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晚发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与局部感染发生率及各种病原菌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94例,其中早发新生儿败血症(出生7 d内发病)35例,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出生7 d后发病)59例。对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常见高危因素、局部感染率和病原菌感染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高危因素、局部感染率和病原学特点。结果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主要是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脐带绕颈、宫内窘迫、羊水发臭或粪染和生后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主要存在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局部感染,晚发组患儿皮肤黏膜感染率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晚发组患儿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早产及胎膜早破等,多伴随局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75例新生儿败血症大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因素引起,血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共52例,占69.33%,其中23例为葡萄球菌,占30.67%。早发组的革兰阴性感染率高于晚发组(P0.01)。本组75例患儿,其中治愈62例,占82.67%,自动出院6例,占8%;死亡7例,占9.33%;有6例死亡病例为早产儿,其中1例大肠杆菌败血症,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链球菌败血症,1例克雷伯菌败血症,呼吸衰竭1例。早发组5例死亡,占71.43%,晚发组2例死亡,占28.57%。早发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晚发组(P0.05)。结论:宫内感染或生产时感染容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败血症病情比较严重,所以要加强产前和产时的感染预防,在早期明确诊治,及时对患儿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谢新喜 《中外医疗》2011,30(35):47-48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6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细菌感染是大部分患儿的病发因素,60例患者血培养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40例,占66.7%,其中22例为葡萄球菌,占55%。早发组高于晚发组革兰阴性感染率(P〈0.01)。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50例,4例自动出院,占6.7%;死亡6例,占10%;死亡病例中5例为早产儿,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败血症各1例,克雷伯菌败血症2例,链球菌败血症1例。1例死于呼吸衰竭。早发组死亡5例,占83.3%,晚发组死亡1例,占16.7%。早发组显著高于晚发组病死率(P〈0.05)。结论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多因产时感染或宫内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在早期无特异性,且病情相对较重,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本组早发组死亡率高于晚发组,有统计学差异。故需对产前、产时的感染加强预防,早视早期治疗,对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早发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产儿早发感染早期发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130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感染将患者分为早期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56例,非感染组74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脐血PCT和CRP的检测,观察两组新生儿脐血PCT和CRP水平,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感染新生儿中,肺炎19例,占33.9%,败血症11例,占19.6%,其余为肠道感染、颅内感染等;感染组患儿脐血PCT和CRP分别为(1.50±1.63)μg/L和(17.67±14.38)mg/L,均高于非感染组的(0.31±0.17)μg/L和(3.80±2.9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脐血PCT和CRP的阳性率分别为76.8%和64.3%,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5.4%和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PCT和CRP水平对于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的早发感染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利于临床早发现,从而降低患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实验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 ,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 ,细菌感染后局限能力低下 ,易引起全身播散 ,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为 0 .1%~1% ,极低体重儿高达 6 % ,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更高达 11%~ 2 5 % 〔1〕。败血症新生儿死亡率因致病菌毒力、宿主免疫活性状态及伴随的并发症不同差异很大。有报道极低体重儿晚发性G-杆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 4 0 % 〔2〕。新生儿的高细菌易感性 ,以及败血症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和多样性 ,使得早期诊治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上感染高危儿外周血象检查已成为诊疗常规。白细胞总数 <5×10 9/L或中…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1%~1%[1].由于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无明显阳性体征,但病情进展迅速,极易恶化,病死率可达10%~50%,即使存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产生后遗症.所以,借助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早期予以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1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培养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5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情况、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6.32%,其中院内感染占18.87%。②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敏感。③早产、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应加强护理,注意隔离,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6,(35):42-46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的异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153例患儿临床资料,对搜集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占新生儿败血症总发病人数的38.56%,晚发型败血症占61.44%。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中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更低,OR分别为0.481、0.478;母亲胎膜早破及发热的比例较高,OR分别为2.270、3.529;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中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比例低,OR分别为0.410、0.400;辅助检查上,早发型败血症较晚发型败血症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OR为2.438。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患儿出现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时需特别注意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而母亲发热、胎膜早破、血小板减少的患儿需警惕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的异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153例患儿临床资料,对搜集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发型败血症占新生儿败血症总发病人数的38.56%,晚发型败血症占61.44%。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中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更低,OR分别为0.481、0.478;母亲胎膜早破及发热的比例较高,OR分别为2.270、3.529;与晚发型败血症相比,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中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的比例低,OR分别为0.410、0.400;辅助检查上,早发型败血症较晚发型败血症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OR为2.438。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患儿出现呼吸暂停及喂养不耐受时需特别注意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而母亲发热、胎膜早破、血小板减少的患儿需警惕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国珍 《中外医疗》2008,27(21):54-54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新生儿高疸红互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分的总结.