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PTP开放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肝脏在4周时出现脂肪变,8周出现轻度脂肪肝,12周出现中、重度脂肪肝;电镜下观察高脂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变短、减少甚至消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4~12周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高脂组随着造模时间延长,MPTP开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Bcl-2在4、8、12周高脂组表达,但组间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加不明显;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随着脂肪肝的进展,Bcl-2/ Bax比率进行性下降。结论 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肝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MPTP开放是NAFLD大鼠重要线粒体损伤机制,而Bcl-2/Bax比率异常是MPTP开放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中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Ⅱ(COⅡ)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2、4、8、12周组(其中每组各8只);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肝形成中肝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脂肪肝形成中肝细胞COⅡ蛋白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肝细胞COⅡ mRNA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高脂饮食喂养时间的延长,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4周为轻度,8~12周为中至重度.脂肪肝2、4、8、12周肝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其中8、12周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加(P<0.01),肝细胞COⅡ基因及蛋白表达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亦明显降低.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线粒体编码呼吸链相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Ⅱ基因和蛋白质降低,与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是引起肝脏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瘦素及瘦素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istern 雄性大鼠36只,体重在(200±20)g/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F组)与正常对照组(C组).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基础饮食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设4、8、12周3个时相点.动态观察大鼠体重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浓度,光镜下观察肝脏脂肪变情况,并进行脂肪变分度及炎症分级,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瘦素受体在正常大鼠肝脏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表达量.结果 F组肝脏体积显著>C组(P<0.05);F组的大鼠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脂肪变程度的加重,血清瘦素浓度有升高趋势;瘦素受体的表达在高脂饮食早期即有增加,且在肝脏的表达随着肝脏脂肪变的加重有增加趋势,尤其在重度脂肪肝肝细胞中表达明显.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在大鼠NAFLD的形成中逐渐升高,瘦素受体在NAFLD形成过程中在肝脏表达上调,瘦素及其受体可能参与了NAFLD肝脏能量代谢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水清对IgA肾病大鼠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BSA+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蓖麻油+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加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的复合法,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并给予金水清治疗,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降低(0.05)。结论金水清能够明显抑制IgA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其可能通过下调P5、Caspase-9及Fas、FasL蛋白和mRNA水平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和高脂饮食组(42只),正常对照组饲养8周,高脂饮食组分为7组,每隔2周处死1组,测定大鼠的体重,肝脏的湿重,空腹真胰岛素(FIns)、血糖(FBG)、血脂水平,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喂养8周时出现NAFL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FBG,FIn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TG, FIns与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正相关,ISI,HDL-C与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负相关.结论: 模型组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在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肝细胞凋亡途径研究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适应性喂养2周后,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水飞蓟素片治疗组(14 mg/kg),以及川陈皮素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高脂高糖饮食8周构建NAFLD模型,治疗6周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取血清检测ALT、AST、TC、TG、LDL-C、HDL-C、IL-1a、IL-1b和IL-6的含量,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测定肝组织TNF-α、TNFR-1、Fas、FasL、Caspase-8、Caspase-3、Bcl-2和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大鼠精神活跃,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后精神萎靡,水飞蓟素片治疗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有一定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ALT、AST、TG、TC、LDL-C、IL-1a、IL-1b、IL-6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肝湿重、肝指数、ALT、AST、TG、TC、LDL-C、IL-1a、IL-1b、IL-6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此外川陈皮素高剂量组肝指数、ALT、AST、IL-1a、IL-1b、IL-6明显低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川陈皮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TG、TC、LDL-C明显低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HDL-C明显高于水飞蓟素片治疗组(P<0.05),体重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α、TNFR-1、FasL、Fas、Bax、Caspase-8、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TNF-α、TNFR-1、FasL、Fas、Caspase-8、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水飞蓟素片治疗组、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川陈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川陈皮素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ACS-2(phosphofurin acidic cluster sorting protein-2)及其所调控的葡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ing protein,GRP78)和细胞凋亡标志蛋白Bax、Caspase-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体外模型,并按0、4、8、12、24 h时相点收获细胞,通过油红0(Oil red)染色检测细胞脂肪变程度.同时应用高脂饮食喂SD大鼠建立NAFLD 模型,并按时相点分为4、8、12、16、20周组,以普通饮食喂养为对照组.