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评估手术治疗胸腺癌的疗效.方法 本组25例胸腺癌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2年年,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4例,术后2年死亡6例.按寿命表法计算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84.0%和60.0%..结论 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胸腺癌的治疗应首先考虑完全切除,并根据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腺癌相关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1992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58例胸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法、预后等.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男女比例2.63∶1.发病年龄18 ~ 75岁,中位年龄52岁.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21例,咳嗽4例,双睑下垂3例,声音嘶哑1例,无明显症状29例.所有患者术前CT均显示前上纵隔占位,术前诊断均为胸腺肿瘤.所有患者均行开胸或胸腔镜下肿瘤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其中51例肿瘤完整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行开胸活检.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经1~10年的随访,随访率75.86%(44/58),术后1年内死亡5例,3年内死亡15例,5年内死亡22例,10年内死亡29例,至今仍生存15例.按Kaplan-Meier法计算1年、3年、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89.1%、63.3%、36.1%和5.4%,平均生存时间为56个月.结论 胸腺癌发病隐匿,5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近年来1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手术进行总结。方法:对11例侵犯邻近器官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施行联合脏器切除,其中联合切除结肠4例,肾脏3例、脾脏2例、脾脏加胰尾1例、肝左外叶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无手术死亡,6例患者在术后2年内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仍在随访。结论:对侵犯邻近器官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采取联合脏器切除仍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18例(30.0%),恶性肿瘤37例(66.1%),交界性肿瘤1例(3.9%)。术中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失血性休克;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MODS。随访47例,1年生存率为83.0%,3年生存率为53.2%,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术前评估对制定手术计划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整、整块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病例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24例诊疗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RPLS的临床特点,完善相应的诊疗对策,提高疗效.方法 收集24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资料,在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RPLS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58.3%(14/24),腹胀41.7%(10/24).B超和CT检查均能检出肿瘤,24例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其中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者有16例,3年生存率为87.5%(14/16),5年生存率为62.5%(10/16);部分切除肿瘤者有6例,3年生存率33.3%(2/6),5年生存率16.7%(1/6);有2例患者仅行术中单纯活检,分别于术后5个月以及13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PRPLS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应重视首次手术治疗,争取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完整切除者亦应争取姑息切除.对复发病例仍以早发现和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至2004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而再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资料,其中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5例。共行再手术44例次,完整切除肿瘤35次,姑息切除6次,探查活检3次。结果复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肿瘤完全切除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1.2%和65.3%,而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术后定期随诊、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应积极争取完整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傅继勇 《吉林医学》2012,33(18):3937-3938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1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和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诊断经病理证实。其中13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1例(84.6%),18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8例(44.4%),其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6.8%、76.3%、23.6%,部分切除7例,术后1、2、3年生存率为75.8%、36.8%、8.9%,探查活检3例,均于手术后18个月内死于肿瘤晚期。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旨在提高对胸腺癌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外科处理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无完整包膜并侵犯周围器官。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3.6个月,1年生存率为61.54%,3年生存率为38.46%,5年生存率为7.69%。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高度恶性肿瘤,术前确诊率较低,应早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S)的诊疗与预后, 探讨PRPLS的临床特点,完善相应的诊疗对策,提高疗效。方法 收集24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资料,在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RPLS临床表现主要为腹块58.3%(14/24),腹胀41.7%(10/24)。B超和CT检查均能检出肿瘤,24例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其中首次手术肿瘤完整切除者有16例,3年生存率为87.5%(14/16),5年生存率为62.5%(10/16);部分切除肿瘤者有6例,3年生存率33.3%(2/6),5年生存率16.7%(1/6);有2例患者仅行术中单纯活检,分别于术后5个月以及13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PRPLS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应重视首次手术治疗,争取完整切除肿瘤;无法完整切除者亦应争取姑息切除。对复发病例仍以早发现和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21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宗培 《安徽医学》2010,31(6):614-616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情况,其中右半肝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2例、肝左外叶切除5例、肝右后叶切除4例、局部肝切除2例。