的疾病可引起股骨头坏死。我院自1985~1998年共治疗ZO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34髋,男17例29髋,女3例5髋。年龄最小4o岁,最大65岁,平均47岁。Ficat分期1期4例7髓,Ⅰ~Ⅱ期3例5髋,Ⅱ期2例3髓,Ⅱ~Ⅲ期3例6髋,Ⅲ期4例6髋,Ⅲ~Ⅳ期2例4髋,Ⅳ期2例3髋,双髋发病率7O%。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激素治疗致股骨头坏死12例21髋,类风湿关节炎致股骨头坏死3例5髓,痛风致股骨头坏死2例3髋,脊髓空洞症致股骨头坏死2例3髋,内分泌紊乱致股骨头坏死1例2髋。二、治疗方法本组治疗…  相似文献   

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病理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动物的血管病理改变。方法分别选用4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两组。A组:马血清+甲基强的松龙;B组:生理盐水+甲基强的松龙。动物分别于用药前,应用生理盐水或马血清后1d及应用用激素后第3、7、21d测定血浆内皮素(ET)、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栓调节蛋白(TM)。两组动物分别于首次注射血清或生理盐水后1周,首次应用激素后第1、3、5、7周分批处死取双侧股骨头,常规HE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较B组有更强的血管变化;A组动物ICAM-1和TM在应用激素后3周时开始回复,而ET未见回复;两组动物的VEGF表达都表现为降低后逐渐回复的过程。结论应用激素后,实验动物的股骨头普遍存在血管病理改变,于早期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ONFH)进行组织形态学比较研究。方法将13个坏死的股骨头按程序制成普通病理切片,进行HE、改良Masson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对ONFH的组织形态学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激素性ONFH组骨小梁面积、空骨陷窝率、脂肪细胞长径、新生骨小梁面积均低于酒精性ONFH组(P<0.05),而软骨成骨指数高于酒精性ONFH组(P<0.05);两组骨陷窝面积和长径、同源软骨细胞数、有效血管和无效血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激素性ONFH组有效血管和无效血管数在数值上均高于酒精性ONFH组。结论激素性和酒精性ONFH的坏死表现形式不同,修复的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股骨头坏死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BMI值)、疾病情况(发病部位、病程、严重程度、中医证型、首次就诊医院等级)、使用激素情况(原发病、使用时间、药品名称、药物方法、每日使用量、每日使用次数)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股骨头坏死患者1 062例,其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71例,最终纳入438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征为:(1)患者主要基本情况:女性271例(61.87%);年龄在51~60岁的患者223例(50.91%);职业为农民的患者224例(51.14%);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123例(28.08%); BMI值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327例(74.66%)。(2)疾病情况:双侧发病的患者314例(71.69%);病程≤3个月的患者163例(37.21%); ARCO分期多属中晚期,其中ARCOⅢ期患者168例(38.36%);首次就诊在一级医院的患者187例(42.69%)。(3)使用激素情况:原发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189例(43.15%);使用波尼松的患者162例(36.97%);使用激素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112例(25.57%);药物用法中口服患者171例(39.04%);每日使用激素含量10~20 mg以内的患者127例(29.0%);每日使用激素两次的患者128例(29.23%)。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特征主要为:41~60岁的有原发病史的女性重体力劳动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62.10%的患者专科医院就诊时已为ARCOⅢ、Ⅳ期,使用激素史≥1年占54.34%,每日使用激素含量多为10~20 mg、次数多为每日两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矿物盐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中改变的意义。方法:选用5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激素造模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辉瑞生物)4mg/kg,至第8周末停药,该组动物分别在四个不同时间段处死。正常对照组每周一次臀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上述各组动物均肌内注射青霉素钠15万u/只,每周2次预防感染。各组分别于处理后的第2、4、8、10周测定股骨头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并检测血清钙、磷水平,同时观察其体重、精神、毛发情况等一般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动物造模1周后体重开始进行性下降,股骨颈骨密度从第2周开始、股骨头骨密度从第4周开始显著下降(P〈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低于第8周时(火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血清钙、磷水平均从第2周开始即显著显著降低(火0.05,P〈O.01),且激素造模组10周时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第8周时(P〈0.05)。结论:本次实验发现,给予激素后,动物模型中的股骨头坏死迅速出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颈骨密度降低及骨矿物盐平衡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骨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泥尼松进行造模。每隔2周分别测定股骨头羟脯氨酸(HOP)、氨基已糖(HOM)、钙(Ca)及血清钙、钙磷的含量,并计算出HOM/HOP、Ca/HOP的比值及血清钙磷乘积,同时观察股骨头X线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羟脯氨酸、氨基已糖、钙含量及HOM/HOP、Ca/HO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钙、钙磷乘积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01);X线示模型组股骨头及周围骨小梁变稀疏;组织学显示模型组骨陷窝空缺数明显增多,骨小梁稀疏细长,髓腔内充满增大的脂肪细胞。结果 大剂量激素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早期坏死,大剂量激素引起股骨头骨代谢变化是骨坏死综合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骨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臀肌注射大剂量醋酸氢化泼尼松进行造模。每隔 2周分别测定股骨头羟脯氨酸 (HOP)、氨基已糖 (HOM )、钙 (Ca)及血清钙、钙磷的含量 ,并计算出HOM /HOP、Ca/HOP的比值及血清钙磷乘积 ,同时观察股骨头X线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羟脯氨酸、氨基已糖、钙含量及HOM/HOP、Ca/HO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血清钙、钙磷乘积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1) ;X线示模型组股骨头及周围骨小梁变稀疏 ;组织学显示模型组骨陷窝空缺数明显增多 ,骨小梁稀疏细长 ,髓腔内充满增大的脂肪细胞。结论 大剂量激素可引起股骨头骨细胞早期坏死 ,大剂量激素引起股骨头骨代谢变化是骨坏死综合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骨免疫调控成骨是骨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是介导骨免疫成骨的核心细胞且与激素诱发ONFH密切相关。骨损伤后Treg细胞经CCL22/CCR4轴调控定向归巢至损伤局部并经STAT5/FoxP3通路激活合成促组织修复因子,并与BMSCs串话调控成骨成血管促进骨修复。MiR-155/SOCS1调节回路调控STAT5/FoxP3通路的激活,激素抑制MiR-155,促进SOCS1表达抑制STAT5/FoxP3通路与Treg细胞激活。调控Treg细胞定向归巢,MiR-155靶向转染T细胞抑制SOCS1表达,激活STAT5/FoxP3通路与Treg细胞,协同构建由Treg细胞介导的骨免疫调控成骨微环境,调控BMSCs成骨成血管修复骨坏死,从骨免疫研究激素性ONFH发病机制和防治是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组织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14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病例(其中7例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RCOⅣ期的患者入实验组,7例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股骨头标本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骨钙素(BGP)表达水平,采用q PCR检测股骨头标本骨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 X2)信号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骨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有股骨头坏死,对照组均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征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组股骨头骨组织中TGF-β1、MMP-2、BGP的表达结果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 PCR检测实验组股骨头骨组织中Run X2信号的表达结果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可能与股骨头骨组织中的TGF-β1、MMP-2、Run X2、BGP表达水平过低相关。  相似文献   

