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及其介导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代谢途径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本研究探讨IDO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同期检测87例NSCLC患者、41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Kyn 与Trp浓度,IDO活性以血清中两者比值Kyn/Trp表示.结果 与3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NSCLC患者血清Trp水平明显降低 [(36.91 ±9.26)μmol/L vs(44.37±10.18)μmol/L,P<0.01],其降低程度在NSCLC患者T4 [(35.51±9.12)μmol/L]及N3[(34.58±10.53)μmol/L] 亚组中尤为明显.但肺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rp水平无明显差异.NSCLC组代表IDO活性的Kyn/Trp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9.62 ±14.76)vs(30.32 ±11.43),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NSCLC各亚组中,M1亚组的IDO活性程度最高,达到了(55.06±18.54).NSCLC组IDO活性在肿瘤切除术后1周时明显减弱.结论 NSCLC患者体内IDO活性明显增强,且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提示IDO可能参与了NSCLC的进展,代表其活性的Kyn/Trp 比值可作为判断NSCLC是否有远处转移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BC)患者色氨酸(Trp)代谢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HB 81例和HBC 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对各组受试者血浆中Trp及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5-羟色胺(5-HT)水平进行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病毒复制数,分析3组间血清学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B组、HBC组受试者血浆中Trp和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HBC组受试者血浆中Kyn/Trp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HBC组Kyn/Trp与A/G呈负相关(r=-0.686,P<0.01),CHB组Kyn/Trp与Log DNA呈正相关(r=0.78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yn/Trp为CHB和HBC的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血浆中Trp及其代谢产物可作为辅助指标评估乙型肝炎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6-9
目的 探讨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36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40 mg/d进行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通过液相-质谱分析仪检测血浆中犬尿氨酸(Kyn)和色氨酸(Trp)的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中IDO和TTS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中Kyn、Trp、Kyn/Trp的表达量较高,IDO的表达量较低,而TTS的表达量则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有效治疗后,患者血浆中Trp的浓度降低,而Kyn浓度及Kyn/Trp比值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DO表达量明显上升,而TTS的表达量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显著,主要通过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发挥作用,临床可以通过监测IDO、TTS的水平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犬尿喹啉酸(KYNA)含量及犬尿喹啉酸/色氨酸(TRP) 比值(KA/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并比较了健康对照组、初始发病未用药SCH患者(SCH I组)、坚持用药SCH患者(SCH II组)血清KYNA、TRP含量及KA/T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血清KYNA (23.30±8.31)μmol/L、TRP(47.59±10.43)μmol/L比较,SCH I组患者血清KYNA(29.47±12.01)μmol/L和TRP(54.50±9.56)μmol/L含量均升高; SCH II组血清KYNA含量及KA/T比值下降.结论 抗精神药物治疗可能使血清KYNA含量和KA/T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5.