结果 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出血1例,漏胆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均治愈;随访病例中术后1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亡13例,5年以上者存活2例,余病例随访中,现均存活。结论掌握肝切除手术指征及肝切除量、严格控制术中肝出血、正确处理肝创面及术后并发症,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与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5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其中脊索瘤8例,骨巨细胞瘤5例,神经纤维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骨肉瘤1例。均行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后随访2~5年。结果18例无术中死亡,16例功能恢复满意(88.9%),术后发生尿失禁、直肠损伤各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后复发3例(16.7%),术后5年内死亡2例(11.1%)。结论积极手术切除是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判断术中出血,坚持后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方法: 11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6例。行气管节段切除对端吻合6例,气管肿瘤摘除3例,隆突切除重建2例。气管切除长度2.0~4.4cm,平均3.5cm。结果:11例均于外院误诊,大多数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全组均获得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4例,均为肺部感染。随访11例,随访时间3月~6年。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生存;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满5年以上生存2例,因肿瘤肺内播散、肝及骨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考虑保守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以来收治的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17例,其中良性7例,恶性10例,全部行脾切除术,2例联合切除胰尾,2例联合行胃部分切除.恶性肿瘤术后均给予化疗及放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良性病例预后良好.本组7例恶性淋巴瘤分别于术后5个月至12个月死亡;3例血管内皮肉瘤手术后3个月至8个月死亡,死因均为肿瘤复发.结论 脾脏原发性肿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脾脏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恶性病例术后均辅以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因素、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41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并活检确诊,2年内复发率60.9%;接受再次手术28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9例(67.9%),姑息性胃空肠吻合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2例,行剖腹探查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未行手术者及仅行剖腹探查、胃空肠吻合、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4~9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3年生存率57.9%(11/19),4年生存率31.6%(6/19),5年生存率10.5%(2/19)。结论胃癌术后复发与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以及肿瘤的临床病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术后定期复查;积极的外科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入院前误诊25%(5/20)。入院后6/7例保守治疗有效,3/6例经股动脉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止血,11/11例手术止血成功,2例于术后住院期间死亡;(2)Ⅰ期肿瘤切除者3例,Ⅱ期肿瘤切除者2例,术后存活5~21月,未切除肿瘤者及未手术者出院后存活时间均为1~7个月。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易误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而肿瘤无法切除者与非手术治疗者的疗效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16.
颈胸段椎体肿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胸段椎体肿瘤的前路不同手术入路、肿瘤切除和重建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7例颈胸段椎体肿瘤的临床表现、手术入路、术式及其预后。结果 术后随访3-28个月,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1例血管肉瘤和2例转移性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8、13个月因全身多处转移、衰竭死亡。暂未发现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术途径、肿瘤切除术式和前路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3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  陈玉祥  方向 《海南医学》2010,21(20):52-5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4-2009年间收治的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T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7例。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4年。良性肿瘤均存活,恶性肿瘤死亡18例,1年内死亡11例,2年内死亡2例,5年死亡5例,8例生存,1例最长生存24年,1例失访。结论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是十二指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原发肿瘤切除+胆道癌栓清除+T管引流16例,单纯癌栓清除+T管引流+胆管置管内支架引流4例。术后TACE18例。所有病例均予化疗药物T管滴注。结果手术切除率为80%,10例1年内死亡,7例2年内死亡,3例3年内死亡。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患者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术后辅以区域性化疗,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11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6例.行气管节段切除对端吻合6例,气管肿瘤摘除3例,隆突切除重建2例.气管切除长度3.0~4.4 cm,平均3.5 cm.结果 11例均于外院误诊,大多数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全组均获得手术成功,发生并发症4例,均为肺部感染.随访11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生存;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满5年以上生存2例,因肿瘤肺内播散、肝及骨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节段切除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良性肿瘤可考虑保守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56例心脏肿瘤患者,其中粘液性肿瘤48例(85.7%),左房粘液性肿瘤45例,右房粘液性肿瘤3例;累及右心房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瘤4例(7.1%),均为良性;原发性恶性肿瘤4例(7.1%),均为肉瘤,包括左心房恶性间皮瘤2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1例,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52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4例恶性肿瘤中,完整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因广泛侵润转移者只行活检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室间隔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平均随访(33.46±11.35)个月,2例粘液瘤于3年内复发并手术,恶性肿瘤4例术后3个月至2年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心脏肿瘤的疗效与病理性质和肿瘤生长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