12.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 2 0世纪 5 0年代后期人们 [1]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 oral Head ANF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有关系 ,特别是在经皮质激素 (CorticosteroidCS)治疗后。随后 Jones及 Cruess等相继发现肾移植后应用CS的病人可继发 ANFH。 1988年日本骨科学会调查发现非创伤性 ANFH,34.7%是由于 CS治疗引起的。虽然人们已经知道 CS与 ANFH之间有相关性 ,但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 [2 ,3 ] ,CS的剂量与 ANFH的关系也不清楚 [1] 。1 关于 CS诱导的 ANFH的病理机制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1 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是骨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病情通常进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目前,非手术治疗及各种手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各有利弊,对治疗的选择尚存争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干细胞和外泌体也被加入到SANFH治疗策略中,其效果令人期待。该文对SANFH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孙飞  彭昊 《骨科》2022,13(1):86-91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最常见原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细胞学基础实质是骨细胞的凋亡,因而研究糖皮质激素诱导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意义重大.当前研究发现许多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都是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靶点,这些基因包括:糖皮质受体、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Bcl-2家族、P53、Fas/FasL、GSK3β、...  相似文献   

15.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57年Pietrogrande和Mastromarino首次报道皮质激素诱发的股骨头坏死 ,此后该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虽然对其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作了深入的研究 ,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 ;众多治疗方法本身说明尚未找到相对有效的方法。本文着重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及针对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早期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理生理改变1.1 局部病理生理改变1.1.1 骨细胞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组织学改变是骨细胞核固缩 ,空骨陷窝增多 ,骨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和肥大 ,无典…  相似文献   

