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UPPP)中麻醉维持及苏醒效果.方法:40例UPPP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Ⅱ组),每组20例,监测两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30 min(T3)、术毕(T4)的SBP、DBP、HR的变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之间相比,Ⅰ组T2、T3的SBP、DBP比Ⅱ组下降显著(P<0.01),Ⅰ组T2的HR比Ⅱ组下降显著(P<0.05),Ⅰ组清醒拔管时间比Ⅱ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UPPP中应用,麻醉维持平稳,能早期清醒拔管,有利于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气管插管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麻醉,雷米芬太尼组采用雷米芬太尼2μg/kg,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3μg/kg,观察诱导前(T1)、插管前1 min (T2)和插管后2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雷米芬太尼组SBP、DBP、HR基本接近诱导前值(P>0.05),芬太尼组SBP、DBP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和P<0.05),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SBP、DBP和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均能抑制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雷米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雷米芬太尼对小儿麻醉中血动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两组(ASAⅠ~Ⅱ级,手术时间1~1.5h,年龄3~7岁)。对照组用丙泊酚+芬太尼,研究组用依托咪酯乳剂+雷米芬太尼。评价指标:SBP、DBP、HR在T1(插管前)、T2(插管后)、T3(手术30′)、T4(1h)、T5(术毕)各时点的数值变化,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与T1比较研究组在T3、T4时HR有所下降(P<0.05),SBP于T2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较,于T2、T3、T4、T5时对照组HR、SBP、DBP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较短时间的小儿手术麻醉中,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雷米芬太尼对患儿的血动学的影响要小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而且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王从军  从园园 《安徽医学》2010,31(12):1506-1507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观察两组麻醉前10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及拔管后5 min(T4)时的HR、SBP、DBP,记录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R组各时点,SBP、DBP明显低于F组,心率明显慢于F组(P〈0.05)。术毕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相比,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在手术开始前追加芬太尼6μg/kg,以后根据时间适量追加。雷米芬太尼组(RF组)用咪唑安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全麻维持以雷米芬太尼0.5μg/(kg.min)进行维持。结果:RF组在插管前即刻到切皮后30 min时,SBP和DBP下降显著。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具备苏醒迅速的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鼾症患者124例实施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12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 n=62)及对照组( n=62)两组,对照组术中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观察组术中给予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相关指标,不同时期( T0:麻醉之前;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的5min;T3:开始后30min;T4:手术完成)的血压及心率,以及麻醉苏醒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答问切题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T2的SBP、DBP 及HR水平及T3的SBP、DBP 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内相比,观察组T1~T3的SBP 水平、T1的DBP 水平及T1~T2的HR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T0的水平,对照组T1的SBP、DBP 及HR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T0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后的疼痛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的复合麻醉产生的麻醉效果平稳,且可在早期时进行清醒拔管,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全麻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60例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3~8岁),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20例: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组(R组),芬太尼与丙泊酚组(F组),氯胺酮与丙泊酚组(K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5min(T4)的心率(HR)、上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各组患儿术毕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各组间患儿的性别比、年龄、体重、麻醉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参数R组、F组T1时点组内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R组、F组T1时点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R组最短,F组次之,K组最长(P<0.05,或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安全、有效,诱导和苏醒迅速,术中平稳.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选择ASA Ⅰ~Ⅱ级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连续监测患儿HR、BP并记录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的时间;术终至拔管的时间;疼痛及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过程平稳,BP稍有波动,HR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30min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减慢(P<0.05或<0.01),雷米芬太尼的用量为(0.21±0.07)μg/(kg·min),丙泊酚的用量为(6.5±1.3)mg/(kg·h),停药(13.3±8.5)min患儿意识恢复完全清醒,术终至拔管时间为(10.2±4.2)min,术后患儿均能合作,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地满足小儿扁桃体手术要求,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应用雷米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观察记录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体动反应。结果2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对照组诱导后1 min时心率除外)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 min时SBP除外),而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效价强度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择期行先天性漏斗胸矫正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以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诱导及麻醉维持,两组均复合丙泊酚、维库溴铵.观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剥离肋软骨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苏醒期躁动、术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升高,HR增快(P<0.05),SF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F组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S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F组(P<0.05);与F组比较,SF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是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为主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全麻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拔管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肌僵现象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切皮时的血压、心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也短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适合用于老年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汪琼  佐满珍  郑文斐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31-1233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认知功能有无影响,并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对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镇静、镇痛效果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泵注作一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5月—10月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组(A组)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泵注组(B组)两组,各为30例,并选择同期来我院自愿要求行非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C组),对3组早孕妇女术前1 h、术后1 h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分。