结果 8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至黄疽占5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62.5%,包括因溶血致黄疸7例,围产因素致黄疸33例,母乳性黄疽10例;感染因互致黄疸30例,占黄痘发病率37.5%,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脓疱疹,败血症等.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疸虹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0月至2003年12月58例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37例,低体重儿37例,产时窒息、羊膜早破(>24小时)、羊水混浊36例;皮肤损伤8例,呼吸道感染5例,脐部感染5例,静脉置管2例,感染途径不明2例.58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几乎全部对青霉素耐药,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平、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均达85%以上.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皮肤创伤及创伤性操作、临床上长期滥用抗生素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GBS败血症新生儿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患儿的围生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GBS败血症20例,占住院患儿的2.53‰;本院出生的7例,占本院出生新生儿的0.43‰.早发型GBS败血症9例(45.00%),其中合并化脓性脑膜炎4例(44.44%);迟发型GBS败血症11例(55.00%),其中合并化脓性脑膜炎6例(54.54%);早发型和晚发型GBS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9例早发型患儿均有围产期易感因素,11例晚发型患儿中亦有8例(72.73%)有围产期易感因素.早发型主要以气促为首发症状,占77.8%;迟发型则主要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占72.7%.早发型GBS败血症中白细胞降低的3例(33.33%),升高的3例(33.33%),C反应蛋白(CRP)均正常;晚发型白细胞降低的6例(54.55%),升高的1例(9.09%),CRP升高的4例(36.36%).所有病例的血培养药敏均对青霉素及万古霉素敏感,以青霉素/万古霉素+美罗培南联合治疗,疗程14~56 d,平均29.18 d.18例痊愈出院,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新生儿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因发病早晚而异,血白细胞计数下降多见,CRP敏感度不高.新生儿GBS败血症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应重视围产期高危因素和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其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其他假丝酵母菌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3例,无创呼吸机4例,中心静脉置管8例,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10例(100%),粒细胞减少4例,可能为相关因素;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比例增多,早产儿是NICU中真菌感染高危儿,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中中心静脉置管率较高,与呼吸机应用相关。对于有高危因素疑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应早期开始经验性治疗、预防。  相似文献   

14.
江栋昌 《吉林医学》2011,(21):4314-4315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诱发本病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35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诱发高危因素、致病的病原菌及其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0%;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占37.5%。药敏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早产、低体质量、留置PICC、气管插管及长疗程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减少院内感染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儿脑瘫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入选患儿家属发放脑瘫相关高危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围生期因素、新生儿因素、母亲因素、父亲因素、孕期母亲居住环境和是否接触有害物质等内容,分析小儿脑瘫的相关因素.结果 高危因素的CP患儿占85.64%,其主要的高危因素依据其频率,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早产、出生低体质量、先兆流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新生儿ABO溶血、新生儿颅外伤及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亲妊娠期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具有2项、3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叠加患儿分别有109例、152例,分别占总病例的27.95%、38.97%.结论 消除或减低脑瘫发生率的关键是围生期保健,预防先兆流产、早产和低体质量,及时有效预防或干预新生儿窒息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粤  张岳晔 《医学综述》2011,17(11):1751-1752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89例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检测,其中检出132例低血糖患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有: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占34.1%)、新生儿窒息(占21.2%)、新生儿感染(占13.6%)、新生儿黄疸(占12.1%)、剖宫产儿(占6.1%)、喂养不当(占9.1%)、糖尿病母亲娩出儿(占3.8%)。不同低血糖水平患儿的病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存在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者,应早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诊断为低血糖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立即开始补充葡萄糖等治疗,以免长期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导致永久性脑损坏,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neonatology pneumorrhagia,NPH)的相关高危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自本院新生儿室2003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26例肺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调查的因素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时间、原发疾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凝血功能及X线表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胎龄28~36周19例(73.1%),体重低于正常儿合计为22例(84.6%),发病时间在出生后1 d 14例(53.8%),4~7 d 9例(34.6%),围生期窒息8例(30.8%).结论:早产、低体重是生理性高危因素,病理性高危因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肺部感染、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寒冷损伤综合征,且出生后第1天和第1周末为本病的两个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病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3年内我科收治的100例患低血糖症的住院新生儿临床资料,从中总结引起新生儿血糖降低的病因.结果 单纯小于胎龄儿30例,占30%;单纯早产儿18例占18%;足月小样儿16例占16%;巨大儿、大于胎龄儿13例,占13%;早产儿合并败血症、硬肿症9例,占9%;败血症5例,占5%;其他占9%;母亲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各5例,各占5%.结论 对有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注意监测血糖,若发现患儿伴有嗜睡,阵发性惊厥,抽搐、多汗等低血糖症状者随时检测血糖以防止发生或早期发现本症及时治疗,避免和减少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生儿早期低血糖发生的因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70例临床早期低血糖新生儿进行诊断、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儿中,早产儿15例(1.4%),足月小样儿11 例(15.7%),感染败血症及硬肿症8例(11.4%),围生期窒息儿19例(27.1%),母亲患糖尿病4例(5.7%),喂养困难13例(18.7%).结论 对存在各种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常规监测血糖水平,及早诊治,避免或减少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它主要损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即影响新生儿脑神经树突分支及新形成的神经突触,是围产期窒息、早产儿、过期产儿、小于胎龄儿、宫内发育迟缓、败血症、RH血型不合、先天代谢异常综合征患儿、糖尿病母亲的孩子等高危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其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普遍重视.如果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不良预后.我科2008年12月~2010年4月共收治188例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对其进行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8 例中62例48h内治愈,占91.2%,3例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占4.4%,1例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糖是早期发现和指导低血糖治疗重要手段;静注适宜浓度和速度的葡萄糖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最有效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