蔡超群  周毅 《重庆医学》2013,42(16):1865-1866
目的研究尿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血浆高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筛选AD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 AD组尿AD7c-NTP均值为(4.02±3.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6±2.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浆Hcy均值为(17.13±12.99)μmol/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13.61±7.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AD密切相关,可用于AD患者的诊断及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气体信号分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对照组1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NO含量,分析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H2S、NO与不同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为(26.10±14.27)、(44.25±9.71)μmol/L,远低于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的(51.74±11.94)、(53.94±4.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各常见亚型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2S含量分别为(23.60±14.41)μmol/L、(19.98±7.52)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38.41±14.53)μmol/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O含量为(39.71±6.03)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44.25±9.71)μmol/L(P<0.05)。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分别为(16.91±7.98)、(18.39±7.7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的(33.04±15.01)μmol/L(P<0.05);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0.05)。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中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色氨酸(Trp)及主要代谢产物5-羟色胺(5-HT)和犬尿氨酸(Kyn)的检测方法。方法:以20%高氯酸为血清蛋白质沉淀剂,采用C18(250×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80∶20,v/v),于波长225nm处对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15min内可以完成本实验分析过程,大鼠血清中Trp、5-HT、Kyn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69%、103.21%、101.15%,RSD分别为1.78%、0.81%、1.12%(n=9);分别在0μg~27.0336μg、0μg~1.47456μg、0μg~1.51552μg的范围内成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5。结论:通过对实验中多个环节的考察,建立了大鼠血清中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与犬尿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性较好,能快速简单地完成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中硫化氢(H2S)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D患者31例、VD患者28例、脑血管疾病(CVD)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3名.全部对象均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HI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RSD)等检测,用全面衰退量表(GDS)分级.取空腹静脉血6 ml,迅速分离血浆并置于-70℃冰箱保存.分别测定血浆H2S及Hcy的含量,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D组、VD组和CVD组血浆H2S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4±7)μmol/L、(36±5)μmol/L、(37±7)μmol/L vs(45±7)μmol/L,均P<0.01];AD、VD和CVD3组之间血浆H2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2S水平与A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AD组血浆Hcy为(14.0±3.0)μmol/L、VD组为(16.0±6.1)μmol/L、CVD组为(14.4±4.9)μ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8±2.5)μmol/L,均P<0.01].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AD及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683、P<0.01,r=0.292、P<0.05).结论 AD和VD患者血浆H2S降低、Hcy升高,并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晚期氧化蛋白(AOP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6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AOPP的含量.结果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AOPP的含量为(143.51±32.83)μmol/L和(56.55±14.4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3.14±8.24)μmol/L, P均<0.01: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浆AOPP的含量越高,心功能Ⅳ级者(157.03±41.09)μmol/L心功能Ⅲ级者(104.25±24.47)μmol/L心功能Ⅱ级者(33.93±12.91)μmol/L及对照组(P均<0.01);另外,在急性加重期患者AOPP含量与PaO2(5.08±2.65)kPa和pH值(7.29±0.31)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和-0.58, P均<0.01),而与PaCO2(7.92±2.69)kPa呈显著正相关(r=0.65, P<0.01). 结论 AOPP可能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浆AOPP的含量对评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拮抗AOPP的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变化与意义。方法检测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LPA和FIB浓度,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LPA含量分别为(9.86±2.98)、(8.33±2.47)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8±1.20)μmol/L(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FIB含量分别为(5.29±1.12)、(5.93±1.01)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6±0.91)g/L(P<0.01)。结论LPA和FIB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应激致子代小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样行为及其机制。方法:对不同孕期ICR孕鼠施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随机选择其子代小鼠并观察各组(C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与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明确血与尿中RBP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健康对照组SCr、血RBP与尿RBP的含量。