分别记录3组用药前(T1)、扩张宫颈时(T2)、吸刮宫腔时(T3)、术毕即刻(T4)及孕妇清醒时(T5)5个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同时记录使用药物的A、B两组无痛人工流产早孕妇女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1)3组间及组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孕妇女在T1、T2、T3、T4及T5 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术后仅C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静、镇痛效果好,对早孕妇女认知功能无影响,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腹股沟疝行常规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组各30例,麻醉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右美托咪定组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患儿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和丙泊酚2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5mg/kg·h和瑞芬太尼0.2μ g/kg·min,在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 g/kg.记录小儿苏醒时(T0)、小儿苏醒后10 min(T1)、小儿苏醒后30 min(T2)、小儿苏醒后60 min(T3)的HR、Sp02.记录小儿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及躁动例数.结果 两组小儿苏醒后各时间点Sp0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苏醒后各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HR比对照组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比C组的苏醒时间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美托咪定组患儿躁动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躁动例数D组比C组明显少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能有效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且没有呼吸抑制作用,是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一个很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在小儿喉罩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116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30 s后静注丙泊酚,按照序贯法给予患儿相应的丙泊酚剂量,丙泊酚靶浓度为2.5 mg/kg,后行喉罩插入。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瑞芬太尼给药后2 min(T1)、喉罩成功插入即刻(T2)、切皮即刻(T3)、切皮后5 min(T4)和喉罩拔出即刻(T5)患儿的血压(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记录喉罩重新置入的人数、置入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刻比较,B组患儿的HR、MAP在T2、T3、T5时刻均升高(P〈0.01),而A组患儿在各时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儿比较,A组患儿的HR、MAP在T2、T3、T5时刻降低(P〈0.01)。两组患儿PETCO2在T1、T2、T3、T4时刻均高于T0(P〈0.01)。与A组患儿比较,B组患儿BIS在T1~T5时刻均升高(P〈0.01),两组患儿在T1-T5时刻BIS均低于T0(P〈0.01)。A组的患儿喉罩插入后出现咳嗽/作呕、肢体动的例数少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诱导方法能够为患儿喉罩插入提供较好的麻醉条件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锯胸骨即刻(T4)、停机后10 min(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BIS、HR、MBP、CVP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稳定;与F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药使用率增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需尽早执行。  相似文献   

16.
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分别使用异丙酚、七氟醚和异丙酚联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级,高血压病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三组,异丙酚组,七氟醚、七氟醚和异丙酚联合组,每组34例。三组分别采用异丙酚、七氟醚、异丙酚联合七氟醚诱导。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和诱导前(T0)比较,SBP和DBP均呈显著性下降,而诱导后(T1)和插管后(T2)比较,SBP和DBP均呈显著性上升(P0.05)。异丙酚组插管后(T2)SBP和DBP与诱导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插管后(T2)SBP和DBP与诱导前(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插管后(T2)SBP和DBP与诱导前(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诱导后的血压下降,异丙酚组较七氟醚组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与联合组相比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血压上升,七氟醚组较异丙酚组血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较联合组血压上升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较联合组血压上升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七氟醚、异丙酚联合七氟醚均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异丙酚联合七氟醚对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平稳作用优于异丙酚组和七氟醚组。  相似文献   

17.
周木香  李祥奎 《四川医学》2011,32(8):1183-1185
目的观察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乳腺手术应用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苏醒效果。方法 60例全麻下乳腺包块切除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I-VA组(F组)和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IVA组(R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给予利多卡因1 mg/kg、顺时阿曲库铵0.1mg/kg、咪唑安定0.04mg/kg、丙泊酚1~1.5mg/kg,F组给予芬太尼3~4μg/kg,RF组给予雷米芬太尼1μg/kg。意识消失后置入4#喉罩(LMA)。麻醉维持均以雷米芬太尼0.1~0.25μg/(kg.min)、丙泊酚5~8mg/(kg.h)微量泵持续输注。两组患者均在缝皮结束前2min停麻醉药。记录诱导、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术后24h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和T3时BP和HR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R组长于RF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h内VAS评分R组低于RF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各有1例。结论以芬太尼诱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的TIVA平稳、苏醒快、舒适,适用于乳腺包块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麻醉的可行性。方法:69例择期OPCABG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4)和瑞芬太尼组(R组,n=35),连续监测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周身血管阻力(SVR)。结果:与芬太尼组相比,瑞芬太尼组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无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病人围麻醉期循环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择期行LC手术病人(n=66),随机分为3组(n=22),瑞芬太尼+七氟烷组(Ⅰ组),芬太尼+异氟烷+丙泊酚组(Ⅱ组),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组(Ⅲ组).观察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c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清白介素-6(IL-6)、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的变化与麻醉恢复期各组病人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定术后疼痛.结果:Ⅰ、Ⅱ组插管前MAP下降显著(P<0.01),Ⅲ组在气腹建立1min后MAP上升显著(P<0.01).各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在手术结束时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Ⅰ、Ⅲ组IL-6在手术结束时显著增加(P<0.01).麻醉恢复期Ⅱ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较Ⅰ、Ⅲ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VAS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各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LC手术,但用瑞芬太尼+七氟烷或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更具恢复时间短、质量高的优点;LC手术可导致机体明显应激反应,术后疼痛明显,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应予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