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保守治疗优良率达82%,改良带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达94%,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达91%,网状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达88%.结论 能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者,尽量避免手术治疗,需手术治疗者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固定,术后都需要早期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杨宏庆 《吉林医学》2011,(29):6180-6181
目的:讨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时期治疗82例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31例,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5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钢针螺钉张力带固定,优良率80%。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优良率90.6%。结论:采用钢针螺钉张力带、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都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针钉、张力带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针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通过复查术后关节功能和影像资料判断手术效果。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6个月(12-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评价采用Neer百分评定,优良率达88.2%。结论针钉、张力带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以提供良好的固定,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董庆生 《吉林医学》2010,31(3):342-342
目的:总结16例胫骨后唇骨折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14例,可吸收钉内固定11例,钢针固定3例,保守治疗2例,采用石膏固定。结果:优11例,良3例,优良率达87.5%。结论:胫骨后唇骨折手术治疗应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方法采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121例不同类型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69例,其中髌骨横形骨折6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9例;髌骨爪固定42例,其中髌骨横形骨折1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0例;钢丝环扎固定10例,均为全髌骨粉碎性骨折。结果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组优良率100%;髌骨爪组固定组优良率97.6%;钢丝环扎固定组优良率80%。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均为髌骨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方法,在治疗时注意选择适应症。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间骨折135例对比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Y型钢板与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三组,保守组39例采用保守小夹板固定,Y型钢板组42例采用Y型钢板固定治疗,双张力带组54例采用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果:三组优良率比较,Y型钢板组与双张力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Y型钢板组、双张力带组分别与保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肱骨髁间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双张力带固定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肱骨髁间骨折,尤适用于C2、C3及骨质疏松患者。对于C1型和部分C2型内外侧髁及髁上骨块较大的骨折,采用Y型钢板较适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鹰嘴解剖钢板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共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58例,其中鹰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2例。术后按Broberg评价标准对两组的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鹰嘴解剖钢板组中,优2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1%;改良克氏针张力带组中,优2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3%;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鹰嘴解剖钢板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上可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和不同的骨折类型而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
蒋艺生 《吉林医学》2011,(32):6772-6773
目的:观察比较48例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其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内固定组,外固定架组及保守组,比较分析各组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与保守组比较内固定组及外固定组优良率均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Pilon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及软组织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克氏针加钢丝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克氏针加钢丝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48例.结果手术治疗48例,疗效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固定牢固,强度较高,有利于骨折愈合,有利于早期锻炼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初步探索鹰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8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纯"8"字钢丝法优良率较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和鹰嘴钢板内固定法优良率较高,与单纯"8"字钢丝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3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鹰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五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五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髌骨骨折166例,其中镍钛聚髌器组(NT—PC)40例,改良张力带组56例,关节镜组26例,丝线环扎组26例,钢丝环扎组18例。结果 五种方法治疗的优良率及治疗粉碎性骨折的优良率不尽相同。结论 五种方法中,NT—PC及改良张力带法,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方法,NT—PC在治疗粉碎性骨折方面优于改良张力蒂法。NT—PC还有其值得改进的方面,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洪迪  杜衡胜  刘军 《河北医学》2008,14(4):430-432
目的:观察镍钛聚髌器(NT-PC)和AO改良张力带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1例采用NT-PC固定,25例采用AO改良张力带固定;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结果:两种内固定均有良好的固定作用;术后A、B两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95.24%、84.00%,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0.48%、84.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可以获得同样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线缆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2006年2月-2011年1月共收治22例髌骨骨折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Rockwood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Ⅳ型4例。均于透视下复位,经皮植入空心螺钉,钉尾捆扎不可吸收高强度骨科线,经皮于髌前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均得到8~24个月随访,术后8w时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平均11.5w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屈曲0~140度。无骨折再移位、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按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17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空心钉线缆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避免了多种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钢丝环扎联合自行设计的新式张力带固定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髌骨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钢丝环扎联合新式张力带固定治疗各类骨折102例。结果 原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3周,平均8.2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本法将钢丝环扎与张力带有机结合,形成钢丝环扎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优良、适合各种类型髌骨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旨在寻找临床疗效最佳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124例,分别采用张力带、钢丝环扎与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对比3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张力带组优良率为96%,优于钢丝环扎组、丝线缝合组的87.5%、8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可及早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且适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坚固,是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达到稳定的骨折固定,牢固的骨性愈合,满足患者术后即刻开始功能康复的要求,使用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的方法治疗未累及关节面的髌骨下极粉碎骨折,观察其并发症并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4.5±6.9)岁,平均伤后(4.5±1.4) d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机制、局部软组织情况、骨折的类型等进行记录和分析,患者行术前CT检查以判断和测量下极骨折块的形态和大小,术后对患者进行连续随访,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在最终随访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为(13.1±2.1)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6.7°±6.9°,与对侧肢体相比,屈曲活动范围平均减少10.3°±8.8°。根据Bstman评分系统评判,优良率达100%,平均(28.9±1.1)分。结论: 对于未累及关节面的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可首先通过纵向钢缆捆绑复位并且维持复位,同时结合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可提供非常可靠的骨性固定,操作简单、安全,能够满足术后即刻开始功能康复的要求,膝关节功能可得到很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镍钛聚髌器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NT—PC组32例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AO组42例采用AO张力带内固定,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价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0±1.8)个月;NT—PC组与AO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8±1.9)周和(14.5±1.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活动度优良率分别为87.5%和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C组横型(包括斜型)与粉碎性骨折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手术并发症。结论镍钛聚髌器与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获良好效果,镍钛聚髌器兼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优良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直径3.0 mm空心钉、钛缆与新型垫片组成的新型张力带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岁(21~79岁),患者的受伤机制均为滑倒跪地伤。结果:手术时间57~197 min(平均89 min),术后不需外固定,术后2周加强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随访时间为7~31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5周)。Bostman评分20~30分(平均27分),其中优10例,良11例。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的新型张力带系统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练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直切口下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钛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7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横行骨折11例、粉碎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采用张力带钛丝结合2枚钛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胥少汀评分标准评估,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采用钛制空心螺钉 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疗效确切,适用于髌骨横行、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三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髌骨骨折120例,其中A组38例采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B组44例采用AO改良张力带固定,C组38例采用镍钛聚髌器(NT-PC)固定。结果A、B、C三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1.05%、81.82%、89.47%;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4.21%、90.91%、97.37%。结论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可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而后二种方法更佳,且缝合固定法由于不可避免的外固定,而在治疗近期可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