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肌酐、RBP和尿RBP水平分别为:Ⅰ期:150.2 mol/L±14.9 mol/L,63.2 mg/L±18.6 mg/L,7.7 mg/L±3.8 mg/L;Ⅱ期:243.2 mmol/L±63.9 mmol/L,74.3 mg/L±27.9 mg/L,12.3 mg/L±9.6 mg/L;Ⅲ期:552.5 mol/L±71.6 mol/L,103.9 mg/L±7.5 mg/L,11.6 mg/L±6.2 mg/L;Ⅳ期:899.6 mol/L±72.0 mol/L,133.3 mg/L±17.0 mg/L,6.1 mg/L±2.8 mg/L;健康对照组:60.9 mol/L±2.3 mol/L,47.0 mg/L±4.8 mg/L,0.22 mg/L±0.08 mg/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4个时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和尿中的RBP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尿RBP的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1),从相关性看,血清RBP和尿RBP的含量表现为低相关性(r=-0.221,P>0.05),但血清RBP与血清肌酐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r=0.784,P<0.05)。结论血与尿的RBP的检查和结果分析,对辅助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尿RBP的敏感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2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6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瘦素的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瘦素水平(3.80±0.85)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09±0.76)μg/L(P<0.05);肝硬化组血清leptin水平(6.39±1.23)μg/L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3.80±0.85)μg/L(P<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至C级组血清leptin水平逐渐升高,A级与C级组相比较,血清lept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加重,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增加,其水平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瑞领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686-1687
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48.00%,具有显著差异(X2=4.1596,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为(98.4±15.5)μmol/L、ALT为(86.2±11.6)U/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54.2±11.6)μmol/L、ALT(123.4±16.5)U/L,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单双号分为A组(常规治疗)与B组(加用CRRT),每组4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B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hs-CRP、SCr、BUN、PCT水平分别为(108.21±29.11)mg/L、(274.23±90.20)μmol/L、(41.85±11.56)mmol/L、(1.93±0.14)μg/L,均明显低于A组的(142.13±28.65)mg/L、(353.54±101.02)μmol/L、(47.53±12.19)mmol/L、(2.17±0.22)μg/L(P<0.05)。结论应用CRRT治疗脓毒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4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后外周血谷丙转氨酶(271.41±92.83)U/L、谷草转氨酶(291.51±85.72)U/L、总胆红素(178.13±40.13)umol/L、直接胆红素(97.38±27.66)umol/L、间接胆红素(80.76±18.89)umol/L、凝血酶原时间(15.20±1.80)s均较治疗前[分别为(374.94±127.10)umol/L,(361.67±112.89)umol/L,(453.13±69.22)umol/L,(252.65±46.32)umol/L,(200.48±35.98)umol/L,(26.17±2.62)s]显著下降(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结论:血浆置换能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从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30例已发生肾衰竭的患者为实验Ⅰ组,余30例肾衰竭前期患者为实验Ⅱ组,选取50例2008年年底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Ⅰ组血清Hcy为(28.98±8.20)μmol/L,实验Ⅱ组血清Hcy为(16.58±5.57)μmol/L,对照组血清Hcy为(7.65±4.82)μmol/L,6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Ⅰ组血清Hcy高于实验Ⅱ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健康人群有显著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龚洪涛  杜凤和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36-1538
目的 观察感染幽门螺杆菌和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冠心病组患者(242例)和非冠心病组患者(88例)血清Hp抗体(HpIgG),比较两组HpIgG阳性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冠心病组中HpIgG阳性和HpIgG阴性患者的前列环素I2(PGI2)、血栓素B2(TXB2)、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HpIgG阳性率(53.3% 和 38.6%,χ2=5.556,P<0.05).冠心病组HpIgG阳性者TXB2、6-K-PGF1α、Hcy水平分别为(262±86) pg/ml、(276±75) pg/ml、(18±6) μmol/L,HpIgG阴性者TXB2、6-K-PGF1α、Hcy水平分别为(216±65) pg/ml、(299±70)pg/ml、(16±5)μmol/L,两组上述指标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HpIgG阳性者和HpIgG阴性者NO、IL-1β、叶酸和VitB12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及升高Hcy水平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常规免疫学检测方法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4例CHB患者(HBV DNA≥5 lg拷贝/ml、ALT≥40 U/L)以及12例健康献血者(HBsAg阴性、ALT〈40 U/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细胞计数微球芯片技术(CBA)检测血清IL-21的水平,其中20份血清同时进行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发现,CHB患者血清IL-21平均浓度为(96.4±9.2)ng/L,12例健康对照者为(27.9±7.5)n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HBeAg阳性[(88.9±9.3)ng/L,n=12]和HBeAg阴性[(103.9±16.0)ng/L,n=12]CHB患者血清IL-2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 0),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7.9±7.5)ng/L,n=12](P=0.005 1,P=0.001 7)。ELISA法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BA法[(96.0±10.2)ng/Lvs(68.2±6.1)ng/L,P=0.013 0]。结论选择不同的方法检测血清IL-21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CHB患者血清高水平表达IL-21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