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的内科门诊、住院患者及年体检患者筛选出的非糖尿病患者348例,分为非肥胖组221例和肥胖组127例,再根据B超检验将肥胖组分为伴NAFLD34例(观察组),肥胖不伴有NAFLD93例(对照组).对两组间及肥胖组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转氨酶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NAFLD与上述指标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胰岛素抵抗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肥胖伴NAFLD组的体质量指数、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胰岛素抵抗较不伴NAFLD组显著高,NAFLD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结论 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两者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因素,判断脂肪肝病因可以为其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脂肪肝的相互关系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按是否并发非酒精脂肪肝分为两组(A组: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脂肪肝;B组:2型糖尿病无非酒精脂肪肝),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及腰臀比,进一步检查并记录并发症。检查肝功、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指标。结果:A组腰臀比、舒张压、体重指数较B组明显增高(P<0.05);且A组中冠心病、高血压、肥胖及痛风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A组与B组相比较,其TG显著升高(P<0.05),而HDL显著降低(P<0.05);A组GGT、ALT、AST、UA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高达60%,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腹型肥胖及高发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痛风。脂肪肝可能是代谢综合征之一,脂肪肝与其他代谢综合征相互影响,尤其是糖尿病,加重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参数体重指数( BMI)和腰臀围比值 ( W/H)将体脂分布不同分为腹内型肥胖组、皮下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观察 3组间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差异。结果 非肥胖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 1 .0时 ,皮下型肥胖组与腹内型肥胖组分别为 0 .74和 0 .63。结论 随着肥胖者体脂分布的逐渐异常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依次下降 ,胰岛素抵抗加重 ,腹内型肥胖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肥胖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 1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组 ,并将肥胖组患者分为腹型肥胖和非腹型肥胖组 ,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 (FBG)、血脂、胰岛素 (FINS)、C肽 (FCP)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者比较 ,FINS、FCP、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均显著升高 (P<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1) ;腹型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腹型肥胖者比较 ,FINS、FCP、TG均显著升高 (P<0 .0 5 )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IR)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不同体脂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集相应数据对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腹型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中腹型肥胖组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说明原发性高血压腹型肥胖患者更易发生脂质代谢、糖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型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腰围身高比选出腹型肥胖人群,分为单纯腹型肥胖组(VO)、腹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组(VO-DM),检测两组患者的体脂参数、血脂、空腹血糖、空腹C肽及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采用t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来探讨腹型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VO-DM组与VO组比较,年龄、FBG、IL-6、hs CRP、I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L-6是腹型肥胖者发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型肥胖者IL-6的测定对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意义。方法收集PCOS患者50例(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48例,并按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别分成肥胖(BMI≥25 kg/m2)和非肥胖(BMI<25 kg/m2)两个亚组,其中实验组肥胖者23例,非肥胖者27例,对照组肥胖者20例,非肥胖者28例。取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实验组visfatin、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肥胖者及非肥胖者visfa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非肥胖者,实验组肥胖者visf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者;实验组肥胖者及非肥胖者TNF-α水平分别高于其相应对照组,且非肥胖实验组高于肥胖对照组(P<0.05)。实验组visfatin、TNF-α水平与BMI、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visfatin、TNF-α水平升高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visfatin、TNF-α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丽芳  尤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72-1574
目的探讨体液循环中血清补体因子H的表达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5 kg/m2)32例与非肥胖组(BMI﹤25 kg/m2)28例;30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补体因子H,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全自动糖化分析仪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计算BMI和腰臀比(WHR),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3组受检者血清补体因子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因子H水平与BMI、空腹血糖、HOMA-IR、HbA1c、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血清中补体因子H水平的升高,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明显,血清补体因子H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补体因子H水平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补体因子H水平可成为预测肥胖者发展为糖耐量异常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代谢特征、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并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肝脏B超结果,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C肽、肝酶、尿酸、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组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FC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非NAFLD组均显著升高,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显著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TG、HOMA-IR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独立相关(OR=0.95,P=0.024;OR=1.24,P=0.024;OR=2.81,P=0.025;OR=11.96,P=0.001),其中HOMA-IR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肥胖倾向和代谢紊乱,而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的肝肾功能、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超声诊断NAFLD.结果 T2DM患者中NAFLD患病率为47.0%(147/312).T2DM伴NAFLD组患者的腰围、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伴NAFLD组患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HOMA-IR、尿微量清蛋白(MALB)、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在T2DM患者中患病率高,超重、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Ⅱ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DF)组59例和Ⅱ型糖尿病不伴有脂肪肝(NDF)组43例患者,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I)、臀围,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F组的BMI、WI、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和HOMA-IR均明显高于NDF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片,2片/次,口服,2次/d;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序贯治疗组予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皮下注射1周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后停用,改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总疗程为1年,1年后观察3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PG、FINS、HOMA-IR、Hb A1c、瘦素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HbA1c、瘦素、脂联素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Z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明显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其可作为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2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6例为合并NAFLD患者,对照组112例为非脂肪肝患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定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l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HOMA—IR、大血管病变率均较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合并NAFLD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超重、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均明显.