16.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硬化带与骨形态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SH  Li ZR  Wang BL  Sun W  Cheng LM  Pan L  Wang RD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7):1305-1308
目的 通过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硬化带形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其组织学观察,探讨骨形态蛋白(BMP4)与硬化带关系,为股骨头坏死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治疗激素性ONFH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84髋,患者平均年龄(47±7)岁,依此把患者分为高(>54岁)、中(40~54岁)和低(<40岁)3个年龄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硬化带形成比率.从184髋中选取部分股骨头标本,包括高年龄组患者股骨头18髋,低年龄组11髋,中年龄组股骨头标本20髋(有无硬化带形成者各10髋).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行常规HE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电镜制备和BMP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BMP4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强度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其平均光密度.结果 硬化带在组织学上表现为骨小梁增粗,结构紊乱,但骨细胞结构同正常骨细胞,且处于高分泌状态.中年龄组ONFH患者硬化带形成比例为71.4%(105/147),显著高于低年龄组患者(45.5%,5/11)和高年龄组患者(38.5%,10/26)(P均<0.01).中年组患者股骨头BMP4平均光密度为0.32±0.14,明显高于低年龄组0.20±0.17和高年龄组0.19±0.2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年龄组患者无硬化带形成者BMP4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1l,有硬化带形成患者为0.28±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硬化带形成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到关节置换时间为(49±11)个月,显著长于无硬化带形成者(15±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NFH患者硬化带形成与BMP4表达强弱呈正相关,BMP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硬化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堂 《中国骨伤》1994,7(3):45-45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特征分析交通部北戴河疗养院(066100)马玉堂我院自1988年9月至1993年12月间,共收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63例,本文就其临床特征作一分析。一般资料本组963例,男730例,女233例,男女之比约为3:1;年龄为1...  相似文献   

1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骨质疏松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7年由Pietrogrande和Mastonmarino报道了第一例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其后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逐渐增多,也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免疫性疾病长期的激素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激素使用等因素,由激素诱发的股骨头坏死越来越多,陈卫衡等[1]对86例经激素治疗后痊愈的非典型性肺炎康复者做出了分析后,确诊股骨头坏死的达到46例,发病率达53·5%。此发现更加提高了医学界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很多,如凝血功能障碍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学说、脂质代谢障碍学说、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情况,探讨长期应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另一病理机制. 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3月,取3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骨组织和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骨组织,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男女比例均为4:3;年龄41~70岁,其中实验组平均55.34岁,对照组平均55.33岁.实验组最近2年内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超过3周或超过1周的大剂量冲击治疗,对照组未接受过超过1周的激素治疗.所有标本行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HE染色及总RNA提取,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r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OPG mRNA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 mRNA和RANKL mRNA的比值. 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未见完整骨小梁和骨单位,可见不连续的骨碎片,碎片骨陷窝内骨细胞大部分消失,周围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对照组可见完整骨单位由板层骨构成,板层骨连续完整,围绕血管呈同心圆排列,小梁骨陷窝内可见骨细胞.RTQ-PCR检测显示,实验组OPG mRNA及RANKL mRNA分别为1.35 4±0.42及4.36 4±1.35,OPGmRNA/RANKL mRNA为0.34 4±0.16;对照组分别为1.78 4±0.63及3.49 4±1.02,OPG mRNA/RANKL,mRNA为0.54 4±0.20;实验组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ANKL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OPG mRNA/RANKL mRN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调控OPG mRNA和RANKL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3例;年龄20~63岁,平均38.8岁。股骨头坏死均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Ⅱ期;病程3~18个月,平均9.2个月。首先行髋关节CT扫描,采用Mimics Research 21.0软件三维重建股骨头并识别坏死组织;然后利用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将重建的股骨头分割为8个区域,测算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坏死组织体积比,以及不同区域坏死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股骨头三维数字模型显示坏死组织主要位于股骨头前上方,坏死组织区域主要呈穹窿状。股骨头分区显示坏死组织主要集中于前上内区、前上外区与后上内区。25例患者股骨头体积为(48399.52±9408.90)mm^3,坏死组织体积为(20917.08±6566.94)mm^3,坏死组织体积比为44.75%±15.72%。不同区域坏死组织体积及体积比不一致,其中前上内区、前上外区和后上内区较大。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能快速直观地评估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