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ACS-2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和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 软脂酸成功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性,应用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成功建立NAFL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ACS-2 mRNA相对表达量在HepG2细胞脂肪变模型早期(4、8h)下降,脂肪变模型晚期(12、24 h)升高;GRP78在8h组开始上升后,24 h组达到高峰(P<0.01);Bax、Caspase-3的表达均在12、24 h组显著上升(P<0.01).在蛋白水平上,PACS-2、GRP78、Bax、Caspase-3的表达与mRNA水平表达基本一致(P<0.01).NAFLD大鼠模型蛋白表达上,与对照组相比,PACS-2同样在早期(4、8周)下降,晚期(16、20周)上升(P <0.01);GRP78在表达在4周上调后,20周达到高峰(P<0.01).Bax、Caspase-3的表达均在晚期显著上升(P<0.01).结论 PACS-2早期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NAFLD过程中的内质网应激,晚期升高可能与肝细胞凋亡所致的肝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模型,探讨NAFLD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至8周末分别检测大鼠的体重、体长及生长状况;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肝脏IRS-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的ALT、TC、TG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高脂组大鼠肝脏符合NAFLD的病理特征。高脂组大鼠肝组织IRS-1较正常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IRS-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一致。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周可使SD大鼠出现NAFLD,肝脏IRS-1的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癌前病变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变化及Fas和FasL的表达,以期为肝脏疾病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生化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DNA电泳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和FasL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对照组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胀,肝小叶内可见灶性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同时逐渐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及肝细胞再生。模型组1~8周和9~12周大鼠血清ALT、AST、γ-GT和AFU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9~12周大鼠血清ALT、AST、γ-GT和AFU活性高于1~8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FP和CEA均正常。对照组无细胞凋亡,模型组大鼠肝脏细胞呈明显的DNA梯状条带。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未见Fas和FasL表达,模型组Fas和FasL主要表达在肝脏细胞胞浆。结论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时,肝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Fas和FasL表达增加有关。肝脏癌前病变大鼠肝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肝损伤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史洪涛  李陶  陈东风  胡辂  王军 《重庆医学》2007,36(8):701-703
目的 研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肝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2、4、8和12周组(其中每组各8只);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aspase-3在肝脏表达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色素 C以及caspase-3含量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组4~12周组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饮食组肝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随着脂肪肝的加重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饮食组细胞色素C含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以12周增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参与了其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Sigma-1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体外模型,并按0、2、4、8、12 h时相点收获细胞,利用尼罗红(nile red)染色检测细胞脂肪变程度,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Sigma-1R)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ing protein,GRP78)的表达,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细胞脂肪变过程中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HepG2细胞经脂肪酸诱导后发生了脂肪变,脂肪变程度随时间点的延长而加重,细胞的平均脂变面积在12 h组(435.14±39.87)较0 h组明显升高(P<0.01);8、12 h组GRP78 mRNA的相对表达量[(2.35±0.51),(8.71±1.20)]较0 h组明显升高(P<0.05),而Sigma-1R mRNA相对表达量在2 h组(0.19±0.02)即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5);在蛋白水平上,GRP78的表达在8、12 h组[(25.59±0.51),(28.43±1.20)]较0 h组明显上调,Sigma-1R在8、12 h组[(15.92±0.42),(10.73±0.63)]较0 h组明显下调(P<0.05);MTT检测提示细胞在脂肪变过程中细胞活性逐渐下降,12 h组细胞活性[(59.86±4.47)%]相对0 h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Sigma-1R的低表达可能诱发了NAFLD过程中的内质网应激,进而导致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4种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发病进程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建立大鼠NAFLD的病理模型,并分别测定肝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在各个病理时期CYP1A2、CYP2D6、CYP2E1和CYP3A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NAFLD严重程度的增加,AST与ALT的活性显著上升( P<0. 01 ) , TG的水平则在重度脂肪肝时期之前上升,而后显著下降( P<0. 01).CYP1A2和CYP2D6的表达水平在发病进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 CYP3A1 虽总体下调,但幅度不大,而CYP2E1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升( P <0. 01 ). 结论 在NAFLD 的发病进程中 CYP1A2、 CYP2D6、 CYP3A1 和CYP2E1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实验结果可以为内科医师针对NAFLD患者的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Ghrelin、脂联素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NAFLD发生及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NAFLD组5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30例,脂肪性肝炎患者20例)、脂肪肝并发糖耐量减低(IGT)组10例、脂肪肝并发血脂异常组20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Ghrelin、脂联素、胰岛素及TNF-α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组患者外周血Ghrelin及脂联素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TNF-α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与TNF-α、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r=-0.811,P<0.01;r=-0.678,P<0.01;r=-0.727,P<0.01),与Ghrelin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 Ghrelin、脂联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等在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方面有拮抗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系统的失衡是NAFLD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肝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的作用,