而且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高,在临床上应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组)52例,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非NAFL组)56例,检测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酶、谷草转氨酶、C反应蛋白、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相关因素并组间比较,NAFL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组BMI、腰围、FBG、FINS、GHbA1c、UA、TC、TG、HDL及LDL水平与非NAF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腰围、TG及LDL与NAFL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BMI、腰围、TG及LDL是发生2型糖尿病合并NAFL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茯苓颗粒对超重糖尿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将经胰岛素治疗后体重仍增加的超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茯苓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生活方式干预,给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茯苓组加用茯苓免煎颗粒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FBG、HbAlC以及二甲双胍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茯苓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胰岛素用量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单味中药茯苓可减少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相似文献   

16.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ufang Cangzhu Tang (复方苍术汤 Composite Atractylodes Decoction) on senile obesity or overweight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Methods: 32 cases of senile obesity or overweight with IGT were treated with Composite Atractylodes Decoction, with another 30 cases treated with dimethyldiguanide as the controls. Changes of 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waist hip circumference ratio (WHR), glucose tolerance, fast serum insulin and blood lipi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and WHR, glucose tolerance, fast serum insulin and blood lipid in the Composite Atractylodes Decoction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or P〈0.01),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osite Atractylodes Decoction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WHR, glucose tolerance, fast serum insulin and blood lipid in the senile patients with obesity or overweight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经腹部超声诊断的167例NAFLD患者和141例健康者,分别测定空腹血清RBP水平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NAFLD组血清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RB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参数(BMI、空腹血糖)、炎症指标(唾液酸、超敏C反应蛋白)、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亚组(肥胖、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分析显示在NAFLD伴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糖的研究对象中血清RBP水平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水平升高是NAFL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80,95%CI=1.718~3.356,P<0.001)。结论:血清RBP水平与NAFL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人群臂围、腰臂比与腹型肥胖及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初诊或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0例,以臂围28.8 cm为切点将所有入选对象分为A组(臂围≥28.8 cm)238例和B组(臂围<28.8 cm)302例;再将所有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236例与非代谢综合征组304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身比、收缩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均高于B组(均P<0.05),年龄、脉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B组(均P<0.05)。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腰臂比、BMI、腰围、腰身比、臂围及AIT、UA、TG、TC、FPG等代谢指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均P<0.05),而HDL—C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人群臂围与腰围、腰臂比与腰围均呈正相关(r=0.688、0.703,P均<0.01)。代谢综合征患者臂嗣与腰围、腰臂比与腰围亦呈正相关(r=0.683,r=0.706,均P<0.01)。以腹型肥胖为因变量经多因素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臂嗣、高腰臂比、ALT、TG是腹型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35871.422、8.92571.422、8.92549.715、1.00449.715、1.0041.051、1.0981.051、1.0981.604。腰臂比、臂围作为诊断腹型肥胖的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P<0.01)。结论臂围、腰臂比与腰围呈正相关,与诊室收缩压及ALT、SCr、UA、TG、FPG等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组分密切相关。臂围、腰臂比可能成为新的评价腹型肥胖程度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非胰岛素抵抗(NIR)的临床特征,为PCOS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92例PCOS患者按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n=60)和非胰岛素抵抗组(n=32)。测定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Ferriman-Gallwey(F-G)评分、痤疮分级;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IRT);用磁颗粒酶免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激素(E2)、孕激素(P)、泌乳素(PRL)、睾酮(T);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和餐后60,120,180 min血糖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和餐后60,120,180 min胰岛素的含量。用SPSS 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R组患者肥胖、腰围、臀围、WHR及BMI均高于NIR组(P<0.05),IR组OGTT各时点血糖值及曲线面积(GAUC)、IRT各时点胰岛素值、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HOMA-IR均明显高于NIR组(均P<0.01),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则明显低于NIR组(P<0.01),IR组的LH/FSH值低于NIR组,而E2高于NIR组。结论 IR可促进PCOS患者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的发生,并与PCOS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对预防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宁夏汉族与少数民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liver,NAFLD)患病情况及其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2月就诊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137例血清病毒肝炎标志物阴性、无饮酒嗜好的PCOS患者,按肝脏B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无脂肪肝组(N-NAFLD),比较组间各项临床、生化、代谢指标。结果 (1)PCOS患者中NAFLD发生率为34.31%;不同民族、婚育状况患者NAFL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患者NAFLD发生率62.96%(34/54)显著高于非肥胖患者15.6%(13/83),χ2=32.48,P<0.01。(2)NAFLD组年龄、不孕年限、BMI、睾酮、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2h胰岛素(2h-INS)、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脂(CHOL)、谷丙、谷草转氨酶(AST、ALT)显著高于N-NAFLD组(t=3.49、2.54、6.81、3.27、4.483、.85、4.52、3.47、2.55、3.68、4.33,P<0.05);肥胖、肝功能异常、高睾酮血症、高TG、低HDL血症、空腹及服糖2h高胰岛素血症NAFLD组显著高于N-NAFLD组(χ2=32.48、25.051、0.70、19.68、8.91、20.47、14.23,P<0.01)。(3)NAFLD中肝功能异常者占31.91%(15/47),其年龄、睾酮、TG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t=2.65、2.09、2.65,P<0.05)。结论 (1)PCOS患者NAFLD发生率34.31%;肥胖、胰岛素抵抗、高TG、高睾酮、高龄是PCOS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高睾酮、高TG与NAFLD病情进展有关。对所有PCOS包括未婚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均应注意肝脏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NAFLD,及时干预预防或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