探讨NAFLD的发病机理。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4、8、12周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MPTP开放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在肝组织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肝脏Bax表达及
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4~12周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高脂组随着造模时间延
长,MPTP开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Bcl-2在4、8、12周高脂组表达,但组间比较阳性细胞数增加不明显;Bax在高脂组随造模时
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 进一步证实Bax 在高脂组随造模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且随着脂肪肝的进展,
Bcl-2/Bax 比率进行性下降。结论NAFLD大鼠模型中存在肝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MPTP开放是
NAFLD大鼠重要线粒体损伤机制,而Bax表达量增加、Bcl-2/Bax比率异常是MPTP开放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改善2型糖尿病伴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NAFLD的小鼠模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100 μg/kg),每日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ALT、AST和TG指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和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RT-PCR检测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利拉鲁肽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TG、AST和ALT均明显下降,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减轻,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IL-4、IL-10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NAFL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L-4和IL-10的表达,极化M2型巨噬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8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均给予高脂饲
料喂养5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在5周末处死每组大鼠各1只,以验证造模成功。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均电针
“足三里”、“丰隆”、“三阴交”,1次/d,20 min/次,连续治疗21 d。针刺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的变化情况,采用
荧光定量PCR和Wer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ALT、AST、TC、TG及肝
脏TLR4、NF-κB的表达均高于其余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各干预组的ALT、AST、TC、TG及肝脏TLR4、
NF-κB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可以调节血脂及肝功,对非酒
精性脂肪肝有一定良性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可以调节脂代谢,同时可以下调肝脏组织TLR4、NF-κB的表达,减轻
炎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小山  何松 《重庆医学》2011,40(21):2125-2127,2076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及其靶基因A羟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在高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喂养第12周末处死。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逆转录酶链免疫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hREBP、ACC、FAS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ChREBP与ACC、FAS基因启动子碳水化合物应答元件(ChRE)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高脂饮食大鼠NAFLD模型,血生化指标(ALT、AST、TC、TG)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大鼠肝组织ChREBP mRNA、蛋白及ChRE DNA的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C、FAS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抑制ChREBP的表达,在高脂饮食导致的NAFLD形成过程对ACC、FAS的表达起负性调控作用;ACC、FAS的表达通过其他调控途径升高而参与NAFLD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动物模型, 探讨人参皂苷Rg1调控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NAFLD动物模型, 测定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空腹状态下的血清甘油三酯 (TG) 和总胆固醇 (TC) , HE染色检测肝脏的形态学改变, 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的脂质沉积。各组取血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Hcy) 含量,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 和胱硫醚合成酶 (CBS)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空腹TG和TC浓度增加 (P<0.05) ;HE染色显示肝细胞排列紊乱, 出现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显示肝脏组织的脂质沉积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的Hcy的浓度增加 (P<0.05) , 人参皂苷Rg1治疗后降低 (P<0.05) , 存在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的MTHFR和CBS的蛋白质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降低 (P<0.05) .人参皂苷Rg1治疗后, MTHFR和CBS的蛋白质表达升高 (P<0.05) , 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在NAFLD模型中,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增加肝脏组织的MTHFR和CBS表达,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从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四跨膜蛋白8(TSPAN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其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n=15)和高脂饲料组(HFD,n=15)。Western blot检测1、3、6月末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PAN8的表达水平。HepG2细胞分成6组:完全培养基培养,无其他处理的命名为对照组(CON);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以构建NAFLD细胞模型的命名为FFA组;TSPAN8过表达细胞命名为PCDNA-TSPAN8组,其对照为PCDNA3.1 组;FFA处理后的PCDNA-TSPAN8命名为PCDNA-TSPAN8+FFA组,其对照为PCDNA3.1+FFA组;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和FFA组细胞中TSPAN8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CDNA-TSPAN8+FFA和PCDNA3.1+FFA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qRT-PCR检测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同喂养时间ND组相比,HFD喂养3、6月的小鼠肝组织中TSPAN8的表达下降(P<0.05)。q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与CON组比较,TSPAN8在FFA组中的表达下降(P<0.01)。与PCDNA3.1+FFA组相比,PCDNA-TSPAN8+FFA组中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01)。qRT-PCR示,与PCDNA3.1组比较,脂肪酸转运蛋白 5(FATP5)在PCDNA-TSPAN8组中表达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FATP5在FFA组表达上调(P<0.001)。结论 TSPAN8参与NAFLD的脂质代谢,细胞过表达TSPAN8可能通过降低FATP5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内脂质的沉积,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